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花 6 億美元在洛杉磯改造一個藝術博物館,誰的主意?

本文只能在《好奇心日報(www.qdaily.com)》發布,即使我們允許了也不許轉載*

洛杉磯電——洛杉磯藝術博物館(Los Angeles County Museum of Art,簡稱LACMA)一棟三層的畫廊里散落著許多畫作和板條箱。邁克爾·戈萬(Michael Govan)站在其中,手指著空白的牆面,臉上流露出一副若有所思的表情。戈萬是這座博物館的館長。在這個陽光明媚的早上,他的注意力只集中於一件作品之上:用於艾格尼絲·馬丁(Agnes Martin)繪畫作品展的一件藝術品。戈萬是一個注重細節的人,他一邊眯著眼睛,一邊指揮兩個工人將一幅油畫作品掛到牆上合適的位置。

戈萬指揮道:「再往上抬兩英寸。」不過畫作的位置還是不對。他又說:「往左稍稍挪一點。」終於,這幅畫被掛到了理想的位置上。戈萬點點頭說道:「非常好!」

洛杉磯藝術博物館館長邁克爾·戈萬。他背後是克里斯·伯登(Chris Burden)的雕塑作品《城市燈光》(Urban Light)。圖片版權:Emily Berl/《紐約時報》

戈萬喜歡關注這種回顧展覽的各種細節問題。實際上,他的身影遍布在這座博物館內發生的一切事情之中。馬丁在 2004 年辭世,而戈萬在此之前就認識這位傑出的藝術家,而且長久以來一直非常欣賞她的大作。他多次去收藏家們的家中拜訪,闡述為什麼收藏家們應該將各自手中收藏的馬丁畫作借給洛杉磯藝術博物館以舉辦公共展覽。他堅持認為畫作不應該被鎖在收藏櫃里,因為這會掩蓋畫作的精髓和光輝(他說:「如果艾格尼絲·馬丁看到自己的作品被鎖在收藏櫃里,那麼她一定會感到驚駭。是的,驚駭!」)。的確,戈萬就是這樣一個注重細節的人。他一手策劃了馬丁作品回顧展:從標題文字到照明設備,他都親手操辦。去年秋天,馬丁作品回顧展取得巨大成功。

展覽落幕之後,戈萬需要把精力轉移到其他地方去。新年伊始,有一件緊急且重要的事情一直縈繞在他心頭——耗資高達 6 億美元的洛杉磯藝術博物館改造工程。這個工程不僅能重新定義洛杉磯在世界藝術舞台上的位置,更能提升戈萬在這座城市的地位。無論是重建的規模還是投資的數額,這個改造工程都堪稱雄心勃勃。

洛杉磯藝術博物館。圖片版權:Emily Berl/《紐約時報》

這項改造工程由建築師彼得·祖索爾(Peter Zumthor)主持設計。它引發了很多爭議,不是所有人都持支持態度。在西海岸與藝術收藏家、富有的贊助者、各界名流以及政府官員打了十年交道后,戈萬的社交能力、政治能力和籌款能力都得到了極大鍛煉。如今,博物館的改造工程將從各個角度對他過去十年積累的各種能力進行檢測。

想要在洛杉磯獲得市民和慈善家的支持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閃閃發光的華特·迪士尼音樂廳(Walt Disney Concert Hall)由弗蘭克·蓋里(Frank Gehry)操刀設計,如今是飽受好評的地標建築。然而在建造過程中,這個音樂廳差點沒建起來。去年春天,戈萬得意洋洋地宣布自己已經為博物館的改造計劃籌得了 7500 萬美元的資金。然而就在這之前不久,洛杉磯最著名的慈善家大衛·格芬(David Geffen)宣布自己向紐約的現代藝術博物館(Museum of Modern Art)捐款 1 億美元(格芬從未針對戈萬的改造計劃進行捐款,他也拒絕針對這篇文章發表任何評論)。這讓戈萬又想起了華特·迪士尼音樂廳建造過程中面臨的種種資金困難。即便如此,很多慈善家還是承諾會為改造計劃投資。目前戈萬已經拿到了 3 億美元的捐款承諾,而未來會有更多資金注入。他說為了確保改造計劃能夠順利開展下去,他需要在今年年底之前再籌集 1.5 億美元。

戈萬在上個月介紹稱:「對洛杉磯而言,這是一個大工程。人們有點擔心資金不足的問題。不過我覺得籌款已經快要接近總數的一半了。我覺察到了董事會成員和支持者的變化,他們都對改造工程的成功開展有著很強的信心。」

他還說:「洛杉磯藝術博物館的改造工程一定會按計劃開展下去。」

戈萬今年已經 53 歲。這個年齡還擔任藝術館高層管理崗位的並不多見,恐怕也只有洛杉磯才會出現這種情況。他看起來很像是電影明星,在名流圈子中頗具名望。他是日落大道(Sunset Boulevard)上 Tower Bar 的常客,經常與經紀人和演員吃飯。鑒於此,去年他受邀參加奧斯卡頒獎典禮就不足為奇了。去年,洛杉磯藝術博物館舉辦了一次資金籌集活動,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Leonardo DiCaprio)、馬丁·斯科塞斯(Martin Scorsese)和坎耶·韋斯特(Kanye West)等一眾明星紛紛出席。在向捐款人介紹博物館最新收購的一批藝術品時,戈萬顯得輕鬆愉悅,就好像他是高等藝術學院的資深教授一般侃侃而談。與此同時他還會擺好姿勢,方便前來尋覓新聞的狗仔隊記者瘋狂拍照。

洛杉磯藝術博物館改造后新設計外觀的渲染圖。這個獨立式煙灰色建築由彼得·祖索爾設計,橫跨整個威爾希爾大道。在圖中可以看到,由倫佐·皮亞諾設計的該博物館現有建築就在新館的西側位置上。圖片版權:Atelier Peter Zumthor & Partner

戈萬喜歡打破常規,以非傳統的方式開展慶祝和展覽活動,從而吸引人們對博物館以及自己的關注。《漂浮的巨石》(Levitated Mass)是由邁克爾·黑澤爾(Michael Heizer)創作的雕塑作品。在將這個重大 340 噸的龐然大物搬到博物館之前,戈萬安排工人在夜裡對其進行移動,穿過了洛杉磯的多條街道。這是多麼吸引眼球的宏大場面!如果是其他博物館館長面對相同的局面,他們的做法會產生相同的轟動效應嗎?擔任館長期間,戈萬策劃過蒂姆·伯頓(Tim Burton)、弗蘭克·蓋里和羅伯特·馬普爾索普(Robert Mapplethorpe)等人的專場展覽。從 2007 年開始,洛杉磯藝術博物館的訪問人數就出現了翻倍。如今,每年前來參觀的人數高達 160 萬。

戈萬說:「我是一個煽動者。」

希拉·庫爾(Sheila Kuehl)是洛杉磯縣議會的成員,她認為戈萬改變了人們對洛杉磯藝術博物館和洛杉磯這座城市的看法。她說:「人們喜歡參與到新鮮事物發展過程之中,而改造后的洛杉磯藝術博物館就是這樣的新鮮事物。他為洛杉磯藝術博物館和這座城市注入新鮮與活力。和古斯塔沃·杜達美(Gustavo Dudamel,華特·迪士尼音樂廳的年輕指揮家——譯者注)一樣,他給人們帶來激情與刺激。」

戈萬在充滿八卦的高端藝術館和博物館界有著很高的聲望。人們一直傳言稱,有一天他會被紐約的某個博物館挖走。他曾經在紐約的迪亞藝術基金會(Dia Art Foundation)擔任了十一年的主席。如果再回到紐約而且現代藝術博物館的館長位置空缺,那麼他可能就會成為該館的新任掌門人。上個月,洛杉磯藝術博物館針對即將舉辦的巴勃羅·畢加索(Pablo Picasso)和迭戈·里維拉(Diego Rivera)藝術品展覽舉辦了面向媒體的預展和新聞發布會。坐在博物館長椅上的戈萬聽到自己可能執掌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的猜測后,臉上露出了無奈和痛苦的表情。

「為什麼要離開這一切呢?」他一邊說,一邊指著面前熙熙攘攘的展覽廳。接著他望向玻璃門外,看到了明媚的日光和澄澈的藍天。洛杉磯十二月的天氣一向如此美好動人。他繼續說:「回紐約繼續堵在川普大廈(位於紐約第五大道入口處——譯者注)門前的車流里?那究竟有什麼刺激的?我之所以要針對博物館進行改造,就是為了讓繼任者知道,能擔任這裡的館長是一項久負盛名的榮譽。」

洛杉磯藝術博物館改造后的外觀渲染圖。這次改造工程由彼得·祖索爾主持設計,新館將橫跨整條威爾希爾大道。圖片版權:Atelier Peter Zumthor & Partner/The Boundary

要說戈萬是個煽動者,最好的例子莫過於祖索爾主持設計的洛杉磯藝術博物館新館。這座建築坐落在拉布里瀝青池(La Brea Tar Pits)旁邊,俯瞰像是一團煙灰色的變形蟲。新的博物館好似是「停靠」在八根柱子上,橫跨了整條威爾希爾大道。建築評論家約瑟夫·焦萬尼尼(Joseph Giovannini)在《洛杉磯書評》(The Los Angeles Review of Books)雜誌中多次將這個新建築貶低為洛杉磯藝術博物館的「荒唐蠢事」。這種言辭激烈的批評也無形中增加了戈萬為改造項目籌集資金的難度。

焦萬尼尼在一篇文章中寫道:「我們為什麼要去理會這個將人引入歧途的改造提議?新館建築又不是雷雅托橋(Rialto Bridge,位於威尼斯的著名橋樑——譯者注)。它只是一個低劣的先鋒派建築作品,然而人們卻將其吹捧到了不朽紀念碑的高度上。」

戈萬很快也承認,由著名建築師祖索爾打造的新館的確飽受爭議。在這次改造過程中,他們需要拆除三棟上世紀六十年代的老建築和一棟上世紀八十年代的老建築。而在批評人士看來,這些老建築本可以得到妥善修復,無需遭受「滅頂之災」。戈萬拒絕了修復老建築的想法,他說老建築已經無法修復,而且它們的存在會破壞新設計所體現的野心抱負和宏大想象力。隨著祖索爾不斷修改自己的設計方案,很多人也開始漸漸喜歡上了新的博物館。澤夫·耶洛夫斯基(Zev Yaroslavsky)此前是洛杉磯縣議會成員。在他的支持幫助下,洛杉磯縣政府決定向博物館改造計劃投資 1.25 億美元。耶洛夫斯基表示:「最開始我也不喜歡新的設計方案。但隨著時間推移,我開始漸漸對它產生興趣。不管建築師有沒有這個想法,新的博物館都是一個建築學上的宣言。有人不喜歡祖索爾或者他的設計。人們將不斷談論新的洛杉磯藝術博物館,使其成為一個爭議性建築。不過,大部分偉大的建築都是備受爭議的。」

在紐約和舊金山這樣的大都市,我們經常能見到雄心勃勃的建築項目以及隨之而來的資金籌集活動和人們對建築設計的爭執與辯論。去年春天開門迎客的舊金山現代藝術博物館(San Francisco Museum of Modern Art)此前也經歷了擴張改造。他們在籌款活動中募集到 6.1 億美元,而建築擴張改造的費用本身只需要 3.05 億美元。作為一個漸漸崛起的藝術中心,洛杉磯依舊存在一個問題:相比於藝術而言,人們還是對好萊塢更感興趣。洛杉磯富有的居民有時候非常小氣,他們喜歡把偉大的藝術品藏在自己的豪宅內,而不是與公眾分享。

洛杉磯藝術博物館的新館設計規劃圖。圖片版權:Museum Associates/LACMA

尼古拉斯·伯格魯恩(Nicolas Berggruen)是洛杉磯藝術博物館的董事會成員,他目前正在組建一個名叫伯格魯恩研究所(Berggruen Institute)的新智囊團。他說:「在洛杉磯這個城市裡,做任何事情都不太容易。為了能實現目標,為了能給整座城市和所有市民帶來一些好處,你需要做好面對挑戰的準備。這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一項針對洛杉磯藝術博物館改造項目的環境質量評估研究正在進行。根據施工規劃,人們將於 2018 年年底開始舊建築拆除工作。新的博物館將於 2023 年竣工。那時候,一條經過威爾希爾大道的捷運項目延長線也將完工。據悉,這條捷運將專門為新的洛杉磯藝術博物館設立一站。

當然,工程進展的順利與否還是要看資金籌集情況。

戈萬在去年十二月時表示:「如果我們明年停下來,沒有繼續籌集資金,那情況將會很糟。我們不能失敗。說真的,博物館這些老建築已經處於建築物自然壽命的末期,支撐不了太久。」

從改造項目推出那天起,戈萬就一直非常執著。他堅定地認為這個項目能夠成功,他對自己充滿信心。

戈萬的辦公室位於博物館一樓,面積非常大。坐在裡面,他可以看到工人在威爾希爾大道上砍伐棕櫚樹以便開展捷運施工。他說:「我必須著重強調一個觀點——問題的關鍵不在於我們是否能在洛杉磯籌集足夠的資金支持這樣工程的建設。最重要的是,這是不是洛杉磯人民真正想要的。」

洛杉磯藝術博物館舉辦了名為《畢加索和里維拉:跨越時空的對話》的展覽。圖為邁克爾·戈萬站在一幅迭戈·里維拉的油畫前。圖片版權:Emily Berl/《紐約時報》

「如果他們想要這個新博物館。」說到這裡,戈萬修正了自己的話:「沒有如果。當他們為了新博物館而努力時,洛杉磯就會多一個因為大家努力而建成的高水平建築。它意味著文化領域的巨大成就,也體現了這座城市樂善好施的精神。改造洛杉磯藝術博物館不是什麼太宏大而無法企及的目標,我們即將實現它。人們會掏出支票本,心甘情願地貢獻自己的力量。」

戈萬能否成功湊齊資金?人們對此持謹慎樂觀的態度。自從他近期宣布獲得 7500 萬美元捐贈之後,人們對改造項目的未來更加看好。在這 7500 萬美元的捐款中,有 5000 萬美元來自於伊蓮·韋恩(Elaine Wynn)。她是一位藝術品收藏家,也是洛杉磯藝術博物館的聯合主席。另外 2500 萬美元來自於傑羅爾德·佩林奇歐(A. Jerrold Perenchio),Univision 集團的前任主席。他還將自己名下大量藝術收藏捐獻給了新博物館。馬克·里德利-托馬斯(Mark Ridley-Thomas)此前曾在洛杉磯縣議會任職,他說:「以前,人們總說洛杉磯——更具體地說,是洛杉磯藝術博物館——缺乏持續不斷的捐贈。如今來看,這種日子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洛杉磯是一個不斷崛起的文化藝術中心,而這份樂觀精神則反映出人們對這個地位的持續增長的認可和自信。戈萬喜歡用隨和淡然的笑容掩蓋緊張的情緒。不過,人們的樂觀也表現出他們充分相信戈萬的能力和他從紐約帶來的人脈資源。

大衛·伯奈特(David C. Bohnett)是一位富有的慈善家,也是洛杉磯藝術博物館的董事會理事。他說:「要想幫助改造項目度過最困難的時期,我們需要一些能夠給出大筆捐款的捐助者。這不是一件簡單的工作。但如果沒有董事會的全力支持和巨大熱情,籌款工作將更難開展。」

建築師彼得·祖索爾,拍攝於 2009 年。圖片版權:Arno Balzarini/European Pressphoto Agency

一場與戈萬的對話能夠讓人「精疲力竭」,因為他有著源源不竭的想法和激情。洛杉磯有著大量的財富資本的智力資本,因此他認為這座城市充滿流浪漢的問題完全可以得到解決。他還有一個看上去有些天馬行空的主意:在博物館對面建起一棟由弗蘭克·蓋里設計的摩天大樓。這座大樓比迷人但卻「低洼不平」的博物館高出很多,傳達了一種復甦和崛起的精神。

戈萬說:「相比於三十年前而言,洛杉磯的變化可謂翻天覆地。任何一個美國城市在這期間經歷的變化都沒有洛杉磯多。在我們聊天這會兒,人們正在整座城市裡大搞土木建設。我喜歡這一切。」

他接著說:「這座城市正在發生變化?它就在你眼前改變著,透過窗戶向外展望,你沒看到嗎?既然洛杉磯在未來還會不斷變化,它會變成什麼樣子?我不確定自己知道答案。但我知道,我們每個人都會對洛杉磯的未來做出一點微小的貢獻。」

洛杉磯藝術博物館董事會成員表示,與戈萬的會面就好像一場藝術史課程一般。伊蓮·韋恩說:「無論何時遇到他,比如說結束在洛杉磯藝術博物館一天的工作后,他就流露出一種毒販子一樣的眼神,好像在說:『你想不想看點藝術品?』我想,驅使他不斷前行的是歷史感和目前的時機。邁克爾能夠精準地察覺到新鮮事物的脈搏,也知道創意和改變是目前洛杉磯正在上演的主題。」

2013 年,眾多明星參加了洛杉磯藝術博物館舉辦的活動。從左至右依次是:邁克爾·戈萬、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和馬丁·斯科塞斯。圖片版權:Jason Merritt/Getty Images for LACMA

戈萬了解洛杉磯面臨的挑戰和困難,可這並不能阻擋他對這座城市的好感和喜愛。

他說:「我最初來這裡的時候,紐約的人告訴我說,『洛杉磯是個以自我為中心的城市,每個人都只管自己的事情。那不是個適合建立大型公共博物館的好地方。』人們說如果你想成為極具創造力的個人,洛杉磯是非常合適的溫床。你有極大的自由,可以專註於自己的創作。你可以做一個隨大流的眾人,也可以做一個鶴立雞群的古怪者。在我看來,這話不完全錯。但是,洛杉磯在有些方面做得並不好:讓大家團結起來,一同為公共利益努力奮鬥。博物館界的情況剛好就反映了這個問題。大部分博物館都是私人建立的小博物館,大型的公共博物館發展地並不好。」

在洛杉磯藝術界蓬勃發展時候,戈萬針對改造項目發起了他的籌款運動。布羅德博物館(Broad Museum)於 2015 年在市中心正式對外開放,展出了依萊·布羅德(Eli Broad)和艾迪絲·布羅德(Edythe Broad)夫婦兩人的藝術珍藏。另一方面,Hauser & Wirth 博物館接管了藝術區(Arts District)一座舊的麵粉廠后將其改造成一個博物館級別的畫廊。每到周末,畫廊里便人潮湧動。今年四月,Guess 公司的聯合創始人莫里斯·馬西亞諾(Maurice Marciano)和保羅·馬西亞諾(Paul Marciano)投資翻新的私人藝術博物館——共濟會教堂(Masonic Temple)將在韓國城(Koreatown)喜迎遊客來訪。今年秋天,聖莫妮卡藝術博物館(The Santa Monica Museum of Art)也將搬到市中心的藝術區,還會更換新的名字:洛杉磯當代藝術研究所(the Institute of Contemporary Art, Los Angeles)。經過多年的「選址大戰」后,著名電影製作人喬治·盧卡斯(George Lucas)終於在最近宣布將會在博覽園(Exposition Park)建設自己的敘事藝術博物館(Museum of Narrative Art)。這個項目將耗資 10 億美元左右。

凱西·瓦瑟爾曼(Casey Wasserman)是娛樂業的高管,也是洛杉磯藝術博物館的董事會成員。他說:「毫無疑問,洛杉磯的藝術中心地位正在迅猛崛起,而且向著世界水平邁進。」

戈萬說,洛杉磯今天已經以藝術而聞名,成為了製造藝術的城市。藝術家聚集在這裡,充分利用光線和空間開展創作。但是,洛杉磯卻還不是一個人們願意與大眾分享藝術珍藏的城市。他表示:「你可以說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城市能比洛杉磯更加充滿適合藝術創作的生機和活力。當然,你也可以認為其他城市也具有這般藝術活力,比如柏林,比如曼哈頓之外的紐約。」

但是他說,這並沒有讓洛杉磯成為它渴望變成的那種文化之都。「我告訴董事會成員,『你不能自誇說洛杉磯將要成為全世界最棒的文化城市之一。這不是一個可靠的結論。即便擁有這麼多藝術家,我們還是不能光看著而不採取行動。正因為如此,博物館的存在才十分重要。』」

很少有人不同意戈萬的觀點。洛杉磯藝術博物館董事會成員耶洛夫斯基說:「他的遠見讓洛杉磯藝術博物館成為了洛杉磯的文化中心,在洛杉磯文化發展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實話說,我們的博物館已經成為洛杉磯的『會客廳』,成為吸引人們前來洛杉磯的『吸鐵石』。等到祖索爾設計的新館建成后,我們在吸引遊客方面能發揮的作用將呈指數級增長。」

伯奈特認為,戈萬「在美國東海岸有著深厚且完善的人脈資源,也在和東海岸城市有著不解的淵源」。雖然回諸如紐約這樣的城市工作是一件充滿誘惑力的事情,但他依舊覺得戈萬不會離開洛杉磯。

他說:「他在哪裡能建立起人生最輝煌的偉業?答案是洛杉磯。」

翻譯 糖醋冰紅茶

題圖來自 YouTubeARTnews

© 2016 THE NEW YORK TIMES

喜歡這篇文章?去 App 商店搜 好奇心日報 ,每天看點不一樣的。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