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中醫暢談 | 中醫「治未病」理論溯源及其運用

從《黃帝內經》伊始,「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上工救其萌芽」「務在先安未受邪之地」等至理名言源遠流長,究其要旨:一是未病先防,二是防微杜漸,三是既病防變。

「治未病」經典理論淵源與發展

中醫「治未病」理論形成始見於《內經》,如《素問·四氣調神大論》中最早指出「治未病」概念:「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此之謂也。夫病已成而後葯之,亂已成而後治之,譬猶渴而穿井,鬥而鑄錐,不亦晚乎」,這是中醫學疾病預防思想的發端。又曰:「春三月……夜卧早起,廣步於庭,被發緩形,以使志生;夏三月……夜卧早起,無厭於日,使志無怒,使華英成秀,使氣得泄;秋三月……早卧早起,與雞俱興,使志安寧,以緩秋刑;冬三月……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指出在預防保健中須充分考慮氣象因素以及素以及季節、節氣的變化。如《素問·上古天真論》:「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恬儋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

此外,《素問·刺熱》中描述了疾病的先兆癥狀:「肝熱病者左頰先赤,心熱病者顏先赤,脾熱病者鼻先赤,肺熱病者右頰先赤,腎熱病者頤先赤,病雖未發,見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指出已受邪但疾病「未發」,或癥狀較少或輕微,根據「赤色」等先兆癥狀進行針刺治療,阻止病象出現,達到「治未病」之目的。《素問·八正神明論》還記載:「上工救其萌芽,必先見三部九候之氣,盡調不敗而救之,故日上工。下工救其已成,救其已敗。」

再如《靈柩·逆順》:「上工刺其未生者也.其次刺其未盛者也,其次刺其已衰者也。」將能否防患於未然開始作為檢驗醫生水平的試金石,並將其作為區分醫生等級的一個標誌。《靈樞·逆順》中指出了「治未病」時機和法:「上工,刺其未生者也;其次,刺其未盛者也;其次,刺其已衰者也……故曰:上工治病,不治己病,此之謂也」,明確地將疾病發展過程分為「未生」、「未盛」、「已衰」三個階段,針對性地進行針刺治療。《靈樞·本神》:「智者之養生也,必順四時而適寒暑,和喜怒而安居處,節陰陽而調剛柔,如是則僻邪不至,長生久視。」成書於東漢的《難經》對《黃帝內經》進行了補充和發揮,《難經·七十七難》:「經言上工治未病,中工治已病者,何謂也然:所謂治未病者,見肝之病,則知肝當傳之於脾,故先實其脾氣,無令得受肝之邪,故日治未病。中工者,見肝之病,不曉相傳,但一心治肝,故日治已病也」闡述了治未病的內涵和意義。

漢代醫聖張仲景在《金匱要略》中亦提出「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之論斷,成為後世「治未病」之一大法則。《金匱要略·臟腑

經絡先後病脈證篇》云:「問曰:上工治未病。何也?師曰:夫治未病者,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適中經絡,為流傳臟腑,即醫治之;四肢才覺重滯,即導引吐納,針灸膏摩,勿令九竅閉。」說明治療疾病要重視先兆,評估臟腑經絡傳遍走向,提前干預,防其加重生變。唐代著名醫家孫思邈尊《內經》之義,將疾病分為「未病」、「欲病」、「已病」三個層次,即「上醫醫未病之病,中醫醫欲病之病,下醫醫已病之病」,醫家要在疾病發生之前採取積極的預防措施,做到「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醫之於無事之前」,從未病防病、欲病早治、已病防變著眼,在疾病微而未顯、顯而未成、成而未傳時期,消除致病因素或防止疾病傳變,保持健康之狀態。

金元時期學術爭鳴,對治未病理論和方法的認識更趨完善,逐漸從治病轉向具體的養生方法,如食療、情志、和導引等等,更加重視生命的保護,重視攝生。成書於宋代的《太平聖惠方》由宋代醫官王懷隱等編著,在治未病理論上重視食療和藥餌,書中強調:「安人之本,必資於食。救疾之道,乃憑於葯。故攝生者,先須洞曉病源,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療不愈,然後命葯。」

宋代的《聖濟總錄》由朝廷組織人員編撰,醫書總結治未病理論重視未病先防,並強調氣在防病中的作用,書中指出:萬物壯老由氣盛衰,人的形體也因氣而榮,因氣而病。

宋·陳直所撰寫的《養老奉親書》在治未病方面重視飲食調治和性情調攝,主張怡情悅性,順應四時,節制飲食,安不忘危,以保全元氣,守中實內導引運動,以預防疾病的發生。如,「主身者神,養氣者精,益精者氣,資氣者食。食者生民之天,活人之本也。故飲食進則谷氣充,谷氣充則氣血盛,氣血盛則筋骨強,故脾胃者五臟之宗也。四臟之氣皆以胃氣為本。」

成書於南宋的《禮緯·含文嘉》曾載:「燧人始鑽木取火。炮生為熟,令人無腹疾」,說明熟食可預防消化系統疾病。金·劉完素所撰的《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和《素問·玄機原病式》重視精、氣、神、形的調養,更注重和氣。如,「人受天地之氣,以化生性命也,是知行者生之舍也,氣者生之元也,神者生之制也。形以氣充、氣耗形病,神依氣位,氣納神存。修真之士,法於陰陽,和於術數,持滿御神,專氣抱一,以神為車,以氣為馬,神氣相合,可以長生。」

金·李杲所撰寫的《脾胃論》在防治疾病上強調脾胃元氣為根本。因而重視脾胃的調養。如,「若胃氣之本弱,飲食自倍,則脾胃之氣既傷。而元氣亦不能充。而諸病之所由生也。」成書於元朝的《格致餘論》和《丹溪心法》在治未病方面,強調獨重陰精,平時應該戒色慾、節飲食。其中《丹溪心法》是對《黃帝內經》治未病思想的繼承和發揚,如《丹溪心法·不治已病治未病》:「今以順四時,調養神志,而為治未病者,是何意耶?蓋保身長全者,所以為聖人之道」。《格致餘論》總結前賢「治未病」理論,「與其求療於有病之後,不若攝養於無疾之先;蓋疾成而後葯者,徒勞而已,是故已病而不治,所以為醫家之怯;未病而先治,所以明攝生之理。如是則思患而預防之者,何患之有哉」,從而在疾病面前時刻掌握主動權。

「治未病」理論在明清時期得到長足的發展。明·李檀著所撰寫的《醫學入門》是一部理論性和實踐性很強的治未病理論學術專著,其認為治未病必須要精神內守,主張以理求靜,寡慾以養心。明·龔廷賢所撰寫的《壽世保元》在治未病上重視調養體內臟腑,以恬臟腑調血脈為宗旨。

明·張景岳所撰寫的《類經》、《景岳全書》兩書關於治未病的論述更詳細,如《類經·攝生類》:「禍始於微,危因於易,能預此者,謂之治未病,不能預此者,謂之治已病。知命者,其謹於微而已矣。」

再如《景岳全書》卷二所記載的「中型論」,強調氣血對健康的重要性,勸告人們不可「恃其少壯何所不為」,因為「人之常度有限,而情慾無窮;精氣之生息有限,而耗損無窮」。

明末袁班撰寫的《證治心傳》在記錄歷代醫家臨證經驗的基礎上結合作者自己的心得,著重闡述辨證論治等醫學理論問題,其對治未病的表述更為貼切,如《證治心傳·證治總綱》:「欲求最上之道,莫妙於治其未病」。清·程國所撰寫的《醫學心悟》中的「醫中百誤歌」云:「見微知著,彌患於未萌,是為上工」,說明了能把病扼殺在萌芽之前是最好的醫生。

清·葉天士所撰寫的《溫熱論》指出:「務在先安未受邪之地」,倡導治療要有預見性,未雨綢繆,主張在甘寒養胃的同時加入成寒滋腎之品,以防腎陰被損,充實了「治未病」理論內涵。體現了葉天士對於既病防變的深入研究。

清·徐大椿所撰寫的《醫學源流論》圍繞元氣對治未病進行分析,如,「疾病之人若元氣不傷雖病甚不死」;「元氣或傷,雖病輕亦死。故診病決死者不視病之輕重而視元氣之存亡則百不失一矣」。

成書於清代的《溫病條辨》中提出保津液和防傷陰,與葉天士「務在先安未受邪之地」之意吻合同。清代的《醫宗金鑒》是一部醫學教科書,其中明確解釋說:「上工,良醫也;中工,常醫也」。簡單數語,再次說明醫生行醫,務必追求「治未病」的最高境界。

「治未病」經典理論的臨床應用

總結《內經》以來中醫「治未病」理論,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即未病先防、

既病防變、病後防復。

中醫學強調「正氣內存

,邪不可干」,增強體質等內在因素,遵循「起居有常,不妄作勞」、「精神內守,病安從來」等養生之道,使人體血脈流通、氣機調暢,增強「正氣」,防治疾病。同時,「順應天時,天人合一」,適應四時變化,如《素問·四氣調神大論》:「陰陽四時者,萬物之終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則災害生,從之則苛疾不起,是謂得道。道者,聖人行之,愚者佩之。從陰陽則生,逆之則死,從之則治,逆之則亂。反順為逆,是謂內格。

」指導人們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養生頤壽,以提高身體素質,從而達到不得病或少得病的目的。另外,「飲食有節」,注意飲食清潔,防止病從口入,規避邪氣,積極消除致病因素,減少或避免它對人體的侵害。

再者,任何疾病在發病前,或多或少有一些先兆癥狀,即孫思邈提及的「欲病」,臨床上表現為病情潛隱,出現「微」的變化,通過「見微知著」,本著「上工救其萌芽」之原則,對疾病各種先兆癥狀和高危因素揣摩分析,早期進行必要的個體干預措施。在實際生活中,通過普及健康知識、加強健康宣傳、開展健康教育講座等方式,使人民群眾提高對疾病的認識,改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進行體格鍛煉、合理飲食,遵守自然的養生保健原則適時養生,保持身體健康。

一般來說,疾病的傳變是由表入里、由輕變重、由簡單到複雜的過程,防治疾病過程中必須掌握疾病的發生、發展規律及其傳變途徑,做到早期診斷和有效治療,治在疾病加重之前。

具體來講,中醫學認為疾病發生的內在因素是臟腑氣血功能失調、陰陽失衡而發病,對於已發疾病必須及時採取有效的阻截措施,辨清寒熱虛實,臟腑偏頗,及時糾正各種陰陽失衡狀態,通過藥物治療、飲食治療、體育鍛煉、情志治療等方法,調整調理臟腑、氣血機能,恢復陰陽平衡,從而達到防止加重、治癒疾病之目的。如《金匱要略·臟腑經絡先後病脈證》云:「適中經絡,未流傳臟腑,即醫治之;四肢才覺重滯,即導引、吐納、針灸、膏摩,勿令九竅閉塞。」提示以人們感受外邪,必須及早治療,防微杜漸,使機體氣血通暢,抗病能力增強,以防病邪深入於內,滅病邪於萌芽之時。如經絡受邪尚未深入臟腑之時,應及早治療;四肢剛剛感覺重著不適,即用導引、吐納、針灸、膏摩等方法,使機體氣血通暢,九竅暢達,杜絕疾病進一步發展。

《傷寒論》辨治六經疾病,就反覆強調了有病早治的重要性。如「病人臟無他病,時發熱自汗出而不愈者,此衛氣不和也,先其時發汗則愈,宜桂枝湯。」

已病防傳,就是防止疾病的傳變,治其未病的臟腑,使其正氣充盛,不致於受傳。如仲景在《金匱要略·臟腑經絡先後病脈證》中說:「經絡受邪入臟腑,為內所因也。」說明六淫之邪,從經絡傳人臟腑,是由於正氣虛弱,無力抗邪所致,故「為內所因」。仲景又說「夫治未病者,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說明五臟相關,互相聯繫,互相制約,一臟有病,可影響他臟。以治肝實脾為例,提出肝病可以乘脾,當先調補脾臟,使脾氣充盛,不再受邪。

《傷寒論》100條亦云:「傷寒,陽脈澀,陰脈弦,法當腹中急痛,先與小建中湯,不差者,小柴胡湯主之。」也說明肝病先實脾,待脾氣充盛,因虛之病迎刃而解。仲景辨治外感病,以六經傳變規律可準確地預測疾病的「傳與不傳」,如《傷寒論》4條:「傷寒一日,太陽受之,脈若靜者為不傳。頗欲吐,若躁煩,脈數急者,為傳也。」5條:「傷寒二三日,陽明、少陽證不見者,為不傳也。」8條:「太陽病頭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經盡故也。欲作再經者,針足陽明,使經不傳則愈。」提示對太陽病有傳變徵兆者,應及早採取救治措施和預防性治療,先安未受邪之地,防止疾病逆傳。《傷寒論》277條:「自利不渴者,屬太陰,以其臟有寒故也,當溫之,宜服四逆輩。」太陰脾臟虛寒可用理中湯溫中補虛,但以四逆輩治之,即寓於補火生土之意,以防止脾病及腎。

所謂「病後防復」,是指在病癒或病情穩定之後,採取鞏固性治療或預防性措施防止疾病的複發,從而掌握健康的「主動權」。有些疾病具有反覆發作的臨床特點,如何預防這些疾病的複發是「治未病」的一個重要方面。

「病後防復」與單純的預防疾病的發生有所不同,通過對疾病病情及治療知識的掌握,及時發現可疑苗頭,隨時糾正治療,從而實現預防疾病複發之目的。張仲景認為病復有食復、勞復、復感之分,《傷寒論》398條「以病新瘥,人強與谷,脾胃氣尚弱,不能消谷……」原文393條「大病瘥后,勞復者……」等。指出傷寒新愈,若起居勞作,或飲食不節,就會發生勞復、食復、復感之變,應慎起居、節飲食、勿作勞,做好疾病後期的善後治療和調理,方能鞏固療效,防止疾病複發,以收全功。

一般病人初愈后大多虛弱,針對患者氣血衰少、津液虧虛、脾腎不足、血瘀痰阻等病理特點,採取綜合治療措施,促使臟腑氣血功能儘快恢復正常,務必達到除邪務盡、病不複發之目的。

現代醫學領域關於治未病的運用

亞健康

是現代社會文明發展的產物,是介於健康和疾病之間的一種狀態,表現為有自覺癥狀但檢查結果不符合臨床診斷標準,可視為中醫「未病」的一種特殊形式,已成為威脅人類健康的巨大隱患。

對於亞健康的預防及治療必須強調身心並治,調情志是「治未病」思想的基礎,《素問·靈蘭秘典論》說:「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中醫所說的心主神志,是指人的精神、意識、思維活動。人的精神、意識、思維活動不僅僅是人體生理功能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在一定的條件下,又能影響整個人體生理功能的協調平衡,人的精神意識思維活動,主要歸屬於心主神明的生理功能,調節個人精神情志,保持正常的心理狀態,避免異常的精神刺激,是防止「健康」狀態出現的重要前提。「治未病」思想強調調養精神,內保真元,也就是調整心態,進行社會心理干預,以適應社會,從而減少亞健康的發生。

調飲食、慎起居、勞逸相結合是預防亞健康的關鍵,這是治未病思想提倡的。科學的飲食結構、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合理地安排勞動和休息,是人類生存和保持健康的條件。現代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不合理的高蛋白、高脂肪、高熱量飲食,生活節奏不斷加快,生存競爭日趨激烈,精神思維活動複雜,事務繁雜,甚或恣情縱慾,不可避免地產生了諸如亞健康狀態的表現,因此科學的飲食結構.正常的工作和體能鍛煉.有助於氣血的流通,增強體質,必要的休息,可以消除疲勞,恢復體力和腦力,是防止亞健康狀態產生的關鍵。

3運動干預

運動可以活動一身肌肉、筋骨、關節.能疏經活絡、振奮陽氣、暢行氣血、增強體質,適量的運動是預防和消除疲勞的重要手段,同時運動還也可以使人心情舒暢,長期運動可促進新陳代謝,增強體質,是預防亞健康的有效方法之一。

4引導按摩

氣功通過調暢氣機,使人體精氣神功能恢復,軀體達寧靜、愉悅的最佳狀態。中醫認為經絡是人體內臟與體表聯繫的通路,經絡具有傳導感應、調節氣血、調節虛實等功能。推拿、按摩是通過刺激經絡和輸穴,調節臟腑組織功能,運行氣血,聯絡臟腑,溝通內外,貫通上下瀉其有餘,補其不足,促使人體氣血流通,從而使人體增強抗病能力。陳松明[1]認為運用保健按摩,手法涉及全身各部位,可疏通經絡、運行氣血、調和營衛、養心安神、平衡陰陽,因此,可預防亞健康的發生。

5藥物治療

適宜的中藥

治療既可以預防亞健康的發生又可以治療已發生的亞健康狀態。依據中醫辨證,亞健康狀態主要表現為虛證、虛中夾實之證,治療上可以選用養心安神、健脾和中、滋陰補腎、疏肝行氣之品,以促進臟腑低下功能恢復正常,保持機體功能,調節免疫系統等,起到維護重要臟器生理功能的作用。

「治未病」思想強調重視顧護正氣,提高機體的抗邪能力,掌控疾病的主動權,達到未生病前預防疾病的發生,患病後防止病情的進一步發展,疾病痊癒後防止複發的目的;倡導早期干預,截斷病勢,在養生、保健、治療和康復等方面採用早期干預的理念與方法,有效地實現了維護健康、防病治病、提高生命質量的目的,這為現代醫學防治疾病提供了新方向。

「治未病」思想與現代預防醫學既有聯繫也有區別。聯繫:「治未病」之「未病先防」是其第一要義,與現代預防醫學之一級預防理論不謀而合;「既病防變」著力於防止疾病進一步發展,相當於現代預防醫學之二級和三級預防理論;而「瘥後防復」立足於扶助正氣、防止疾病複發則與預防醫學之三級預防「對症治療」有異曲同工之處;其中「一級預防」和「未病先防」分別是預防醫學和「治未病」思想的核心,在此階段疾病尚未形成,是預防和維護健康效果最好、成本最低的階段。

區別:預防醫學之「預防」,是多針對某一明確的疾病或致病因素而採取針對性的預防和干預措施,這既是其優勢又是其缺陷,優勢是針對性強,起效快,短期效果明顯;缺陷是對生物學因素等致病因素認識全面深刻,但對於地域、生活習慣、個體差異等綜合因素的相關性認識片面,且對其干預效果有限;而中醫「治未病」思想則強調如何提高人在自然環境中的生存能力和質量,對非生物性致病因素的干預具有顯著優勢,並重視生命的保養和維護,重視「人」更先於「病」。

現代康復醫學主要包括軀體康復、心理康復等,目前發展迅速,各地相繼建立了康復中心、康復醫院等,康復科已成為綜合醫院必備的科室。中醫學對現代康復醫學的興起與發展產生了深刻影響,一方面,以「治未病」與「雜合以治」為原則的中醫「康復」觀早在千百年前已經產生,主要以中醫辨證論治為基礎,以「治未病」思想為指導,堅持整體觀念與個體化診療相結合,注重整體功能康復,倡導「既病防變,標本兼治,愈後防復,擇時防發」的理念,運用療養醫學,針刺、葯浴、食療、功法等綜合性康復手段及現今推崇的「冬病夏治」「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節氣灸」等理論,對改善功能障礙及減低傷殘率發揮了重要作用;另一方面,近年來,隨著疾病譜擴展演變,由多種慢性病、老年病等引發的功能障礙與傷殘明顯增加,較以往發病呈多部位受累,病情多樣化、複雜化,決定了康復醫學的發展方向與干預對象發生了巨大變化,避免了現代康復技術相對單一的不足。

對「亞健康」人群的早期干預是現代保健醫學的首要任務和目標,前面已述。

大量文獻證實,「治未病」在臨床各系統疾病中的應用非常廣泛,如用於HIV、腫瘤、高血壓等多種高危疾病的綜合防治中,療效明顯。如圖所示。總之,「治未病」思想,不僅深深植根於中醫理論與實踐之中,而且對中華民族的攝生養生、修身為政等都產生了深遠影響。特別是古代醫家們將肌體之患與國家治亂一併論證、施治的優良傳統,至今仍閃爍著強烈的時代光芒。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