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李一戈專欄丨如果,這是無法理解的商業邏輯

7月19日萬達、融創與富力的三巨頭交易,無疑是近期令人矚目的財經事件。

王健林、孫宏斌與李思廉,均將這次交易稱為「三贏」。但這種自我認定,仍然遭到一片吐槽。有一個形象的比喻是:三個人斗地王,怎麼可能都贏?

我個人基本相信,這宗交易三家公司的商業邏輯都是成立的。萬達短期內回收大量現金,甩掉經營並不輕鬆、利潤微薄的77個酒店,提前完成輕資產轉型;融創以低廉成本迅速獲得建築面積近5000萬平方米的土地儲備,且處理掉了搭售的酒店重資產;富力以驚人的6折價格取得這批酒店,成為國內擁有五星級酒店數量最多的集團,為其推進酒店資產IPO贏得了規模的優勢。

但是,擺在明面上的理由,人們是不願意相信的。比如,王健林將這麼龐大的資產一起賣了,而且賣得很便宜,就完全不可思議。他一定是太缺錢了,或者是有什麼不可告人的內幕。等到萬達6個海外項目融資受限、300億公司債發行受阻的消息傳來,揣測者像中了大獎似地說:你看,我說中了吧。

其實海外項目與國內項目的融資通道是完全不同的。萬達300億公司債是去年10月新一輪調控開啟后申請的,同時未批准放行的還有一批房地產公司債,包括融創的100億元公司債。但就像標題黨之所以盛行,是因為人們只看標題,也只記得標題。

以至於王健林不得不在7月19日的發布會上強調萬達「不差錢」:萬達商業貸款加債券總額有2000億,賬面現金1000億,本次轉讓回收現金680億,現金總計達1700億。此前的7月10日他還表示,要在兩三年內把萬達的貸款都還清。

看到媒體紛紛報道萬達、融創發債受阻的消息,我聯想起前段時間,可能就是同一批媒體,還報道了,房地產企業融資全面收緊,其中被反覆拿出來說的,就包括公司債發行緊急收縮。甚至有報道稱,除極少數大企業外,房企公司債發行基本暫停。那麼,剔除這個背景,單拿萬達或融創發債受阻,就是選擇性盲障了。

再譬如,融創、萬達等大型企業受到銀行風險專項排查的消息。在萬達融創做大生意的時候,拋出這條消息,挺嚇人的。似乎融創因為發起幾宗併購,就走到了懸崖邊緣。要是不了解融創現金流的銀行,聽到這個情況肯定會對它關上大門。

我一直認為,房地產企業不是壟斷不壟斷的問題,而是集中度太低的問題。因為拿到一兩幅好地塊就能吃個十年八年的企業,不少。前30名的企業,佔據50%的市場比例,才是合理的。不是說,市佔率更高的品牌房企就是低價售房的大善人,而是說,規模化可產生更高的生產效率。

規模化和集中度的提升,最合適的途徑是併購。而任何一個行業,併購就意味著槓桿。沒錯,我們的經濟正在去槓桿化。但這也不是說,要將槓桿絕對清除出去。那就取消商品房預售制度和開發貸款好了。

前幾年房企將債務槓桿發揮到極致的企業,如恆大。一個例子是,利用永續債這個工具。當時,業內大批從業者包括專家,都對恆大這個做法捏把汗。但事實證明,恆大用快速的規模化發展,化解了債務憂慮,短短三年就衝上了房企老大的位置。

我這麼類比,並不是說,融創這幾年大舉併購,就一定是沖著房企老大位置去的,雖然7月19日王健林也表示了,完成此次收購后,將助推融創收入兩年內進入房企前兩名。我是說,快速發展的企業,追求規模化的企業,離不開槓桿,一定階段必然是有著較高的負債率。而債務的安全邊際,既不是由七嘴八舌的專家,也不是由評級公司決定,而是企業老闆和CFO決定。

有一個現象是,上升期的經濟體,與快速發展之中的規模化企業,分別是國際和國內輿論關注的焦點。這也沒太多奇怪的。有句話叫做,能承受多大的詆毀,就能接受多大的榮耀。事實上,輿論從來都是在聚光燈下放大你的斑點。

我個人特別討厭以妖魔化、陰謀論和非經濟化的視角來看待一個企業。因為,這樣的視角不會也不願意理解你的商業邏輯。而現實是,非理性的聲音總是會幹擾甚至影響到有關部門的監管決策。如果不從商業邏輯來觀察和分析一個企業,就會扭曲它賴以維生的環境。

輿論是商業倫理的主要滋養土壤。企業是社會的主要組織。無論是機構還是個人,多一點善意,少一點陰暗和惡意,將增長陽光的溫度。而大企業更能折射微觀經濟行走的方向,人為因素造成它們的迷失,絕不僅僅是企業自身的損傷,而是整個社會肌體付出的成本。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