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跟隨90后美女藝術家,體驗如何用「腦電波」控制環境

劉娃相信,不管藝術家是喜歡還是厭惡科技,在當下這個時代都很難再與它脫開干係。

藝術家 劉娃

雨水「我的身體如同一個戰場,外界影響和社會期待不斷被內化,影響著我的心理活動和行為方式。與此同時,我也在試圖重新定義自己的角色,就像社會中的每個人一樣不斷的塑造新的身份。」

從幾年前開始的《自拍系列》到今天正在展出的腦電波裝置,劉娃從未停止從自身出發的探索。

劉娃,自拍系列-動脈,綜合材料,100 x 140 cm,2017

今年剛剛從耶魯大學畢業的劉娃將創作形容為「尋找自我身份的過程」。2016年開始的《自拍系列》(Selfie Series)就是一個極佳例證。借用當下流行的自拍語言,劉娃將攝影、繪畫和刺繡、針灸、子彈殼等生活物品結合在一起,通過創作來反應個人與社會之間的種種關係。

隨著時間的積累,系列在持續進行,並與藝術家一同成長。

劉娃,自拍系列-交界,綜合材料,35 x 35 cm,2016

劉娃,自拍系列-角色,綜合材料,35 x 35 cm,2017

在木木美術館新展「錫人的心臟」中,劉娃的另一件創作《Still》依然和「自我探索」有關——但卻以一種截然不同的形式呈現:她邀請觀眾戴上能夠捕捉腦電波的EGG(electroencephalogram)頭環走進昏暗房間,閱讀記載著自己記憶碎片的故事集。

在閱讀過程中,觀眾集中注意力所帶來的腦電波改變將會觸發一系列的環境變化:檯燈逐漸明亮,書桌上的墨汁不再涌動,樹葉停止搖晃,一切歸於平靜。觀眾讀完書,隨著腦電波的活躍度降低,檯燈再次變暗,墨汁與樹葉重新回到震顫的狀態。

劉娃,Still,互動裝置,2016

《Still》由藝術家劉娃(右一)、作曲家SamWu(左一)、鋼琴家張楚晗(左二),以及腦波控制研發公司BrainCo合作而成

觀眾既是體驗者也是表演者,通過自己的的意識控制著裝置的明暗交替與動靜變化,亦同時受到環境的影響而產生心境和情緒上的改變。

劉娃說,科技的介入或許會讓人感到新奇、不安,但書中有關自我的故事卻坦誠、直白,宣紙甚至帶來一種特別的脆弱感。她希望通過書的脆弱性去把人性的東西帶進這件很有科技感的作品當中,讓觀眾忘記這個環境其實是由機械驅使的。

當觀眾注意力集中時,墨汁將停止顫動

兩件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讓人很難想象,劉娃是在3年前才開始確定自己的藝術家身份。上海的展覽「全球定位」和北京的展覽「錫人的心臟」,讓很多人第一次了解到了她的創作。

今次,YT獨家對話劉娃,邀請她分享自己的成長故事與和創作有關的心路歷程。

YT:你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想要成為藝術家的?

LW:我從小就挺想當藝術家的,但就好像想當宇航員、科學家那種感覺,覺得藝術家非常酷。之前國小中學的時候也上過一些美術班,學畫素描油畫,但一直走的還是「文化課路線」。真的開始學習藝術或者對「藝術家」有一個確切的概念是在進入大學之後了。

耶魯是在大二結束的時候選專業,之前就會比較迷茫不知道以後應該幹什麼,當時做了很多實習,也「逼迫」自己去想、去做一些創作。大一暑假的時候做了一些與蠟、玻璃還有燈光相關的雕塑,覺得特別充實,那時就比較堅定了之後會做藝術這件事。

《肉》完成於2014年,這件以蠟,玫瑰刺與LED燈製成的裝置作品在劉娃看來是自己第一件正式的藝術創作

《縫》完成於2015年,作品中的棉和彈殼之間形成了一種微妙的關係

YT:大學之前,你一直在四中,而不是藝術類的高中。你覺得文化課的學習給你帶來了什麼影響?

LW: 我覺得對我來說真的是挺好的一件事。因為能給自己更多選擇、更多可能性。先了解一下各個學科是什麼樣的再做決定,對自己更有說服力一點。

YT:現在的藝術家生活和你之前想象的一樣嗎?

LW: 還挺一樣的。很開心終於畢業了,之前上學的時候總是有很多作業,還要參加社團活動,真正放到藝術上的時間還蠻少的。現在可以自己控制的時間比較多,可以一個人窩在家裡宅一天做一些東西,覺得特別開心。

YT:平時會和誰去交流與藝術相關的事情?

LW:我好像和同學交流的比較少,和導師相對多一些。作品完成後我也會邀請大家來看、來嘗試,但不是特別喜歡喝別人討論創作思路。我覺得藝術是一個特別個人的事情,跟別人討論就覺得它變成了別人的東西,這種互相影響其實沒太大必要。作品做完了之後可以討論有什麼不足,看看能不能再改進。但我覺得不應該一開始的時候就跟別人分享。

2015年,劉娃在耶魯大學校園中呈現表演作品《生命之樹》

YT:為什麼在創作中非常強調與觀眾的互動?

LW:我覺得這可能就是我以後作品的趨勢吧。我會覺得觀眾和藝術家之間是一個很平等的關係,不是說藝術家想要表現自己,輸出一個內容觀眾就必須要看。藝術家的確應該有要輸出什麼的創作熱情,但觀眾可以選擇看或者不看。比如在作品《Still》中,觀眾自己就是一個表演者,如果沒有這,房間就是暗的,直到有人用腦電波去賦予作品生命,它才變得完整。

YT:所以你想要輸出的是什麼?

LW:輸出一種可能性吧,一個讓觀眾能在這有不一樣體驗的環境。你可以選擇在這花幾分鐘看,但你也可以不看,無所謂。就是每個人可以有選擇。

一位觀眾在木木美術館現場參與作品《Still》

YT:《Still》在創作過程中遇到了哪些挑戰?

LW:我花了一整年時間來做這件作品,中間也經歷很多變化。前半部分時間大都在想科技的可能性是什麼,最初的想法是做個燈光裝置,觀眾可以通過聽音樂來提高注意力,然後旁邊環境會有一些相應的變化。但後來我覺得腦電波這個東西對於大眾來說已經是個很玄的事了,誰也看不見自己的腦電波,如果我再用一個特別玄的東西來表達它的話,那就感覺雲里霧裡摸不著頭腦了。

所以我想那就應該去用最日常的東西把它可視化,於是選擇了樹葉、還有墨汁。我也在不斷嘗試最快能讓觀眾提高注意力的方法。閱讀是幾乎所有人都會的、也很容易集中注意力的一個方式,那我想我就做一本書吧。

至於書的內容,因為我個人會覺得做藝術永遠都是一個尋找自身定義的過程,一個掏空自己的過程。也是因為作為年輕藝術家資歷尚淺,沒有什麼其他的可以挖掘的東西,所以我覺得從能夠做到的事情、從自己開始是比較好的。

最日常的東西成為了「腦電波」的可視化反映

YT: 書中的畫和文字都是你創作的嗎?

LW: 是的。畫有照片原型,但其中大多數我當時就有很深的印象。文字的話,也沒想過擅長不擅長寫。但是寫東西的確能整理我的思路,寫完之後就知道自己是怎麼想的了。每次回頭看自己過去的想法也挺有趣,有時候會覺得挺幼稚,有時候會覺得當時和現在想得一樣,原來自己好多地方也沒太大變化。

書中的文字和畫作都與劉娃的記憶與經歷有關

YT:你怎麼看待藝術和科技的關係?

LW:藝術永遠是從生活中「生長」出來的,它和時代息息相關。現在這個時代充滿了科技,以後這個趨勢可能會愈演愈烈,所以我覺得藝術肯定會和科技產生對話。無論藝術家是反感科技,還是想利用科技做些什麼,肯定都會和科技有關。

就拿《Still》舉例。在美國展覽時我的導師很喜歡這件作品,但也有其他的藝術家就是單純從科技角度來看待它的,對作品本身毫無興趣,而是會想到互聯網信息安全等問題。剛開始我還覺得有點受傷,覺得對方都沒好好看我的作品就開始討論FACEBOOK泄露個人信息什麼的,但後來我慢慢開始理解,並不是每個觀眾都從小生活在被電腦和科技包圍的時代。對我來說頭上帶個腦電波裝置或許不會有任何反感,但有的人就會有被監視的感覺。所以我覺得不同的理解和反饋也算一種好事。知道了有人不理解作品,那麼我也能理解這種「不理解」吧。

在耶魯展場,劉娃向觀眾講解《Still》

在耶魯展場,劉娃邀請觀眾參與到《Still》中

YT:最近網上會有一些關於「人工智慧到底能不能創造藝術」的討論,不知道你是怎麼看的?

LW:可能是和學人類學有關吧,我特別討厭把什麼東西都歸類。藝術就應該是這樣、科技必須是那樣,它們之間的關係一定是反向的…我不喜歡這種想當然的說法。

任何事物都是具有流動性的,1000年前對藝術的定義和現在完全不一樣,那為什麼1000年後的定義和現在就不能不同呢?有人擔心假如以後人工智慧取代了藝術家怎麼辦,但我是一個特別就事實說話的人,萬一發生的事情,還沒到那時候你現在想了也沒什麼用。世界那麼複雜,有那麼多可能性,是沒辦法理清每一條思路的。我覺得生活應該從簡,做藝術應該從最簡單的出發,你想去做什麼就去做,遇到問題就解決,不用總想著「萬一」、「假如」或者太遙遠未來的事情。

YT: 除了純藝術創作,你是否在做其他的事情?畢竟對剛畢業的藝術家來說,用藝術創作來支持自己的生活不是很容易。

LW:肯定是很難的。我現在還在給一個電影公司做些電影美術方面的東西,也挺好的,不同的思路吧,有一些薪水,也希望能長期做下去。也會用之前存的壓歲錢,哈哈。目前靠賣作品生存還不太可能,而且我不太希望太年輕就靠賣作品生存下去。比如說這個腦電波裝置我就不想賣,要賣作品的話會給自己太多限制。

YT:在成長過程中有哪位藝術家給你帶來了靈感?

LW:我特別喜歡Bill Viola。他的影像總有種娓娓道來的感覺,節奏很慢但每一幀變化都特別抓人,只要你等到最後他一定會給你一個驚喜。所以每一次看完我都會特別開心,有被驚艷到的感覺。

比爾·維奧拉 Bill Viola - Fig. 5, Emergence, 2002, high-definition video rear projection on a wall-mounted screen.

YT:你覺得什麼樣的藝術家是「好藝術家」?

LW:我個人覺得能做出動人的東西的藝術家吧。

YT:那你的目標是…?

LW:目標就是成為一個能做出動人作品的藝術家。

YT:之前在美國上學,現在回到了北京,之間也前往了世界各地了解那裡的藝術。如果讓你選一個的話你會最想在哪個城市創作、生活?

LW:這個問題可以有多種解讀,能不能選擇一個沒有霧霾的北京(笑)。

藝術家劉娃

劉娃,1994年出生於北京,2017年畢業於耶魯大學,人類學與藝術雙學位。

目前,在上海的喬空間及油罐藝術中心項目空間、北京的木木美術館都可以看到劉娃的創作。

如果你想更多了解劉娃和她的藝術↓↓

www.liuwastudio.com

作者:YT新媒體——吳小霜

本文為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