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情感教育是語文教學薄弱環節,中考題 「一顆種子」給感性體驗留下空間

今年的上海市中考作文題延續了一直的風格:審題難度低,密切結合學生的生活,使學生有話可說。「就這樣,埋下一顆種子」,唯一的要求就是對「種子」要有所界定,「這樣」則提示需要有情境的描述。

一個作文題目的成功與否,要看能多大限度調動學生的積累。積累有多種層面:一是知識積累,二是思想積累,三是情感積累。這些積累通過寫作技巧呈現出來,使閱卷老師對學生的語文素養能做出公正的評判。這應該就是作文在考試中的角色定位。

知識的積累包括對這個世界的認知,通過經驗描述的形式展現在作文中。經驗描述包括直接經驗,如自己的生活經歷;也包括間接經驗,如閱讀所得,乃至想象等虛擬經驗。高中作文中經常會引用名言名句,以名著和社會現象等作為材料,這些就可以看作是知識積累。所以,作文是可以反映學生的生活面和閱讀面的。比如上海市2016年聯考的作文是社會現象類,對於評價他人生活的現象有何認識,作文的高下是對這一現象認知程度深淺的呈現。

思想的積累在作文中通過觀點的形式呈現出來,其深度和邏輯性依賴于思維的品質。就近幾年的中考作文題目來看,有哲理化的傾向。2010年至2014年的題目,重在日常生活情境的描述和情感的經歷,關鍵詞是記憶、提醒、美滋滋、心裡話、樂趣。2015年的「努力嘗試」是一種人生態度,2016年的「沒想到」和今年的聯考作文題有異曲同工之妙,都是哲理類的。這意味著對思維品質的要求提高了,也就是說,描述後面要有分析和判斷,要能呈現價值觀、人生觀,即對於世界和人生的理性思考。

這一點,聯考的要求更高,2017年的作文題重回哲理類,「對生活的預測」隱含了許多需要思考的問題:「預測」的本質是什麼,預測是否有必要,接受預測與不接受預測的態度有何區別,各自的合理性又何在等。從深層意義上講,古人用龜甲、星象預測,近人用科學預測、用大數據預測;人總是在對未來的自我預測中模鑄自我,如果如存在主義哲學所言選擇是自由的,那每一個行動的背後都有意無意地存在基於理性的預測。

情感的積累向來是中考考察的重點。所有溫暖的正向的情感,比如說愛國之情、親情、友情、愛情這些正能量都是非常寶貴的經歷和財富。上海市中考考過的2001年「有家真好」(歸屬感)、2002年「為自己豎起大拇指」(自信)、2012年「心裡美滋滋的」(愉悅感)、2014年「這裡也有樂趣」(趣味感),都屬於情感類的。這些情感與學生的個人經歷融合,是他們成長的象徵。2017年的中考作文題顯然也是生活經歷相關的。「我埋下一顆種子」的前因後果是什麼,對外來會有何等的意義,都需要在所經歷的生活中去尋求。

我非常讚賞中考作文題能使學生展示自己的生活經歷和情感體驗。理由有二點:

一是當前對理性的崇拜情緒過於濃烈,往往導致情感體驗趨於蒼白,我希望看到孩子面對人生的酸甜苦辣能動情。而情感教育恰恰是語文教學的薄弱環節,學生很難在語文學習中體會到感動。考試作文可以起到導向作用。

二是語文學段內容的劃分向來非常不清晰,但高中的作文一直以理性論證為主。雖然沒有明確規定文體的限制,但聯考作文一般會寫成議論文,這是大家公認的,也是合理的。隨著年齡增長,思辨應成為越來越重要的訓練內容。原先對個體生活的關注,也應該進一步擴展到整個社會乃至整個人類的領域。高中時期是要「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不但關心,還要能說出個子午卯酉,能從文化角度透過現象分析其本質,發掘其可能有的價值,批判其脫離人文精神的傾向。這樣一來,在作文訓練方面,就心照不宣地形成了學段的劃分。高中以議論為主,國中及以下以記敘描述為主。

上海市中考題目近兩年形成的哲理傾向,有其意義。沒有隻體驗生活、不思考生活的道理,情和理本來就是交織的。何況這種題目也有助於初高中的銜接。但我還是覺得中考的作文應該引導在國中的語文教學中多給感性的體驗留一些空間。2017年的這個題目我覺得完美結合了這兩點。「一顆種子」的特點就是能夠長成美麗的花或參天的樹。這個題目連通了過去、現在,與未來,既可以呈現生活的經驗,又蘊含著對成長這一人生哲理的體悟,可以說是情理兼備的好題目。

總之,聯考的作文指向社會現象和人生哲理;中考的指向生活經歷和情感體驗。知識、思想、情感的積累都可以從觀察生活和讀書中得來。只要熱愛生活,多讀書,睜開眼睛向內看自己,向外看世界,再輔以一定的寫作技巧訓練,自然可以無往而不利。(作者為復旦附中語文高級教師)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