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京杭大運河畔的這座古城 美得一塌糊塗

我是個從小在大運河畔長大的孩子,20年的生活經歷足以讓我自認為是半個無錫土著。而今再次循著大運河流淌的軌跡,我又走上了與當年同樣的那條路,這座大運河邊的城市,可以讓我回憶的事情太多太多……

自吳橋沿著京杭大運河一直到老三里橋一段,是吳橋東路,因運河河道裡面有黃埠墩一處,故而這裡也曾叫過「黃埠墩街」。如今路邊不少店鋪還經營著與大運河有關的商品,地上擺的、牆上掛的,全是篷布、鐵鏈和輪槳等等修船工具。這些只有在船上才能使用的家什似乎在告訴我們,這裡曾經是商船、民船成排,桅杆、跳板無數的繁華碼頭。我想,全無錫可能沒有哪兒比這裡更適合作為我尋訪的起點了。大運河與無錫的故事,也應該從這裡說起。

無舟通黃埠

提到吳橋,一定要說說它的來歷。吳橋,之所以姓「吳」,是因為此橋由清同治十三年(1874)出生的吳梓敬出資建造的。可惜的是,吳梓敬在吳橋竣工之前就病逝了,無錫各界為了紀念他,以其姓氏命名為吳橋。站在吳橋之上,仰可眺錫山與惠山,俯可瞰碼頭黃埠。白天,猶可見船隻穿梭在新舊河道間;晚上,尚能辨燈火閃爍在亭閣檐角上。只是,耳邊再也聽不見昔日繁華碼頭的喧嘩聲,鼻中再也聞不到那隨風漫巷的魚腥和谷香。

京杭大運河中央四面環水的圓形孤島就是著名的黃埠墩

吳橋東路上走上幾十米,不用下車,就可以看見側面運河中央一個四面環水的圓形孤島,這是相傳戰國時期春申君黃歇治理芙蓉湖時留下的遺址——黃埠墩。黃埠墩,又名小金山,面積220平方米。明人王水積《錫山景物略》記載,黃埠墩上「舊建文昌閣、環翠樓、水月軒,垂楊掩映,不即不離。」清康熙、乾隆時整修,咸豐時毀於戰火,同治初復建。到了民國十六年(1927)又建了島上的園通寺、環翠樓等建築,1958年因大運河改道工程,重被拆除,僅存如今一墩。明代都察院右都御史海瑞來錫時還為環翠樓題了「玩山臨水第—樓」的匾額;清康熙、乾隆多次經大運河航道下江南在黃埠墩盤桓或借宿,並留下「兩水迴環抱一洲,不通車馬只通舟」的詩句。可惜的是,現在的黃埠墩,連舟也不通。有意思的是,無錫人都知道運河裡有個黃埠墩,但真正上過黃埠墩的,恐怕不會太多。

三里皆米市

沿運河繼續往南走,會經過兩座橋,橋名都叫「三里橋」,只是靠近吳橋的叫「新三里橋」,遠一些的叫「老三里橋」。在黃埠墩的運河岸邊還豎著一塊牌樓,額書「無錫米市」。很多老無錫見了直搖頭,說:「這牌樓,應該再往南一些,豎在老三里橋附近才對啊!」

是的,無錫米市曾經最繁華的地段,還應該往南走一段,即現在的老三里橋和北塘大街一帶。老三里橋的名字由來,據說是因為距離無錫老北門三里而得名。歷史記載,乾隆年間,無錫糧食的吞吐量達到七八百萬石,光緒年間,從老北門到三里橋段,1公里多長的地方竟有大小糧行80多家。到19世紀末20世紀初時,無錫和長沙、蕪湖、九江並稱為全國四大米市,當時糧食堆棧容量為東南各省之冠,而且還是全國五大碾米中心之一。可以想象,當年通過大運河航道南來北往的船隻多如牛毛,這裡得是多麼繁忙的景象啊。可惜,如今也只能通過外國傳教士拍攝的老照片一睹當時的盛況了。

黃埠墩旁運河岸邊的「無錫米市」牌樓

老無錫還講:「那時候,凡是到無錫來做糧食生意的外地客商,沒有一個不知道『蓉湖樓』的。這間座落在老三里橋旁河浜上的三開間四進的三層木結構樓房,是當時這一帶最高大最漂亮的建築物。蓉湖樓不但是品茶、早點的場所,而且上午八點以後,二樓還是糧行和客商談生意的地方,可說是當時的「糧食交易中心」。無錫有民謠唱道:「唉咯侖頓橋,要吃饅頭三里橋。」說的就是蓉湖樓的饅頭好吃的很。時過境遷,蓉湖樓早已不在,空留下「三里橋」一個地名。

運河畔有座天主堂

我的高中是在無錫第四中學度過的(今名「市北高中」),校址在離老三里橋不遠的內塘河民主街上。在我的教室前側,有一座教堂。教堂和學校之間有一小門,卻常年關著。由於當時學習的氛圍濃厚,這一細節並沒有激起我探秘的慾望。直到如今我才知道,我的母校竟然是這座天主教堂創辦的三所中國小里的一所,原名叫「原道中學」。

天主教傳入,始於元朝。1707年,法隆盛來錫建堂於西河頭道長巷附近,18世紀20年代建三里橋堂。據說當時只有三間房屋,屋頂上有一個十字架。后清光緒十七年(1891),在義和團運動中被百姓焚毀。再后又圈地27畝,耗銀66000兩,才擴建成現在的教堂規模。在建造過程中,時任金匱縣的知縣還到現場親自督工,並派兩艘炮艇停泊在工地不遠處的大運河上護衛,直到1917年才撤離。聽說天主教堂的邊上很快會豎立起一座大鐘樓,曾經的四中——我的母校,也得把校址交還於教堂,到時候就得搬到新的地方去了。

河塘亦成市

開車繼續往南走,從老三里橋到蓮蓉橋的一段,被稱為北塘大街。上了年紀的人又把秦棧弄作為分界線,把弄的兩邊分稱為「北塘東街」和「北塘西街」,這也是沿著大運河自然形成的一條老街。

北塘大街上的接官廳弄,當初建有「接官廳」官舍,官舍是舊時為迎接南來北往的上級官員而建的。乾隆下江南時,為迎駕,遂從皋橋到江尖口修築七里長堤,改為「接駕廳」,后仍舊改名為「接官廳」。此弄「文革」期間改名「迎新弄」,現又恢復了古名。目前該弄古樸風貌猶存,多幢建築設計講究。我去拍照的時候,那裡的老人見面就說:「大明星陳寶國在這裡拍電視劇時,一拍就是十幾天,和我們特熟!」

清末民初,三里橋一帶的大運河碼頭,駁船貨輪往來密集,一派繁忙的景象

離開北塘大街沿路左轉,很快就到了無錫人俗稱「大橋」的蓮蓉橋了。此橋因此地河、浜、塘眾多,形似蓮花而得名,又因為地處竹場巷,也被叫作「竹巷大橋」。昔時這裡的繁華程度,三言兩語是難以說清的,不過,我們同樣也可以通過附近里弄的名字,感受一下因為一段舊河塘而成就的商業場景:竹場巷,1830年開始,以經營竹器得名;笆鬥弄,因清朝有2家笆斗店得名;布巷弄,以開布行得名;麻餅沿河,以麻、植物油餅貿易集散地得名;芋頭沿河,以經營芋頭為主的貨物得名;桃棗沿河,以多桃棗等南北貨店而得名……可惜隨著城市的變遷,很多里弄已被拆掉,那些響噹噹的老字號也越來越少了。

竹場豈竹多

蓮蓉橋南面的運河中有一小渚,名叫江尖。我有一親戚以前住在江尖,每次去的時候,要麼從北塘大街乘擺渡船,要麼就是先穿布巷弄,過長安橋,到橫浜里,再上到尖上。無錫的老話說「江尖渚上團團轉」,一點也沒錯。現在,這一帶的舊建築幾乎全部拆除了,原先的路也變成了江尖公園的一部分。公園修得很漂亮,上有仿古街,其間還保留著舊時的紙業公所,於是,有關部門稱這裡是「無錫地區恢復的第一條江南水弄堂」。

政府部門認定的無錫地區「第一條江南水弄堂」

如今再到江尖去,不用擺渡,也不用穿弄走巷「團團轉」了,幾座漂亮的石拱橋直接連接到運河的中間。當初有民諺云:「身無三千,不上江尖」,是說這裡「富商雲集,窮人莫入」,現在的公園則免費向公眾開放,置身其中,觀景、懷舊、親水,都非常好。

無錫老城大運河旁,古色古香的民居

在蓮蓉橋東側、古運河北的那條街,就是前竹場巷。此巷因明、清時期這一帶店鋪大多經營竹器而得名。記得我小時候,站在蓮蓉橋上,還能看見前竹場巷裡豎滿竹材。而真正讓前竹場巷名聲大振的卻是金融業。民國時期,前竹場巷是無錫乃至蘇南的金融中心。據史料記載,到1942年,蓮蓉橋畔有42家銀行和各式錢莊。另外,這一帶還形成了以黃金、銀元買賣為主的「金元市場」。前竹場巷金融業的興起,與無錫米市不無關係,所謂「米業興,百業盛「。無錫米市帶動了麵粉、紡織、商業等多個行業的發展,也帶動了金融業的發展,使無錫獲得了「小上海」之稱。

不識日暉巷 難辨棚下街

過蓮蓉橋,上解放西路往南開,很快就到了西門。西門運河上的橋現在叫人民橋。據說,這座橋是無錫有史料記載最古老的橋之一。一天,我拿著 《江南晚報》和無錫地圖去西門附近找一條小巷——日暉巷。媒體報道:運河申遺考察組在錫大發現,日暉巷將再現」運河人家「。

舊時,大運河在承載著漕運功能的同時,也極大地方便了當地人的生活

我雖在無錫生活了很多年,對於報紙上「日暉巷」這三個字,倒是很陌生。這個「日暉巷」,其實就是原來的「石灰巷」(舊時因巷內堆放石灰而得名)。1974年因為名字不雅,取諧音改為現名。其實無錫有好多里弄名字不好聽,卻也不曾更改,「混堂弄」便是一例。不過改名是在「文革」期間,還是情有可原的。而且現名意境優美,口頭表達也不至於錯。只是書面表達,不作註釋的話,怕是老少無知,晚報記者可能忽略了這一點。日暉巷現偏安於西門一隅,輝煌不再,要不是媒體炒作了一番,很多市民是難以知道的。不過自從記者報道了「重大發現」后,探古尋幽者日增,我,就是其中一位。

人民橋西堍南側古運河西面沿岸,原來有一條長456米,寬3米的「前河后店」小街,因沿街搭有過街遮陽擋雨的涼棚,而被人稱為「棚下街」。棚下街成為商市,與明宣德年間無錫存儲漕糧起用西(門)倉(庫)有很大的關係。漕糧的解送、加工、轉運,使得西倉附近一年四季車舟如梭,成為集市。眾多船隻在這裡停泊,棄舟上岸即是店鋪,十分便利。

舊時候的棚下街,糧行、布莊、竹木行、醬槽坊、山地貨行、鑲牙業、麵館、浴室等百業俱全。有廟會的時候,街南的顯應橋可直通西水墩。再加上附近開有麵粉廠、紗廠、布廠,工人上下班天天路過,水上陸上人氣俱旺,想不繁華也難。而昔日的棚下街,現在也變成了嶄新、漂亮的居民住宅群——五愛家園,並建起了古色古香的無錫市文化館。站在解放西路隔河而望,看見的只是錯落有致的居民樓,還有在運河岸邊散步的人影。看來生活環境變得越好,人們懷舊的感覺就會變得越強烈。

從棚下街上顯應橋,過了橋就能直達西水墩。

顯應橋連著西水墩

看過電影《廊橋遺夢》的人,一定會對廊橋產生興趣。其實,無錫也有一座廊橋,它就座落在西水墩與茂新麵粉廠之間。廊橋位於西水墩南面,橋不長。廊額雕花,廊頂瓦青,兩側設有青磚座欄。坐在廊橋上,映入雙眼的是劉侯廟的黛瓦和麵粉廠的紅牆。劉侯廟座落在西水墩上。西水墩,舊稱「窯墩」,四面臨水,形如島嶼,與黃埠墩不同的是,平時這裡可以步行通過「顯應橋」直達岸堤。

古老的大運河穿無錫城而過,也為這座古城帶來了新生的時尚氣息。

明朝秦金在西水墩上造了座別墅,因為當時皇上晉封他為太子太保,所以又名「太保墩」。明嘉靖年間,無錫知縣王其勤築城抗倭,保全錫城,遂在此立廟。抗倭中犧牲的義士則被當地漁人船民奉為「水仙」。明朝天啟年間,四川萬縣人劉五緯任無錫知縣,治理芙蓉圩時,傾家蕩產,以致動用庫銀而遭受了不白之冤。及至清順治年間封劉五緯為水神,民間稱他為「水仙老爺」,為紀念他,水仙廟又改祀劉五緯,稱「劉侯廟」。

現在的西水墩廟區是無錫群眾藝術館所在地,我多次到這裡來看過書畫攝影展覽。元宵、中秋等的傳統節日,保留完好的古戲台上,仍會有戲曲表演。鑼鼓胡琴一響,附近的居民便會聞聲而來,或坐或站,京劇滬劇、錫劇灘簧,聽得是津津有味,即使曲已散而人還久久不願離去。廊橋的另一邊,就是茂新麵粉廠的舊址。紅磚砌成的廠房豎著幾根舊鐵管,在古運河邊特別顯眼。

一張古地圖和兩根石坊柱

沿運河繼續往南,過文化宮橋,就到了無錫的南門。在南長橋堍旁,有一石刻的無錫舊地圖。地圖成龜背狀,黑黑的石面上刻著細細的線條,上描金粉,太陽照耀時閃閃發光。舊時穿城而過的古運河、橋名、城門,在石圖上標得一清二楚。據說,這張地圖是結合1881年《常州府志》兩張「無錫金匱縣城圖」而來的,在比例上和名稱標列上作了相應的修正。從「石地圖」可以看出,無錫城區除了拆橋、填河、築路外,道路走向和格局基本沒有大的變化。

南長橋以南的橋堍上,豎立著兩根石柱,旁邊有石碑註釋:首藩方岳坊。據說,南長區境內古運河兩旁,當初有8座石坊,而今能找到遺迹的僅剩一二了。首藩方岳坊是一座進士坊。按照科舉制度,凡中取的新科進士,賜建進士石牌坊一座,並由官方撥給造坊銀兩。首藩方岳坊,便是為褒獎明隆慶年間的進士龔勉而敕建的。

閑逛南禪寺

南長橋邊的南禪寺,現在已經是和上海城隍廟、蘇州觀前街一樣,成為一座文化商城了,吃、住、行、游、購、娛,樣樣都有。南禪寺文化商城集南禪寺、妙光塔、古運河之大成,借景興市,先後興辦了風味小吃市場、郵票錢幣市場、花鳥魚蟲市場、古玩市場、書刊市場、工藝旅遊品市場。平時里就很熱鬧,一到節假日,就跟廟會差不多,用「人山人海」來形容,一點也不誇張。

南禪寺是始建於南朝549年的江南名剎,初名護國寺,唐咸享年間改名靈山寺,至北宋天聖年間稱為「南禪寺」。妙光塔位於南禪寺內,建於北宋,由宋徽宗賜名「妙光」。塔為七級八面樓閣式內木外磚結構,高43.3米,塔基為青石須彌座,檐角懸挂鐸鈴。舊時無錫城裡沒有高樓,城外都是田野,據說在幾里以外都能聽到鈴聲。妙光塔在「文革」後期差一點被拆除。當初拆塔的經費已經下撥,幸虧那時搭腳手架的3000余根毛竹沒有買到,工程才得以延後。未幾,「四人幫」垮台,妙光塔得以保留。無錫又留一勝跡,幸哉!

現在的南禪寺,白天可遛鳥,可賞花,可淘物,到了晚上,寺、塔上的燈就會亮起來,沿運河的那一片也跟著熱鬧起來。這裡開有各地風味的吃食店,食客們喜歡挑靠窗的座位,邊嘗美食邊賞燈,很有小資情調。

掌燈時分,南禪寺的妙光塔影越發昭示了古城的悠久歷史。

獨上清名橋

跨過南長橋,沿著南長街走,我的步伐不由自主地就加快了起來,因為不遠處,就是那座聞名遐邇的古橋——清名橋。清名橋是無錫古運河上最著名的景點之一。

很多年前,我聽過日本人作詞作曲且演唱的《清名橋》,當初此歌和另外一曲更出名的《無錫旅情》在東瀛廣為傳唱。現在的無錫,成為了「日資高地」,很多日本商人在錫辦企業,除了看中無錫的投資環境外,想必與這兩首歌的傳唱也不無關係。

清名橋,原叫清寧橋,始建於16世紀晚些時候的明萬曆年間。它是無錫「寄暢園」的主人秦耀的兩個兒子捐資建造的,因兄弟倆的大名分別是太清、太寧,因此各取一字叫做「清寧橋」。這座石橋在清康熙八年(1669),由無錫縣令吳興祚重建。到了道光年間,因諱忌道光皇帝的名字(愛新覺羅·旻寧)改名為「清名橋」。清名橋為單孔石拱橋,橋長43.2米,寬5.5米,高8.5米,橋孔跨度13.1米,全系花崗岩堆砌而成。因兩岸地勢高低關係,東西石級數不等。拱圈為江南常見的分節平列式,共11節,圈洞兩面的圈石上,各有題刻。橋欄上沒有雕飾,每側立兩個望柱,顯得十分古樸。整座橋造型勻稱,穩固雄偉,是無錫古樣的美,它需要細細地、靜靜地品味的。我上清名橋,必關手機、拒友人、擇雨日而獨往之,唯此,才倍感心爽而神怡!

無錫南門外的古運河與伯瀆港交匯處的勝景——清名橋。整座橋造型勻稱,穩固雄偉,是無錫古運河上最著名的景點之一。

最後的擺渡船

在清名橋南側是伯瀆河,乃三千多年前的水利工程,流經梅村至常熟。跨過伯瀆橋,便是大窯路。大窯路因窯得名,清末曾名「老窯頭」,1930年改名為大窯坊,兩年後改為現名,南長街的居民習慣口呼「窯上」。大窯路的窯址,最早建造於明洪武年間,至今已經有600多年歷史了。在明嘉靖年間,倭寇犯錫,修築城牆的用磚均取於此。這裡最興旺的時期,有窯百座,做坯、運坯、裝窯、燒窯、出窯至運銷,從事窯業的人近萬。此窯所產的青磚,敲擊響亮,堅固耐用,通過古運河運往國內各地。

我快要離開大窯路時,忽然聽見有人在喊:「擺渡……擺渡……」尋聲望去,驚奇地發現運河上正漂著一隻小木船,船工正搖櫓而來。沒想到無錫城還有「最後一隻」擺渡船!

江南水鄉,河港密布,咫尺往來,從來都是靠的擺渡。由於京杭大運河的關係,舊時的無錫渡口眾多,民國時期無錫城區有渡口50多個,僅古運河城區一段就有20多個,周圍農村的渡口更是不計其數。至解放前,無錫縣城內外較大的渡口有數十處,有些渡口為出入要道,需數十隻渡船才能應付,節日里渡船格外繁忙。據說這個渡口是當時為了解決附近振藝絲廠女工上下班和培南國小學生上學交通不便而設立的,至今已有百年歷史。19893月曾因擺渡船不符合航規而勒令停駛。停渡使得兩岸居民和職工往來非常不便,后在當地居委會的爭取下,又恢復了擺渡。現今,它真的可能是無錫城最後的一隻擺渡船了!

搖櫓的師傅姓陳,他告訴我:現在這條船有船工2名,每天輪班工作,乘客擺渡一次收取一元,一天也就一二百元,分攤下來並不多。陳師傅還說:「現在來乘這條船的,並不一定是要到對岸去上班、辦事。很多年輕人路過,覺得好奇,也會乘個來回。也有上了年紀的人乘擺渡,多是為的懷舊。」

穿無錫城南下的京杭大運河沒有停下腳步的意思,而我卻因為時間關係,不得不把走訪行程暫時作罷,但在歷次探訪無錫大運河的過程中,我卻收穫了太多太多。最起碼,就像擺渡船上的陳師傅所說,很多無錫人,乘船隻是為了懷舊,而我走運河不也是為了尋找無錫這座歷史名城與京杭大運河的悠久淵源么!

TIPS:

無錫小吃:

當地小吃屬於典型的江南口味,以甜糯為主,游者要學會入鄉隨俗。

最佳旅遊季節:

無錫的秋季天高氣爽,氣溫適宜,不但能品嘗到太湖新鮮肥美的水產,還能吃到無錫水蜜桃中的佳品,因此,選擇這個時候到無錫,無疑是最佳的旅遊時間。

無錫自助游其他選擇:

Day1 9:3011:00)蠡園;(11:0012:00)從蠡園到蠡湖中央中央公園門口的「包孕吳越飯店」午飯(太湖三白);(12:0013:30)逛逛蠡湖中央公園(歐洲城);(13:3017:30)前往並遊覽黿頭渚景區;(17:3020:00)返回無錫市中心,在崇安寺步行街附近住宿,晚飯在崇安寺步行街王興記解決。Day28:009:30)早飯去王興記,然後趕早前往靈山大佛景區;(9:3013:30)靈山大佛景區,大佛+梵宮+五印壇城必去;午飯在靈山素齋館解決,之後儘早趕去錫惠公園,自駕路程約45分鐘;(13:3017:30)錫惠公園(纜車上山頂看無錫全貌+古迹區的寄暢園+天下第二泉);(17:30—結束)在錫惠公園出去后的惠山古鎮吃晚飯。

注意事項:

以上行程,2個人1500RMB就夠了,包含食宿游購行一切費用。

運河古城走訪路線

吳橋→黃埠墩→三里橋→民主街天主教堂→前蔡家巷民居→江尖公園→蓮蓉橋→大成巷→人民橋→日暉巷→西水墩古戲台→茂新麵粉廠→健康路→錢松岩故居→南長橋古坊→南禪寺→南長街古街→清名橋→伯瀆橋→大窯路古窯址→擺渡船→南長街南水仙廟

起駕旅行哪都行

本文為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