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第一部綜合性地圖集——<廣輿圖>,完成於明嘉靖二十年(1541年),據著者羅洪先自序乃「得元人朱思本圖。其圖有計里畫方之法,而形實自是可據,從而分合,東西相伴,不至背舛……朱圖長廣七尺,不便舒捲;今據畫方,易以編簡」,遂分輿地總圖一、北南直隸十三布政司圖十六【案,「陝西輿圖」分兩頁】、九邊圖十一、洮河松藩諸邊圖五、黃河圖三、漕運圖三、海運圖二,另有描繪域外的朝鮮、朔漠、安南、西域四圖。至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初刻時,除改「朔漠圖」為兩頁,尚增「西南海夷圖」與「東南海夷圖」兩圖。
「西南海夷圖」,其名從上而下單列題於圖右側留白處,下書「界內每方四百里,界外海中風迅不常難以里載」。全圖繪有大陸3塊、大型島嶼3個、小型島嶼34個;標註名稱約67個。原圖僅右上方大陸「畫方計里」【案,後世抄本多誤將其餘大陸一併作「畫方」處理】,顯然乃嶺南及中南半島地區。至於其他大陸、島嶼為今之何地?需先考圖中諸名!蘇明陽曾於<《廣輿圖》「西南海夷圖」之非洲補述>【<鄭和研究與活動簡訊>十四期,2003年10月25日】一文考證了其中的8個地名,頗具啟發。余作<初考>一篇試釋圖中諸名如下:
桑骨八
首見於「大明混一圖」【案,成圖於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出自匿名宮廷畫師之手,現存僅一版。原件藏於第一歷史檔案館。下省作:「混一圖」】,「混一疆理歷代國都之圖」【案,成圖於1402年。由朝鮮使者金士衡和李茂據李澤民「聲教廣被圖」清浚「混一疆理圖」臨摹、李薈校對、權近補充朝鮮和日本部分后合為一圖,現藏日本龍谷大學圖書館(簡稱:「疆理圖」龍谷版);16世紀日人復刻一新圖,現藏日本本光寺(簡稱:「疆理圖」本光寺版)】諸版亦作「桑骨八」。自此,明張天復<皇輿考>、明章潢<圖書編>、明鄭大郁<四夷考經國雄略>、明王圻王思義<三才圖會·地理>、明茅元儀<武備志>、清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輿圖要覽>均延用此名。
或可還原為zanzibar,詞源是波斯語zanji【案,zanji乃「黑人之地」或「黑人國」之意,最初是對東非衣索比亞王國(ethiopia)的稱呼。兩唐書均作「僧祗」,宋周去非<嶺外代答>、趙汝適<諸蕃志>均作「[崑崙]層期」、<宋史>作「層檀」,元汪大淵<島夷志略>作「層搖羅」亦「層拔羅」。詳見筆者挫作<崑崙層期——宋元時期對馬達加斯加的記載>】指東非黑人地區,後綴-bar意即海岸。zanzibar是9世紀起,阿拉伯人在今東非海岸上建立了一個商貿殖民國家。
「桑骨八」,可視為zanzibar的明代譯寫。
這不魯麻
首見於本圖。「混一圖」作「這中魯哈麻」,「疆理圖」諸版均作「者不魯哈麻」。
高橋正將其還原為阿拉伯語jabalal-qamar,意思是「月亮山」。在西方托勒密系統地理觀念中,「月亮山」亦「月之山」是今尼羅河西源所在山脈【案,尼羅河分東西兩源頭,東源名青尼羅河、西源名白尼羅河,中游有支流阿特巴拉河注入。青尼羅河、白尼羅河於「混一圖」、「疆理圖」均有表現,相對位置正確但河源位置過南】。
「這不魯麻」、「這中魯哈麻」亦「者不魯哈麻」,乃拉丁語「月之山」的阿拉伯語對譯的漢語音譯,今白尼羅河上游西源山脈地區。相較之下,諸譯名中「者不魯哈麻」音訓頗合。
哈納亦思津
首見於本圖。「混一圖」、「疆理圖」諸版均作「哈納伊斯哇」。
明初,以南京淮西方言為主的官話並不嚴格區分-n音與-l音,史料中多以「那」、「納」(-n)對譯阿拉伯語-l。因此,「哈納伊斯哇」可還原為阿拉伯語hatt al-istiua,意思是「赤道」。相較之下,諸譯名中「哈納伊斯哇」音訓頗合。
娣骨奴
首見於本圖。「混一圖」、「疆理圖」諸版均作「娣八奴」,「西洋海夷諸圖」【案,明張燮<東西洋考>插圖,摹自「西南海夷圖」,更名而已。現存版本刪「界內每方四百里,界外海中風迅不常難以里載」語,改題「余國莫可考」。下省作:「西洋圖」】亦作「娣八奴」。如此,「骨」當「八」之異譯,「娣骨奴」通「娣八奴」。
「娣八奴」,陳佳榮將其還原為阿拉伯語diba【案,diba亦diva一詞詞源出自梵語divpa,意思是島嶼】。阿拉伯寫本中diba多指今馬爾地夫群島或拉克代夫群島。
今馬爾地夫群島,首見於元<島夷志略·北溜>:「地勢居下,千嶼萬島。舶往西洋,過僧伽剌傍,潮流迅急,更値風逆,輒漂此國。候次年夏東南風,舶仍上溜之北。水中有石槎中牙,利如鋒刃,蓋已不完舟矣。」【案,古人沒有洋流概念,故認為「北溜」「地勢居下」。此「北溜」或僅指馬爾地夫群島北部】明<瀛涯勝覽·溜山國>復載:「其國番名牒干,無城郭,倚山聚居,四圍皆海,如洲渚一般,地方不廣。國之西去程途不等,海中天生石門一座,如城闕樣。有八大處,溜各有其名:一曰沙溜,二曰人不知溜,三曰起泉溜,四曰麻里奇溜,五曰加半年溜,六曰加加溜,七曰安都里溜,八曰官瑞溜。」【案,「牒干」,依據蘇繼庼音的觀點可還原為dewa,即梵語divpa】
「娣八奴」,與「北溜」亦「溜山」一起,自元末至明初指代今馬爾地夫群島。
庫六
首見於「混一圖」。未可詳考。
喝竭
首見於「混一圖」。未可詳考。
失阿剌禿里赤
首見於「混一圖」。明<皇輿考>、<圖書編>、<三才圖會·地理>、清<讀史方輿紀要·輿圖要覽>均延用此名。
無疑,當為僧伽羅語sinhaladvipa的古譯,今譯斯里蘭卡。意識是光明、富饒的土地。今斯里蘭卡,<法顯傳>、<宋書>、<梁書>、<舊、新唐書>作「師子國」,<大唐西域記>作「僧迦羅」,<元史>作「僧迦剌」,鄭和航海時代稱「錫蘭山」。
「失阿剌禿里赤」,與「娣八奴」等阿拉伯語譯語一樣,與其他來源的同地異名名稱並存使用,這顯示出當時的知識界並未完全消化阿拉伯體系地理知識,至少沒有將其與自有知識系統融合。
冒西哈必剌
首見於「混一圖」。「西洋圖」誤作「日月西哈必剌」。未可詳考。
顆細打賓
首見於「混一圖」。未可詳考。
哇阿哇
首見於「混一圖」。未可詳考。
黑八阿乞輕
「混一圖」、「疆理圖」諸版均分作「黑八阿乞輕」、「里八阿乞輕」兩地。「黑八阿乞輕」在上、接近今阿拉伯半島海外,「里八阿乞輕」位於地圖下方。至「東、西南海夷圖」兩圖,則無「里八阿乞輕」一名。「混一圖」諸圖上方之「黑八阿乞輕」繪於「西南海夷圖」上方,「混一圖」諸圖下方之「里八阿乞輕」繪於「東南海夷圖」下方。實難考證!
寧蘇
未可詳考。
石帆
未可詳考。
吳哥
首見於本圖,或可還原為高棉語angkor【案,angkor乃柬埔寨吳哥王朝同名首都】。然,此「吳哥」懸於海中,位「東龍蛇」、「西龍蛇」之間,與吳哥王城頗不合。
又,清<讀史方輿紀要·輿圖要覽>作「吳奇」,或可謂「蜈蜞嶼」之省稱。「蜈蜞嶼」之今地,位於印度尼西亞北部納土納群島主島大納士納島。
東黨、西黨
首見於本圖,明<皇輿考>、<圖書編>、<四夷考經國雄略>、<三才圖會·地理>、<武備志>、清<讀史方輿紀要·輿圖要覽>亦轉錄。依據音訓相類,陳佳榮推測「黨」通「董」。
「東、西董」,見於<元史·史弼傳>:「過七洲洋、萬里石塘,歷交趾、占城界,明年正月,至東董西董山、牛崎嶼,入混沌大洋橄欖嶼,假里馬答、勾闌等山,駐兵伐木,造小舟以入。」
如此,「東黨」亦「東董」,今地在越南東南海岸外的sapate島;「西黨」亦「西董」,今地在越南東南海岸外的catwick島。
東龍蛇、西龍蛇
首見於本圖,明<皇輿考>、<圖書編>、<四夷考經國雄略>、<三才圖會·地理>、<武備志>亦轉錄。然,「東龍蛇」、「西龍蛇」當為「東蛇龍」、「西蛇龍」之倒誤。
「東蛇龍」,明<西洋朝貢典錄·爪哇國>云:「由占城而往,……又十更,望東蛇龍之山,貫圓嶼、雙嶼之中。」兩地相距不遠,故合稱「東西蛇羅山」,<順風相送·苧盤往汶萊>云:「[林哪喏山]乙卯二十五更見東邊有大山,即是東西蛇羅山,番名叫單戎獨山。」
「單戎獨山」,無疑是印度尼西亞語tandjung-datu譯音。「獨」通「羅」、「龍」,對譯「datu」。其今地,當在加里曼丹島西北端,「東龍蛇」亦「東蛇龍」乃datu角,「西龍蛇」亦「西蛇龍」乃api角。
馬安
首見於本圖。明<皇輿考>、<圖書編>、<四夷考經國雄略>、<三才圖會·地理>、<武備志>、清<讀史方輿紀要·輿圖要覽>亦轉錄。
「混一圖」、「疆理圖」諸版均作「馬鞍」。「東南海夷圖」另有一同名「馬安」。未可詳考。
知悶
首見於本圖,明<皇輿考>、<圖書編>、<四夷考經國雄略>、<三才圖會·地理>亦轉錄;清王大海<海島逸志>作「知汶」,無疑乃今帝汶(timor)島。帝汶島,宋<諸蕃志·蘇吉丹>作「底勿」、「闍婆之屬國」;元<島夷志略·古里地悶>作「古里地悶」,「居加羅之東北,山無異木,唯檀樹為最盛。以銀、鐵、碗、西洋絲布、色絹之屬為之貿易也。地謂之馬頭,凡十有二所。有酋長。田宜谷粟。氣候不齊,朝熱而夜冷。風俗淫濫。男女斷髮,穿木綿短衫,系占城布。市所酒肉價廉,婦不知恥。部領目縱食而貪酒色之餘,卧不覆被,至染疾者多死。倘在番苟免。回舟之際,櫛風沐雨,其疾發而為狂熱,謂之陰陽交,交則必死。昔泉之吳宅,發舶梢眾百有餘人,到彼貿易,既畢,死者十八九,間存一二,而多羸弱乏力,駕舟隨風回舶。或時風恬浪息,黃昏之際,則狂魂盪唱,歌舞不已。夜則添炬輝耀,使人魂逝而膽寒。吁!良可畏哉!然則其地雖使有萬倍之利何益!昔柳子厚謂海賈以生易利,觀此有甚者乎!」明<星槎勝覽·吉里地悶>作「吉里地悶」,「居重迦邏之東。滿山茂林,皆檀香樹,無別產。馬頭商聚十二所。有酋長,田肥谷盛。氣候朝熱暮寒。凡其商船染病,十死八九,蓋其地甚瘴氣。男女斷髮,穿短衫。貨用金錢、鐵器、磁碗之屬。詩曰:吉里東南海,居人卧飽餐。田肥時有谷,朝熱暮生寒。涉險商求利,聞香木種檀。短衫常覆體,形丑不堪觀。」
「知悶」、「底勿」亦「地悶」,詞源是馬來語timor【案,timor意即「東」,緣於帝汶島位於小巽它群島的東端】。「古里」的詞源是布吉斯語keraeng【案,keraeng意即「王」】。如此,則「吉里地悶」當為「古里地悶」之誤寫。「知悶」,可視為timor的明代譯寫。
石塘
首見於宋<嶺外代答·三合流>:「海南四郡之西南,其大海曰交址洋。中有三合流,波頭濆涌而分流為三:其一南流,通道於諸蕃國之海也。其一北流,廣東、福建、江浙之海也。其一東流,入於無際,所謂東大洋海也。南舶往來,必沖三流之中,得風一息,可濟。苟入險無風,舟不可出,必瓦解於三流之中。傳聞東大洋海,有長砂石塘數萬里,尾閭所泄,淪入九幽。昔嘗有舶舟,為大西風所引,至於東大海,尾閭之聲,震洶無地。俄得大東風以免。」元<島夷志略·萬里石塘>復載:「石塘之骨,由潮州而生。迤邐如長蛇,橫亘海中,越海諸國。俗雲萬里石塘。以余推之,豈止萬里而已哉!舶由岱嶼門,掛四帆,乘風破浪,海上若飛。至西洋或百日之外。以一日一夜行百里計之,萬里曾不足,故源其地脈歷歷可考。一脈至爪哇,一脈至勃泥及古里地悶,一脈至西洋遐崑崙之地。蓋紫陽朱子謂海外之地,與中原地脈相連者,其以是歟!觀夫海洋泛無涯涘,中匿石塘,孰得而明之?避之則吉,遇之則凶,故子午針人之命脈所系。苟非舟子之精明,能不覆且溺乎!吁!得意之地勿再往,豈可以風濤為徑路也哉!」
顯然,「石塘」今南海之南沙群島。
蒲甘
「西洋圖」誤作「滿耳」。
首見於宋<嶺外代答·蒲甘國>:「蒲甘國,自大理國五程至其國,自窊里國六十程至之。隔黑水、淤泥河,則西天諸國不可通矣。蒲甘國王、官員,皆戴金冠,狀如犀角。有馬不鞍而騎。王居以錫為瓦,以金銀裹飾屋壁。有寺數十所,僧皆黃。國王早朝,其官僚各持花獻王,僧作梵語祝壽,以花戴王首,余花歸寺供佛。徽宗崇寧五年二月曾入貢。」又,宋<諸蕃志·真臘國>:「真臘接占城之南,東至海,西至蒲甘,南至加羅希。」<諸蕃志·蒲甘國>:「蒲甘國,官民皆撮髻於額,以色帛系之,但地主別以金冠。其國多馬,不鞍而騎。其俗奉佛尤謹,僧皆衣黃。地主早朝,官僚各持花來獻,僧作梵語祝壽,以花戴王首,余花歸寺供佛。國有諸葛武侯廟。皇朝景德元年,遣使同三佛齊、大食國來貢,獲預上元觀燈。崇寧五年又入貢。」此「蒲甘」,當指今緬甸中部的蒲甘王朝,首府同名,位於今伊洛瓦底河中游左岸。然,孛兒只斤氏元征伐之後王朝滅亡。入明,撣人於緬甸東部阿瓦建立政權,今地位於緬甸曼德勒。明人仍以「蒲甘」稱之。
宋元之「蒲甘」異於明之「蒲甘」,分處今緬甸中、東部兩地,民族亦不相同。
平高侖
首見於本圖。
無疑乃印度尼西亞語bunguran之音譯。其今地,當在位於馬來半島與加里曼丹島之間海域的納土納群島主島大納士納島【案,「納士納」(kepulauan natuna)系荷蘭語名稱,崩古蘭(bunguran)系印尼語名稱】。
蘇日闊
未可詳考。
三佛齊
首見於宋<嶺外代答·三佛齊國>:「三佛齊國,在南海之中,諸蕃水道之要衝也。東自闍婆諸國,西自大食、故臨諸國,無不由其境而入者。國無所產,而人習戰攻,服藥在身,刃不能傷。陸攻水戰,奮擊無前,以故鄰國咸服焉。蕃舶過境,有不入其國者,必出師盡殺之,以故其國富犀象、珠璣、香葯。其俗縛排浮水而居。」,又<明史·三佛齊傳>:「三佛齊,古名干陀利。劉宋孝武帝時,常遣使奉貢。梁武帝時數至。宋名三佛齊,修貢不絕。」
「三佛齊」的詞源,是梵文sri-vijaya。唐代多譯「室利佛逝」,簡稱「佛逝」。崛起於今蘇門答臘東南部,明初業已衰落。鄭和航海時代,曾在其境內設舊港宣慰使。
勃楚
未可詳考。
闍婆
首見於南朝梁慧皎<高僧傳·求那跋摩傳>:「后至闍婆國。初未至一日闍婆王母夜夢見一道士飛舶入國。明旦果是跋摩來至。王母敬以聖禮從受五戒。」未詳,不可考。
另,據<舊唐書·驃國傳>:「華言謂之驃,自謂突羅成,闍婆人謂之徒里掘。」如此,則「闍婆」當在今馬來半島,或為「朱波」亦「瞻波」之異譯。
另,<新唐書·訶陵傳>載:「訶陵,亦曰社婆,曰闍婆,在南海中。東距婆利,西墮婆登,南瀕海,北真臘。木為城,雖大屋亦覆以栟櫚。象牙為床若席。出玳瑁、黃白金、犀、象,國最富。有穴自涌鹽。以柳花、椰子為酒,飲之輒醉,宿昔壞。有文字,知星曆。食無匕筋。有毒女,與接輒苦瘡,人死屍不腐。王居闍婆城。」又,<嶺外代答·海外諸蕃國>載:「正南諸國,三佛齊其都會也。東南諸國,闍婆其都會也。西南諸國,浩乎不可窮,近則占城、真臘為窊里諸國之都會,遠則大秦為西天竺諸國之都會,又其遠則麻離拔國為大食諸國之都會,又其外則木蘭皮國為極西諸國之都會。」<嶺外代答·闍婆國>載:「闍婆國,又名莆家龍,在海東南,勢下,故曰下岸。廣州自十一月十二月發舶,順風連昏旦,一月可到。」又,<諸蕃志·闍婆國>:「闍婆國又名莆家龍,於泉州為丙巳方,率以冬月發船,葢藉北風之便,順風晝夜月余可到。東至海,水勢漸低,女人國在焉。愈東則尾閭之所泄,非復人世,泛海半月至崑崙國。南至海三日程,泛海五日至大食國。西至海四十五日程。北至海四日程。西北泛海十五日至渤泥國。又十日至三佛齊國,又七日至古邏國,又七日至柴歷亭,抵交趾,達廣州。」據原文分析,此「闍婆」當在今印度尼西亞爪哇島或蘇門答臘島,或兼指兩島。
另,<諸蕃志·三佛齊國>:「三佛齊,間於真臘、闍婆之間,管州十有五。在泉[州]之正南,冬月順風月余方至凌牙門。」此「闍婆」當在今越南,或為「占婆」之筆誤。
另,<明史·爪哇闍婆傳>:「闍婆,古曰闍婆達。宋元嘉時,始朝。唐曰訶陵,又曰社婆,其王居闍婆城,宋曰闍婆,皆入貢。洪武十一年,其王摩那駝喃遣使奉表,貢方物,其後不復至。或曰爪哇即闍婆。然《元史爪哇傳》不言,且曰:『其風俗、物產無所考。』太祖時,兩國並時入貢,其王之名不同。或本為二國,其後為爪哇所滅,然不可考。」
「闍婆」,似一遊離之國,大率不出今印度尼西亞爪哇島、蘇門答臘島一帶。
大身
未可詳考。
滿剌加
首見於明<瀛涯勝覽·滿剌加國>:「自占城向正南,好風船行八日到龍牙門。入門往西行,二日可到。此處舊不稱國,因海有五嶼之名,遂名曰五嶼。無國王,止有頭目掌管。此地屬暹羅所轄,歲輸金四十兩,否則差人征伐。永樂七年(1409年)己丑,上命正使太監鄭和等統[寶船]齎詔勑,賜頭目雙台銀印冠帶袍服,建碑封城,遂名滿刺加國,是后暹羅莫敢侵擾。其頭目蒙恩為王,挈妻子赴京朝謝,貢進方物,朝廷又賜與海船回國守土。」<明史·滿剌加傳>復載:「滿剌加,在占城南。順風八日至龍牙門,又西行二日即至。或雲即古頓遜,唐哥羅富沙。……后佛郎機強,舉兵侵奪其地,王蘇端媽末出奔,遣使告難。時世宗嗣位,敕責佛郎機,令還其故土。諭暹羅諸國王以救災恤鄰之義,迄無應者,滿剌加竟為所滅。時佛郎機亦遣使朝貢請封,抵廣東,守臣以其國素不列《王會》,羈其使以聞。詔予方物之直遣歸,后改名麻六甲雲。」
「滿剌加」,其今地當在馬來西亞的馬六甲州一帶,首府同名。15世紀初,在明帝國的支持下成為地區強國、東西方貿易中心。1511年被葡萄牙人攻佔。
渤泥、勃泥
「混一圖」、「疆理圖」諸版、「西洋圖」均分為兩地,實乃同地異名耳。
首見於元<島夷志略·浡泥>:「龍山■【左石右盤】磾於其右。基宇雄敞,源田獲利。夏月稍冷,冬乃極熱。俗尚侈。男女椎髻,以五采帛系腰,花錦為衫。崇奉佛像唯嚴。尤敬愛唐人,醉也則扶之以歸歇處。民煮海為鹽,釀秫為酒。有酋長,仍選其國能算者一人掌文簿,計其出納,收稅,無纖毫之差焉。地產降眞、黃蠟、玳瑁、梅花片腦。其樹如杉檜,劈裂而取之,必齋浴而後往。貨用白銀、赤金、色緞、牙箱、鐵器之屬。」又,<明史·浡泥傳>:「浡泥,宋太宗時始通。洪武三年八月命御史張敬之、福建行省都事沈秩往使。自泉州航海,閱半年抵闍婆,又逾月至其國。」
「渤泥」亦「勃泥」,今地當在加里曼丹島北部之汶萊(brunei)。
大小慮
未可詳考。
三邈
僅見於本圖,「西洋圖」省作「邈」。
元<島夷志略>記「淡邈」、「東淡邈」兩名【<島夷志略·淡邈>載:「小港去海口數里,山如鐵筆,迤邐如長蛇,民傍緣而居。田地平,宜谷粟,食有餘。氣候暖,風俗儉。男女椎髻,穿白布短衫,系竹布捎。民多識山中草藥,有疵癘之疾,服之其效如神。煮海為鹽,事網苦為業。地產胡椒,亞於八都馬。貨用英硝珠、麒麟粒、西洋絲布、粗碗、靑器、銅鼎之屬。」<島夷志略·東淡邈>載:「皐揵相去有間,近希苓數日程。山瘠民閑,田沃稻登,百姓充給。氣候熱。俗重耕牛。每於二月舂米為餅以飼之,名為報耕種之本。男女椎髻,系八丹布。煮海為鹽,釀椰漿為酒。有酋長。地產胡椒,亞於闍婆,玳瑁、木綿、大檳榔。貿易之貨,用銀、五色布、銅鼎、鐵器、燒珠之屬。」】。據原文可知,「淡邈」、「東淡邈」非彼此相臨之地,亦無所謂「西淡邈」之類記載。故「三邈」今地不可考。
籠洲
未可詳考。
玳瑁
首見於本圖。玳瑁,種屬名eretmochelys imbricata,爬行綱-龜鱉目-海龜科-玳瑁屬動物。多地因地貌型似稱「玳瑁山」、「玳瑁嶼」、「玳瑁洲」、「玳瑁港」等。
「玳瑁山」,<鄭和航海圖>圖一一,位於今越南中部海岸的茶(tra)山之巴爾坦(batangan)角。
「玳瑁嶼」,<四夷廣記>:「……用單午針十五更,船平玳瑁嶼。」又,<順風相送·暹羅往大泥彭亨磨六甲>:「[洛坤港]打水九托,昆辛外有一嶼名玳瑁州。」據原文,當在今泰國洛坤港外克拉(krah)島。
「玳瑁洲」,<東西洋考·西洋針路·占城往柬埔寨>:「鶴頂山,打水二十五托,洋中有玳瑁洲,宜防,若往柬埔寨,由此分路,用單庚四更,取柯任山。」據原文,當在今越南平順(binh thuan)島。
「玳瑁港」,<東西洋考·呂宋>:「玳瑁港,地勢轉入,故稱玳瑁。灣而表,山環其外,凡舟往呂宋,必望表而趨,故茲山推望鎮焉。灣名玳瑁,然玳瑁非其所出,所出蘇木耳。」其今地,當在菲律賓呂宋西部仁牙因(linyayen)灣。
此「玳瑁」,不知何指。
竹牌
首見於本圖。
<鄭和航海圖>圖十四,今緬甸莫斯科斯(moscos)群島之一島,或莫塔馬(moktama)灣的green島。
另有「竹排礁」亦「竹牌礁」,<順風相送·各處州府山形水勢之圖>:「鐵鑽嶼,對開是竹排礁。」又,<順風相送·阿齊往羅里回針>:「開船丙午(172.5度)十更取牙里坎,放洋乙卯(97.5度)五更取大佛堂,單卯(90度)八更取鐵鑽山並竹牌礁,若看見鶯歌嘴放開使,若船身高見色蘭山,用乙辰針(112.5度)五十更,單巳(150度)三十更取翠蘭山。」據原文航程判斷,當在今斯里蘭卡島東南海岸線外。
此「竹牌」,不知何指。
暹
首見於<宋史·陳宜中傳>:「至元十九年(1282年),大軍伐占城,[陳]宜中走暹,后沒於暹。」「暹」一名的來源,出自占婆碑文syam,系占人對今泰族人的稱呼。后,詳見於<島夷志略·暹>:「白新門台入港,外山崎嶇,內嶺深邃。土瘠,不宜耕種,穀米歲仰羅斛。氣候不正。俗尚侵掠。每他國亂,輒駕百十艘以沙糊滿載,捨生而往,務在必取。近年以七十餘艘來侵單馬錫,攻打城池,一月不下。本處閉關而守,不敢與爭。遇爪哇使臣經過,暹人聞之乃遁,遂掠昔里而歸。至正己丑(1349年)夏五月,降於羅斛。凡人死,則灌水銀以養其身。男女衣著與羅斛同。仍以■【左貝右八】子權錢使用。地產蘇木、花錫、大風子、象牙、翠羽。貿易之貨,用硝珠、水銀、靑布、銅鐵之屬。」
古泰國,原分泰族人政權「暹」與孟族人政權「羅斛」,1349年合併稱「暹羅斛」,簡稱「暹羅」。故,「暹」乃宋元時代而非明代對今泰國的稱呼。
丹孛郎
首見於本圖。「疆理圖」諸版均分作「丹旁孛郎」、「丹馬令」兩地,「西洋圖」作「州字即」,皆誤!
「丹旁孛郎」乃「丹孛郎」之誤寫。「丹孛郎」通「丹馬令」,或可還原為梵語tambralinga、tembeling。首見於宋<諸蕃志·單馬令國>:「單馬令國,地主呼為相公。以木作柵為城,廣六七尺,高二丈除,上堪征戰。國人乘牛,打鬃跣足。屋舍官場用木,民居用竹,障以葉,系以藤。土產黃蠟、降眞香、速香、鳥樠木、腦子、象牙、犀角,番商用絹傘、雨傘、荷池纈絹、酒、米、鹽、糖、甆器、盆缽、麤重等物,及用金銀為盤盂博易。日啰亭、潛邁、拔沓、加啰希類此。本國以所得金銀器,糾集日啰亭等國類聚獻入三佛齊。」<宋史>作「丹眉流」,<島夷志略>作「丹馬令」。
其今地,當在泰國南部至馬來西亞半島彭亨東岸淡貝林角一帶。
鳥答蠻
首見於「混一圖」,「疆理圖」諸版均作「鳥答蠻」。「鳥」當「雁」之誤寫【案,繁體「雁」字去部首則為繁體「鳥」字】。
「鳥答蠻」亦「雁答蠻」,首見於宋<諸蕃志·海上雜國>:「晏陀蠻國,自藍無里去細蘭國,如風不順,飄至一所,地名晏陀蠻,海中有一大嶼,內有二山,一大一小,其小山全無人煙,其大山周圍七十里,山中之人,身如黑漆,能生食人,船人不敢艤岸。山內無寸鐵,皆以硨磲、蚌殼磨銛為刃。上有聖跡渾金床,承一死人,經代不朽,常有巨蛇衛護,蛇身毛長二尺,人不敢近。有井,每歲兩次水溢流入於海,所過砂石,經此水浸皆成金。闔山人常祭此井,如銅鉛鐵錫用火燒紅,取此水沃之輒變成金。舊傳曾有商舶壞船,人扶竹木,隨流飄至此山,知有聖水,潛以竹筒盛滿,乘木筏隨浪飄漾至南毗國,以水獻南毗國王,試之果驗,南毗王遂興兵謀奄有其山,船未至間,遭惡風飄回,船人漂至山,盡為山蠻所食,葢此山有金床異人,密有神護,不令人近也。」后,<瀛涯勝覽>作「桉篤蠻」。
「雁答蠻」,詞源當為馬來語handuman【案,handuman一詞系印度猴神的名字。順便說一句,孫悟空的藝術形象由多個原型糅合,比如玄奘的第一位弟子胡人石盤陀,百年後棄軍從佛的西行旅人悟空,再就是印度神話中善於變化的猴神handuman】,今地乃位於孟加拉灣的安達曼群島。
爪哇
首見於元<島夷志略·爪哇>:「爪哇即古闍婆國。門遮把逸山系官場所居,宮室壯麗,地廣人稠,實甲東洋諸番。舊傳國王系雷震石中而出,令女子為酋以長之。其田膏沃,地乎衍,穀米富饒,倍於他國。民不為盜,道不拾遺。諺雲『太平闍婆』者此也。俗朴,男子椎髻,裹打布。惟酋長留髮。大德年間,亦黑迷失、平章史弼、高興曾往其地,令臣屬納貢稅,立衙門,振綱紀,設鋪兵,以遞文書。守常刑,重鹽法,使銅錢。俗以銀、錫、鍮、銅雜鑄如螺甲大,名為銀錢,以權銅錢使用。地產靑鹽,系晒成。胡椒每歲萬斤。極細堅耐色印布、綿羊、鸚鵡之類。藥物皆自他國來也。貨用硝珠、金銀、靑緞、色絹、靑白花碗、鐵器之屬。次曰巫侖,曰希苓,曰三打板,曰吉丹,曰孫剌等。地無異產,故附此耳。」又,<元史·爪哇傳>:「爪哇,在海外,視占城益遠。自泉南登舟海行者,先至占城,而後至其國。其風俗土產不可考,大率海外諸蕃國多出奇寶,取貴於,而其人則丑怪,情性語言與不能相通。世祖撫有四夷,其出師海外諸蕃者,惟爪哇之役為大。」
「爪哇」,詞源是印度尼西亞語jawa,位於今印尼爪哇島。
大剌田
首見於本圖,明<皇輿考>、<三才圖會·地理>、<圖書編>、<武備志>、清<讀史方輿紀要·輿圖要覽>均作「大剌田」,明<四夷雄略>作「大剌由」。「混一圖」、「疆理圖」諸版均作「木剌由」。「大剌田」、「大剌由」皆「木剌由」筆誤。
「木剌由」,首見於<元史·世祖本紀>:「[至元十七年](1280年)戊寅,以奉使木剌由國速剌蠻等為招討使,佩金符。」
或可還原為馬來語malayu,系馬來人自稱。當泛指馬來人或其國家。
馬八兒
「馬八兒」亦「馬八二」,首見於南宋周密<癸辛雜識·按摩女子>:「馬八二國進貢二人,皆女子,黑如崑崙,其陰中如火,或有元氣不足者與之一接,則有大益於人。」又,<元史·馬八兒國傳>:「海外諸蕃國,惟馬八兒與俱藍足以綱領諸國,而俱藍又為馬八兒后障,自泉州至其國約十萬里。其國至阿不合大王城,水路得便風,約十五日可到,比余國最大。」「混一圖」、「疆理圖」均注兩個同名「馬八兒」。
「馬八兒」的詞源,無疑是阿拉伯語malaya-bar的省稱ma-bar【案,malaya-bar,意思是渡口】。「混一圖」、「疆理圖」均注兩個同名「馬八兒」,作國名或有重複之嫌,或為一渡口一國名。「馬八兒」國,今地位於印度西南海岸馬拉巴爾。
沙黑■的
「混一圖」、「疆理圖」諸版均作「沙里骨的加益」,當為「沙里骨的」、「加益」兩名,左側另有一名「俱南」。「西洋圖」作「沙里加益」、「骨的俱南」,實謬也!名中「骨」仿「娣骨奴」例,音通「八」,則「沙里骨的」或為「沙里八丹」。元<島夷志略·沙里八丹>載:「國居古里佛山之後,其地沃衍,田少俗美。氣候微暖。男女系布纏頭,循海而居,珠貨之馬頭也。民有犯罪者,以石灰晝圈於地,使之立圈內,不令轉足,此其極刑也。地產八丹布,珍珠由第三港來,皆物之所自產也,其地採珠,官抽畢,皆以小舟渡此國互易,富者用金銀以低價塌之。舶至,求售於唐人,其利豈淺鮮哉!」
「沙里八丹」,或可還原為泰米爾語solipatam【案,solipatam系一聯合詞。前綴soli-亦sali-,乃chola音轉。Chola,宋代譯作「注輦」,印度南部大國。後綴-patam為其港口】,13世紀注輦國【案,「注輦」於「混一圖」、「疆理圖」諸版均作「瑣里」。入明,則繼稱「瑣里」或「西洋瑣里」。然,於本圖不載】一重要港口。其今地印度南部納加帕蒂南(nagapatti-nam),或印度東部馬蘇利帕特南(Masulipat-nam)。
加益
首見於「混一圖」,「疆理圖」諸版均作「加益」。<元史·馬八兒國傳>作「加一」,<馬可波羅行紀>作「cail」,<明史>等典籍多作「加異勒」,<鄭和航海圖>作「加異城」。
或可還原為泰米爾語kayal【案,kayal原意是水道】,今印度南部東岸的卡異兒(cail)鎮。
俱南
首見於「混一圖」,「疆理圖」諸版亦作「俱南」。明<皇輿考>、<圖書編>、<三才圖會·地理>、清<讀史方輿紀要·輿圖要覽>均延用此名。
或可還原為阿拉伯語kulam,今地位於印度西南沿岸奎隆(quilon)一帶,東西方船舶往來要衝。宋<嶺外代答>、<諸蕃志>均作「故臨」;元<島夷志略>作「■【左口右具】喃」,<元史·馬八兒國傳>作「俱藍」;入明,<瀛涯勝覽>、<星槎勝覽>、<明史>均作「小葛蘭」。
「俱南」,可視為kulam的元代譯寫
千支不南
首見於「混一圖」,「疆理圖」諸版亦作「千支不南」。明<圖書編>、<三才圖會·地理>、清<讀史方輿紀要·輿圖要覽>作「千支不難」。
僅就音訓相合,頗類「建志補羅」。據<佛學大辭典>「建志補羅」條解釋:「地名,梵文kancipura音譯,南印度達羅毗荼國之首府,護法論師出生之故地。見西域記十。」其今地,在印度南部東岸馬德拉斯西南的康契普臘姆。
沒特不
首見於「混一圖」。未可詳考。
那裡乞
首見於「混一圖」。「疆理圖」諸版均作「那乞里」。
<鄭和航海圖>圖二O:「在三指嘴頭山勢去到六指二角直饒那裡,寅上」,或謂「那裡寅」。未可詳考。
光歹
首見於「混一圖」。「西洋圖」失載。未可詳考。
美那它
首見於「混一圖」。未可詳考。
凝■蘭州
「西洋圖」作「世石凝小蘭州」,未可詳考。
阿魯
「混一圖」、「疆理圖」諸版均作「阿留」。
首見於<元史·世祖本紀>:「[至元十九年冬十月丁亥朔]遣阿耽招降法里郎、阿魯、乾伯等國。」或謂「啞魯」,今地在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的古國aru,今名peureulak。然,未有定論。
尼伽南
首見於「混一圖」。未可詳考。
直壇
首見於「混一圖」。未可詳考。
丹饒蔚
首見於「混一圖」。「疆理圖」諸版均作「丹饒尉」。未可詳考。
馬剌里
首見於「混一圖」。未可詳考。
烏爹
「疆理圖」諸版均誤作「烏父多」。
「烏爹」,首見於元<島夷志略·烏爹>:「國因伽里之舊名也。山林益少,其地堰瀦而半曠。民專農業,田沃稼茂,既無糧莠之雜,又無蝗蝻之災。歲凡三稔,諸物皆廉,道不拾遺,鄉里和睦,士尤尚義,俗厚民泰,各番之所不及也。氣候男女與朋加剌略同,稅收十分之一也。地產大者,黑國、翠羽、黃蠟、木綿、細匹布。貿易之貨,用金、銀、五色緞、白絲、丁香、荳蔻、茅香、靑白花器、鼓瑟之屬。每個銀錢重二錢八分,准中統鈔一十兩,易■【左貝右八】子計一萬一千五百二十有餘,折錢使用。以二百五十■【左貝右八】子糴一尖籮熟米,折官斗有一斗六升。每錢收■【左貝右八】子可得四十六籮米,通計七十三斗六升,可供二人一歲之食有餘。故販其地者,十去九不還也。夫以外夷而得知務農重谷,使國無遊民,故家給人足,歲無饑寒之憂。設知興行禮讓,教以詩書禮樂,則與主國之風無間然矣。孰謂蠻貊之邦而不可行者哉!」又,<島夷志略·北溜>載:「海商每將一舶■【左貝右八】子下烏爹、朋加剌,必互易米一船有餘。」<島夷志略·小■【左口右具】喃>載:「居民懶事耕作,歲藉烏爹運米供給。」<島夷志略·古里佛>載:「當巨海之要衝,去僧加剌密邇,亦西洋諸番之馬頭也。山橫而田瘠,宜種麥。每歲藉烏爹米至。」
另,<島夷志略·大烏爹>:「國近巴南之地,界西洋之中峰,山多鹵股,田雜沙土。有黑歲,宜種豆。氣候常熱。俗尚淳。男女身修長。女生髭,穿細布,系紅絹捎。女善戰,使標槍,批竹矢,毒於蛇,別國人極畏之。仍以金錢、魚兼■【左貝右八】子使用。煮海為鹽,以逡巡法釀酒。有酋長。地產布匹、貓兒眼睛、鴉鶻石、翠羽。貿易之貨,用白銅、鼓板、五色緞、金、銀、鐵器之屬。國以■【左貝右八】子、金錢流通使用,所以便民也。成周之世,用錢幣,漢武造皮幣,鑄白銀,無非子母相權而已。如西洋諸番國,鑄為大小金錢使用,與銅錢異。雖無其幣以兼之,得非法古之道者歟!」
沈曾植曾考「烏爹」為<大唐西域記>之「阿喻陀」(ayudhya),今印度之oudh(烏得);柔克義認為「烏爹」當為今印度奧里薩邦梵語古稱uda(<大唐西域記>、<宋高僧傳>均作「烏荼」)之異譯。以上兩說僅音訓相合,別無論據。藤田豐八認為即<海錄注>之「烏土」,「烏土」一名遠遲於「烏爹」出現,兩者不合。蘇繼頃據原文「每個銀錢重二錢八分,准中統鈔一十兩,易■【左貝右八】子計一萬一千五百二十有餘,折錢使用」,分析元代「中統鈔」與「烏爹」貨幣存在兌換率,推論「烏爹」為元代近鄰,當緬甸孟族建立的白古國(prgu)。「烏爹」乃其國名孟語發音ussa之音譯。「大烏爹」「界西洋之中峰」,可視為沿海國家,即於「烏爹」前冠「大」,當與其相鄰或相近。要之,本圖「烏爹」當<島夷志略>之「大烏爹」,在今印度南部而非緬甸。
牛角
首見於本圖。
然,「西洋圖」作「犀角」。
「犀角」,首見於<順風相送·暹羅往馬軍>:「[聖山、五嶼]艮寅五更取犀角山。子癸五更取蘿蔔山。」其今地,當在馬來西亞沙巴州的哥打基納巴盧(kota kinabalu)至菲律賓巴拉巴克島(balabac)的航道間。
另,<鄭和航海圖>圖一三、圖十五,則分別位於今泰國暹羅灣、今印度尼西亞巨港西面dempo火山。
未知何指。
黎
「西洋圖」失載。當指居於今海南島的黎人。
寮國
<明史·地理志>載:「寮國,俗呼為撾家,古不通。成祖即位,寮國土官刀線歹貢方物,始置寮國軍民宣慰使司。永樂二年以刀線歹為宣慰使,給之印。」
繪於「界內」,故此「寮國」當寮國軍民宣慰使司之省稱。永樂(1403-1424年)年間立,萬曆四十一年(1613年)失去聯繫。其今地,在寮國北部琅勃拉邦地區。
木邦
<元史·地理志>僅記「木邦路軍民府」之名。<明史·地理志>:「木邦,一名孟邦。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立木邦路軍民總管府,領三甸。洪武十五年(1382年)平雲南,改木邦府。……永樂元年(1403年)遣內官楊瑄齎敕諭木邦諸土官。明年(1404年)遣人來貢……改木邦為軍民宣慰使司。……[宣德]八年(1433年),木邦與麓川、緬甸各爭地,訴於朝,帝命沐晟並三司巡按公勘。」
「木邦」,一名「孟邦」,孛兒只斤氏元為「木邦路軍民府」。朱明一代,於1382年改木邦府,1404年改木邦軍民宣慰使司。其今地,當在緬甸新維地區。
緬甸
<明史·地理志>載:「緬甸,古硃波地。宋寧宗時,緬甸、波斯等國進白象,緬甸通自此始。地在雲南西南,最窮遠。有城郭廬舍,多樓居。元至元中,屢討之,乃入貢……永樂元年,緬酋那羅塔遣使入貢。因言緬雖遐裔,願臣屬,而道經木邦、孟養,多阻遏。乞命以職,賜冠服、印章,庶免欺陵。詔設緬甸宣慰使司,以那羅塔為宣慰使,遣內臣張勤往賜冠帶、印章。」
仿「寮國」例,此「緬甸」當緬甸軍民宣慰使司之省稱。永樂(1403-1424年)年間立,後為緬甸奪占。其今地,當在緬甸伊洛瓦底江流域地區。
占城-古林邑
「占城」,首見於唐劉恂<嶺表錄異>:「乾符四年(877年),占城國進馴象三頭。當殿引對,亦能拜舞。後放還本國。」又,<五代會要·占城國>:「占城國,在西南,其地東西七百里,南北三千里,東暨海,西暨雲南,南暨真臘國,北暨驩州界。東北至兩浙,海行一日程。其衣服制度,大略與大食國同。所乘皆象馬,粒食稻米,肉食水兕、山羊之屬。獸之奇者有犀牛,鳥之珍者有孔雀……」
「林邑」,首見於<晉書·南蠻傳>:「林邑國本漢時象林縣,則馬援鑄柱之處也,去南海三千里。後漢末,縣功曹姓區,有子曰連,殺令自立為王,子孫相承。」又,<新唐書·南蠻傳>:「環王,本林邑也,一曰占不勞,亦曰占婆。直交州南,海行三千里。地東西三百里而贏,南北千里。西距真臘霧溫山,南抵奔浪陀州。其南大浦,有五銅柱,山形若倚蓋,西重岩,東涯海,漢馬援所植也。」
「占城」,復稱「林邑」、「環王」、「占婆」,自稱champa;乃占人所建之國家,位於今越南南部地區。
可難
未可詳考。
雲龍
<元史·地理志>僅記「雲龍甸軍民府」之名。<明史·地理志>載:「雲龍州,元雲龍甸軍民府,至元末置。洪武十七年(1384年)改為州,來屬[大理府]。正統間屬蒙化府,后仍來屬[大理府]。」
「雲龍」,孛兒只斤氏元至元年間立,名「雲龍甸軍民府」。入明,1384年降雲龍州,屬大理府;明英宗正統年間(1436-1449年)屬蒙化府,后復屬大理府。其今地,當在雲南省雲龍縣。
蒙光
<元史·地理志>僅記「蒙光路軍民府」之名。入明,洪武(1368-1398年)年間廢置。其今地,當在緬甸克欽邦中部密支那地區西南部重鎮孟拱。
通西
<元史·成宗本紀>載:「[大德元年(1297年)二月]丙申,蒙陽甸酋長納款,遣其弟阿不剌等來獻方物,且請歲貢銀千兩及置驛傳,詔即其地立通西軍民府,秩正四品。」<元史·地理志>復載:「通西軍民總管府。大德元年(1297年),蒙陽甸酋領緬吉納款,遣其弟阿不剌等赴闕進方物,且請歲貢銀千兩及置郡縣驛傳,遂立通西軍民府。」又,<明史·地理志>:「[平麓城]又西南有通西軍民總管府,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案,當從<元史>】置,洪武十五年(1382年)三月為[通西]府,后廢[省入平緬宣慰司]。」
「通西」,孛兒只斤氏元征伐緬甸蒲甘王朝一役,於1284年拔緬國在今伊洛瓦底江上游重鎮江頭城、太公城等處,周圍部族相繼納款。1297年改蒙陽甸酋領緬吉領地為通西軍民總管府。朱明一代,於1382年改通西府,后省入平緬宣慰司。其今地,當在與雲南省隴川縣西南方接壤的緬甸伊洛瓦底江上游地區。
本文出自北朝論壇,作者: 郝翼青
想看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北朝論壇公眾號beichaoluntan。
獲取更多軍事歷史方面的知識,北朝論壇歡迎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