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一個能治口腔潰瘍、黃褐斑、三叉神經痛等病的妙方,就是它!

有不少方劑的藥物組成很簡單,卻有四兩撥千斤的功效,比如左金丸,僅由黃連和吳茱萸組成;二妙丸,僅由黃柏和蒼朮組成;三子養親湯,也僅蘇子、白芥子和萊菔子3味葯……

這一眾三兩味葯組成的方劑中,還有一個三白湯,由白及、白蘞、白芷三葯組成,卻能治口腔潰瘍、黃褐斑、三叉神經痛等疾病,百說不如一見,還是先看正文吧!

一、三白湯組成

三白湯為徐志瑛教授多年臨床積累的經驗方,由白及、白蘞、白芷三葯組成。

二、三白湯方解與功效

白及入心、肝、脾經,有清熱解毒、散結生肌、止血之功;白芷入肺、脾、胃經,有祛風燥濕、消腫止痛之功;白蘞入肺經,有補肺止血、消腫生肌、斂瘡之功。

徐氏三白湯中白及清熱止血,白芷祛風止痛,白蘞解毒散結,三葯聯用,苦中有辛,溫中有寒,全方具有清伏熱、散鬱結、祛風涼血、消腫止痛、生肌斂瘡功效,使清泄而不傷正,生肌而不戀邪,寒涼而不壅氣,達到邪去熱清正復。

徐氏三白湯適用於有熱象但不明顯,即藏有伏熱之病證,如存在血熱、鬱熱、腫痛、瘀滯等,有些潛藏在體內,肉眼看不見,有些表現在皮膚、黏膜,透邪於表而邪未去;對一些正氣未虧損、邪正相持的病證療效更好;但也要根據邪正的盛衰隨症加減,以提高療效。

白芷有引葯之功,可引藥物到達病所。全方祛邪不傷正,清熱不戀邪用於難治性皮膚病,血管性、神經性疾病的治療效果較好。臨床通過加減,用於頑固性口腔潰瘍、難治性臁瘡、黃褐斑、隱性血尿、三叉神經痛效果良好。

三、臨床治驗

案1

秦某,男,64歲,退休工人。初診日期:2003年9月22日。

患者口腔潰瘍反覆發作近5年,發作無明顯規律,時起時伏,遇勞累或煩怒癥狀加重,病程延長。間歇性用消炎藥、清涼葯或維生素B2等緩解,但未能控制發作。

就診時口腔黏膜、舌邊緣散在紅斑點,多個黃白色潰瘍面,伴四周紅腫,個別波及口角邊,痛劇,進食困難,口乾苦臭,晨起明顯,喜飲少食,喜怒心煩,寐差,形瘦,舌質紅,苔薄白,脈細弦。

診斷:頑固性口腔潰瘍。

辨證:素體陰虛,有伏熱暗耗陰液,又遇熱邪侵淫,易郁而化火,入血生熱,傷及上中二焦,侵於肺胃,達於肝脾,火易上炎,使舌絡受侵而生口腔潰瘍。

治則:清熱和營,瀉肺解毒,養陰生津,消腫生肌,和胃涼肝。

處方:白蘞15g,白芷10g,白及12g,水牛角12g,生地黃12g,丹皮10g,鹿銜草15g,蒲公英30g,忍冬藤25g,淡竹葉10g,制玉竹10g。7劑,水煎,分兩次服。

二診(2003年9月29日):口腔潰瘍縮小,痛略緩解,舌質紅,苔薄白,脈細弦。

處方:白蘞15g,白芷15g,白及12g,水牛角12g,生地黃12g,丹皮10g,鹿銜草15g,蒲公英30g,忍冬藤25g,淡竹葉10g,制玉竹10g,平地木15g,佛手片10g。14劑,水煎,分兩次服。

三診(2003年10月13日):口腔潰瘍基本消退,偶有隱痛,晨起口乾口苦,喜飲,寐差,納減,腹脹,舌質紅,苔薄白,脈細弦。

處方:白蘞10g,白及10g,白芷10g,蒲公英30g,鹿銜草15g,制玉竹10g,丹皮10g,佛手片10g,麥冬10g,石斛12g,炒谷芽12g,炒麥芽12g,茯苓12g,藤梨根25g,平地木15g,合歡皮15g,合歡花15g。

此方隨症加減3個月,口腔潰瘍未見發作。

案2

孔某,女,37歲,公司職工。初診日期:2002年9月21日。

患者近2年來面部色斑,症見面部兩顴淺色黃褐斑,無痛癢,平時遇勞累或工作壓力易心煩急躁,睡眠多夢易醒,時有頸僵頭昏,腰酸耳鳴,口乾喜飲,月經逐年減少,月經前後無定期,經血暗紅,經前乳脹乳痛,面部黃褐斑加深,舌質紅,苔薄白,脈弦細。

診斷:黃褐斑。

辨證:憂思抑鬱,氣滯血瘀,郁而化火,火不制水,火燥結滯,血虛不能上榮,而生色斑。

治則:清熱解郁,行滯散結,養血駐顏。

處方:白蘞15g,白及15g,白芷12g,生地黃15g,八月札15g,當歸15g,川芎10g,炒白芍12g,重樓12g,鬱金12g,玫瑰花10g,青皮10g,陳皮10g,百合10g,桑寄生15g,川斷15g,夜交藤30g,山慈菇20g。14劑,水煎,分兩次服。

二診(2002年10月5日):睡眠好轉,乳脹、乳痛減輕,腰酸、耳鳴緩解,口乾喜飲減少,舌質紅,苔薄白,脈弦細。

處方:白蘞15g,白及15g,白芷12g,生地黃15g,八月札15g,當歸15g,川芎10g,炒白芍12g,重樓12g,鬱金12g,玫瑰花10g,青皮10g,陳皮10g,百合10g,桑寄生15g,川斷15g,夜交藤30g,山慈菇20g,南沙參30g,炒杜仲12g。14劑,水煎,分兩次服。

1月後氣色明顯好轉,黃褐斑明顯消退,月經前稍有加深,再連服2月,黃褐斑基本消退。

案3

占某,女,58歲,退休老師。初診日期:2005年3月22日。

患者因右側牙齦腫痛,經口腔科治療后腫脹退,繼而出現三叉神經痛,呈進行性、陣發性加重,向右側面部上額、顳部放射性跳痛、脹痛為主,遇洗面、擤鼻涕、刷牙易誘發,入夜更甚,影響睡眠,需要服止痛藥入睡,近3月因疼痛不解來就診。

症見痛苦貎,精神疲軟,面色欠華,伴腰酸背痛,口苦口乾,心煩易怒,舌體胖,苔薄白,脈細數。

診斷:三叉神經痛。

辨證:內外邪相搏,郁而化熱,火熱之邪循經上擾,上攻頭面,久而耗氣傷陰,正虛邪戀,久而難愈。

治則:清熱透邪,活血止痛,祛風解毒,益氣養陰。

處方:白蘞15g,白及15g,白芷12g,藁本12g,水牛角12g,丹皮12g,夏枯草15g,絲瓜絡12g,潼蒺藜12g,白蒺藜12g,懷牛膝12g,僵蠶12g,蔓荊子12g,紅花12g,黃精20g。7劑,水煎,分兩次服。

二診(2005年3月29日):疼痛稍有緩解,舌體胖,苔薄白,脈細數。

上藥連服兩周,陣發性疼痛發作間隙明顯延長,遇洗面、刷牙誘發,但疼痛程度明顯減輕,可以忍耐,入夜可以睡眠。

隨症加減兩個月,疼痛消失,後轉入鞏固治療。

溫馨提示:本平台分享的健康信息,僅供大家參考交流,不作為醫療診斷依據。如有需要,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