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黃 / Dì Huánɡ
中藥速記
來源:
本品為玄參科植物地黃Rehmannia glutinosa Libosch.的新鮮或乾燥塊根。
別名:
生地、地黃、生地黃、乾地黃、淮地黃、懷慶地黃、大生地、地髓、地黃炭、熟地、熟地黃、大熟地、熟地炭、還元大品
產地:
主產於河南省武陟、溫縣、博愛等縣。
採收加工:
秋季採挖,除去蘆頭、鬚根及泥沙,鮮用者;或將地黃緩緩烘焙至內部變黑,約八成干,捏成團塊。前者習稱「鮮地黃」,後者習稱「生地黃」。
性狀鑒別:
藥材 鮮地黃
呈紡錘形或條狀,長8~24cm,直徑2~9cm。外皮薄,表面淺紅黃色,具彎曲的縱皺紋、芽痕、橫長皮孔樣突起及不規則疤痕。肉質,易斷,斷麵皮部淡黃白色,可見橘紅色油點,木部黃白色,導管呈放射狀排列。氣微,味微甜、微苦。
藥材 生地黃
多呈不規則的團塊狀或長圓形,中間膨大,兩端稍細,有的細小,長條狀,稍扁而扭曲,長6~12cm,直徑2~6cm。表面棕黑色或棕灰色,極皺縮,具不規則的橫曲紋。體重,質較軟而韌,不易折斷,斷面棕黑色或烏黑色,有光澤,具黏性。氣微,味微甜。
飲片 生地黃
呈類圓形或不規則的厚片,外表皮棕黑色或棕灰色,極皺縮,具不規則的橫曲紋,切面棕黑色或烏黑色,有光澤,具黏性。氣微,味微甜。
飲片 熟地黃
為不規則的塊片、碎塊,大小、厚薄不一。表面烏黑色,有光澤,蒙古性大。 質柔軟而帶韌性,不易折斷,斷面烏黑色,有光 澤。 氣微,味甜。
生地黃
性味歸經:
甘、苦,寒。歸心、肝、腎經。
性能特點:
本品苦寒質清,味甘質潤,入心、肝、腎經,為清熱滋陰潤滑之品。既善清解營血分之熱,又善滋陰清熱而生津,還能潤燥滑腸。鮮者名鮮地黃,長於清熱涼血;干者名乾地黃,長於滋陰涼血。
功效:
清熱涼血,養陰生津,潤腸。
主治病證:
(1)溫病熱入營血證。
(2)血熱吐血、衄血、尿血、崩漏下血。
(3)熱病後期傷陰,陰虛發熱,內熱消渴。
(4)陰虛腸燥便秘。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0~30g;或入丸散,或以鮮品搗汁服。鮮地黃長於清熱涼血;乾地黃長於滋陰。炒炭多用於止血。
使用注意:
本品寒滑膩滯,故脾虛食少便溏及濕滯中滿者忌服。
藥理:
本品有鎮靜、抗菌、抗炎、增強免疫功能、降血糖、抑制鈉泵、利尿、降低耗氧量、抗凝、止血、降血壓、抑制心臟、抗皮膚真菌等作用。
熟地黃
性味歸經:
甘,微溫。歸肝、腎經。
性能特點:
本品質潤黏膩,甘補微溫,藥力頗強,入肝,腎經。善養血滋陰、補精益髓,為治血虛精虧或陰液不足之要葯。唯能膩膈礙胃,脾胃不健者服之宜慎。
功效:
補血滋陰,補精益髓。
主治病證:
(1)血虛萎黃、眩暈、心悸、月經不調、崩漏。
(2)腎陰不足的潮熱、盜汗、遺精,消渴。
(3)精血虧虛的腰酸腳軟、頭暈眼花、耳聾耳鳴、鬚髮早白。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或入丸散。宜與健脾胃藥如砂仁、陳皮等同用。
使用注意:
本品質黏滋膩,易礙消化,故脾胃氣滯、痰濕內阻的脘腹脹滿、食少便溏者忌服。
地黃的故事
據說在唐朝時,有一年黃河中下游一帶瘟疫流行,無數老百姓因感染瘟疫而失去生命。當地的縣太爺來到神農山藥王廟祈求神佑,得到了一株根狀的草藥,這種葯根塊大而短,形狀像山蘿蔔,顏色微黃,口味發苦。送葯人將此葯稱為地皇,意思是皇天賜葯。並告訴他,神農山北草窪有許多這種葯,縣太爺就命人上山去採挖,用此葯解救了百姓。瘟疫過後,百姓們把它引種到自家農田裡,因為它的顏色發黃,便把地皇叫成地黃了。地黃又叫地髓,是說吸收了地氣之精髓,一般土地在種過一年地黃后,地就變苦了,第二年便不能再種地黃,必須等到至少八年後才能再種,因此就更顯得地黃的珍貴。
猜一猜這味中藥是什麼?
請在留言處寫下您的答案!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