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探討:「5+2」生活模式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遊如何發展?

鄉村旅遊和休閑農業產業的發展,可以優化農業產業結構、促進農民增收、幫助農民脫貧、保護生態環境、促進城鄉一體化。大力提升鄉村旅遊,促進鄉村旅遊升級發展,是形勢所在,是時代所趨。鄉村旅遊的發展已漸進成熟,但仍存阻礙。如何解決產品的特色、品質、數量、銷售、投資效益和可持續發展的系列問題?

的鄉村旅遊產業起步較晚,最初只是簡單的垂釣、採摘、農家院,經過多年的發展,已漸進成熟。但從全國來看,還沒有擺脫自髮式發展的模式,仍然存在一些問題。

對於大部分鄉村來說,受經濟發展水平制約,旅遊基礎設施水平較低:一方面是供水、供電、安全、通訊等基礎設施建設的問題,另一方面是餐飲、廁所等方面的衛生問題,導致遊客入住率下降,重遊率下降,嚴重製約了旅遊發展。

鄉村旅遊賴以發展的基礎就是其不同於城市的生活環境及民俗風情,但在發展過程中,鄉村旅遊存在著一定的「去農化」傾向,盲目追求城鎮化、洋化、高檔化,表現生硬,與主題不和諧。加之接待設施的大規模高強度建設,以「生態、綠色」為核心的吸引力逐漸弱化。

鄉村旅遊的產品結構較為單一,要麼都是農家樂,要麼都是垂釣,極易形成同質化競爭,不利於旅遊市場的健康發展。

外,當下鄉村游存在一定程度的簡單、低檔等初級階段特徵,如接待設施呈現破敗之相等,難以適應人們「追求返璞歸真與簡樸,但不接受鄉村生活環境簡陋與陳舊」的市場需求變化。

很多鄉村旅遊項目,並沒有深入的挖掘當地文化內涵,從而沒有自己的特色。農業、溫泉、採摘等旅遊產品雖多,但缺乏核心的主題整合,給人大而雜的感覺。

鄉村旅遊的項目,融合了農業種養、餐飲服務、住宿服務、康體娛樂服務等多種業態,此類綜合型人才缺乏,導致鄉村旅遊項目建成后,產品和服務跟不上,經營困難,更無力升級。

「5+2」模式是近年來新興的一種生活模式,即:5天在城市中上班,2天在郊區田園生活。在這種模式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遊迎來的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那麼,如何解決產品的特色、品質、數量、銷售、投資效益和可持續發展的系列問題,實現「5+2」生活模式帶來的機遇?

1必須要有產業支撐:即生態農莊、家庭農場不僅僅是吃飯、打打牌,這是以前95%以上生態農莊的特點,因而在冬春季節時,生意幾乎關門,長期以往難以經營。解決的辦法就是要有自己的產業經營,如養殖深加工、種植綠化、業務四季不斷有自己的產品長年銷售,這是目前最好的模式。

2經營的產業要有自己的特色:如養殖可造野生動物養殖,餐飲以野味、新鮮、自產為特色,種植以綠化樹種為主(比水果效益要高許多倍)。3產業的項目之間要形成生態循環,高效節能,不僅能在品質、數量上達到最佳效果,還能產生最佳經濟和生態效益,同時通過生態循環、延伸產業鏈,增加許多的收入渠道。

4利用生態農場養殖→種植→特色餐飲→鄉村旅遊→產品深加工等模式,申報政府扶持資金,多方投資。

城鄉共享「5+2」生活模式

——就鄉村旅遊問題專訪國家旅遊局局長李金早

在此間召開的全國鄉村旅遊提升與旅遊扶貧推進會議上,鄉村旅遊形象標識及首批鄉村旅遊創客示範基地正式誕生,鄉村旅遊模範村、模範戶、金牌農家樂和致富帶頭人與國家開發銀行、農業銀行發布的支持鄉村旅遊的創新金融產品形成良好對接態勢。

就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進一步促進旅遊投資和消費的若干意見》部署的全國鄉村旅遊和旅遊扶貧工作,國家旅遊局局長李金早接受了新華社記者專訪。

總人次與總收入:城鎮居民「5+2」生活模式已經形成

記者:何以說鄉村旅遊是城鎮居民「5+2」生活模式的主要載體?

李金早:5天工作,周末2天休閑旅遊。作為世界最大的國內游市場,城鎮居民周末休閑節假期出遊,70%以上選擇周邊鄉村旅遊點,全國主要城市周邊鄉村旅遊接待人數年增長均高於20%。2014年,全國有「農家樂」超190萬家,鄉村旅遊特色村10萬個,接待遊客12億人次,約佔全國旅遊接待總人數三分之一;鄉村旅遊營業收入3200億元,同比增長15%,帶動3300多萬農民受益。鄉村旅遊初步形成圍繞大中城市、名勝景區、山水生態區、特色農業區的發展格局,成為城鎮居民「5+2」生活模式的主要載體,國內旅遊發展主戰場。

記者:下一步潛力何在?

李金早:從全國來看,鄉村旅遊發展還帶有自髮式特徵。旅遊基礎設施配套不足,產品開發粗放、結構單一,同質化現象較普遍,產業化、組織化程度低,現代旅遊產業體系仍不健全等,難以滿足多元化旅遊消費需求。一些地方鄉村旅遊發展停留在為遊客做幾個農家菜、安排幾張床位的農家樂1.0版。這與城市遊客要求不相吻合,需要加快轉型升級。鄉村旅遊一家一戶、各自為戰、分散經營的模式要轉變。我們要從加強組織化入手,推動產業化發展,提升鄉村旅遊發展品質,擴大鄉村旅遊綜合效益。具體地就是實施鄉村旅遊提升工程,預計2020年全國形成15萬個鄉村旅遊特色村,300萬家農家樂,鄉村旅遊年接待遊客超過20億人次,受益農民5000萬人。

城鄉對流:同屬於鄉村的「5+2」生活模式

記者:何以說「5+2」模式也屬於鄉村?

李金早: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農民利用閑置房屋和生產資料開展旅遊經營,改變了千百年來單一依靠農業的發展模式,優化了農村經濟結構。不少鄉村通過引進現代旅遊企業,特別是國際知名管理企業,像陽朔的悅榕集團、瑞盛國際,九寨溝中查溝的希爾頓集團、四季集團等,改變封閉落後狀態,從小農社會躍入現代社會。

記者:鄉村旅遊不僅是發達地區城市周邊吧?

李金早:當然不是。據統計,全國12.8萬貧困村至少50%具備發展鄉村旅遊條件,發展鄉村旅遊的貧困村又可以帶動70%貧困戶脫貧。「十二五」以來,全國通過發展鄉村旅遊帶動了10%以上貧困人口脫貧,旅遊脫貧人數達1000萬人以上。鄉村旅遊已經成為農村扶貧開發的主渠道。

若干意見強調實施鄉村旅遊提升計劃,開拓旅遊消費空間。特別是強調大力推進鄉村旅遊扶貧。到2020年,全國每年通過鄉村旅遊帶動200萬農村貧困人口脫貧致富;扶持6000個旅遊扶貧重點村開展鄉村旅遊,實現每個重點村鄉村旅遊年經營收入達到100萬元。

旅遊扶貧是產業扶貧的主要方式,具有貧困人口參與面廣、生產經營成本較低、扶貧效果來得快、返貧率低等優勢。旅遊扶貧給貧困人口帶來的不僅是經濟脫貧,還有精神脫貧。鄉村旅遊發展到一定階段,農民學習掌握現代思想文化理念成為自覺行動,根本上實現「真脫貧」,阻止貧困現象代際傳遞。

就業創業下鄉:「5+2」的飛躍

記者:鄉村旅遊將從城鎮居民休閑目的地變為就業創業新高地嗎?

李金早:我們要尊重農民意願、保障農民權益。但隨著鄉村旅遊發展進入2.0或3.0版,鄉村旅遊投資、管理和經營主體將多元化、專業化。若干意見提出開展百萬鄉村旅遊創客行動。3年內引導100萬名大學畢業生、返鄉農民工、城鎮退休職工、藝術家、專業技術人員等開展鄉村旅遊實現自主創業。到2017年,全國將打造一批鄉村旅遊特色創業村,形成一批高水準文化藝術旅遊創業就業鄉村。這將快速提升鄉村旅遊的品質和層次。

記者:「互聯網+旅遊」能否推動鄉村經濟彎道超車?

李金早:旅遊業是大眾創新、萬眾創業最活躍領域之一。作為國內旅遊休閑主戰場和旅遊就業主渠道,鄉村旅遊必將通過「互聯網+旅遊」,推動旅遊業線上線下、城鄉資源要素整合,實現跨產業融合。2020年全國智慧鄉村旅遊試點單位實現免費WiFi、智能導遊、電子講解、在線預訂、信息推送等功能全覆蓋,在全國打造1萬家智慧景區和智慧旅遊鄉村。

鄉村旅遊一手牽著農民,一手牽著市民;一手托著農村,一手托著城市;一肩挑著一產,一肩挑著三產,不僅關係到全國6.7億農業人口福祉,還關乎7億城市人口生活質量和生活品質。城鄉聯動、鄉城互動必然為統籌城鄉發展、消除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二元結構發揮積極作用。

什麼是「旅遊+」

在8月18日召開的全國鄉村旅遊提升與旅遊扶貧推進會議上,國家旅遊局向參會的各界領導、各級代表及媒體印發國家旅遊局局長李金早署名文章《開明開放開拓 迎接「旅遊+」新時代》,深受好評。此文既是李金早對新時期旅遊發展趨勢的理解和洞察,又是對國務院辦公廳剛剛下發的《關於進一步促進旅遊投資和消費的若干意見》的深刻解讀和延展,同時,還有對2015年年初全國旅遊工作會議上發布的「515戰略」相關舉措的回顧與深化。

這是繼今年3月17日李金早發表《旅遊要發展 廁所要革命》之後,又一篇署名文章。這一次,李金早將視野投向了「旅遊+」時代。通過三大設問:「旅遊+」

是什麼+什麼為什麼

,詳細討論了「旅遊+」時代的新機遇、新使命和新思維。呼籲要以「開明融合的理念、開放合作的思路、開拓創新的方法」,積極擁抱「旅遊+」時代,開創旅遊美好未來。

以下為李金早《開明開放開拓 迎接「旅遊+」新時代》全文:

☟☟☟

科幻作家威廉·吉布森(WilliamGibson)有一句名言:「未來已經來臨,只是尚未流行。」正在迎來一個「旅遊+」新時代。習總書記指出,旅遊是綜合性產業,是拉動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旅遊是傳播文明、交流文化、增進友誼的橋樑,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一個重要指標。旅遊業具有日益增長的拉動力、整合力和提升力,在拓展自身發展空間的同時,與相關行業和領域融合發展,催生新業態,優化提升相關行業和領域價值。728日,李克強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進一步促進旅遊投資和消費的若干意見》。這是指導新時期旅遊業發展的重要文件。我們要認知學習領會文件精神,以開明的態度、開放的思路、開拓的精神,積極推進「旅遊+」。



「旅遊+」是指充分發揮旅遊業的拉動力、融合能力,及催化、集成作用,為相關產業和領域發展提供旅遊平台,插上「旅遊」翅膀,形成新業態,提供其發展水平和綜合價值。在此過程中,「旅遊+」也有效地拓展旅遊自身發展空間,推進旅遊轉型升級。

「旅遊+」與「互聯網+」一樣,具有「搭建平台、促進共享、提升價值」之功能。互聯網以其無處不在的技術力量,通過「互聯網+」全面深刻地改變世界;而旅遊則以其強勁的市場開拓力量、美好生活追求動力及人文交流優勢,通過「旅遊+」給世界帶來深刻影響。作為需求旺盛、潛力巨大的產業,「旅遊+」有以下四個鮮明特徵:

「旅遊+」是需求拉動、市場推動的「+」。「旅遊+」以巨大的市場力量和市場機制,為所「+」各方搭建巨大的供需平台。

「旅遊+」是創造價值、放大價值的「+」。旅遊+」不是機械的「+」,不是簡單的「1+1」,而是有機融合,會發生化學反應,產生「1+1>2」的效果。這種「+」的魅力就在於,能「+」出新的價值、新的驚喜。

「旅遊+」是以人為本、全民參與的「+」。旅遊+」是一個可以廣泛參與、廣泛受益、廣泛分享的「+」,而且,「+」的過程就是一個人力資本開發、創造力激發的過程。旅遊是人本經濟,「旅遊+」的核心是人的發展,實質是通過人來實現「+」,用「+」來服務人。

「旅遊+」是可以充分拓展的「+」。旅遊業無邊界,「旅遊+」具有天然的開放性、動態性,「+」的對象、內容、方式都不斷拓展豐富、多種多樣,「+」的速度越來越快。經濟社會越進步發展,「旅遊+」就越豐富多彩。就此而論,「旅遊+」也是改革開放發展的重要成果和標誌。

旅遊是一個無邊界的產業。「旅遊+」,是多方位、多層次的,「+」的方式也多種多樣。

(一)戰略層面:推進旅遊+國家重大戰略

旅遊業具有綜合功能帶動優勢,可以有效對接、服務國家重大戰略。

旅遊+「五位一體」建設大有作為。在經濟建設中,旅遊業是戰略性支柱產業,是穩增長、調結構、轉方式的重要力量;在政治建設中,紅色旅遊是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重要載體;在文化建設中,旅遊是文化傳承保護、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市場載體和需求動力;在社會建設中,旅遊是促就業、惠民生的重要領域,催生新的社會組織形態和生活方式;在生態文明建設中,旅遊是轉換生態價值、傳播和分享生態文明的美麗產業,是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生態共享的綠色產業。

旅遊+「五化」發展戰略大有作為旅遊+新型城鎮化,有利於發展特色旅遊城鎮,發揮旅遊對新型城鎮化的引領作用;旅遊+新型工業化,有利於發展旅遊裝備製造業、戶外用品、特色旅遊商品,發展工業旅遊,創新企業文化建設和銷售方式新形態;旅遊+農業現代化,發展鄉村旅遊、休閑產業等現代農業新形態;旅遊+信息化,將旅遊業培育為信息化最活躍的前沿產業,用信息化武裝旅遊;推進旅遊+生態化,大力發展生態旅遊,推進旅遊生態化。

發揮旅遊+的積極作用,使旅遊業成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標誌產業、全面深化改革的前沿產業、全面依法治國的窗口產業。推進旅遊+服務「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京津冀協調戰略,發揮旅遊在這些重大區域戰略的先行突破、融合融通功能。



(二)重點行業:推進旅遊+新的生活方式

從人的需求出發,旅遊可以+新生活方式。

1、推進旅遊+研學(教育)。

研學教育或遊學在中外都有悠久的歷史。古代文人墨客給我們留下了燦爛的遊學故事和作品,成為中華文化永放光芒的瑰寶。李白、杜甫等文豪的傑作,許多可謂遊學之作。經過多年沉寂之後,遊學近年來悄然興起。越來越多的學校和家庭認識到「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對青少年成長發展的重要性。許多學子感受到寓學於游、寓學於的甜頭,研學旅遊在國內蔚然成風,有的還走出國門。研學旅遊成為許多青少年假期生活的重要內容。為適應研學旅遊發展需求,國家旅遊局正在開展研學旅遊目的地和研學旅遊示範基地建設,為研學旅遊提供高水平的場所;成立內地遊學聯盟,鼓勵有條件的地方開展多種形式的研學旅遊活動。下一步要健全研學旅遊安全保障機制,提高安全保障水平;推動國際研學旅遊交流,會同有關部門規範和引導中國小生赴境外研學旅遊,維護出境研學旅遊秩序,保障青少年出國出境研學旅遊質量和權益。

2、推進旅遊+交通,迎接汽車時代、高鐵時代、低空時代。

目前,鐵路運營總里程已突破11萬公里,列世界第二位。其中高鐵運營總里程超過1.5萬公里,居世界第一位,基本形成覆蓋全國的高鐵路網。遊客選擇自駕游出行的比例已超過70%,龐大的自駕游規模和日益興起的房車旅遊對營地建設產生了巨大的市場需求。高鐵的開通、汽車保有量的增加、航空條件的改善,極大地便利了遊客出行。順應「旅遊+交通」時代需求,國家旅遊局著手編製全國自駕車房車營地建設規劃和建設標準,促進自駕車房車營地建設,協調出台營地住宿登記、安全救援等方面的政策措施;鼓勵有條件的地區和絲路沿線、長江經濟帶建設一批自駕車房車營地;依託鐵路網,開發高鐵旅遊、旅遊專列和「東方快車」、「新中歐」等鐵路旅遊產品,開發建設鐵路沿線旅遊產品。積極發展低空旅遊,培育低空旅遊目的地和產業鏈。

3、推進旅遊+休閑度假,形成旅遊休閑一體化。

目前,人均GDP已超過7000美元,旅遊需求進入爆髮式增長階段。為優化休假安排,更好地使用職工和居民休閑旅遊需求,國務院辦公廳最近出台的《關於進一步促進旅遊投資和消費的若干意見》,提出要強化落實帶薪休假,要求各地政府制定落實帶薪休假的實施細則。鼓勵錯峰休假和彈性作息。這一系列政策受到社會廣泛關注和民眾普遍歡迎。為適應城鄉居民旅遊消費快速增長和轉型升級需求,國家旅遊局啟動了國家旅遊度假區創建工作;開展了國際特色旅遊目的地創建工作。下一步將引導社會資本建設一批滿足大眾化、多樣化、多層次休閑度假需求的國民度假地;支持景區和城市發展旅遊演藝,豐富旅遊者晚間休閑生活;支持引導社會資本開發溫泉、滑雪、濱海、山地休閑度假產品,加快推動環城市休閑度假帶建設,鼓勵城市發展休閑街區、綠道、騎行公園、慢行系統,拓展城市休閑空間。

4、推進旅遊+新型養老。

老年旅遊是新型旅遊市場。當前60歲以上的居民超過1,6億人,到2020年將超過2億人。隨著人口老齡化的發展,老年旅遊需求大幅上升,旅遊消費潛力巨大。針對當前老年人旅遊產品少,服務不規範,異地醫療費用結算和商業保險不健全等問題,國家旅遊局將會同有關部門,研究制定實施全國老年旅遊發展綱要,規範老年旅遊服務,鼓勵開發多層次、多樣化的老年旅遊產品;加大對鄉村旅遊養老項目的支持,鼓勵民間資本使用農民集體所有土地合作辦非營利性鄉村養老機構;推動保險機構開發更多適合老年旅遊需要的商業保險產品。進一步維護好老年人旅遊合法權益,解決老年人旅遊後顧之憂,激發老年人出遊熱情。

5、推進旅遊+健康養生。

近年來中醫藥健康旅遊方興未艾,正在成為旅遊消費新熱點,特別對境外遊客游很強的吸引力。國家旅遊局與國家中醫藥局密切合作,共同開展中醫藥健康旅遊試點城市和中醫藥健康旅遊示範產品建設;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建設一批中醫藥健康旅遊產業示範園區,在業態創新、機制改革、集群發展方面先行先試;規範中醫藥健康旅遊市場,完善標準,加強質量監管;推動中醫藥健康旅遊國際交流合作,中醫藥文化通過旅遊更有效地走向世界。

6、推進旅遊+購物。

旅遊商品種類少、品質低、特色不夠,一直是旅遊要素中的一個短板。目前,旅遊消費構成中旅遊購物消費只佔24%左右,遠低於旅遊發達國家40%~70%的比重。為提升旅遊購物水平,推進旅遊商品特色化發展,增強市場吸引力,國家旅遊局今年舉辦了國際旅遊商品博覽會、旅遊商品大獎賽等,正在實施旅遊商品品牌提升工程,加大旅遊商品研發、創意支持力度。下一步,將推進旅遊商品與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鼓勵新型市場主體開發特色旅遊商品;培育龍頭旅遊商品企業,加大對老字號商品、民族旅遊商品的宣傳,推出特色旅遊商品系列;鼓勵優質旅遊商品進入主要口岸、機場、碼頭的購物區和城市大型商場超市,支持在線旅遊商品銷售。配合相關部門做好適當增加口岸入境免稅店相關工作,擴大境內消費。



(三)熱點領域:推進旅遊+,實現重點突破。

1、推進旅遊+互聯網,用信息化武裝旅遊。

互聯網正在以人們始料未及的速度改變著旅遊組織方式、市場經營模式以及遊客的出遊方式和消費方式。圍繞推動「旅遊+互聯網」跨產業融合,國家旅遊局出台了《關於促進智慧旅遊發展的指導意見》,採用PPP模式建設國家智慧旅遊公共服務憑條,制定景區電子門票管理導則標準,啟動旅遊應急指揮平台建設。近期將舉辦「旅遊+互聯網」大會,支持國家智慧旅遊試點城市和智慧旅遊試點景區建設;推動在線旅遊平台企業發展,形成旅遊業新生態圈;支持有條件的旅遊企業開展互聯網金融探索,拓寬移動支付在旅遊業的應用;會同有關機構發現實名制國民旅遊卡,落實法定優惠政策和特惠商品折扣;放寬在線度假租賃、旅遊網路購物、在線旅遊租車平台准入許可和經營許可制度等政策,營銷旅遊+互聯網良好的發展環境。

2、推進旅遊+美麗鄉村建設,開展旅遊精準扶貧。

鄉村旅遊資源豐富,市場空間廣闊。鄉村旅遊扶貧是農村扶貧開發的重要渠道。為推動鄉村旅遊轉型升級,發揮鄉村旅遊扶貧的積極作用,我們將開展鄉村旅遊「千千萬萬」品牌推介活動(1千個鄉村旅遊模範村,1千個鄉村旅遊模範戶、1萬個鄉村旅遊致富帶頭人,1萬家金牌農家樂);繼續開展鄉村旅遊村官培訓,從2014年到2020年計劃培訓6000名村官;開展旅遊規劃扶貧公益行動;加大對鄉村旅遊扶貧重點村規劃指導、專業培訓、宣傳推廣、規劃幫扶,對建檔立卡貧困村實施整村扶持。每年通過鄉村旅遊帶動全國200萬農村貧困人口脫貧任務,確保到2020年實現全國7017萬貧困人口的17%(1200萬人),通過旅遊實現脫貧。

3、推進旅遊+大眾創業、萬眾創新。

習近平主席多次強調要「開創人人皆可成才,人人盡其才的生動局面」。李克強總理指出「高手在民間,破繭可出蠶」。鄉村旅遊是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重要領域,特別適合返鄉農民工、大學畢業生和專業技術人員自主創業。近年來隨著鄉村旅遊快速發展,大批返鄉農民工通過參與鄉村旅遊經營服務實現了發家致富;越來越多的大學畢業生和文化、藝術、科技等專業技術人員落戶鄉村,將自身的專業優勢與鄉村的資源優勢、旅遊的市場優勢組合起來,開展創作創業,在全國形成了一批鄉村旅遊創客基地。國家旅遊局今年推出了首批20家全國鄉村旅遊創客示範基地。旅遊業是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最活躍的領域之一,各地大力推進旅遊+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支持建設相應的創新創業孵化平台,完成好三年引導和支持百萬返鄉農民工、大學畢業生、專業技術人員等通過在旅遊業實現自主創業。鼓勵文化藝術家、科技界專業人員,發揮專業優勢,在有條件的旅遊地進行創作創業,使鄉村旅遊成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活力之地。

4、推進旅遊+外交,行程旅遊外交

「國之交在於民相親,民相親在於心相通」。旅遊作為增進民間交往,促進民眾感情交流的重要載體,在國家外交中正在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國內外實踐表明,旅遊外交具有很強的彈性,靈活多樣,植根於民眾。在雙邊關係良好時,旅遊交往可以成為發展國家關係的加速器;在雙邊關係不暢時,旅遊交往可以成為改善國家關係的潤滑劑;在雙邊關係尚無正式外交關係時,可以先行開展旅遊交往,使民眾交往成為國際關係正常化的導航器。過去由於的國際旅遊市場規模小,使得我們很少從大外交的角度來審視的入出境旅遊。現在每年近2.5億人次的入出境市場規模,已成為我們發出聲音、講好故事、加強與世界聯繫的重要平台,成為新階段對外交往合作的重要抓手。旅遊行業要在國家開發新格局中,主動作為、主動發聲,自覺服務國家整體外交,努力開創旅遊對外開發的新局面。

隨著經濟社會和旅遊業的不斷發展,「旅遊+」的內容會越來越多,各地旅遊+的內容也各有側重,各有特色,需要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地選擇「旅遊+」的優先領域重點突破。

「旅遊+」正在成為不可阻擋的發展趨勢和時代潮流,對經濟社會發展產生戰略性和全局性的影響,推動一個新時代的到來。

為什麼要推進「旅遊+」?主要基於以下認識:

(一)「旅遊+」:時代賦予旅遊業的新使命

未來20年乃至35年,將是旅遊業發展更快更好的黃金期。國際發展規律現實,一個國家或地區人均GDP超過5000美元,旅遊進入大眾化日常性普遍消費階段。人均GDP超過7000美元,正處於旅遊消費需求爆髮式增長時期。現在一到黃金周、節假日,許多景區、景點擁擠不堪。無疑,這還只是人大眾旅遊時代的剛剛開始。伴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居民收入增加、消費升級加快,居民的旅遊消費需求和能力都將大幅度持續增長。2014年居民人均出遊超過2.5次,旅遊市場規模38億人次;未來20年,人均GDP將超過1.5萬美元,50%以上的居民進入中等收入之列,居民人均年出遊將超過5次,全國旅遊市場規模將超過70億人次,旅遊將成為大多數人的普遍性消費。從初步小康型旅遊大國邁向全面小康型旅遊大國,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旅遊業規模、質量、效益將有明顯提升。2050年,成為初步富裕型國家,實現從全面小康型旅遊大國到初步富裕型旅遊強國的新跨越,旅遊發展的綜合競爭力、旅遊文明程度將進一步提升,實現旅遊現代化、國際化、信息化和品質化。

今天的旅遊+,是國民經濟社會發展的客觀必然要求,國家整體發展為「旅遊+」創造了條件。新常態需要轉換創新驅動,需要找到新引擎。旅遊+正在成為推動經濟轉型升級的新引擎。

(二)旅遊:已集聚能量,具備推進「旅遊+」的能力

當前旅遊業正在迎來一個大調整、大變革、大跨越的新階段,正在經歷從量變到質變、從數量增長到質效提升、從粗放經營到集約發展的新變化,正在邁向一個社會化、全球化、現代化發展的新時代。

「旅遊+」是一種能力,經過30多年的快速發展,旅遊業已經集聚能力,具備推進「旅遊+」的能力。

縱觀過去35年的發展,旅遊已經從少數人的奢侈品,發展成為大眾化、經常性消費的生活方式。國內旅遊從1984年約2億人次增長到2014年的36億人次,增長了17倍。入境遊客從1978年的180.92萬人次增長到2014年的1.28億人次,增長近71倍。出境旅遊從自有統計數據的1998年843萬人次,到2014年突破一個億,增長了10.8倍。旅遊業已經從外事接待型的事業,發展成為全民廣泛參與就業、創業的民生產業。旅遊業已發展成為綜合性的現代產業,對相關產業貢獻大幅提升。根據世界旅遊業理事會(WTTC)的測算,2014年,旅遊業直接、間接和引致創造的GDP佔全國總量的9.4%,國家信息中心課題組的測算,則達到10.2%。[旅遊業佔GDP總量超過了汽車製造業(5.7%)、銀行業(9.0%)和教育業(9.0%),以上均為WTTC數據]。

旅遊業成為吸引投資和新要素的熱點,成為資本市場熱點。旅遊企業兼并重組不斷,各種資本相互融合協同、旅遊投融資模式不斷創新,旅遊與金融融合不斷深化。2014年,全國旅遊直接投資7053億元,同比增長32%,高於同期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增幅15個百分點;今年上半年,全國實際完成旅遊投資3018億元,同比增長28%,比第三產業投資增速高16個百分點,比全國固定資產投資速度高17個百分點。

(三)「旅遊+」:將產生廣泛而深遠的影響

長期以來,我們關於旅遊的認識停留在簡單的消費層面,把旅遊看成是孤立的行當,而關於旅遊對投資、進出口的拉動作用,及旅遊對國民經濟的真實貢獻研究甚微,知之甚少,關於旅遊對社會層面和政治層面影響的認識則更為不足。其實,旅遊對國民經濟的貢獻不僅僅是消費,它是兼具消費、投資、出口「三駕馬車」功能的新增長點;旅遊同樣是增強國民幸福感、提升國民健康水平、促進社會和諧的新增點,是優化區域布局、統籌城鄉發展、促進新型城鎮化建設的新增長點。推進「旅遊+」。對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促就業具有重要意義,可以「一業促五化」,有利於推進新型城鎮化、新型工業化、網路信息化、農業現代化和發展生態化。

以「旅遊+扶貧」為例,其影響直接而深遠。旅遊扶貧既是經濟扶貧,又是精神文化扶貧,是通過市場化的機制扶貧,是造血式扶貧,財政投入少、生態環境保護好、扶貧效率高、返貧率低,而且有利於打開貧困地區的封閉狀態,有利於提升人口素質和帶來開放觀念。總之,有益於貧困地區的人口物質上和精神上的雙脫貧。

旅遊,已經成為一種超越地域、超越國界、超越階層、超越種族、超越不同宗教信仰、超越不同文明的巨大力量,加速世界不同人群的交流、融合。

實踐證明,旅遊可以加快城鄉之間的互動融合和統籌發展;可以促進民族之間的互動交流,加快民族的融合;可以促進國家之間的互動交流和增進理解。而這些交流互動或以消費、或以投資、或以進出口、或以三者並存的途徑,以市場的力量,植根於民眾之中。「旅遊+」則發揮著推波助瀾的加速作用。

(四)「旅遊+」:產業升級的創新空間和主攻方向

「旅遊+」,是旅遊投資、旅遊消費的新熱點、新亮點,是拓展旅遊發展的新空間,也是產品業態創新的主攻方向,是旅遊轉型升級的新動力,是整合資源的紐帶。培育旅遊大產業,關鍵是要做好做足「旅遊+」這篇大文章。鄉村旅遊、農牧旅遊、工業旅遊、林業旅遊、商務旅遊、研學旅遊、醫療旅遊、養老旅遊、健康旅遊、休閑度假、文化旅遊等增長點,是「旅遊+」的重點領域。

「旅遊+」是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最活躍的領域之一。「旅遊+」催生新的經濟形態,並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提供環境。這些年成功的涉旅企業,其創業傳奇大都與「旅遊+」有直接或間接的關聯。在「全民創業」的大格局中,旅遊與相關領域相結合的項目越來越多,誕生之初便具有「旅遊+」的生動形態。

「旅遊+」代表一種新的經濟形態、一種新的生活形態、一種新的社會組織形態、一種新的先進生產力。我們要把握時代賦予的新機遇、新使命,以開明融合的理念、開放合作的思路、開拓創新的方法,運用市場機制,調動社會力量,通過旅遊+,推進旅遊業轉型升級,為實現偉大復興的夢做出應有貢獻。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由一諾休閑農業規劃整理編輯,轉載需註明!

平台推薦:特色小鎮鎮長操盤手總裁峰會,時間7月8-9號

峰會時間】2017年7月8-9號

【擬邀講師嘉賓

峰會亮點

1.模式+平台+實操+運營六位一體全面系統化解讀

2.特色小鎮培育與規劃建設政策以及項目申報策略

3.特色小鎮項目規劃設計與方案實施

4.特色小鎮產業開發模式與運作模式解析

5 . 特色小鎮頂層設計+IP+產業導入

歷屆峰會回顧【峰會報名方式】

撥打電話直接撥打電話132-6122-7329(長按複製)申請名額!

2、微信報名:添加微信465635889 備註參會企業、職務、申請名額

3、特別申明:此活動非免費,非誠勿擾!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