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阿波羅登月結果:月壤覆蓋整個月面。月壤形成之謎目前已被解開

月壤是指月球土壤,是根據阿波羅採集的月球樣品的分類處理進行定義的。科學家在對採集的月球樣品進行分類時,先按粒度大小進行分級篩選,分成>1 cm、1 cm~4 mm、4mm~2 mm、2 mm~1 mm和<1 mm幾個部分。

顆粒直徑≥1 cm的部分在研究工作中被當作岩石樣品來進行研究,稱為月岩;

顆粒直徑<1 cm的部分當作土壤樣品對待,按習慣也稱為月壤;

其中顆粒直徑<1 mm的部分是整個月壤樣品的主要組成部分,在大部分月壤樣品中佔總重量的90%以上。

目前已經知道幾乎整個月球表面都覆蓋著一層細粉狀的風化物質,其厚度在2至10米之間,稱之為月壤。科學家認為,月球外層的岩石受隕石撞擊破碎后,因晝夜溫差變化懸殊而發生脹縮差異,導致岩石崩碎,由此而成月壤。這種解釋是對的嗎?真如科學家所說,必須有像落雨般的、遍及整個月海的隕石撞擊,才有可能形成遍及整個月海的、厚度達2米以上的月壤。如此多的隕石撞擊,必定在整個月海表面余留下密密麻麻的隕石坑。由於月球上既沒有風、也沒有雨,所以這些隕石坑是不會消失的。但從宇航員和環繞月球衛星拍攝的照片上來看,月海表面的隕石坑並不是很多。這表明月壤不是由隕石撞擊產生的。既然月壤不是由隕石撞擊產生的,那麼,它是如何形成的?

40億年前,月球不是地球的衛星。39億年前,月球突然降臨地球,以每秒50至60公里的速度撞擊地球,導致地殼大爆炸。地球上的水就是在這次爆炸中產生的。月海也是在這次爆炸中形成的。

月球撞擊地球,月殼必定被撞碎,被撞碎的面積如月海般大小。月球脫離地球表面之後,以超過每秒7.9公里的速度向外逃逸。由於地球的引力比月球大6倍左右,在它的作用下,月球上鬆散的、流動性的物質就會被地球的引力吸走。首先被吸走的是被撞碎的月殼,接著是流動性的月幔熔岩。月球向上逃逸,月幔熔岩通過被撞碎的、如月海般大小的巨大缺口急速地流向地球,這種情況就像上升的火箭。火箭向後飛出的是氣體,而月球向後飛出的是熔岩。火紅色的、如月海般大小的熔岩從地球開始一直延伸至快速飛升的月球,這種場面必定非常壯觀。

當月球逃離到距離地球193公里的高度時(稱此處為A點),在A點處地球的引力剛好等於月球的引力,A點處的物質暫時處於失重狀態。月球越過A點之後,月球表面的物質主要受月球引力的控制,地球再也無法吸走月球表面的物質。但在流動慣性的作用下,離開A點沒多遠的月幔熔岩仍然會向A點方向運動。月球繼續向上飛升,流出月球的熔岩越來越少,最終停止下來。這時,在A點和月球之間已經充滿了大量的熔岩。在這段距離範圍內,月球的引力起主導作用,漂浮在空中的大部分熔岩受月球引力的影響,向月球方向運動。此時,月球相對地球的運動速度非常快,但漂浮在空中的熔岩相對地球的運動速度卻接近零。結果不難想象,月球吸引著大量的、漂浮在空中的熔岩快速遠離地球,這種情況有點象拖著長長尾巴的彗星。由於太空中的溫度低於攝氏零下150度,漂浮在空中的熔岩便快速冷卻。因為這些熔岩幾乎處於失重狀態,所以在冷卻過程中它們是無法凝聚在一起的,變成了大小不一的塵埃。當月球變成地球衛星之後,漂浮在空中的大片塵埃在月球引力的作用下,緩慢回落至月球表面,形成月壤。至此,月壤形成之謎已經被解開了。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