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在今天提起「日本動漫」時,可能已經不會有太多人將其簡單地等同於「給小孩子們看的動畫片」。不管你身處北京、上海亦或是倫敦、紐約,在街頭巷角的塗鴉或是電影院剛上映的大片里,都能找到它的影子。日本動漫,早已成為全球城市文化中無法分割的一部分。
2017年4月,YT將從藝術、時尚、電影三大方面入手,帶來專題「日本動漫:改變世界的力量」。從奈良時代用圖畫講故事的繪卷開始,討論到剛剛上映的科幻大片《攻殼機動隊》,全面解析動漫時代。
日本動漫:改變世界的力量
- 1 -
漫畫歷史:從傳統藝術到現代漫畫
從那個抽屜里蹦出來的藍胖子,到節操盡碎的萬事屋三人組,日本漫畫常常出現在我們的童年中:房間的床頭、課桌上的課本下面、班導的辦公室里……今天我們有眾多的漫畫可以選擇,已經習慣了在口袋書中看著一個個的格子故事,那麼在此之前漫畫是什麼樣子?羅馬不是一日建成的,漫畫也不是。在日本漫畫發展成今天的樣子之前,島國有各種繪畫形式來講述不同的故事。
江戶前:當傳說遇上繪卷
在浮世繪大放異彩的江戶時代之前,日本人用「繪卷」來講故事。繪卷(或「繪卷物」)類似於古代的「畫卷」,是一種水平方向用連續畫面來表現情景、故事的長卷繪畫。有的繪卷完全用繪畫來講故事,也有一些在其中加入說明性的文字。
傳說最早的繪卷是奈良時代(710-794年)把經文和圖畫結合起來的《繪因果經》,此後繪卷開始和文學、歷史、傳說故事聯繫在一起。比如《源氏物語繪卷》,用濃厚的色彩來表現貴族生活,講述著光源氏和眾多女子的愛情故事。
日本平安時代(794–1185)的《源氏物語繪卷》
還有提起日本繪畫就要說到的《鳥獸人物戲畫》。「戲畫」是一種用詼諧的方式創作的極具幽默感的繪畫形式,跟今天的漫畫很接近。這件作品一共有四卷,把動物以擬人的方式描繪出來,借用動物來反映當時的社會狀況。
京都高山寺繪卷《鳥獸人物戲畫》,共有甲乙丙丁四卷。
當然繪卷也告訴我們,日本人奇怪的幽默感自古就有。從12世紀起流傳下來了一種名為「放屁合戰」的題材,講述一群人間進行的一場……放屁的較量。(畫面告訴我們,為了贏得這場戰爭的勝利,他們做足了準備,吃了很多……黃豆……)
江戶時代末期的《放屁合戰繪卷》
就像古代的長卷繪畫一樣,「繪卷」可以用連續的幾個場景來講述一個完整的故事。但是需要提醒的是,慢慢展開一幅長長的繪卷的過程要比這裡的一個個截圖片段多很多驚喜哦。
江戶時代:浮世的藝術,平民的故事
浮世繪是除了漫畫之外我們最熟悉的日本藝術形式了,它是日本江戶時代(1603-1867)市民文化繁榮的產物。在沒有照片和「平面設計」的年代中,浮世繪擔負著很多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作為文學作品的插圖、歌舞伎演員和吉原游女的肖像、歌舞伎演出的「劇照」、店鋪門口的招貼畫……在這眾多類型的浮世繪中,有的還原了一個人物或一處風景,有的則講述了一個故事。
與長卷式的繪卷不同,由於浮世繪以單幅為主,所以很難用畫面講述一個完整的故事,一般它們都描繪故事中的一個場景。
日本傳說中大地震都是由巨大的鯰魚引起的,於是浮世繪中出現了鯰魚攻城的場景:
根據歌舞伎劇中暴虐狂徒直助權兵衛慘殺家主的故事,浮世繪師月岡芳年創作了這幅浮世繪作品:
而另一些時候,在一幅浮世繪作品中可以用今天漫畫中常出現的「文字氣泡」(吹き出し)把主人公和「神遊」構建成兩層空間,這就頗有今天漫畫的樣子了。比如這幅名為《浮生如夢啊,如夢啊》的作品中,一個人趴在自己的房間中,幻想著自己出去旅遊,學習劍術,找藝妓喝酒,而現實卻是連想多喝一杯酒都買不起……
以裝飾柱畫見長的磯田湖龍齋也經常用這種方式,表現少女閨中的哀怨之情:
除了浮世繪,江戶時期已經有圖文結合的繪本「黃表紙」。這種形式把圖像和文字鬆散自然的結合在同一畫面中,圖文結合,用一本書來構成一個故事,其中的代表作有戀川春町的《金金先生榮花夢》、山東京傳的《江戶生艷氣樺燒》。
《江戶生艷氣樺燒》,講述江戶好色的艷二郎的風流韻事。
另外,在江戶時期也有直接被稱為「漫畫」的作品,不過此時的漫畫不是今天的漫畫,它更像是畫師們日常隨意的「速寫」,或是教授弟子的「繪畫教材」。這種類型著名的有葛飾北齋的《北齋漫畫》以及歌川國芳的《荷寶藏壁無馱書》:
葛飾北齋,《北齋漫畫》
明治到戰前:日本紙片故事和西洋格子諷刺畫
繪畫可以用來講故事已經是毋庸置疑,但是如何講呢?自明治維新之後,日本封閉的狀態被打破,西方人開始影響日本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藝術。現代日本漫畫的雛形就是在這一時期形成的。
江戶末期,西洋幻燈機由荷蘭人帶入日本。傳入日本后,在當地轉變成了一種平民的「幻燈」藝術:紙芝居。「芝居」在日語中是戲劇的意思,紙芝居就是在紙上畫的戲劇。當時賣糖果的小販把小型的木製「戲台」裝在自己的腳踏車後座上,一邊換木箱子中的故事畫,一邊講故事,以此吸引周圍的小孩來買他的糖果。
20世紀30年代,戰後日本經濟大蕭條。這時候紙芝居這種方面快捷的「小劇場」,既成為很多人的謀生手段,也是當時人們非常喜歡的娛樂方式。
當這種「紙戲」被轉移到書籍中時,連環畫就出現了(日文稱為「絵物語」)。這其中的代表作有1914年創刊的雜誌《少年俱樂部》。至於它的畫風是什麼樣子的……前方高能預警……
紙芝居是用繪畫和真人口述相結合,在連環畫中就是文字和繪畫相結合了。但總體上來說,這種圖文結合的方式仍然沒有跳出日本一直以來的模式。在紙芝居和連環畫發展的同時,幾個外國人的出現,改變了這一切。
查爾斯·華格曼(Charles Wirgman),The Japan Punch
1862年,英國人查爾斯·華格曼(Charles Wirgman)在日本創辦諷刺漫畫雜誌The Japan Punch,十多年後,法國人喬魯吉·比戈(Georges Bigot)又在橫濱出版了漫畫雜誌《鳥羽繪》,與之前簡單的圖文結合不同,開始出現了很多「多格」漫畫。
喬魯吉·比戈描繪日本生活的漫畫作品
對於模仿能力極強的日本人來說,19世紀後期大量進入日本的歐美漫畫讓他們很快就掌握了多格漫畫的要領。這時畫面中的人開始說起話來,我們目所能及的文字不再是整個故事的主導,而是成為畫面場景中的一部分。
北澤樂天《田吾作和杢兵衛的東京見聞》,1902
1928年,在《時事漫畫》上連載了北澤樂天的《飛翔的羽子小姐》(とんだはね子),這是日本最早的以少女為主人公的漫畫,可以說是今天少女漫畫的先驅了。
北澤樂天,《飛翔的羽子小姐》
1923年,從麻生豐的《悠閑的老爹》(のんきな父さん)等作品開始,現代漫畫中的「畫格」和「文字氣泡」這些重要元素都基本形成了。
麻生豐,《悠閑的老爹》
二戰之後:手塚治虫打開的一扇門
1945年,戰敗的重創讓整個日本一片頹靡,出版界也是一樣。雖然出版界沒有辦法快速恢復工作狀態,但還是有一些出版商看到了人們對漫畫的需求,用當時簡陋的出版條件製作出一種被稱為「赤本漫畫」的漫畫形式。
日本戰後的「赤本漫畫」
這種漫畫用紙粗糙、印刷粗劣,多翻幾遍就會散架。雖然如此,在「赤本漫畫」中仍有很多優秀的漫畫作品,其中就有來自手塚治虫的《新寶島》。
手塚治虫是提到戰後日本漫畫避不開的人。他不是第一個把電影式的鏡頭運用在漫畫中的人,但無疑他讓這種電影鏡頭感在漫畫中普及開來。從此之後,鏡頭感也成為漫畫中塑造人物與表現場景的重要元素。
手塚治虫,《新寶島》
而之前提到的「畫格」,在手塚治虫的漫畫中不再只是畫面的分割線。對他來說,畫格可以隨畫面的需要變成各種形狀大小、可以用來塑造漫畫中的空間、甚至跟漫畫中的人物產生聯繫。
手塚治虫,《火之鳥》
最初的漫畫只是畫給小朋友看的,但是對於剛剛經歷過二戰的手塚治虫來說,漫畫不只是輕鬆詼諧,他開始用漫畫來思考這個世界,歌德的《浮士德》、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與罰》等等嚴肅沉重的題材,都成為他筆下的漫畫作品。
手塚治虫漫畫《罪與罰》
他不僅在漫畫上有各種革新,也影響著之後很多的漫畫家,包括《哆啦A夢》的作者藤子·F·不二雄也正是在手塚治虫的感染之下決定創作出最好的兒童漫畫,這才有了今天我們熟悉的那隻藍胖子。
藤子·F·不二雄,《哆啦A夢》
手塚治虫就像打開了日本漫畫的一扇大門,在他之後的幾十年中日本漫畫不斷向前發展,一直到今天都在影響著我們的生活。當電影鏡頭式的語言出現時,把漫畫搬上電視電影的屏幕也就不是難事,手塚治虫也確實這麼做了。1963年,他把自己的漫畫作品《鐵臂阿童木》變成動畫,搬上電視屏幕。一個龐大的動漫產業開始從這裡出發了。
從古至今,日本人或以圖像為主,或圖文結合,以繪畫來講故事的方式多種多樣。明治時期,日本從歐美的影像開始,慢慢發展出一套自己的漫畫語言。而今天,包括漫畫在內日本二次元文化,反過來又影響著視覺藝術、電影、音樂,從多個方面影響著整個世界。
參考資料:
賢魚《敘事的藝術:日本漫畫的「畫格」》
《沒有他們,不會有今天的日本漫畫》
圖片來源於網路
溫嘉寶@Y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