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除了功夫外 少林寺還有更牛的東西

少林寺(圖片來源:鳳凰佛教)

編者按:少林寺是禪和武的世界,少林僧人把習武當作是一種修行。少林寺主張禪為武之主,武為禪之用。但事實上,知道這些的人並不多,多數人因為影視作品的誤導,往往把功夫與少林寺划等號。那麼真實的少林寺除了功夫還有那些令人神往之處?為此,鳳凰佛教「佛教觀察家」欄目為大家精選了李嶷《探尋少林寺的禪宗法脈》一文,來為大家呈現少林寺的另一面。

禪宗源自南天竺菩提達摩所傳禪法。禪宗之旅,當首選少林;而少林之旅,當首選達摩洞。

天竺高僧菩提達摩歷經3年寒暑,遠渡重洋來到,梁武帝迎請至金陵(南京)。《景德傳燈錄》記載了兩人對話的情景,梁武帝以「功德」、「聖諦第一義」等問題相詢,達摩以「凈智妙圓,體自空寂」、「廓然無聖」相應——結果是「帝不領悟」。

於是達摩北渡,在少林寺旁的一個石洞中禪修。他每日面壁而坐,兩腿曲盤,雙目下視,心平如鏡,入定從禪,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一坐就是9年。

佛教之前沒有這種禪修之法,旁人問他,他應之為「坐禪」。當時僧人則稱為「壁觀」,稱達摩為「壁觀婆羅門」。每日出定,達摩都會站起來做一些活動,他舒展筋骨的方法流傳至今,稱為「八段錦」,又叫做「達摩易筋經」。

這個石洞,如今被稱為「達摩洞」,就在距離少林寺常住院1.3公里的五乳峰峰頂下。達摩洞面向西南,洞口由青石塊砌成拱門。深約7米,高寬約3米,寒冽清冷。裡面的台階上有三尊石像,中間即為達摩祖師。洞外有明代的石坊,內外額刻分別為「默玄處」和「東來肇跡」。

達摩9年面壁,身影印入了面壁的石上,就連衣服的褶皺紋路都隱約可見,宛如一幅淡淡的水墨畫。這塊石頭被稱為「達摩面壁影石」,後來被鑿下,收藏在少林寺的藏經樓上,可惜在上世紀30年代毀於戰火。

達摩在洞中壁觀,終於等到了他的衣缽傳人慧可(當時名為神光)。

《景德傳燈錄》記載了師徒相見時的情景:神光「晨夕參承」,但是達摩「端坐面牆,莫聞誨勵」。時值冬日,天降大雪。神光「堅立不動,遲明時積雪過膝」。達摩問:「汝久立雪中,當求何事?」神光為表求道決心,取刃斷左臂。「師知是法器」,賜名慧可。慧可請師安其心。達摩說:「將心來與汝安。」慧可說:「覓心了不可得。」達摩曰:「我與汝安心竟。」慧可言下大悟,最終成為達摩傳法弟子。是為禪宗「斷臂求法、臂斷心安」的公案。

慧可立雪斷臂后,至缽盂峰頂養傷修行。為紀念慧可,此處建有二祖庵。

自慧可以來,少林禪法師承不絕,傳播海內外。少林寺在晚唐五代之際,為禪宗臨濟宗所住;金、元以降,則成為禪宗曹洞宗道場,一直都是北方禪宗重鎮。只不過因為達摩、慧可二位祖師開宗於此,其他高僧名不得顯而已。

寺內歷代禪宗高僧輩出,如元代福裕禪師,中興少林,傳曹洞宗正脈;明代幻休常潤禪師,繼席少林,力荷禪法,入室者達270人;明代文載禪師,住持少林16年,參徒雲集,後人稱為「嵩少祖」。這些都是各個時代極富盛名的高僧。少林寺常住院西南280米的塔林中,現存唐代以來的古塔228座,塔銘、塔額以及墓塔碑記,記載著大量佛教歷史,是研究少林寺禪宗發展的珍貴資料。

達摩初祖依據大乘教義,傳「教外別傳、不立文字」的禪法,以探究心性本源、見性成佛為目的。從達摩到慧能的二百餘年,禪宗逐漸形成;從南嶽懷讓、青原行思到唐末五代的二百餘年,南宗禪發展到鼎盛;兩宋至清代三百年,禪宗更成為佛教的主流,這種格局一直綿延至今。

達摩曾有預言:「吾本來茲土,傳法救迷情;一花開五葉,結果自然成。」後來一一印證。追溯前因,若沒有達摩面壁、慧可求法,何來今日禪宗在的流傳!事固有必然,又豈不是人為呢?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