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是時候聊一聊gap year的感想了,如果你也曾想過「間隔年」的可能性......

8個月前,我向美國大學提出了間隔年(gap year)的申請,獨自拖著行李箱逛了美國東部的各大城市后,飛回上海。隨後來到北京,開始為期3個月的實習。

其實,間隔年就是:在畢業前選擇一年或一個學期,離開學校去社會體驗人生。

很多國外學生會去世界各地NGO當志願者,做幾份實習或兼職,學一至兩門語言和手藝,更有甚者直接創業,如果成功了還能像喬布斯、扎克伯格那樣輟學。

自從大學開始,我陸陸續續轉了數個專業,做了好幾份實習。很多了解我的朋友,都覺得不可思議。

作為一個留學數年的過來人,我決定把過去被問及的問題整理一下,並給予以下真誠的解答。

但作為一個21歲的年輕人,我深知我的見解是粗淺片面的,還請大家不要全盤接受,請選擇性地去看待。

問:你究竟是怎麼想的?為什麼要把自己置身於漂泊中?為什麼不安安心心認定一個專業走下去?

答:我對專業、職業上的摸索,其實是很自然、很正常的選擇。

拿我自己舉個例子,作為經歷過九年制義務教育的學生,我從沒有真正意義上地接觸過社會。

在學校的日子就是,學校、家庭、補習班,三點一線。小時候上奧數、寫作和英語,國中上中考補習班,高中去toefl、sat補習班。

然後,到了大學了,學校突然讓我選專業,我就蒙逼了。

什麼?你現在讓我決定一生的工作?!

可我根本不了解這個社會上到底有什麼職業選擇?

於是我選擇了最老實的辦法:不斷去試錯。

比如,我老爸以前一直希望我去學金融,但在我嘗試了搞期貨、券商、和審計等實習后,我發現自己根本不是這塊料。

(順便插一句,為什麼人非得擅長數學啊喂!這簡直是我人生中最大的迷思。)

我還去了傳統的紙媒行業,自己也在半調子做新媒體,兼職了三年留學申請相關的教育行業,之後還想再嘗試娛樂業的幕後工作方面的實習。

當我做這些實習的時候,我首先會想這個行業未來10到20年能不能活下去?

其次,我會考慮,這是不是個吃青春飯的行業?多大程度上會損傷從業者的身體健康?

另外,它的工作難度會不會太輕鬆?和我過去十多年受過的教育所鍛鍊出來的能力不匹配?

很多人讀到這裡,會覺得:哎,這小姑娘好嬌氣啊,還沒做什麼事情,就叫苦叫累了。

上一代人認為,我們這一代是蜜罐里泡大的。

面對上述這類人的評論,我是不贊同的。

你得承認每一代人都有苦不由衷的事情。

上一代人認為,我們的物質條件豐富了,可他們卻無視了我們精神上的壓力。

這完全是馬斯洛的兩種渾然不同的訴求,沒有可比性,絕不能混為一談。

老實說,我從讀書開始就沒少吃過苦。從小被父母送到各種補習班,除了周中上課,周末就沒怎麼休息過。國中的時候,周末早上5點爬起來去上課。高中的時候,除了搞ib的學業還要搞藝術,天天熬夜沒停過。

然後去了全美名列前茅的大學,又是新一輪的「受難記」:每天超負荷超高壓學習、趕project、寫paper。

媽蛋,還沒人付我工資。

很多時候,朋友圈一些朋友們在party大校天天歌舞昇平,gpa照樣4分全過。

而我們這種幾千人的精英小校,每天被學術虐得體無完膚,學得比狗還辛苦,就算gpa沒上3.8,還得感恩戴德讚美教授手下留情。

憑什麼?!

一開始還會心理不平衡,後來就釋然了:也許短時間沒什麼成效,但你就看著吧,20年後老子還是一條好漢。

現在回想起來,吃的這些苦沒什麼不好的,它都變成了我身上的血骨肉:我的寫作能力和思辨能力得到了質的飛躍。

在明德(Middlebury College)讀大學部、牛津交換和哈佛夏校的這些日子裡,我親眼看到了全世界1%的人,他們的學習和生活狀態。

這些人對待人生的態度影響了我,成為了我生活的一部分,不斷鞭策著我前進。

問:為什麼要暫時中斷美國的學業?

答: gap year算是一個契機吧。

如果你是我公眾號的老讀者,就會發現我過去三年的留學生涯可以總結成一句話:男人看了會流淚,女人看了會心碎。

開玩笑的。

我是一個特別普通的學生,你看我這麼努力,就是為了讓自己看起來不那麼普通一點吖。

但是因為運氣好,再加上比較勤奮,所以三年前當我拿到Middlebury College的面試,憑著出色的藝術簡歷、還算不差的顏值和口才,成功捕獲了校友面試官的芳心。

後來,ED被我的女神校Middlebury College錄取的時候,可把我激動的喲。

結果去了學校,我才發現:被放到一個高出自己能力水平太多的學校。

比如說,我身邊的同學都是把哈佛、耶魯、普林斯頓、牛津、劍橋、威廉姆斯這些神校當作自己的目標,結果運氣不好被waitlist了,才退而求其次選擇了全美排名第四名的文理學院Middlebury College。

換句話說,他們其實都有實力,進入這些牛校,只是沒被命運垂青罷了。

你能想象一群顏值高、雙商高、性格好、穿衣有品、學習倍棒、課外活動豐富的人天天與你朝夕相處么?

我能!

你能想象一個只有2400人師生的學校,擁有全美佔地面積最大的土地,11億美金的endowment,外加私人滑雪場、高爾夫球場、各類體育場、有機農場、私人樹林牧場等,校園春夏秋冬美得都能拍80集大型鄉村愛情連續劇嗎?

我能!

很多人談到Middlebury College都表示不太熟悉:這是什麼野雞大學?

Middlebury College沒什麼名氣,主要是因為:真正的野生學神學霸們都太安靜太謙虛了,只有像我這樣的學渣才會直言不諱地歌頌大學的偉大。

還有人覺得Middlebury College身處紐約州北部的佛蒙特州,實在是太遠太冷了。

我只想說,天冷了可以多穿衣服。整個美東冬天都很冷,不論是零下7度,還是30度,相信我,你都不會想在室外呆太久。

而且正因為地處偏僻,學校才能大量購置土地,為學生創造福利啊;正因為地處偏僻,你才能學的進去詩和遠方呀;正因為地處偏僻,才能和男神們相互依偎著取暖呀。

又不正經了。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要放棄這麼好的學術條件,選擇gap year呢?

說實話,因為心很累。

一方面是情感上的:一年失戀兩次,感情上備受挫折。先是異地戀三年然後分手,然後和遇上男神和平分手。在牛津交換時被性騷擾,在上哈佛夏校時被slutshaming過。

這些經歷我已不想再去深挖,但他們無疑讓我對異性和感情產生排斥心理。

另一方面是價值觀上的:從小是尖子生的自己,進入新環境后被打回凡人的原型。不管是融入新的文化環境,還是文科專業上屢屢受挫的經歷,都讓我一度覺得沮喪和迷茫。

我覺得自己失去了價值,很worthless。

記得一年前Middlebury有過一起自殺案,當時整個學校都陷入了低氣壓的情緒。我也萌生出了輕生的念頭,後來諮詢了學校醫務室,找了心理醫生幫我調解壓力。

開這個公眾號也是因為醫生建議我,可以試著用寫作治療depression。

我認為,正是因為Middlebury College的學術氣氛太好了,正是因為我在學術這條路越走越遠,而忽略了一個隱藏的真相:也許我根本不適合搞學術,不適合讀phd。

很多人都會說:如果把喜歡的事情當作是職業,就會討厭這件事情了。

這種論述的邏輯乍一聽挺有道理的。

誠然,每一份工作都可能有不盡人意的地方:搓起的上司,繁重的工作,獻媚的同事,按字論輩的行業規矩......

可若你對你的職業都沒有熱情,你又如何平靜穩妥地處理人和事,又如何把手頭的工作能做到卓越呢?

還有人會說,先做兩年再轉行吧。

我之前讀《Think Like a Freak》這本書,作者寫道:對於一件自己已經投入太多了的事情,人是很難放棄的。

也就是說,你在一件事情越是鑽牛角尖,你就越會懼怕發掘其他的可能性。

你知道為什麼有人會遇上quarter-life crisis或者中年危機么?

因為他們年輕的時候,生活過於一帆風順,沒有主動對自身有個較客觀明確的理解和認識。

而到了中年,走過人生的一大半了。他們逐漸清楚自己在做著不喜歡的工作,但卻不知道自己的價值在哪裡,不知道轉行了跨界該做什麼事情?

而最糟糕的是,我們上輩人的工作多數都是政府分配的,沒人給予他們自主選擇工作的權利。

所以因為命運的安排,這些步入中產階級的、有機會送孩子出國的人,也會用同樣的思維模式教育自己的孩子:比起選擇一份喜歡的工作,不如找一份能最快積累財富的工作。

可事實上是,你的生活會比你想的更快趨於穩定。

那麼問題來了,剩下四十年、五十年該怎麼辦?

按部就班,周而復始?過別人眼中「人生贏家」的生活,一輩子活在別人的期待里?

事實上,gap year期間,我問過很多各行各業的人。這個數量多到你難以想象。

很多人覺得自己生活挺好的,溫飽需求都滿足了,可他們隱隱約約覺得人生少了點什麼。

生活陷入了無限的「虛無和無意義」,自我實現什麼的,成了天方夜譚。

而如果能給我一次選擇,我不想過那樣的人生。

我明白,我的個性就是如此,根本沒法欺騙自己做不喜歡的事情。

在美國的這三年,我一直沒找到人生的方向。

但我認為,這不是我的個人問題,這是一個全球都在面臨的問題,這是教育制度的設計問題。

我明白,再這樣沒頭沒腦地學下去,無疑是黑燈瞎火探夜路。所以我想暫時跳出那個精英小眾的學術圈,去尋找別的可能性。

問:為什麼要選擇在間隔年(gap year)做實習、讀書、學習一些無用的技能?

答:很多年輕人在gap year的時候都會選擇去週遊世界,跑遍7大洲4大洋,在各類人的全世界路過。什麼土耳其跳傘,什麼阿爾卑斯山滑雪的。

然後有了點經歷,大家就會說:啊,某某某好酷啊。我也想去旅遊。

但我個人是不太喜歡:一個人漫無目的地旅遊和探索的。

我很清楚自己從小就是半個宅女,打五歲開始被父母拖著去世界各地旅遊,長大后被朋友塞進行李箱走南闖北。

對於旅遊,我自覺是比較被動的一方。

如果是因為找不到未來的方向而焦慮,那對我而言,旅遊解決不了根本性的問題。

解鈴還需系鈴人,我應該儘快去找到自己的方向,而不是利用外面的花花世界,麻痹自己對未來的選擇。

所以我決定花一年的時間,多做幾個感興趣領域的實習,多認識點朋友,了解各行各業的career path,多讀書拓展知識面,從書中更全面理性地認知這個世界的運作過程。

在選擇gap year之前,很多人會給我善意的提醒:「我以前也嘗試過gap year,但是事實上只是浪費時間云云。」

但對於這種消極的勸導,我一般是不會放在心上的,因為這是多數人固化思維(fixed mindset)的人生。

如果我每天都奔跑著前進,做完手頭力所能及的事情,我就不相信,一年以後的我還會是一成不變的?

於是,正如我前幾篇文章寫到的,我過去三個月報了素描、日語課。

學這些東西,一是不想放棄,二是陶冶情操。

我以前高中學過兩年視覺藝術課,但沒有系統地接受過畫畫的訓練。我是想把畫畫作為畢生的興趣來看待的,以後平日里無聊了或者工作退休后,還能有一技之長。

我接觸了近五年的藝術史,我的審美已經到達了一定的水平了。讀我公眾號的讀者應該也有體會,我能從眾多的圖片中選出最和諧的構圖,最契合文意的配圖。而且我文章中的配樂多半聽著很和諧的,符合意境。

如果一次可能是偶然,但是如果每篇文章都是這樣,不是我自誇,這真的算是某種造詣了。

所以我想去系統地學畫畫,之後還想學音樂,因為我想搞懂,為什麼我有這樣的審美?如何才能創造出同樣好的作品?

我在學校里學過一年日語,如果現在放棄了就太可惜了。我個人也挺喜歡日本文化的,挺愛看日劇的,學好了說不定以後能派上用場。

首先,日本離比較近,去日本玩,比起去歐洲更省錢。其次,從賺錢的角度說,多一門語言,就多一個在別的國家交友、共事的機會嘛。另外,日本的經濟發展和重大決策上,有很多值得借鑒的地方,我還挺想讀一讀這方面的書籍的。

除了日語,我之後還想學韓語,因為韓語和日語,語法上比較相似。

不少國內的人會認為:「不出國留學,學語言有什麼用?」

我問你,如果你初次見面,跟別人自我介紹的時候,說:「我會四門語言。」

人家立馬會對你刮目相看,覺得你好聰明。就如你說:「我在哈佛讀書」,全世界人民會立馬跪舔一樣。

開玩笑的。

其實我不是很在乎別人的看法,就像我說的,學語言純粹是興趣使然。

另外,Middlebury College本來就是以語言學出名的,全校的學生多半會兩三門以上的語言,在那樣優秀的學術環境下,學幾門語言成了很自然的事情。

以前在學校里上課都有gpa和peer pressure來逼著我學習。

現在gap year沒有這些外部的壓力,我反而能按照自己的步調,每周進步一點點。

最近讀到一篇文章,講比起智商和情商,學生更應該有毅力(grit),即持之以恆做一件事情的決心。

學習最怕的就是厭煩心理,人如果長期做一件事情,肯定質量和專註度會下降。所以點到為止,從長計議,方為上策。

當我學習素描和日語的時候,我就告誡自己,我的目標不是要成為藝術家,或者搞日語翻譯的。

只要我感興趣,不斷學下去,時間會給你答案的。

另外,我還給自己定了1000多本書的十年計劃。我有好多書想讀,一直沒機會,書單越拖越長。

之前在美國大學念書的時候,為了寫paper查文獻,根本沒機會完整地讀閑書。

於是,我過去三個月完成了近60本書的閱讀量。

問:「讀書沒用啊,還是要多實踐、接觸社會吧。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答:相信我,說上述這番話的人,多半是不讀書的。

讀書可有用了。

打個比方,寫傳記的人常常會在臨終前把自己的畢生功力親囊相授,他們希望能在世界上留下自己的聲音,這是人性的ego。

如果你能讀十幾本這樣的傳記,那麼你就能身臨其境地體驗十幾種不同的人生。

再打個比方,紐約時報每年會推出暢銷書,而且因為這些暢銷書熱銷,所以很多人讀過。

如果你讀這些書,就立馬能明白大多數人是怎麼想的。

再再打個比方,讀書多了以後,你會發現很多書都在給你傳遞相同的信息,你就受到啟發。

你可以將零碎的想法整合成新的創意,你還能旁徵博引,提出各種大膽的假設,並用案例去佐證你的觀點。

比如我讀哲學入門書的時候,我發現很多困惑我的人生觀的問題,幾百前的哲學大牛就已經做過深刻的探討,根本無需我去贅述。

牛頓說: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思考。

他說的不是讓你摸爬滾打地成為巨人,重新犯一遍巨人犯過的錯誤,這太浪費時間了。

而是教你去讀巨人寫的書,理解巨人的思想,踩在巨人的肩膀上,站的更高,幫你看的更遠,去解決巨人沒法解決的問題。

就像讀過我公眾號的讀者,可以踩在我的肩膀上,避免犯我犯過的錯誤一樣,但別忘了感恩(打賞),笑。

可若是你連書都不讀,你甚至都不知道巨人是誰?哪位巨人的肩膀可以供你依靠?

而且,光是閱讀這60多本書,就已經讓我的讀寫能力、和思辨能力得到了質的飛躍。

我的腦中時常會迸發出新的想法,毫不誇張的說,我每天都有新的創意和獨到的見解。

問:讀那麼多書,你記得下來嗎?

首先,全世界多數的教育體制還停滯在:學習要死記硬背,把書中的知識照搬全收的應試教育中。

對此,我就問一句話:為什麼讀書就意味著要背書?我們現在都有電腦了,為什麼不能把記憶的任務交給強大的計算機去做?為什麼不能把精力和腦力解放出來,去解決更有意義的問題?

其次,研究表明,當你讀一本書的時候,你最多能回憶出30%的內容。但如果你讀的書越多,假設你讀了1000本書,那麼你腦中儲存的知識會越多。

問:可我就是懶,讀書好累,我討厭讀書。

答:作為一名學渣,你認為我說的「讀書」是字面意義上的讀書么?

你知道吾等學渣的做事原則是什麼?

Work smart, never work hard.

老實說,我那60本書都不是紙質書,不是用讀的,而是用聽的。

我之前眼睛做過激光手術,不能長時間用眼。這也意味著我沒法做長期的伏案工作,不然視力會受損、惡化。

所以我選擇,用喜馬拉雅聽書app,解放自己的雙眼和雙手。app有大量的英文podcast,原版非小說類書籍,很多人也熱衷於朗讀中文書。

而且,你還能兩倍速地播放podcast。這簡直是莎士比亞那個時代沒法想象的事情。

我是將其當作是一種嚴肅地獲取知識的途徑,而且裡面的資料對我來說已是綽綽有餘了。

我們生活在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

好就好在,我們物質上的生活水平顯著提高,信息量爆炸。而且在,下載電子書這種事情都是合法的,紙質書價格便宜的讓人想開懷大笑。

知識變得平民化了,足不出戶便能觸手可及。

可為什麼我們這個時代卻培養不出更多的「蘇格拉底和孔子」這樣的思想家呢?

私以為,是因為外界的誘惑太多,娛樂的內容太多,合群的人太多,動搖人心的聲音太多。

你看,光是我剛剛寫的那些內容,就有不少「善意的勸導」。

People have the habit of giving opinions and advice on matters outside one』s knowledge and competence.

不讀書的人勸別人不要讀書,不學語言的人勸別人不要學語言,沒有自主選擇過工作的人勸別人不要選擇自己喜歡的事業,沒有嘗過失敗滋味的人勸別人不要試錯...

你發現了嗎?

多數人總是給予從別人那裡聽到的觀點,卻不加以論證;他們總是隨波逐流,卻拒絕探索真相;他們的出發點是好的,但好心往往會辦壞事。

而作為一個在精英圈子裡跌至谷底、正嘗試捲土重來的人,作為一個犯錯犯到已經麻痹的普通人,我盡量不給予超出我能力範圍的建議。

作為一個正在經歷gap year的人,我不會說不要gap year或者應該gap year。

我沒法對你的人生負責,但gap year是一種人生的選擇。

我希望寫下我的親身經歷和看法。我從沒有獨斷地說我是對的,因為我相信每位讀者都具備自己的判斷力。

我更希望年輕人能在信息平等的時候,能在我與其他讀者的爭論中,逐步形成屬於自己的價值觀和世界觀。

尼采說過:這個世界上大部分事情沒有絕對的客觀真理。

問:那麼,gap year這三個月,你有沒有找到熱忱的職業方向?

答:其實我心裡已經有答案了,但現在還不到時候公布,說不定以後也不會寫進公眾號里。

其次,我覺得也沒必要大事小事都告知天下吧,我又不是什麼皇帝。

況且,若是我把理想說出來,又要獲得善意的勸導了,搞得我都有小情緒了。

前兩個月,有位北大的妹子拜託我帶一位美國西北大學的經濟教育學教授逛故宮。

當我很懊惱地跟他吐露:「我做了那麼多實習,每做一個就放棄一個。到最後,只知道自己不喜歡什麼,對自己的人生好像更迷茫了。」

8

問:「這個世界上是否有人真正地熱愛自己的事業?說不定,所謂的熱情只是理想主義者的自我欺騙罷了。」

答:對此,我想講一件我在哈佛GSD夏校的見聞。

當時我在哈佛夏校,遇到了很多全世界學建築的精英,其中有一位在多倫多大學念書的,比我小一歲的學生讓我印象深刻。

他對於建築的那份炙熱,是讓我慚愧不已的。

他的那份熱情,是每分每秒、無時不刻在談論著建築。翻開他的朋友圈,基本上分享的都是有關建築的內容。我讀的好多書,都是他傾力推薦的。

他對待身邊同學的態度,一點不像國內很多勾心鬥角的利己主義者,把所有人都看作是自己的對手、敵人、競爭者。相反的,他大大方方地鼓勵所有學建築的學生,幫助我們更上一層樓。

他跟我說,他高中的時候熱愛物理,物理老師告訴他:你的性格其實可以嘗試建築。然後給他推薦了一本書:《結構之美》。

結果,他對建築一見傾心,瞬間愛上了。

在大學的時候,他開始選修各種與建築相關的課程,環境的、物理的、工程的,參加各種建築比賽,在各類事務所實習。

他每天都如饑似渴地學習著。他承受著常人難以想象的負荷,但臉上總是掛著釋然的笑容。

我們都笑稱他為「大師」,大家都覺得未來他肯定能拿建築普利茲克獎。但他對拿獎本身沒有太大的興趣,他純粹是熱愛著建築的。

而面對這位朋友的熱情,我私下裡覺得很慚愧。我根本沒有像他一樣的真誠,也因此開始懷疑起自己從事建築設計的選擇。

但好在,我親眼見到了,這樣的事情發生在我的身邊,這樣熱愛專業和事業的人是真實存在著的。

問:可我不想找自己熱愛的行業,我只想當個普通人,找份穩定的工作,拿個穩定的收入。

但對於我個人而言,我是很羨慕那位同學的。

不瞞你說,我也想找到一份讓自己每天笑醒,讓自己跳著舞去上班的職業,一份讓自己為之付出自己青春和精力的事業。

10

問:你們這種人太理想主義了,以後可是會被現實壓垮的喲。

答:通常聽到這種消極的勸導,我也只是笑笑,但內心沒怎麼動搖。

你知道為什麼美國大學畢業演講中,談的最多的話題,就是鼓勵學生們去做一個「practical idealist」嗎?

你知道為什麼市面上那麼多書都是鼓勵人去活出自我,去自主選擇自己的人生嗎?

你以為他們都在說場面話漂亮話?你以為這些過來人費盡心思就是喂你雞湯么?

那他們也真的是挺有空的。

我們這個時代的未來將會越來越難以預測,很多人按部就班的重複性工作將會被計算機和AI替代,很多所謂的「鐵飯碗」行業已在走下坡路,十年以後就將消失。

如果一個人不去從長計議,去選擇自己所愛,就沒有動力提高自己的核心競爭力,若是甘願停滯不前,那麼落後就真的會挨打。

事實上,不講這麼遠的未來,我來聊聊過去。

我之前讀美國商業歷史的時候,美國歷史上那些最出色的商人,都是在國家經濟和商業制度不完善的時代,殺出一條血路的。

Andrew Carnegie做了內部交易,J.P.Morgan做了collusion,Mary Kay Ash靠搞傳銷發家,Bill Gates涉及了壟斷…

他們中的不少人為此付出了一些代價,也許一開始是想賺錢,但支撐他們做下去的是對事業的熱情,正是因為他們在該領域的卓越,所以財富才成了附屬品。

你知道麥當勞的創始人Ray Kroc,對快餐有著怎麼樣的熱情么?

他可是看著餐廳里對著漢堡包大快朵頤的美女吃貨,產生性衝動的人;他可是從圓潤的麵包中間,夾著的牛肉和生菜的組合中,看出美感的人;他可是對著炸得金黃酥脆的薯條,宣稱麥當勞為快餐界伸張正義的人。

也許我們對現如今的快餐文化嗤之以鼻,可別忘了,在麥當勞之前,快餐的質量可是low到令人髮指。

我們之所以有今天的標準化餐飲高水平,都歸功於那位對快餐滿懷著愛的美國人。

因為有了愛,所以才會尋求改變,讓自己和事業變得更好。

寫到這裡,我都以為我在為麥當勞打軟廣了。

Walt Disney曾經說過:「我真的是個樂觀的理想主義者,但我也能理解事物的複雜性。」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一旦問對了問題,答案自然會迎刃而解。」

Thomas Jefferson曾寫道:「一旦一個人知道足夠多的fact,他/她就能避免犯歷史的錯誤。」

歷史上永遠不缺「理想主義者」和「現實主義者」,他們之間的爭論已經持續了幾個世紀了。

有理想並不可怕,怕的是不知道自己有幾斤幾兩,沒有足夠的能力去匹配自己的想法;怕的是沒有投入足夠多的精力,去具現化自己的理想;怕的是對這個社會制度徹底失去信心,從而失去了與之周旋的勇氣。

對於自知之明這一點,我想,我至少還是有的。

問:所以你是在勸年輕人當個「理想主義者」咯?

答:事實上,我鼓勵年輕人去選擇自己所愛,不是性口雌黃,而是有更大的隱患正等著身處於浪潮中的我們。

不是所有人都能在20歲的年齡,幸運地知道自己到底適合什麼,想要什麼。

學生們在步入大學之前,對社會的了解多半停留在父母和老師的描述中。

可問題是,父母那一輩,多半也沒有自主選擇職業。多數人的工作都是政府分配的,然而父母對職業的了解也停留在別人的口中,他們對於一份「好工作」的定義和期待無非是:哪個賺錢?哪個穩定?哪個最快步入中產生活?

作為半個小有名氣的「網紅」(恬不知恥一下),我恰好認識很多在全世界各地的留學生。不誇張的說,很少有人能像我一樣,對大局觀有個冷靜和清晰的認識。

從微觀的角度分析,身邊的朋友們要麼就是子承父業,父親是律師就去做律師,母親是醫生就去當醫生。更多的父母說金融、工程、計算機賺錢,於是大家分涌而至去搞金融、工程、計算機。

10個裡面有5個學商業、經濟、金融、數學,剩下都是工程和計算機,有的人甚至排列組合了一下,或者選修其中兩到三個。於是,每次求職的時候,金融、諮詢、科技相關性的行業總是堵得水泄不通,里三層外三層圍滿了人。

從宏觀的角度分析,留學生這個數量級太大了。如果大學部在國外找不到工作,留學生勢必要去攻讀master和phd,然後與國內出國讀研的朋友們競爭崗位。

據我了解,美國上至哥倫比亞大學,下至美國50名開外的大學,裡面讀熱門專業的master和phd的學生多半是人。

如果把這種現象乘以50或者100,你就會發現:未來如果你不擅長或者不喜歡你的職業,你根本沒法在國外跟國人競爭,因為競爭太tm激烈了。

當一個職業供遠遠小於求,那麼學生需要花上多出幾倍的精力和時間,去獲得一份與之不匹配的工作。

問:為什麼你鼓勵年輕人應該去gap year?

答:事先申明一點,我可沒有鼓勵所有人都應該去嘗試間隔年。

很多學生的人生一帆風順,憑什麼得逼著人家放著好好的康庄大道不走,偏要去踩獨木橋呢?

但是在我gap year三個月中了解下來,還有不少年輕人是感到迷茫的。

如果讀者中有考慮過間隔年,但又害怕嘗試的,我覺得你不妨把這篇文章轉給父母,同他們心平氣和地交流一下。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也許是深深烙在這個殘酷競爭體制的進化論。

但這樣的系統設計會犧牲很多還沒有準備好,沒有清晰地了解自身,就走上戰場的年輕人。

很多學生因為外部因素(家庭環境、學校環境、感情因素、心理因素、文化差異等),在學校里表現不佳。

這些人(包括我在內)可能非常迷茫、不知道該如何面對這呼嘯而至的未來。

把這種迷茫的情緒繼續帶到未來的事業和人生髮展上,顯然是不明智的。

而gap year 正是一次暫時離開這個system的保護主義策略,去了解一下這個社會上的職業選擇。它能帶給很多因為能力不足、受到傷害的人,一次重新選擇、重新成長的機會。

成長不是受過衝擊后,立馬滿血復活。

有時,也許你需要的僅僅是一段緩衝期,一段自我探索的旅程。

我們不妨從退休的時間中,抽出一年轉移到20出頭的年紀,不妨用婚禮嫁妝的一部分,提前預支自己一年的工資。

今日互動話題:

泥萌是否有過gap year的想法?如果是,打算嘗試些什麼呢?

歡迎互動留言~

本文由G.P.A經授權轉載自喵喵學姐(ID:realmiaomiao),作者喵喵學姐。

合作事宜請聯繫[email protected]

@G.P.A 保留所有權利

後台回復關鍵詞獲取乾貨

懶癌晚期丨自律丨金融職場丨Office丨讀書

畢業演講丨求職秘籍丨留學丨時尚丨旅行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