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跨越柵欄》北影節將展映 蒼井優為小田切讓跳求愛舞

《跨越柵欄》的陰鬱氣息,與當下日本經濟的萎靡不振分不開。

山下敦弘導演表示,片中的舞蹈場景(圖)確實受到了蒼井優代表作品《花與愛麗絲》的啟發。

山下敦弘導演表示,片中的舞蹈場景確實受到了蒼井優代表作品《花與愛麗絲》的啟發。

年僅41歲自殺的作家佐藤泰志的「函館三部曲」,借導演山下敦弘之手迎來了電影版的最終篇。小田切讓和蒼井優《蟲師》后時隔10年再度合作,還有松田翔太、滿島真之介、優香等明星參與。對於一部描述人生痛苦的「致郁片」來說,陣容未免過於豪華。本片也將登陸2017年北京國際電影節展映單元。

劇情 loser和陪酒女的愛情

與妻子離婚的白岩(小田切讓飾)回到故鄉函館,一邊在職業訓練學校學習,一邊靠失業保險維持生活。一日,白岩被朋友帶去了風俗店,與「想變成鳥」的陪酒女聰(蒼井優飾)相識,兩人越走越近。但白岩發現自己無法忘記分開的妻子和孩子,為此苦惱不已。另一邊,訓練校舉行了軟式棒球的對抗賽。比賽中,外野的柵欄在白岩眼中,好似自己生活中不得不跨越的東西。他用盡全力,向柵欄揮起了球棒。

《跨越柵欄》取材自佐藤泰志的真實經歷。在作家事業接連受挫中,他選擇去職業訓練學校體驗生活。這本書也成為他最後一部入圍芥川獎的作品。也承襲了「函館三部曲」(另外兩部是《海炭市敘景》和《只在那裡發光》)的基調,描寫的依舊是污穢的邊緣生活中,人生的掙扎和痛苦。比起劇情,更側重對生活狀態和人物情緒的把握。也算是典型的日式「致郁片」。

製作 舞蹈受《花與愛麗絲》影響

今年低調許多的蒼井優,在拍攝本片時恰好是29歲。在接受邀請時也把它當做自己20幾歲時光最後的作品。「對女演員來說,30歲后選擇角色的眼光是很重要的。」山下敦弘導演說。

片中有一段蒼井優飾演的陪酒女「聰」跳「求愛舞」的橋段,據導演表示,這是因為製片人想在片中加入舞蹈才有的。蒼井優還特地請來了熟悉的編舞師,跟工作人員一起看了不少鳥兒的「求愛舞」影像。

這段舞蹈,很難讓人不想起蒼井優在岩井俊二影片《花與愛麗絲》的跳舞場面。「跳著舒展的芭蕾時還是少女,十年後就在路上跳求愛舞了。說起來是有些傷感。」山下敦弘說,「我也是想到了《花與愛麗絲》的場景,所以也想讓蒼井優跳跳看。」

卡司 兩人時隔10年再度合作

自2007年的真人電影《蟲師》后,小田切讓和蒼井優時隔十年再次合作。回憶當年的拍攝場景,小田切讓說:「拍攝時蒼井優還只有十幾歲,我本來就不知道跟那個年紀的女孩說什麼才好。所以當監控室只剩下我們兩人時,大多是沉默地結束。」蒼井優也表示贊同:「在我最認生的時期,也能切實地感受到小田切讓不知所措的樣子。但我也不知道該做什麼。」對於這次合作,小田切讓笑說是對當年的「和解」,「蒼井優說起當年,以為我不搭話是因為討厭她來著。這回一起吃飯聊天就好多了。」

一向以清新形象出現的蒼井優,「破格」挑戰陪酒女角色,對她自己來說也是一次成長。「這種經驗對我來說是第一次。我雖然告訴自己不要做得太過分,但拍攝開始時還是有點分不清自己和角色。結果就是對方那個冰冷的目光,到底是來自『白岩』還是小田切讓。(笑)」

【導演談】

Q:佐藤泰志的「函館三部曲」中,熊切和嘉執導的《海炭市敘景》和吳美保執導的《只在那裡發光》之後,最後一部由您來執導。關於這兩部作品您有何看法?

山下敦弘:《海炭市敘景》很有衝擊力,熊切導演確實厲害。我一直任性地覺得,北海道出身的創作者們,總有些陰鬱的地方。熊切導演也是如此。音樂上也是選擇了eastern youth、bloodthirsty butchers、THA BLUE HERB這些樂隊。可能因為北海道土地廣袤,自然環境惡劣,會產生些獨特的感性吧。大學時觀看了熊切導演的《鬼畜大宴會》,意識到他懷抱著某種危險的衝動。《海炭市敘景》呈現的是他久違了的陰暗世界。

吳美保是我大學同年級的同學,《只在那裡發光》是從新鮮的角度講述的愛情故事,讓我覺得,原來佐藤泰志的文學還可以從這樣的切口講述。

Q:兩位導演都因為「函館三部曲」在國際上得到提名了。

山下敦弘:是的,我也注意到了。兩位導演都很出色。所以拍攝三部曲的最後一部也有些壓力。但兩人已經打開了方向,某種程度上來說做起來也更容易了。攝影是貫穿了三部曲的近藤龍人,劇本是高田亮。基本上是我加入了《只在那裡發光》的團隊來進行的。電影的話,拍什麼很重要,誰來拍也會有很大不同。

【原作者】

懷才不遇,41歲自殺

原作者佐藤泰志出生於1949年,北海道函館出身,畢業於國學院大學哲學系。儘管被認為有著與同時代的村上春樹、中上健次並肩而談的才華,但卻從未獲得重要文學獎項或商業上的垂青。雖然在被視為純文學龍門的「芥川獎」上有5次提名,卻都最終落選。在失意中,1990年親手結束了自己41歲的生命。

而在他離開的20年後,作品卻獲得了爆發性的人氣。他最為著名的「函館三部曲」相繼真人電影化。這份遲來的人氣,跟當下日本嚴苛的經濟環境不無關係。在佐藤泰志活躍的上世紀80年代後期,即泡沫經濟時期,作品中年輕人們的苦惱和孤獨,或許跟現在的「格差社會」並無二致。

撰文/C塵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