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這塊地方因為地域寬廣而又處於邊遠的地方,經常動亂不堪,外有侵略者的打壓,內有起義軍的造反,常常有許多的地方唄分割出去,到了光緒年間,左宗棠收復了失地,但是新疆這塊地方還是經常被豪強分割,沙俄對新疆更是垂涎已久。而今天要講的人叫楊增新,人稱新疆王,他統治新疆16年,為收復了一大塊土地。
1864年,楊增新出生在一個官僚家庭,從小在父親的影響下熟讀四書五經,24歲的時候中舉人,次年中進士,受到李鴻章的賞識。舉薦他在北京當官,1907年,在新疆布政使的推薦下,楊增新只身前往新疆,到新疆后在烏魯木齊等地當官,業績頗豐,他的才能受到了新疆省長袁大化的賞識,給楊增新升職為提刑按察司,訓練軍隊。袁大化逃離新疆后,楊增新被舉薦為督軍,掌管新疆的軍政大權,徹底統治了新疆,那麼在他統治新疆的這16年裡,新疆是變好還是變壞呢?
楊增新開始接管新疆時,新疆時局十分的不好,可謂是內憂外患,外有沙俄帝國主義的覬覦,沙俄當時煽動獨立份子妄想將新疆獨立出去,新疆常常發生小型的戰爭。內有境內的黑幫哥老會的騷擾,還有農民起義等。楊增新接管新疆后決定運行攘外必先安內的策略,他集結所有的兵力來治理新疆的治安,將獨立分子清掃乾淨,沙俄十分生氣,楊言要派兵攻打新疆,但楊增新不理會。對內,他採用以柔克剛的策略,他一面將可以利用的勢力歸為自己所用,一方面又派重兵鎮壓農民起義軍。他在日記中寫道,「縱一人生而千萬人不免於死,是生者之死根,殺一人而千萬人得遂其生,是死者生之根」。解決完起義軍后,楊增新就開始著手解決哥老會的勢力,楊增新知道解決哥老會必須得分散他們的勢力,然後再逐一擊破,於是他將哥老會的主要人物分散到了新疆的各地,然後派兵個個擊破,當地殘餘的武裝勢力,楊增新也是用這樣的方便各個擊破,屢試不爽。從此,只要是會威脅楊增新統治地位的人都被他無情的滅口,一個也不留。就這樣楊增新慢慢平定了內亂,統一抵禦外敵。
在內政方面,楊增新實行道家思想「無為而治」。他還是改革內財政制度,鼓勵生產,使得政府的財政收入大幅度的提高,並實行裁軍,減少政府的開支。但他一心只想鞏固政權,在經濟方面他沒有作出有效的貢獻,但是他統治的十六年裡,新疆安定沒有戰亂,依舊得到了人民的擁護。
最後來講講楊增新這個人,在清朝楊增新是為數不多不貪的官員,他一生清貧廉潔,痛恨貪污,他認為所有的法律統治者都要先自己遵守,他從來不講官場排場,抓到貪污賄賂的人必定要重罰。阿克蘇縣知事徐文彬因為賄賂高官就被楊下令處斬。楊增新在任期間,貪污腐敗現象減少了不少,改善官場風氣。只可惜現在楊增新的墓已經被移平只剩下一塊石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