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印度政府為何對西藏「情有獨鍾」

華語智庫(微信:huayujunshi

1953年12月,周恩來提出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五項原則。1954年7月,周恩來對印度進行正式訪問(圖源:VCG)

西藏與印度之間有千絲萬縷的關係,二者相鄰,達賴喇嘛於1959年逃亡印度,更使得西藏成為印度一直關注的焦點。那麼,印度為什麼對西藏情有獨鍾?

歷史遺留問題印度對西藏的政策多是受英政府的影響。英國政策主要側重於強調對西藏有「宗主權」,西藏有權實行自治,堅持西藏是有效保護印度的緩衝區。1945年9月,印度政府在借鑒英國政策的基礎上對西藏有了一個新的定位:「對於印度來說,無論是從防禦外來侵入的觀點出發,還是從印度內部防衛和安寧的利益來看,都是至關重要的。」針對這種定位,印度政府認為,必須要爭取實現西藏內部的自治權和外部獨立的外交權;如果西藏受到威脅,印度要為西藏提供援助,包括軍事援助。

為此,印度還在獨立之後,直接把英國駐西藏使團變為印度駐藏使團,一方面對西藏進行威脅,一方面又採取對西藏有利的外貿和外匯政策,並且還許諾西藏地方可以在印度設立使館等。為了迷惑,印度又向當時的南京政府駐印大使聲稱視西藏為一自治地區,只承認對西藏的宗主權。

新成立之後,印度仍舊沒有放棄對西藏的覬覦。雖然印度很快就承認了並與新建交,但更多的卻是為了「了解並與之打交道」以保護自己在西藏的「利益」。新或許會對印度的承認而心生感激,緩和中方在西藏的行動。

印度認為:「印度政府對西藏並無政治或領土野心,亦不為印度政府或其在西藏的國民謀取任何新的特權地位……印度政府在拉薩派有代表,在江孜和亞東有商業代表,在到江孜的商路上有郵政和電訊機關。

為保護這一商路,四十多年以來,就一向在江孜駐紮了一小隊衛兵。印度希望這些機構應繼續存在,這些機構對印度和西藏都是有利的,並不在任何方面損害的宗主權。因而在拉薩代表團的人員以及在江孜和亞東代表機構的人員已受命留守在他們的崗位上。」不僅如此,印度還鼓動某些西藏勢力把這一問題提交聯合國,以此對施壓。

在這裡要解釋一下「宗主權」的問題。宗主權這個詞是英國發明並用於政府和西藏地方關係的。最初使用者是1904年任印度總督的英國人喬治·寇松(George Curzon)。

1912年的8月中華民國剛成立,英國駐北京公使威脅政府說,如果在西藏派駐軍隊或行使行政管理權,英國將不承認新政府。不過,英國也沒有給出明確的區分「宗主權」和「主權」的定義,更沒有給出相關的法理依據。但是這給了印度借口,印度對於「宗主權」緊抓不放,認為西藏具有某種獨立的地位。

儘管允許印度在拉薩設立處理貿易事務和邊民往來的辦事機構,但是政府也嚴肅要求印度必須撤銷相當於外交機構的高級專員公署。的舉措沒有換來印度立場的改變,只能說暫時解決了雙方在涉藏問題上的分歧,但也埋下了雙方互不信任的種子。

可以說,印度在西藏問題上比英國所作所為還要嚴重。英國人雖然劃了一條非法的「麥克馬洪線」,但他們從來不敢實際佔領位於該線以南的由西藏地方當局長期管轄的領土。但是印度早期政府卻將其付諸實踐,尼赫魯在印度獨立后不久,就在給印度情報局頭目的指示中說,要將看作敵人。

文化上的相關性

印度對西藏的政策是從屬於其整個南亞地區政策的,這些政策深受印度傳統文化的影響。古代的印度只是一個地理範圍,但是由於殖民統治,英政府讓印度形成了現代意義上的民族國家認同和邊界理念。印度在南亞以其獨特的文化傳統和底蘊形成了自己的文化輻射圈,即印度文化圈。南亞各國也對這一文化有著強烈的認同感,印度也將南亞視為自己的勢力範圍。而西藏的藏傳佛教也源自印度,印度的種姓制度也對西藏帶來很深影響。自然印度認為,西藏也屬於印度文化圈。

獨立前,尼赫魯就已經萌生了「大印度聯邦」的構想,其中地理範圍包括了南亞次大陸地區的所有國家,還有的西藏地區和緬甸等。尼赫魯甚至還劃出了「大印度聯邦」的理想邊界線,即克什米爾、尼泊爾、錫金、不丹和阿薩姆作為印度的內務防線,的西藏作為緩衝帶,將麥克馬洪線作為中印理想的邊界線。因此,印度歷屆政府都將該地國家和地區納入自己勢力範圍之內,企圖在政治、經濟、軍事等各個方面進行控制,甚至橫加干涉。尼赫魯對西藏的最初政策也是想將其置於自己的翼護之下,但是中印邊界戰爭讓印度的企圖最終落空。

戰略安全考慮

印巴分治之後,印度成為主要與西藏地緣上相近的國家。中印兩國在上世紀50年代都是剛剛獨立的人口大國,面臨著相似的困難,更面臨著彼此之間的競爭。再加上兩國邊界問題懸而未決,印度自然而然會產生一種不安全的心理。1950年尼赫魯的演講中提到:「長久以來,喜馬拉雅山已經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具有重大意義的疆界……我們不容許任何人跨越這道屏障,向這裡滲透,因為它是印度安全的主要屏障。」

2016年9月13日,達賴喇嘛在法國接受媒體採訪(圖源:AFP)

而對於印度將西藏視為戰略安全重要一環的觀點,1959年蘇聯領導人赫魯曉夫也曾說過:「西藏正好在印度的邊界上,你們難道不理解,印度認為有一個獨立的鄰居是至為重要的嗎?西藏是一個很弱的地區,本身不可能對印度構成任何威脅,可是一個屬於的西藏就會對印度構成威脅。」

1959年5月,周恩來也明確說道:「外來因素也妨礙西藏的改革……尼赫魯和印度上層人士很怕西藏改革,反對改革,甚至說改革不可能。這是很奇怪的現象,西藏是的領土,但他們卻反對西藏的改革……他們希望西藏長期保持落後狀態,成為中印之間的『緩衝國』。這是他們的主導思想,也是中印間的爭論中心。

最終達賴喇嘛逃亡印度的事實也證明了周恩來的判斷,而中共針對西藏實行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也讓印度「緩衝國」的想法破滅。印度政府不由惱羞成怒,在收留達賴喇嘛的同時不斷批評政府違背承諾。周恩來則回應稱:「印度一部分上層人士希望西藏落後的制度不變,保持西藏『緩衝國』的想法,在西藏反動集團中起了很大作用。」

整個50年代,圍繞西藏,印度不斷做出努力,一開始是反對對西藏駐軍,進而是在邊界上挑起爭端。不過,印度的努力最終付之東流。20世紀80年代以後,涉藏問題逐漸呈淡出之勢。但至今印度國內仍有不少政客堅定抱著「緩衝區」的思維不放,企圖再次尋找機會幹涉西藏事務。涉藏問題也從未被印度忽視,更是印度在面對不利局面時對打出的一張牌。

作者:安童

- END -

微信公眾號:華語智庫(huayujunshi)

雲集優秀記者,匯聚一流專家,實名專稿、權威分析、深度評論,最靠譜的原創資訊。關注「華語智庫(huayujunshi)」官方微信號可查看更多專家評說,按國家查詢文章內容列表。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