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古代的升學宴由官府買單

十年寒窗,金榜題名。接到聯考錄取通知書之後,親朋好友相聚,飲酒祝賀,名曰「升學宴」。或者擺上一桌酒席,宴請辛勤耕耘的園丁,以表達學子的謝意,名曰「謝師宴」。

其實升學宴古已有之,所不同的是古代升學宴為官方操辦,官府掏錢,現在的升學宴為個人操辦,私家掏錢。在古代還有「文科」和「武科」之分,文有鹿鳴瓊林,武有鷹揚會武。

鹿鳴宴

「呦呦鹿鳴,食野之苹。我有嘉賓,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將。人之好我,示我周行……」古時候,知府、縣令與新科舉子們圍坐一起,一邊飲酒,一邊吟誦,同賀中榜,這就是古代升學宴之一——鹿鳴宴。

鹿鳴宴是為新科舉子而設的宴會,起於唐代。唐代州縣一級的考試稱為解試,得中者稱鄉貢,亦稱舉人。州縣長官宴請得中舉子的宴會就稱作鹿鳴宴。據《新唐書•選舉制上》記載:「每歲仲冬,州、縣、館、監舉其成者送之尚書省;而舉選取不繇館、學者,謂之『鄉貢』,皆懷牒自列於州、縣。試已,長吏以鄉飲酒禮,會屬僚,設賓主,陳俎豆,備管弦,牲用少牢,歌《鹿鳴》之詩,因與耆艾敘長少焉。」正因為在宴會上歌唱《詩•小雅•鹿鳴》一詩,故而得名。

唐代鹿鳴宴圖

《鹿鳴》在周朝就是宮廷樂歌,原有曲,魏、晉以後失傳。《鹿鳴》成為宴會的主題歌,有餞行、勵志和禮遇賢才的意思。宋沿唐制,各地在發解舉子到省之前,州郡長官或轉運司照例要為他們餞行。明清兩代沿襲唐例,亦有鹿鳴宴,也是地方長官宴請鄉試得中的舉人。不過,清代更為隆重,宴會是由省里的最高長官巡撫主持,既宴請新科舉人,也同時招待考官,席間不僅唱《鹿鳴》詩,還要跳魁星舞,規模大且場面熱鬧。唐代詩人楊巨源在貞元五年(789)進士及第,朝廷封以官職。長慶四年(824),年已70歲的他辭官退休,丞相中有敬重而憐惜他的,奏明皇上任命他為其故鄉河中府的少尹,以便終身享受俸祿。朝中官員紛紛作詩送行,時為吏部侍郎的韓愈為之作序,其中說:「楊侯始冠,舉於其鄉,歌《鹿鳴》而來也。」意思是說楊巨源剛成年,便在他的家鄉被薦舉,參加了鹿鳴宴而來到朝廷的。

歷代文人也有鹿鳴宴的詩作。如歐陽修《送楚建中潁州法曹》中的詩句:「曾陪鹿鳴宴,徧識洛陽生。」宋人葉適《鹿鳴宴詩》:「鹿鳴著周雅,取士各惟時。」宋代詩人蘇軾有《鹿鳴宴》詩一首:

鹿鳴宴

連騎匆匆畫鼓喧,喜君新奪錦標還。

金罍浮菊催開宴,紅蕊將春待入關。

他日曾陪探禹穴,白頭重見賦南山。

何時共樂昇平事,風月笙簫一夜間。

南宋學者張栻也曾作《鹿鳴宴》詩:

鹿鳴宴

從昔山川誇八桂,只今文物盛南州。

秋風萬里攜書劍,春日端門拜冕旒。

聖世取才先實用,儒生報國豈身謀。

且看廷策三千字,為寫平時畎畝憂。

不僅有賦詩描寫鹿鳴宴的,還有作詞盛讚鹿鳴宴盛況的。南宋抗金詞人張元干就曾作詞《喜遷鶯慢·鹿鳴宴作》:

喜遷鶯慢·鹿鳴宴作

雁塔題名,寶津盼宴,盛事簪紳常說。

文物昭融,新地搜羅,千里爭趨丹闕。

元侯勸駕,鄉老獻書,發軔龜前列。

山川秀,圜冠眾多,無如閩越豪傑。

姓標紅紙,帖報泥金,喜信歸來俱捷。

驕馬蘆邊,醉垂藍綬,吹雪芳月。

素娥情厚,桂花一任郎君折。

須滿引,南台又是,合沙時節。

瓊林宴

興於隋唐的科舉制度,歷代不斷對其完善,到了宋朝,宋太祖趙匡胤正式建立了殿試製度,即在吏部考試后,宋太祖在殿廷之上主持最高一級的考試,決定錄取的名單和名次。所有及第的人於是都成了「天子門生」。殿試后,舉行隆重的典禮儀式,宋太祖宣布登科進士名次,並在汴京(現開封)皇家花園瓊林苑賜宴慶賀。皇帝和相關的朝中大臣與新科進士們觥籌交錯,飲酒賞景,其樂融融,這就是傳說中的瓊林宴,后泛指京都宴請新進士之所。

宋代瓊林宴圖

北宋的晏殊從小聰明好學,5歲就能創作,有「神童」之稱。景德元年(1004年),江南按撫張知白聽說這件事,將他以神童的身份推薦。次年,14歲的晏殊和來自各地的數千名考生同時入殿參加考試,晏殊的神色毫不膽攝,用筆很快完成了答卷。受到真宗的嘉賞,賜同進士出身。宰相寇準說道:「晏殊是外地人」皇帝回答道:「張九齡難道不是外地人嗎?」過了兩天,又要進行詩、賦、論的考試,晏殊上奏說道:「我曾經做過這些題,請用別的題來測試我。」他的真誠與才華更受到真宗的讚賞。他參加皇帝設的瓊林宴后, 作《上巳賜宴瓊林與二府諸公游水心憩於西軒》詩一首:

上巳賜宴瓊林與二府諸公游水心憩於西軒

三月楊花飛似雪,內園桂樹綠成陰。

何妨寫盡憑高意,十步虹橋徹水心。

慶曆二年(1042年),王安石登楊鎮榜進士第四名,曾作《九日賜宴瓊林苑作》:

九日賜宴瓊林苑作

金明馳道柳參天,投老重來聽管弦。

飽食太官還惜日,夕陽臨水意茫然。

寶佑四年(1256年),文天祥20歲即考取進士,在集英殿答對論策。當時宋理宗在位已很久,治理政事漸漸怠惰,文天祥以法天不息為題議論策對,其文章有一萬多字,沒有寫草稿,一氣呵成。宋理宗皇帝親自選拔他為第一名。考官王應麟上奏說:「這個試卷以古代的事情作為借鑒,忠心肝膽好似鐵石,我以為能得到這樣的人才可喜可賀。」文天祥在《御賜瓊林宴恭和詩》中描寫了瓊林宴的盛況:

御賜瓊林宴恭和詩

奉詔新彈入仕冠,重來軒陛望天顏。

雲呈五色符旗蓋,露立千官雜佩環。

燕席巧臨牛女節,鸞章光映壁奎間。

獻詩陳雅愚臣事,況見賡歌氣象還。

南宋抗金英雄、豪放派詩人辛棄疾在《婆羅門引·用韻別郭逢道》中寫道:「見君何日?瓊林宴罷醉歸時。人爭看、寶馬來思。」

《宋史·樂志四》載:「政和二年,賜貢士聞喜於辟雍,仍用雅樂,罷瓊林苑宴。」所以政和二年以後,又改稱「聞喜宴」。元、明、清三代,因設宴地點不在瓊林苑,又稱「恩榮宴」。雖名稱不同,其儀式內容大致不變,仍可統稱「瓊林宴」。遼也曾設宴招待新科進士,地點在內果園或禮部,但也沿襲宋人習俗,稱之為「瓊林宴」。元代高明撰寫的南戲《琵琶記·新進士宴杏園》中說:「每年狀元及第,赴瓊林宴,遊街三日。」黃梅戲《女駙馬》中的主人公馮素珍,女扮男裝得中頭名狀元之後,有一段膾炙人口的唱段:「我也曾赴過瓊林宴,我也曾打馬御街前……」

武科鷹揚會武宴

鷹揚宴是武科考鄉試放榜后而設的宴會,起源於清朝。武科鄉試放榜后,考官和考中武舉者要共同參宴慶賀,其宴就叫「鷹揚宴」。 所謂「鷹揚」,乃是威武如鷹之飛揚之意,取自《詩經》「維師尚父,時維鷹揚」之句。鷹揚既是對新科武舉人的勉勵,又是考官們的自詡。清吳榮光《吾學錄·貢舉》載:「武鄉試揭曉翼日,燕(宴)監射主考執事各官及武舉於順天府,曰鷹揚燕(宴),儀與鹿鳴燕(宴)同。」

會武宴是武科殿試放榜后舉行的宴會。古代科舉,自隋朝開始,武科殿試放榜后都要在兵部為武科新進士舉行宴會,以示慶賀,名曰「會武宴」。這在清吳榮光的《吾學錄·貢舉》中也有記載:「《通禮》武殿試傳臚后,燕(宴)有事各官暨諸進士於兵部,曰會武燕(宴)。」清梁章鉅《浪跡叢談·武生武舉》也云:「文稱鹿鳴宴,武稱鷹揚宴,人皆知之;文進士稱恩榮宴,而武進士稱會武宴,則罕有知者。」武科殿試不同於武科鄉試,故會武宴的規模比鷹揚宴要氣派得多,排場浩大,群英聚會。

清順治三年(1646)丙戊科,山東省章丘人郭士衡獲第一甲第一名,成為大清朝開國第一名武狀元,9月19日出榜,中榜的武進士要在第二日進朝傳臚(殿試以後由皇帝宣布登第進士名次的典禮叫做傳臚,即唱名之意)、赴宴。10月2日,郭士衡率諸進士於午門前上表謝恩。順治帝高興異常,特授予郭士衡甲胄、鐯袋、刀、弓、箭。10月23日,皇帝親自到午門前舉行傳臚大典。27日,兵部設筵席,宴請武進士。命大學士范文程主持會武宴。

武科學子相會,在飲酒祝賀的同時,切磋交流武藝,或者現場表演武術也在情理之中。參加武科者都是練武之人,重武輕文,因此描寫鷹揚、會武宴場面的詩詞流傳甚少。

  • 【揭秘】戴笠親信沈醉回憶中共叛徒張國燾的軍統歲月
  • 【揭秘】清末北京如何治理泛濫的娼妓業
  • 【名人養生】「養生達人」何應欽的長壽之道
  • 「抗戰夫人」「淪陷夫人」和「劫收夫人」

  • 【養生必讀】破譯「女神」宋美齡的長壽密碼

  • 「秋膘」您得這麼貼:「姑姑筵」,蔣介石、宋美齡、張學良都饞這口!

  • 【解密】蔣介石三次下野與家族關係

  • 【人物春秋】打手、舵手、推手:蔣經國的一生

  • 【權威解讀】日本戰史中的國民黨正面戰場

  • 【名家論史】馬勇:為什麼說甲午戰爭日本「太小人」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