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GDP增速達7% 印度會是下一個中國嗎?

近日,印度軍隊無故跨越中印邊界線,進入到中方一側,使兩軍在邊界上發生對峙。中印關係出現了少有的惡化局面。當網友們紛紛指責印度阿三無故挑起邊界事端之際,卻發現印度剛剛報道了2016年四季度GDP增長率為7%。從數據上看,印度的經濟增速似乎已超越了。

事實上,印度作為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國家取代成為經濟增速最快的大型經濟體,這應該也是國際社會普遍都樂見的結果。而目前中東陷入半癱瘓的狀態、歐洲有移民問題、美國經濟前景也不明朗——這讓印度成為了支撐全球經濟增長的主要候選國。據世行、IMF測算:印度2017年經濟增速可達7.5%,而的經濟增速將會緩降至6.3%

但有國內學者提出質疑,像印度去年第四季度廢鈔制度引發經濟混亂的影響尚未平息,印度經濟增速憑什麼能夠有較高的增長預期呢?其實,早在2015年初,印度政府就曾直接調整統計方式,將2014財年的增長率從4.7%上調至6.9%。顯然,GDP數據或GDP增長率,對於印度來說只是一種用於宣傳的工具。

應該說,GDP對應的是一國或者地區所有有效經濟活動的總和,統計數據難免有偏漏。例如「真實」GDP50萬億,統計成49萬億或者51萬億。但是表現在經濟增長率數據上,一點統計誤差就會被放大。假設上年GDP數值為47萬億,統計成51萬億時增長率是8.5%,統計成49萬億時增長率將只有4.25%,這就很難看了。那麼,印度經濟增速超過究竟存在哪些貓膩呢?

第一,印度的經濟總量是的1/5,若按總量沒法跟經濟相提並論,那只有在增長率上想點法子唄,只要加點水份,把6%增速調整為7%,就能說明經濟增長率超過,並宣稱在世界主要經濟體里增速最高,前景一片大好!這種玩字遊戲的方式,實際上對印度經濟起不到任何推動。印度人只能在國際上面子好看一些而已。

第二,不能僅看GDP增長速度,還參照其他經濟數據這樣才更加科學。例如,2016年廣東GDP79512億元,山東為67008億。這麼看來,作為全國經濟第一大省的廣東優勢並不明顯。

但若是再比照兩地的其它的財政數據,就能發現差距了:廣東省2016年財政收入為10390億元,而山東為5860億元。所以,印度只拿出一個GDP增速來與經濟相對比,其實是沒有可比性的。

第三,經濟是印度的5倍還多。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為8260美元,而印度的僅僅為1718美元。人口(13.7)和印度人口(13.4)倒是具有可比性——但是按人均來算,的富裕程度還是印度的5倍。

事實上,過去三十年來,印度經濟實現了較快增長,但是這種增長大部分可歸功於通過互聯網和電話新媒介,印度能更加容易的進入西方世界,獲得西方世界的技術。印度已經摘取了這個容易獲得的果實。如今這個紅利已經釋放掉,開始顯露出滯脹的跡象。那麼,印度經濟的發展繁榮是否有理由成為下一個呢?我個人覺得不太可能。

首先,「人口紅利」變成「人口包袱」。從人口年齡組成情況來看,印度看起來似乎處在了一個很有利的位置上。社會人口正在老齡化,年輕人的數量在減少,而印度50%以上的人口年齡在29歲以下。

但是,年青人口有可能會成為一個負擔,因為印度大部分年輕人不具備技能,無法參與進現代經濟。每年,印度有1200萬凈人口加入勞動力大軍,但是印度的失業率仍在增長。多數人缺乏產生財富的能力,這帶來的結果是犯罪率在上升。

再者,印度是一個極不理智、迷信、部落化的國家。經濟的高增長得益於能夠從西方社會學到更多的技術和出口。 印度人實際上已經沒有動力去開發批判思維、創新能力和理性思維能力。當人們不需要這些東西也能變得富有時,還要它們幹什麼?

這導致的後果是,印度的製造工廠,職能部門,包括私營部門的職能部門充滿了混亂、浪費,無法進行規劃,不會遵循制度。印度的勞動力成本看起來很便宜,但是這個國家的混亂意味著生產率低下。所以,只要有機會,印度公司會選擇把工廠搬遷到。正是印度人的效率低下,缺乏創新和進取精神,將為其經濟高速發展留下隱患。

再次,印度的經濟出現了增長,政府負債水平增長速度則更快。此外,印度人和公司借進債務的速度快於他們償還債務的速度。他們引入了西方的生活方式,從西方引入了消費主義慷慨的援助,主要是娛樂行業。但生產率的低下,使其陷入了債務纏身的尷尬。

最後,印度政府處理經濟問題時,往往缺乏理性。2016118日,莫迪宣布禁止流通大面值貨幣,影響到了86%的流通貨幣幣值。這是莫迪專制政策另外一個例子,因為這個決定甚至沒有經過內閣討論。印度央行也是直到最後一刻才知道莫迪的這個決定。莫迪的決定讓印度經濟失去了生命線。印度人需要交易媒介來進行業務交易,莫迪的決定也剝奪了人們的交易媒介。

在莫迪的領導下,英國留下來的制度機構被繼續破壞,自由正在隕落,賦稅增加,公共服務卻無任何改善,監管負擔也大幅增加。印度的中央集權化程度正越來越高。莫迪認為他需要做更多的事來確保印度保持在增長的道路上。

印度與最近關係持續惡化,但是有人稱印度經濟發展將是下一個。但事實上,無論從人口素質、技術水平、創新能力上印度都很難提高,這意味著其勞動生產率低下。此外,印度政府在處理經濟問題的能力上也遠遜於,而且很容易出錯牌,這就意味著,印度未來絕不可能成為下一個。

平說財經(微信ID:bzzcaijing)原創時評,觀點犀利、時效性強,財經愛好者喜愛的內參.

本文為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