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聚焦「8·31」】從「白粉仔」到「過來人」,戒毒康復者與禁毒社工之間有故事

隨著社區戒毒社區康復「8·31」工程的深入開展,戒毒康復工作成效日漸顯現,越來越多的吸毒人員回歸社會。

普遍下沉到社區的禁毒工作及服務,帶來了良好的社會效果,有效幫助著戒毒(康復)人員恢復身心健康,改善其生活狀況和解決就業難題。與此同時也有不少戒毒康復人員加入義工隊伍,為街坊服務。

就拿廣東省廣州市的這些「過來人」說吧,他們和禁毒專職人員、禁毒社工,都是有故事的人……

【過來人的故事】阿廣:自己戒毒成功,努力去幫助更多人

阿廣(化名)通過自己的努力成功戒毒,到現在已經17年了。

「要說最遺憾的,就是浪費了青春。」家住廣州市南沙區的阿廣曾是一名涉毒人員,十多年前毅然跳出「毒」坑,孤身跑到外面打工,重新開始人生。如今,他已擁有美滿幸福家庭,最大的心愿是「一家人健健康康」。往事不堪回首,阿廣除了更珍惜現在的日子,還加入了以「過來人」為主的南沙區力行社區康復服務促進會(以下簡稱「促進會」),一起幫助社區戒毒(康復)人員脫毒、融入社會。

禁毒社工組織就業幫扶小組活動,為康復人員提供職業規劃指導

阿廣說,那時他不到20歲,跟著朋友沾上了毒品,「那時候身邊的朋友十個有六個是這樣(吸毒)」。然而,看著身邊的同學、鄰居、朋友生活越來越好,自己卻日漸墮落,阿廣對自己進行了深刻的反省。

為了證明自己不比別人差,他一個人到花都區找了一份工作,踏踏實實一干就是數年。「生活有了新的希望和目標,不再計較自己是哪裡人、做什麼工作,一切都重新開始。」阿廣說,他最大的遺憾是失去了美好的青春,一個人背井離鄉躲起來「舔傷口」。現在沒有別的心愿,就是希望一家人健健康康。

阿輝:當上禁毒社工助理,內心變得強大

成功變身的還有阿輝(化名)。

長達20年的時間裡,他屢屢因為沾染了毒品而進出強制隔離戒毒所和派出所。2016年9月,他回到家中。「那時候情緒很低落,一個多月沒出去找工作。」他說,幸虧70多歲的母親支持、信任他。母親說:「彆氣餒,我不缺你這一點生活費,但是你不能再像過去那樣了。」

如今,阿輝已經脫毒,他沒有忘記一起戒毒的朋友。「等到他們從戒毒所出來,我就去接他們到家裡吃飯,不停地勸他們。」阿輝說,他和三位老友還約定相互監督。

阿輝和老友的變化引起禁毒社工的關注,社工建議阿輝把這個互助的朋友圈發展到整個南沙區。今年3月,他正式成為禁毒社工助理,和社工一起提供社區禁毒服務。「心裡有了一種使命感,內心變得很強大,覺得沒有什麼東西能動搖我的信念。」阿輝說。

阿輝現在仍是單身,他最大的心愿就是母親尚健在的時候親眼看到自己娶妻生子,「讓老母親抱上孫子」。

森哥:義務為居民做艾灸,越來越受歡迎

森哥(化名)在白雲區金沙街保障性住房小區內已居住了8年,是一個曾經有著30多年吸毒史的癮君子。如今,他每天都是笑呵呵的,因為社區居民不僅願意主動接近他,甚至還熱心為他謀划未來的生活。森哥說,大家接納他,他真的不會再吸毒了。在白雲區人社局和金沙街家庭綜合服務中心(以下簡稱「金沙街家綜」)的幫助下,森哥正慢慢融入社區,找回自我價值。

森哥曾五次被強戒,最後一次戒毒出來是今年4月份,這一次是他主動戒毒。「以前吸毒的朋友有五六個都死了,如果我再不戒毒,也會像他們一樣。」森哥說。

據了解,吸毒人員戒毒后怎樣重返社會不再復吸,一直是禁毒工作的難點。白雲區人社局與金沙街家綜正在試行一種新的戒毒人員重返社區模式,他們幫助戒毒人員先融入社區,提升自我價值之後再正式走向社會。

白雲區人社局就業中心負責人介紹,從今年初開始,他們嘗試將已經成功戒毒的人納入到就業攜行計劃中來,與家綜合作,幫助這些已戒毒人員融入社區,之後再幫助他們就業。

森哥就是被納入就業攜行計劃的已戒毒人員之一。雖然森哥完全沒有生活來源,但社工們沒有急於幫助他馬上就業。「我們先找到一位中醫師,培訓森哥掌握艾灸技巧以及製作艾條的方法,然後安排他到社區做義工。」金沙街家綜禁毒項目負責人何國良介紹,除了安排森哥每周三在社區做義工,家綜還安排他為一些中醫診所、理療室等提供艾條,並幫助他接下一些手工活,以此解決基本生活問題。

現在每周三,森哥就在金沙洲保障性住房小區內的一個涼亭內義務為社區居民進行艾灸。兩個月來,他的「生意」越來越好,得到了越來越多居民的認可,他覺得從來沒有這麼滿足過。他說,現在已經沒有時間去想毒品,也不再想之前的毒友。很多居民都說,近距離接觸森哥后發現他沒那麼可怕。何國良說,最近有不少居民找到家綜,希望幫助森哥。

「接下來,我們還準備聯繫愛心企業,讓森哥這些即將踏入社會的戒毒人員,為轄內的一些家庭提供定向服務,在過渡期賺取基本生活費。」何國良說,社工針對每一個戒毒人員設計了過渡方案,將來有可能在區內推廣。

「過來人」志願者走進南沙社區宣傳禁毒

【禁毒社工的故事】鍾敏:持續「破冰」半個月才建立起關係

廣州市南沙區禁毒社會工作服務項目運營部負責人介紹,社區戒毒(康復)人員以30歲至50歲的男性為主,不同的年齡層會有不同的服務需求。上了60歲的康復人員,生活困難和缺乏照顧顯得尤為突出。相對年輕的男子則苦於不知如何融入社會,以及解決婚姻家庭和就業問題。

獲得南沙區2016年第四季度「南沙好人」稱號的鐘敏,是南沙區百民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的一名禁毒社工。「第一次面對康復人員,多少會有點擔心。」回憶起第一次接觸社區戒毒(康復)人員,她至今印像深刻。她說,她走訪的首位康復人員因為長期吸毒,身患傳染病,獨自居住在一間簡陋的平房裡,很少出門也不願接觸外人。考慮到社區戒毒(康復)人員可能出現的戒備、抗拒心態,她和同行的社工沒有戴口罩,即便如此,她們還是差點吃了閉門羹,後來輾轉找到村民叫門才得以見到康復人員。

在接受記者採訪時,鍾敏一直以「康復人員」稱呼社區戒毒(康復)人員。她說,她的主要工作是與康復人員及其家庭建立起長期聯繫,為他們提供健康、生活及就業等方面的諮詢和服務,同時開展一些溫暖的活動,比如協助康復人員親手為家人做一頓飯,搭建康復人員與家人之間交流溝通的平台,使受損的家庭關係得到恢復。更重要的是,社工會幫助康復人員實現穩定就業,並進行跟蹤,增進用人單位對聘用的康復人員的信任。在成功就業的「過來人」中,有人在找工作時獲得社工支持順利上崗,而且經過自己的努力當上了班代。「很多時候,他們需要的不僅是一個機會,還有一份不帶偏見的信任」。

鍾敏說,這項工作最難的是突破建立關係的心理防線。「很多康復人員剛開始都很排斥社工,不願接受社工的服務」。她曾經在一位康復人員的門外等了半個小時,始終沒有得到回應。之後她展開持續半個月的「破冰」之旅,加上不斷打電話聯繫,才感動了康復人員,對方終於打開了家門。「之前是我們每天打電話給他,現在反過來,他天天打電話找我們。」鍾敏說,後來,該康復人員還積极參与社區禁毒服務,成為禁毒社工助理。

作為「過來人」的組織,促進會是南沙禁毒部門牽頭成立的自治型組織。會員包括「過來人」、禁毒社工和康復人員家庭等,其目標是「為康復人員建立一個新的朋友圈」,讓他們互相鼓勵,甚至到學校、街道里「現身說法」,宣傳禁毒,完成身份的轉變,從被守護者變成助人者、治安者,共同解決就業問題。

禁毒社工為康復人員送去生活用品

梁忠恕:為接近涉毒年輕人,特意留起鬍子

廣州市荔灣區海龍街很多居民不知道,在街道政務服務中心二樓有一個特殊的辦公室,這個辦公室於去年5月設立,它窗明几淨,一邊是辦公區域加上兩個小型會議室,另一邊是會客廳,與普通辦公室無異。有人來訪,工作人員就泡上功夫茶招待。而在訪客中,很多人有一個讓街坊聞之色變的共同稱謂——「白粉仔」。

街道工作人員說,當初設立這個辦公室,街道領導還頂著壓力。「在這裡約談禁毒人員?是不是該找個隱蔽一些的地方,以免引起群眾不安。」有一些人擔心地說。但海龍街領導清楚意識到戒毒人員群體需要的不僅是管教,更需要政府部門的幫扶,所以拍板把辦公室設在這裡,還要求禁毒專職人員和社工放手去干。

現在,這個辦公室有5名禁毒專職人員和禁毒社工。從2010年開始,海龍街以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推進禁毒工作,是廣州市最早引入禁毒專業社工的街道,後來被廣州市禁毒委評選為八條禁毒示範街之一。

禁毒專職人員梁忠恕是「70后」,因為長得胖,被大家親切地稱為「大棵樹」、「樹哥」。他留著小鬍子,這個形象是他精心設計的,為此他還和當教師的太太一起研究了心理學。「要打入一個群體內部,先要有那個群體的『look』(形象),要接近涉毒的年輕人,先得讓他們覺得你潮、是自己人。」梁忠恕說。

梁忠恕說,他和同事們,尤其是禁毒社工黃健聰,摸索出為戒毒人員服務的新方法,首先他們重新定義了吸毒人員。「他們是病人,不是罪人」。所以工作方式也由以前的「以管為主」轉變為現在的「以幫教為主」。無數次,梁忠恕和同事們說服戒毒人員的家人,接納他們,不要放棄他們。還要解決他們的就業問題,讓他們有所寄託。再轉變他們,讓社會接納他們。

梁忠恕說,每次去強戒所接人,他和同事們都會對戒毒人員說一番話。「我們跟他講,現在你是一個康復病人,在康復期需要注意哪些東西」,態度要讓對方感覺到尊重。街道和強戒所建立起「無縫對接」,將社區康復人員領回去,就要負起幫扶他們的任務。

先哥(化名)就是接受過梁忠恕等人服務的康復人員。先哥曾因吸毒不止一次進強制戒毒所,當他回家時,家人都另眼看他,村裡人看到他就繞道走。先哥備感孤獨,直到他遇上「大棵樹」。梁忠恕和先哥談過去的生活,逐漸打開了先哥的心扉。

街道了解到,先哥家裡的房屋是危房,隨時有坍塌危險,他的母親已經90多歲了,因此做出特殊安排。每當颳風下雨,居委會大姐就給先哥打電話,提醒他回家看看老媽,注意安全。去年,街道申請經費幫助先哥將房屋維修加固,先哥感受到大家釋放的善意。

如今,先哥很樂意到辦公室喝喝茶,和工作人員交流一番。他已經近三年沒有復吸,而且找到一份工作。談起工作他眉飛色舞,對目前的生活非常滿意。「我曾被家人拋棄,被人另眼相看,無所事事,自暴自棄,那種心酸真是沒法講。沒有你們就沒有我,既然你們信我,我也不能對不起你們。」先哥現在是街道禁毒志願者,他說,要盡一份力,去感染失足青年。

梁忠恕說,有些涉毒青少年不願聯繫家人,卻信任他,有什麼事情都願意跟他說。「我覺得我們很像『擺渡人』,他們(戒毒人員)進強戒所兩年,毒是戒了,但是很多心理上還沒有走出來。我們拍拍他們的肩頭、拉拉他們的手,拉著他們走出來」。

如今,海龍街道的街道、居委、經濟聯社,以及派出所,都達成共識,每說一句話都要站在康復人員的角度來想,不要歧視他們。「盡量避免對立,不到迫不得已不用剛性手段,這個群體的信任很脆弱,我們儘力去維護,因為一旦打破就很難再建立。」梁忠恕說。

歡迎關注禁毒:微信號onncc626

微信熱點·點擊了解

烈士的故事 識毒很easy 作死創意"紫水"

笑氣致癱惡魔虐殺

禁毒嘻哈禁毒辯論賽告別英雄

愚昧男女考生需警惕大麻必知

涉毒牛津美女學霸毒品製作現場毒燈謎

國家禁毒委員會辦公室提醒您:

珍愛生命 遠離毒品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