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餓了么收購百度外賣:外賣的下半場,同城物流的上半場

作者:格隆匯·田品

沒有一點點驚喜,824日,餓了么公布收購百度外賣,交易架構為:百度外賣以5億美元出售,百度打包流量入口資源給餓了么,作價3億美元,因此總共收購價格是8億美元。8億美元中2億美元為現金,餓了么增發股份3億美元,交易完成後百度占餓了么股份5%,剩餘3億美元鎖定期五年。此外,百度外賣品牌保留18個月給餓了么使用。

隨後,就是常見的雙方互秀恩愛,檯面上展望未來的美好生活,檯面下盤算怎怎麼過小日子(人員架構調整),旁邊的百度長舒一口氣,終於把包袱甩走了,機構也長舒一口氣,百度外賣的估值終於不用再跌了...

看看他們秀恩愛的時候還順帶消遣了下隔壁班的美團同學,你看那個其利斷"金"的色系那麼的眼熟~扯完八卦還是說點有用的,這波聯姻意味著什麼?

一、外賣的下半場

外賣這個領域,是少有的幾個跑得順的O2O模式,在2013年到2016年這幾年間,外賣這個模式已經跑順了,行業的格局也很明確,能在檯面上說得上話的就三個選手:美團外賣、餓了么、百度外賣,市場上的數據眾說紛紜,都是每家挑對自己有利的來公關,但比較確定的是,美團外賣和餓了么是第一集團,大幅拋離百度外賣。

因此視角回到這次賣身的百度外賣身上,作為最大的搜索公司,百度原來做的是"連接人和信息"的生意,去玩外賣是緣起百度在移動互聯網上的掉隊后,病急亂投醫的"連接人和服務"戰略,在2015年百度糯米最得寵的時候,李彥宏甚至宣布在3年內對糯米業務追加投資200億元,有那麼一種大幹快上的感覺,這個戰略指導下的還有當年投Uber的行為,但是,鬥了一輪,燒了一堆錢之後發現,這種"重模式"的臟活累活,高富帥出身是實在搞不過江湖上沒有退路的愣頭青,都被打到二線的位置剩下的就只能反省了。

百度反省一輪之後還是應該做高富帥該做的腦力、資金密集型的業務,從去年下半年開始,百度明確AI為主要發展重心后,喊出"All in AI"的口號之後,當然是清君側啦,各種大甩賣。對於外賣這種邊緣戰場,基本上只有巨頭出於戰略卡位才出得起價錢,如果是外賣之外的玩家新進入這個領域,不僅僅是接盤費用,未來還要投入大量的資金搶份額,在百度外賣最優的接盤俠順豐談不攏后,那剩下檯面上的戰略意義又有能力的買家就只剩下第一集團的:美團外賣和餓了么。

這樣的局面,百度外賣的賤賣和餓了么的接盤就是必然發生的事情...

從談判的角度來看,這個時間點是個人都看出百度外賣是棄子的角色,在談判上就已經天然處於劣勢了,而且可選買家還是同行大哥,衝刺刷一波數據也沒意義,你說這個價格怎麼談?順便被帶下坑的就還有港股的:味千(538.HK),2015年投的百度外賣的時候估值7億美金,這輪賣身的估值只有5億美金,求心理陰影面積...

從美團外賣的角度來看,外賣只是美團之前"T型戰略"的一個延伸,在團購這個底層上有一點打穿了而已,按王興的說法美團核心價值就是我們公司的使命「We help people eat better,live better」。之前的邊界論已經很明確他的野心,美團的核心競爭力是:對每個城市的理解,強大的地麵糰隊。在這個核心之下,把所有路徑成熟的線下消費場景全部信息化,集成到"新美大"的入口中,搶佔用戶線下消費入口的認知。在這樣的背景下,外賣只是美團的其中一條支線,不是決定生死的主戰場,收購百度外賣形成不了絕對的碾壓優勢結束與餓了么的戰爭,同樣的即使餓了么收購了,也打不死美團,他們合併了,形成雙寡頭的格局也挺好,穩定的格局基本大規模的價格戰就結束了,那就完全沒必要出手,除非價格真的低的離譜…

從餓了么的角度來看,就是另一番光景,身家性命財產都在外賣這個領域裡面,拿下百度外賣能講一個更大的故事,而且百度外賣在用戶互補上還是有價值的,最最關鍵的是,大股東還給你輸送彈藥,那肯定搞起來啊,2017年4月,阿里以4億美元投資餓了么,為餓了么G輪融資,前段時間,阿里主導了G1輪融資,金額為10億美元,基本就定向收購百度了,這輪過後,阿里占餓了么股份的37%,與之相對的是張旭豪個人股份在5%以下,創始團隊股份在8%左右,在這種背景下,管理團隊肯定是大力促成交易,既做大盤子,也引入新的大腿,郎情妾意下自然乾柴烈火啦,順帶再簽了3億美金的流量採購的嫁妝。但是將來在整個阿里系大布局下的整合已經是看得到的必然事件了,棋子的命運永遠不是自己來主導的...

外賣的遊戲已經結束,雙寡頭的格局形成后,進入下半場的競爭,就是運營實力的比拼,大規模補貼價格戰的可能性比較低了。

除非,美團突然間開了新戰場,資本開支很大(專車、新零售),然後阿里出於博弈啟動大規模補貼,讓美團雙線作戰,收割美團...

二、同城物流的上半場

為什麼上文提到百度外賣最佳的接盤俠是順豐,以及為何外賣的下半場是同城物流的上半場?我們還是要回到外賣這個業態來分解一下:

外賣本質上乾的就是兩個事情:

1、前台,撮合賣家和商家的交易信息,比拼的是流量導入,最終存在規模效應。

2、後台,撮合食品和外賣小哥的調度,比拼的是配送效率,最終也存在規模效應。

前台信息流的就沒啥好說的,傳統的打法,鋪BD,比地推,現在兩家打到這個階段,想在前台上分出高下已經很難了,但是後台的配售就是核心競爭力了,履單成本就是往上說就是利潤空間,往下了說就是價格戰的底氣,所以外賣的真正主戰場在配送:

2015年4月和6月,美團外賣與餓了么先後上線美團專送和蜂鳥配送系統,自建物流團隊進行外賣配送,隨後二者均發展為"自營+代理+眾包"的外賣配送模式;而百度外賣則一直採用"派單+自營"的模式。

在三個外賣巨頭控制下的外賣大軍之外,狂奔的O2O以及溢出的外賣需求,也極大的推動了眾包物流的發展,眾包模式的帶頭大哥就是京東控股的:新達達,簡單點理解就是外賣小哥的滴滴,社會人士都可以在達達註冊,通過搶單來完成派送行為獲得收入。

2016年4月,京東集團以京東到家的資產、京東集團的業務資源以及兩億美元現金換取新達達約47.4%的股份,並成為單一最大股東。10月,沃爾瑪又宣布5千萬美金戰略投資新達達,共同打造最領先的生鮮商超O2O模式。隨後永輝超市也與新達達形成戰略合作協議,這三家戰略合作夥伴就已經能為達達提供底層訂單流動性,維持體系的運行,這也是這個物流生態能獨立在外賣巨頭之外存在的原因,一個物流網路需要最低的流量門檻才能維持盈虧平衡,而當下,同城的需求主要還是來自於B端。

美團外賣、蜂鳥快送、百度外賣、新達達本質上解決的都是3KM之內的配送問題,但是現在的運能主要集中在用餐高峰期,之前也出現過快遞小哥在用餐高峰期去接外賣單,特別是加盟制的(總部控制力不夠),費用餐時段運力還是有富餘的。因此,一旦他們的運能繼續提高的時候,他們必然會擴展服務類目,從餐飲,到超市零售、生鮮、藥品等(短途、即時、路線隨機、信息化程度高)需求,這種配送路徑與當下快遞公司(固定線路、信息化程度低)的服務形成差異化,將來隨著互聯網公司的繼續滲透,這些同城短線配送的增量需求反而就會被外賣隊伍給消化掉,這就是為什麼之前會說百度外賣的完美接盤俠是順豐,首先百度外賣是自營團隊方便整合,再者百度的技術基因和快遞中信息化做的最好的順豐是匹配的。

更進一步的就是將來外賣隊伍對於快遞業務的滲透,且不說菜鳥物流現在在做的落地倉的事情。就說最後一公里,在快遞櫃的普及下,現在越來越多的快遞員就已經不打招呼直接扔快遞櫃了,那問題來了,在最後一公里的投遞段已經是變成了:從投遞網點到快遞櫃的過程,已經是不需要直接面對用戶了…那就意味著,執行這一段投遞的是自營的快遞員還是委外的外賣小哥,有區別么?

這也就是為什麼之前在《順豐,菜鳥,令狐沖,岳不群》那場關於順豐和菜鳥的嘴炮中,我就說外賣公司最終會莫名其妙的爽到不行...因為物流的業務模型的迭代決定了,落地倉的普及,同城物流的佔比一定會不可逆的越來越高…這是未來必然的趨勢,這也就是為什麼前文會提及餓了么未來的命運他自己也主宰不了,因為阿里究竟是把他併到口碑裡面去?還是把他併到菜鳥物流裡面去?但是換句話說,餓了么的業態在阿里大體系下戰略價值很高,這也就能解釋,為什麼阿里會持續的給餓了么下注,如果真的只是為了一個外賣的入口,值得花這麼多錢么?

往後外賣公司之間的競爭就變成AI之間的競爭了,說穿了就是各自運力調度系統演算法之間的競爭,在短途、即時、路線隨機、人力密度高的短途物流中,演算法的差異帶來的成本曲線差異是驚人的,AI說白了就是,數據-演算法-場景的結合,外賣這個業務天然數據和場景都具備了,接下來就是不同公司演算法之間的博弈了。

在同城物流商,還有多久會出現外賣公司對快遞公司的降維打擊呢?

結語

快遞運力的提升,一定程度上也是加速了電商的發展~

未來,短途外賣運力的提升,作為一種新的底層架構,會誕生怎樣有趣的業態呢?

例如,我就開過一個宇宙級的大腦洞…

但我就不說…

本文為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