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啊 快活啊 反正有大把時光
來啊 放縱啊 反正有大把愚妄
來啊 流浪啊 反正有大把方向
來啊 造作啊 反正有大把風光
啊 癢~~
迷迷糊糊 愛上毒的表象
迂迂迴回 落入毒的圈套
越慌越想越慌 越癢越吸越癢
像上邊改編的歌詞所描述的,很多人吸毒成癮,都是在不經意之間的。起初只是因為好奇、尋刺激或者單純地被人忽悠,沒想嘗試之後竟再也擺脫不了,什麼原因呢?
直接說,就是上癮了,專業叫成癮。癮用另外一個很形象的詞來描述就是「癢」。手背被蚊子叮了一口,很癢,你會忍不住去抓去撓,直至摳破一層皮,甚至撓得血肉模糊也在所不惜。吸食毒品成癮的人的心,就像是被蚊子叮過的手背,也癢,癢到想方設法要搞到毒資、迫不及待、隨時隨地都想吸一口。
華佑醫療專家指出:毒品成癮分身體成癮和心理成癮兩方面,且是日積月累逐漸形成的。一般規律是先產生心理成癮,后產生身體成癮,而身體成癮一旦產生,就會加重心理成癮。所以,若論毒品成癮、復吸的原罪,「心癮」首當其衝。
心癮是怎麼形成的?
人首先是一種生物,所有的活動都受大腦和神經系統的控制。在漫長的進化中,大腦和神經系統進化出一套「追求快樂」的「獎賞機制」。這種「獎賞機制」與慾望的滿足有關,你渴的時候喝水,餓的時候吃飯,談戀愛的時候親吻,都會產生滿足和欣快感。
人中腦邊沿的多巴胺系統主管「獎賞機制」
與通常這些快樂的滿足及刺激相比,毒品的效用往往更強烈。吸過毒的人,大腦會保存對歡欣體驗的永久記憶,尤其是曾感受到毒品作用下的興奮感和欣快感的人,會不自主地迷戀上這種快感,從心裡產生對毒品的依賴和渴求。
同時,毒品還會把這種慾望滿足之後的「快樂」感覺進行放大。原因毒品會使多巴胺神經元超量釋放多巴胺,刺激獎賞系統,讓大腦向吸食毒品的人發出「極度快樂」的心理和生理體驗。並且,毒品也讓吸食者不能正確認識其危害,反而更加願意與狼共舞般享受著毒品帶來的舒適與興奮,最終毀傷自己,這也是為什麼很多患者的身體明明沒有不舒服,還是忍不住要吸毒。
「心癮」的運作機制是怎樣的?
成癮性疾病是世界十大醫學難題之一,吸毒成癮目前已被廣泛認定為一種慢性、易複發腦部疾病。據說有科研人員想通過藥物治療,把患者關於成癮的記憶抹除,從而去除心理依賴,目前來看是比較困難的。
因為,從心理學角度來看,這種心理依賴是潛意識層面存在的病理性條件反射。根據目前的研究,其運作機制分為三個階段:喚醒,產生衝動,實施行動。
首先,患者一感到無聊、心煩、壓力大、甚至開心的時候,馬上就會想到濫用成癮的物質或者成癮的行為,這是喚醒環節。然後,一想到濫用成癮的物質或成癮行為時,就感到興奮、愉悅等積極情緒。抱著追求快感的動物本能,患者接下來又會產生濫用物質或者再次從事成癮行為的衝動。這是產生衝動的環節。
心理依賴的喚醒和產生衝動,是一連串在發生在潛意識層面的條件反射,不會經過理性思考。衝動產生后,理性思考才有可能出現:有沒有錢買?去哪裡買?怎麼避開警察叔叔?沒錢了要不要去借、去搶?可能還會想到濫用藥物的危害,對不住家人,前途盡毀等等。
這時候,衝動和理性就又會在患者腦裡面發生衝突。一旦衝動佔了上風,患者哪怕去借錢、搶錢,最終都會購買毒品,再次服用。這就是「心癮」的第三個環節,實施行動。而如果理性取得了勝利,患者成功忍住了,那就直到下一次衝動產生、再克服。不過若有一次沒忍住,那便容易產生心理上的「潰堤效應」,很難有勇氣繼續堅持戒除。這也就是所謂「一朝吸毒,十年戒毒,終生想毒」說法的原因。
如何戒除心癮更有效?
很多人都說戒毒難,其實就是心癮難除。針對軀體依賴,依毒品種類及成癮性強弱,通常兩個星期到三十天療程就可很好戒斷,關鍵長時間吸毒導致心癮根深蒂固才是最挑戰的。那麼應該如何有效克服心癮,維持較長時間的操守呢?華佑醫療專家介紹如下:
· 進行高效的心理干預和科學催眠
對於成癮性疾病,傳統的心理治療方式主要是認知行為療法。這種療法在大腦長路徑運作(即理性思考層面)的情況下進行。通俗來說,就是跟患者不斷講道理,讓他認識到自己的思維問題,一次又一次地察覺和反省。但是,這種方法比較低效(道理誰都懂,可就是做不到哇~)。
對比之下,科學催眠高效得多。催眠不是睡眠,是讓患者高度集中注意力,完全跟隨催眠者的語言和引導,把大腦長路徑屏蔽掉。這時候,大腦處理信息的短路徑(潛意識、本能層面)就開始運作了。
這時,催眠者開始「植入程序」,把患者原來關於成癮物質或行為的條件反射消除,建立新的條件反射。比如,患者心煩、無聊時,首先想到的應是聽音樂、運動;想到成癮物質或行為時,覺得噁心;就算看到成癮物質和行為了,掉頭就走,並為自己的剋制感到高興、自豪。
已有研究表明,在深度催眠的狀態下,大腦的學習和記憶效率是意識層面的30到50倍。也就是說,每一次「植入程序」,相當於患者理性思考了30到50次。經過多次「植入」,患者的心理依賴越來越弱,直至患者對成癮物質和行為產生本能般的抗拒。
· 家庭治療和社會支持解決深層次問題
表面看,大多數濫用藥物或毒品的患者是為了追求刺激、快感,但臨床上的調研顯示他們往往有心理問題。心理問題的背後,通常是其家庭系統和社會支持體出了偏差。也就是說,很多人通過濫用毒品或藥品來尋求精神的安慰。
另一方面,濫用毒品或者藥物也會引發很多心理問題。比如,患者非常害怕別人知道他的這段經歷,導致社交恐懼、嚴重自卑或焦慮等心理問題。因此,治療過程中對於成癮背後和導致的心理、家庭問題,需要做進一步處理,利用深度心理干預和家庭治療等方法,幫助患者家庭,心理恢復健康。
總結:華佑戒毒專家表示,從去除軀體依賴、心理依賴,到最後幫助患者回歸正常社會,這是一個完整、完善的成癮治療的過程,是一個系統化的工程,每一個環節都不可或缺。毒癮難戒是事實,但是毒癮能戒亦是事實,廣大患者和家屬們應積極尋求專業、科學的治療,而不要自暴自棄,盲目說放棄!
· end ·
(部分圖片來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