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沒有尊重的慈善,還是慈善嗎?

尊重,是慈善的心

作者:王禹露

許多人都明白,這個世界並不完美。世界總有許多陰暗的角落,那些角落充斥著貧困、疾病、災難以及衰老。人們想幫助這些弱勢者,於是便有了慈善這個辭彙。

慈善是一種美德,有著憐憫與救助的含義,是最美好的人性。人們借慈善這座橋樑一同度過難關,走向燦爛的明天。

這本是一種令人憧憬的美好的狀態。但為何有需要幫助的人會拒絕慈善?他們為何反感慈善,對慈善的舉動表示尷尬?

你可曾留意過我們是如何對待那些不如我們的人的:企業幫助貧困學生要舉行捐贈儀式,宣揚自己的美德,讓貧困生在報上露面。在街頭,一枚枚硬幣或紙鈔直直地落下,與地面發出沉重的敲擊聲,所能目及的,只有匍匐蜷縮著的身影伸出顫巍巍的手撿起錢財,以及布施者挺直的背影與傲慢的笑容,以及被邊緣花的艾滋病人孤單在病院里,身邊空無一人,行人都避而遠之,只拿著一張某公司的資助單。

你又是否注意過他們的神情,那些尷尬、屈辱、悲傷甚至絕望的神情!我們已經慈善了,為何他們還如此悲哀?是我們的行動錯了?我們不該幫助這些不該感恩的傢伙?

不,是我們的行為錯了,善行雖善,卻忽略了受施者的感受。我們的表達錯了,我們忽略了他們的人格,這種慈善,只會造成更深的傷痛。

尊重是慈善的核心,沒有尊重的慈善只會像塗了蜜的尖刀,使受施者的物質得到滿足,換來了他們精神上深切的傷害和苦痛。

何不將受施者當成是自己的弟兄來看。我們擁有同一片藍天,在人海相遇,四目相對時,靈魂與靈魂碰撞自是應以兄弟而稱,對待比你弱小的兄弟怎麼能傲慢,僅是因為你比他多一些財富?這怎麼能成為你炫耀慈善的資本?伏爾泰說:所有人都是平等的。我們沒有理由強迫受贈者做一些令他們尷尬的舉動。

那我們應該怎樣慈善?我認為,尊重還是最重要的。缺少了這顆慈善的心臟,慈善就不再美好,會帶給受助者心靈的傷痛。我們應該平視生命,平視那些比我們弱小的生命,在這一點上,猶太人做的很有智慧。他們將施捨分七個境界,最高境界便是布施者和受施者都不知道對方是誰。如此,受施者不因為施受關係而造成的不平等尷尬,也能體現慈善最美的靈魂和心,平等尊重人,關愛那些比我們弱小的生命,並無私的給予他們幫助。

當你再次遇到需要幫助的人,不需要一定做到猶太人的慈善最高境界,你只需要將他們當做自己的弟兄,像特蕾莎修女所說的對待受助者:對他們講話要溫柔,讓良善展現在你的面容,你的雙眼,你的微笑和你溫暖的問候中,總要露出令人愉快的微笑,不要只付出你的照顧,也要付出你的心。有時,他們需要的,除了錢財以外,還有心靈的安慰與鼓舞。

所以,請帶著尊重去做慈善。請將每個慈善的對象,當成自己的弟兄,像對待兄弟一般對待這些可憐的人,不讓他們尷尬,屈辱。尊重,是不傷害他們心靈的良方,也是每個慈善者都應該擁有的,慈善的心。(來源:路橋慈善)

尊重,是慈善的根

作者:陳裕文

前不久,聽說有個慈善基金會打算在我們學校找10個家庭貧困且品學兼優的學生進行捐助。

聽完后,我感到不解,現在的慈善事業是怎麼了?准入門檻低得都快趕上辦幼稚園了!只要拿出幾塊錢,不管是誰都可以搞慈善,根本不需要考慮受助者的感受。

當年級組長詢問我班上有沒有這樣的學生時,我猶豫了一下,還是寫了個名字上去。寫完后,總覺得不妥。於是第二天早讀時找到這個學生,告訴她怎麼回事,並惶恐地說:「沒經過你的同意,我把你的名字報上去了。如果你不願意,我去把名字劃掉。」真不出我預料,我的學生一口拒絕了我的好意,說她不想接受這樣的捐助。我知道她顧慮什麼,是啊,全校10個人,就是說報了名字的同學需要把家庭情況拿出來曬拿出來比,不是比誰富有,而是比誰貧窮。真是操蛋的慈善救助!

在09屆的學生里,我也碰到過一位這樣的女孩子。她在班會上聲淚俱下地對那位想給她一百塊錢的同學說:「是的,我家條件是不好。但你也不應該拿錢來羞辱我!」我承認,我的學生給我上了生動的一課:幫助他人並非一件容易的事。

回想我讀國中那會兒,和幾個同學一起幫雙目失明的五保戶挑水做飯,好像也沒有考慮人家是否需要。記憶中,好像對方是有過拒絕的。雖然不是那麼堅定,但真的說過類似「你們不用來」這樣的話。那個時候,我們還是一群青春少年,天天活在老師「學習雷鋒好榜樣」的教導中,怎麼會在意那兩位雙目失明的老人的感受呢?我們在意的是同學和老人的鄰居的讚美,在意的是自己心裡的那滿足。

寫到這兒,我想起一個笑話:

老師問兩位童子軍:今天你們有沒有日行一善啊?

兩位童子軍齊聲回答:有啊!

老師:做了什麼事?

童子軍:我們一起扶了一位老奶奶過馬路。

老師:嗯,很好,但是扶一位老奶奶過馬路怎麼要兩個人呢?

童子軍:因為那位老奶奶本來不想過馬路的。

我讀國中那會兒,何嘗不像這兩位扶老奶奶過馬路的童子軍呢?連不強人所難的道理都不懂,卻自許是助人為樂!

慈善,不僅要尊重受助人的人格,還要尊重受助人的具體願望。比如說,某個受助人渴望得到一百元的捐助,但你只能給他玖十玖元玖角玖分,他還是會被那最後一分錢鎖定在受助前的困境里。捐助,如果不能實現受助人的願望,是應該說抱歉的,因為你留給受助人的還是失望。有句古話,叫救急不救窮。救急,救的不正是受助人的具體願望嗎?

最近,輕鬆籌的鏈接常常出現在我的朋友圈。打開查看,每個鏈接後面都有一個可憐的人等著救助。悄悄送上自己的一點心意后,我都會在心裡默默說聲對不起,因為那個想籌集的數字和已籌得的數字,相差實在是太遠了,我無力解脫他們的失望。

一些慈善捐助想讓更多的人雨露均沾,所以把救助面鋪得很寬。但善款的數量總歸是有限的,捐助的對象多了,捐助的力度就小了,恐怕救不了急,更救不了窮。等雨露被陽光烘乾,剩下的焦渴還是花兒們都逃不脫的厄運。或許,焦渴的花兒們會說:「真的非常感謝剛才那陣雨露,讓我們多挺了這麼久。」可是我們聽的人會是什麼心情呢?倘若你手上沒那筆錢也就算了,既然有,卻連一個都沒救下來,你是善人呢?還是惡人呢?(來源:新浪博客)

慈善的要義,是尊重而非憐憫

作者:江亞平

我在英國任常駐記者時,曾採訪過一些慈善機構,感想和印象頗深。據統計,英國全國登記註冊的慈善機構已經超過20萬個,這些慈善機構從「殘疾人協會」到「無家可歸者之家」,從「沉船遇難者關懷委員會」到「拯救兒童基金會」,從「難民援助會」到「貓狗救助基金」等,林林總總,無奇不有。英國雖是發達國家,但仍有一些生活的底層的窮人需要救助,另外許多慈善機構還向發展家和地區提供捐助,以幫助那些因貧困、災害、疾病和戰爭等原因而陷入絕境的人們。這大概就是英國慈善事業興旺發達的原因。

在英國,政府資助的慈善機構很少,絕大多數慈善機構都是非政府而且也是非營利組織,其資金來源主要是靠募捐和接受捐款,當然也可以通過義賣和將基金進行投資獲益等其他方式來增加來源。

英國每年的捐款總額少則上百億英鎊,多則200多億英鎊,既有大公司大財團成千上萬的慷慨贊助,也有普通民眾3鎊5鎊的涓涓細流。錢雖然滾滾而來,但卻不得任意挪作他用,每個機構都有專門的信託基金委員會來管理每筆捐款,籌款和開支都有嚴格的法律規定,所有賬目都必須公開,要向捐款人有詳細交代,因此想通過慈善的招牌聚斂錢財,相當困難。

即便是在21世紀的今天,任何國家都離不開慈善事業,因為任何一個社會都有能力和資質高低不同的人。而社會又是一個大家庭,所以救助他人其實就是救助我們自己。英國慈善委員會的人曾告訴我,他們施捨和幫助是因為那些接受援助的人是兄弟姐妹,而不是因為捐贈者悲天憫人或懷有負疚之情。英文字「慈善」源於拉丁文,原意是「愛」。英國不少有識之士多次強調,一定要不斷把愛注入慈善一詞,否則便失去了救助的意義。

慈善事業不應是富人良心發現或心血來潮時的施捨和恩賜,而應是每個人從內心深處發出的同情與關愛。慈善的內涵不是看你捐助了多少,而是看你是否有同情之心。不富裕並不說明就沒有幫助別人的能力,正如俗話所說的:千里送鵝毛,禮輕情誼重。慈善的目的是讓那些限於困頓的人通過別人的鼓勵和幫助重新站起來。慈善事業的問題不是要不要給予幫助,而是以何種方式給予捐助。簡言之,慈善是建立在尊重而不是憐憫基礎上的幫助,至於利用做善事來達到沽名釣譽目的,則是對慈善事業的褻瀆。(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慈善事業要體現平等和尊重

作者:魏穎

慈善是對所有生命的尊重和關愛,其前提是人人平等。做慈善,不僅要在物質上幫助更多的弱勢群體,更重要的是在幫助者與受助者心中傳遞一顆愛心。對捐贈者的尊重,應當體現在具體的工作流程中,有具體的制度保障。

慈善是中華民族世代傳承的美德。筆者認為,慈善是每一社會成員對社會的責任,無論貧富,人人有責。財富來自社會,也應服務於社會。認為慈善是富人的事,這是一種誤區。其實,慈善是人類心靈的事業,慈善文化的穿透力、支配力、影響力是慈善成為社會公眾日常行為的基礎。要使慈善文化深入人心、自然地轉化為行動,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

而讓捐助過程變得簡單,同時受助人的尊嚴也能得到顧及。這種彼此都「輕鬆」的慈善方式,立足於互信、和諧的社會關係,浸潤著尊重、平等的價值觀念,值得推廣。同時,社會慈善體系的「短板」,仍是專業性的機構和人才。這也是亟需解決的問題。

有些人認為,「拿了別人的錢,對資助者就該感恩。」但是也有人認為,資助者和受助者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後者的隱私和尊嚴,同樣不容「踐踏」。筆者認為,健康的慈善文化中,資助者的支持應該是不求回報的。這意味著,一方面,受助者有權對資助者的探望要求表示拒絕;同時,資助者有權了解受助者的情況,但是這種了解,應該是規律性的,並且需要徵得受助者的同意。

特別是對未成年人。除了錢,孩子的成長還有情感需求。資助者可以通過定期交流,給予受助者更多的關懷、鼓勵和正面引導,以便雙方建立起更加親近的關係。在「點對點」的慈善里,期待受助者有一種感恩的心態,似乎是人之常情。但筆者認為,對於個體慈善——尤其是資助未成年人的慈善,資助者對效果的期望,更應該是針對孩子的成年家庭成員的。比如,期望他們能利用資助,給孩子更好的照顧,包括生活、學業、社會行為等。

行善是一種專業化的工作,社會需要更完善的慈善體系,更需要健康的慈善文化,能夠引導和教育受助者和資助者雙方能夠正確地看待資助這件事。增強對捐贈者尊重的意識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把這種意識轉化成能力,轉化成制度,加強監督,讓現有的慈善機構更多地受到民眾的信任,讓每一個人都能釋放更多的正能量、擔負起更多的社會責任,讓我們的社會更加美好、和諧!(來源:海淀文明網)

尊重慈善自由也是社會成熟的維度

作者:堂吉偉德

早在2010年,BNET市調顯示,國內大學畢業生無人願為其大學母校捐款,近七成網友願意把錢捐給慈善機構和希望國小。對此,有專家認為,造成這一現象的根本原因在於中美大學教育不同的模式所致。一方面源於國外名校大多是私立,對於捐款的依賴較大,而國內的多屬公立相對依賴性較低;另一方面則是長期的傳統和文化的原因,再加上管理上的規範性,從而出現了從理念到行為上的巨大差異。

更重要的原因恐怕在於,相比於國外,國內目前還缺乏一種成熟而理性的慈善理念,過於糾結慈善的目的和地域之狹,由此導致了先入為主的目的懷疑和利己傾向。從美國耶魯大學2002屆畢業生張磊向母校捐款,到陳游標到美國紐約向流浪漢進行捐助,再到潘石屹在哈佛大學設立獎學金,幾乎都受到了「何以要在國外」的質疑。事實上,真慈善本就沒有國別和地域之分,也正是所謂的「大愛無彊」。

若每個人,每個地區和每個國家,都局限於「自我解決」的話,那麼慈善也就成了無源之水。慈善是一種權利,更是一種自由,若是沒有了自我選擇的權利,無疑於慈善事業的底線之失。成熟的社會和慈善生態之下,個體擁有絕對的慈善自由與權利,他可以把錢捐給窮人,也可以獻給富人,可以用於國內,也可以投於國外,可以毫無條件,也可以附帶目的,但只要他的做法幫助了別人,做到了扶危濟困,那麼他的行為就值得肯定。否則,任何目的性質疑都是權利干涉,並最終形成對慈善事業的傷害。

相比於國內不健全慈善運作體系而言,青澀而粗淺的慈善素養或許才是最大的短板,也是與國外成熟理念最大的差距。尊重慈善的自由也是社會成熟的維度,由此也可以找到努力的方向。當某天類似的事例再次出現,獲得的是支撐與掌聲而非質疑時,慈善事業才會因為理念的轉變而實現質的飛躍。(來源:西安晚報)

聰明干公益,有效做慈善!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