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解讀:佛教寺廟中的轉輪藏

轉輪藏又稱轉輪經藏,簡稱輪藏。由於佛教典籍浩瀚,用字生僻,閱讀佛經對普通信眾來說過於辛苦,於是寺廟便創造性地發明了轉輪藏,既可以儲存經書、造像,又可以弘揚佛法,吸引信眾。《佛祖統記》里有記載:「輪藏,梁傅大士愍世人多故,不暇誦經及不識字,乃於雙林道場創轉輪藏以奉經卷,其誓有三:「……有能信心推之一匝,則與誦經其功正等;有能旋轉不計數者,所獲功德即與讀誦一大藏經正等無異。」而轉輪藏往往製作精美,體量龐大,靡費不貲,由此可見,推轉輪經藏在當時不失為一種優雅又時髦,又有功德的拜佛活動,在唐之後迅速風行大江南北,現在留存下來古代轉輪藏仍有多處。

> >

正定隆興寺的轉輪藏是現存最早的輪藏實例,其轉輪藏佔滿了閣下層中央之全部空間。在殿下層地板上,有徑約七公尺的圓池,池中有生鐵的軸托,上有極大的中心柱,做藏的轉軸。藏是八角形,由八根內柱,八根外檐柱,和多數的橫枋及斜木構成。外觀是重檐的亭子形,下檐八角形,上檐則是圓形的。八面每面做成三間形,但當心間二平柱下不及地,只是垂蓮柱。經屜及下部裝飾自民國之後都已毀壞無存,只余斗栱及骨架。其斗栱之分配,當心間用補間鋪作兩座,梢間用一朵,都是重栱八鋪作,雙杪三下昂計心造。角梁的蟬肚,椽子的卷殺,扁闊的普拍枋和卷殺的柱頭,無一不與《營造法式》符合。

△正定隆興寺北宋轉輪藏

△20世紀初,關野貞所攝的正定隆興寺與慈氏閣(外形與轉輪藏閣同)

竇團山飛天藏是另一處宋代轉輪藏,建於南宋淳熙八年。和隆興寺轉輪藏相比,上部依《營造法式》規定飾有精美的天宮 樓閣,其下檐平座處更是斗拱密促,結構十分繁複,華板上則有大量的木雕花卉,整個製作顯得異常精巧。同時藏身的上下檐及外表的八面板壁上有240尊道教木雕人像,或坐或立,神態各異(可惜有部分雕像毀於文革中),製作風格非常細膩,顯得恬摯樸實,極富人物的內心表現。而其餘如闌額、鏤空牙帳、副階檐柱上的瀝粉彩繪也是典雅富麗。

北京智化寺的轉輪藏是北京地區唯一的明代轉輪藏。

底座為漢白玉石質須彌座,每層雕琢紋飾為卷草、蓮瓣,束腰處雕二龍戲珠紋飾;底檐上刻法輪、法螺、法傘、白蓋、蓮花、寶罐、雙魚、盤長等吉祥佛八寶。

中部為金絲楠木的藏經櫃。每面各有上下9排縱向5列共45個藏經的抽屜,八面總計三百六十個,可藏三百六十部經卷,數量與一年的天數基本吻合。

頂部雕有精美的數層蓮座,一尊毗盧遮那佛,又稱:大日如來佛、釋迦牟尼佛,面東而坐。因為轉輪藏體量寬大,佛身隱進藏殿的藻井中,必須到大殿角落才能看到。佛祖面目慈祥、體態豐腴,斜披袈裟露出一臂,衣紋飄動,顯示至高無上的威嚴。

△北京智化寺轉輪藏

△北京智化寺轉輪藏

四川明代敕建寺院 —— 平武報恩寺也有一座精美的明代轉輪藏,平武報恩寺的轉輪藏,自地面起通高11米,直徑7米,佔地面積22.06平方米,橫截面為八角形,外觀八棱四層,實際七層,逐層向內遞收,下大上小,形似七級佛塔。

轉輪藏主要由藏軸、藏針、梁枋框架、板壁和天宮樓閣構成.其建築結構都是按照宋《營造法式》規定比例建造。但平武本地的能工巧匠們也結合了一些地方手法和報恩寺其它建築配套,使得平武報恩寺的轉輪經藏與其他寺廟所保存的轉輪經藏有一定的不同。

△四川報恩寺轉輪藏

△四川報恩寺轉輪藏

所幸轉輪藏這一佛教傳統儀軌並未完全消失,杭州在重建慧因高麗寺時,在寺內復建的輪藏殿內設宋式轉輪藏。轉輪藏高13.5米,四層五重檐貫穿樓閣,轉輪藏塔全部由楠木精雕而成,通身金箔裝飾,是海內外最高最精緻的轉輪藏塔。如果無緣遇見古代的轉輪藏,去杭州親自體驗現代轉輪藏的梵音淼淼,也是非常不錯的。

△杭州慧因高麗寺轉輪藏

△杭州慧因高麗寺轉輪藏

△杭州慧因高麗寺轉輪藏

廣州素食學校:www.sushi001.com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