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一位已過世藝術大師該如何推廣?

一位過世藝術大師,如何推廣?這對國內似乎是一個陌生的話題,那麼問題來了,通過什麼方式讓一位已經成名的藝術大師讓人們重新認識?

在國內,我們似乎看到最多的是:在重要的美術館推出的某某藝術大師誕辰百年回顧展,展覽詳細介紹這位藝術大師生平,並呈現各個時期精彩力作,看起來更像一個視覺體驗版的百度百科,老少皆宜。但對這位藝術大師而言,展覽提供了多少其作品觀看的新面貌與角度,對其市場有多少直接意義?

我們不妨來看看由幾位西方藝術大師基金會(藝術資產)推出的展覽:

2017巴塞爾博覽會銷售作品:菲利普·加斯頓 《Scared Stiff》, 1970 布面油畫作品,售價:1500萬美元。

過 億 的 菲 利 普 · 加 斯 頓

2017年威尼斯雙年展,一位過世藝術大師的名字:菲利普·加斯頓(Philip Guston)在西方世界被談論,他在威尼斯學院美術館的個展「菲利普·加斯頓與詩人們」被許多人譽為此次雙年展最好的個展。甚至出現在不少國內頂級藏家的朋友圈中。

▲威尼斯雙年展期間,在威尼斯學院美術館舉辦的「菲利普·加斯頓與詩人們」個展 © Courtesy of Hauser & Wirth

就在不久之前,菲利普·加斯頓的一幅肖像作品以1200萬英鎊成交,創造了其肖像作品的紀錄。

兩年前,菲利普·加斯頓對國內的許多藏家而言,還是一個陌生的名字。也是從這個時候開始,菲利普藝術資產開始與其如今的代理機構:豪瑟沃斯畫廊合作。

很少人聽說過這位藝術大師,一方面他很早就去世了,另一方面,其去世之後很少有相關的展覽舉辦,只在全球幾個大的美術館舉辦了回顧展。

事實上,只是我們不了解,這位藝術家早在2013年就創下2588萬美元的拍賣紀錄,但之所以顯出1200萬英鎊成交價的重要,以及基金會所做的一系列展覽推廣動作的重要,就要從這位藝術家的生平談起。

▲菲利普·加斯頓 「To Fellini 」 成交價:25,883,750美元(合人民幣1.6億元)

加斯頓1913年生於加拿大蒙特利爾,1980年去世於紐約。70年代之前,菲利普以其抽象表現主義成名為紐約,並成為當時這一風格的主要推動者。70年代之後,他極度個性化的具象視覺語言出現,打破了人們對他藝術的看法,藝術評論人以及現代主義熱衷人士將他的作品視為對抽象表現主義徹底全然的背叛。這一時期的轉變,成為加斯頓藝術上的轉折點,至1980年藝術家去世,這一短暫的藝術轉變時期的創作乍然而止,也在很長時間裡影響了人們對他藝術的看法。

2016年,由加斯頓藝術資產與豪瑟沃斯畫廊共同推出的一場專門介紹加斯頓早期抽象繪畫的展覽在豪瑟沃斯紐約18街空間舉辦,這場展覽是藝術家2003年在倫敦皇家藝術學院舉辦「菲利普·加斯頓回顧展」之後,時隔十多年的一場重要的個展,展覽因此吸引了許多住在紐約的著名藝術家多次來到畫廊觀看。就在此時,的藏家還不太了解這位藝術家。

▲豪瑟沃斯紐約西22街空間菲利普·加斯頓「黑暗中的笑聲,1971及1975年的繪畫」展覽現場圖。攝影:Genevieve Hanson,© 菲利普·加斯頓資產,圖片:豪瑟沃斯

緊接著,加斯頓藝術資產與豪瑟沃斯畫廊在2016年11月推出了:「黑暗中的笑聲,1971及1975年的繪畫」,展覽展出了藝術家以美國第37屆總統理查德 ·尼克松(Richard Nixon)為主題創作的諷刺漫畫。彙集近180幅描繪尼克松及其幕僚的作品,以及加斯頓著名的《可憐的理查德》(Poor Richard)系列作品。這些作品因為藝術家生前所受的各種質疑,在其去世后,很長時間裡都沒有在展覽中出現過。經過個展的詳細梳理,人們得以認識加斯頓在藝術創作上的轉變,以及背後的原因。之後,這一展覽於2017年5月19日巡迴至倫敦豪瑟沃斯畫廊。對於這一展覽,西方《阿波羅》雜誌(Apollo magazine)做出了這樣的評價:「這是一組有著特殊歷史意義,又與時俱進且畫風辛辣的作品。」

▲菲利普·加斯頓(Philip Guston),《無題(可憐的理查德系列)》(Untitled,(Poor Richard)),1971,紙 墨水,26.7 x 35.2 厘米 / 10 1/2 x 13 7/8 英寸。攝影:Genevieve Hanson,© 菲利普·加斯頓資產,圖片:菲利普·加斯頓資產 豪瑟沃斯

之後便是加斯頓在威尼斯雙年展同期開幕的個展:「菲利普·加斯頓與詩人們」,這也是藝術家在威尼斯的首次個展。展覽將他70年代后具有政治批判性的繪畫作品與其他著名的文學批評家觀點並置,呈現藝術家如何尋找並培養自己的靈感來源。

加斯頓作品的轉變源於美國政局混亂的1970年代早期。那時的美國正在民主動蕩和社會矛盾加劇的雙重陰影之下:馬丁·路德·金以及羅伯特·肯尼迪(Robert F Kennedy)相繼遇刺,1968年的總統選舉混亂不堪, 正在進行中的越南戰爭充滿了暴力和殘酷。在其在紐約伍德斯托克的工作室中,加斯頓與好友及作家菲利普·羅斯(Philip Roth)的聊天增添了其對政治局勢的苦惱。兩者同樣對美國流行文化中「胡扯騙人的大話」(crapola)深惡痛絕。這之後,藝術家的創作與政治、文學批評有著許多的關聯,威尼斯的展覽將這樣的關聯性做了很好的呈現。

▲豪瑟沃斯畫廊2017年巴塞爾博覽會現場,左為菲利普·加斯頓作品。 © Courtesy of Hauser & Wirth

這一系列展覽的結果是:就在不久前的巴塞爾博覽會上,加斯頓一幅在轉變時期的繪畫作品,以1500萬美元銷售;而在此之前,正如之前介紹的,另外一幅同樣是轉變時期的肖像繪畫作品以1200萬英鎊成交,刷新了其肖像作品的成交記錄。雖然加斯頓的抽象作品早在2013年就曾在佳士得以2588萬美元的紀錄成交,但其轉變時期之後的創作在很長的時間裡市場都沒有成長起來。這一系列展覽毫無疑問推動了人們對其這一時期作品的重新認識。

亞 歷 山 大 · 考 爾 德 對 話 大 衛 · 史 密 斯

我們再來看看另外兩位20世紀雕塑大師的一場展覽,同樣帶給我們有關藝術大師舉辦展覽的一些新啟示:

▲亞歷山大·考爾德基金會負責人(右)與大衛·史密斯藝術資產(左)在「亞歷山大·考爾德 / 大衛·史密斯」(Alexander Calder / David Smith)對話展現場

今年6月11日,由亞歷山大·考爾德基金會(Calder Foundation)與大衛·史密斯藝術資產(The Estate of David Smith)攜手合作的一場名為「亞歷山大·考爾德 / 大衛·史密斯」(Alexander Calder / David Smith)對話在豪瑟沃斯畫廊蘇黎世空間舉辦,這是兩位20世紀藝術大師的首次對話展,展覽的特點在於通過兩位藝術家作品的對話,探討兩位藝術家如何拓展傳統雕塑的局限,用三維立體重新定義了抽象雕塑。

兩位藝術家在他們生前並沒有過直接的交往。只有詳細了解他們生平的基金會(藝術資產)負責人才知曉的一次短暫的碰面,那是1962年,義大利政府邀請考爾德與史密斯參與義大利斯波萊托(Spoleto)舉辦的第四屆「兩個世界藝術節」(Festival of Two Worlds)。在史密斯去世前兩年,二人首次相遇,可能彼此交換了他們關於雕塑、繪畫、藝術的看法,但是否果真如此,恐怕也只有兩位藝術家知道。

亞歷山大·考爾德與大衛·史密斯活躍於20世紀20年代末、30年代初,但一個在美國,一個在歐洲。當時的背景是:現代藝術的興起,藝術家們都在思考如何突破傳統的束縛。對兩位雕塑藝術家而言,他們都在思考如何突破傳統雕塑的邊界。雖然同時在思考這一個問題,二者得到了不一樣的答案。

在60年代那場展覽相遇后的半個世紀里,他們的作品很少被關聯在一起。直到「亞歷山大·考爾德 / 大衛·史密斯」的首次對話展的呈現。當他們一組一組的雕塑作品被並置在一起,人們發現,他們雖然如此不同,卻又如此相似。

▲「亞歷山大·考爾德 / 大衛·史密斯」(Alexander Calder / David Smith)對話展現場,左為大衛·史密斯肖像作品,右為亞歷山大·考爾德肖像作品。© Calder Foundation, New York / 2017, ProLitteris, Zurich Courtesy of the Foundation and Hauser & Wirth © The Estate of David Smith Courtesy of the Estate and Hauser & Wirth

在展覽的入口,呈現了兩位藝術家的肖像雕塑。考爾德的肖像是由一些線條組成,掛在空中,這顯示出它的輕盈感,充滿了詩意;相反,史密斯的作品是用現成品的鋼鐵製成,非常粗獷,充滿了工業感。它們在空間里彼此對望,輕與重、剛與柔,結合的恰到好處。

兩件肖像作品體現出了各自的特點:史密斯被成為雕塑界的鋼鐵俠,考爾德被成為雕塑界的詩人。

▲亞歷山大·考爾德(Alexander Calder),《紅色的花》(Red Flowers),1954,金屬薄片 鐵絲 油漆,130.8 x 109.2 厘米 / 51 1/2 x 43 英寸。© 考爾德基金會,紐約 / 2017 ProLitteris,蘇黎世,圖片:考爾德基金會,豪瑟沃斯

▲大衛·史密斯(David Smith),《鋼鐵繪畫 II》(Steel Drawing II),1944 - 1945,鋼鐵 油漆,62.2 x 63.8 x 21.7 厘米 / 24 1/2 x 25 1/8 x 8 1/2 英寸。攝影: Genevieve Hanson,© 大衛·史密斯藝術資產,圖片:大衛·史密斯藝術資產,豪瑟沃斯

兩位藝術家也在通過他們的雕塑探討:繪畫是什麼(drawing in space)。他們熟練地掌握了繪畫和素描的視覺語言——線條、二維平面以及顏色,並模糊了素描、油畫和雕塑之間的界限,創造出了富有創新精神的作品。在考爾德《紅色的花》中,回應了雕塑是「空間的素描」的這一想法,由一條條線串聯起紅色的花,這些線在考爾德眼裡就是畫面中的一根根線條。同樣在史密斯的《鋼鐵繪畫 II》中,他用雕刻的方式來做繪畫。他們都用自己的創作回答了怎麼在空間中創作繪畫。大衛·史密斯曾說過:「雕塑就是在空間的繪畫,二維與三維的創作其實沒有區別。」

同時,他們在探討雕塑的輕盈感。在兩位創作於60年的兩件大型雕塑作品中,雖然都是大體積的作品,但考爾德通過雕塑上面輕盈轉動的點與面,讓整個雕塑充滿了輕盈感;而史密斯則是通過塊面與粗線條的塑造,也將雕塑的沉重感打破。二者都在挑戰「雕塑必須規模巨大」的這一假設。

通過首次兩位藝術大師基金會(藝術資產)的合作,展覽提煉出兩位藝術大師在雕塑上所追求的共同點:空間、重力、工業感;以及有關「雕塑與繪畫的關係,雕塑怎樣繼續發展」這些問題的不同答案。

考爾德和史密斯的作品強調了雕塑與它們所在空間的關係。他們通過手頭可以使用的工業材料,擴大了雕塑的規模和重量,從而讓他們的雕塑在自然與城市中都能找到歸屬感。為了給雕塑創造一個新的規模,他們鼓勵將作品放在環境之中,並從根本上改變了觀眾在廣場或山丘的體驗。

他們堅信,雕塑應該更多地參與觀眾的欣賞體驗——雕塑是可以被感知的,具有表現力的媒介,而不只是一個靜態的、被觀看的對象。

這一場對話展延伸出有關雕塑傳統命題的不同答案,也為當下雕塑的發展提供了參考意義。雖然二者都已是成名的雕塑大師,但彼此作品的並列無疑重新加深了人們對於二者雕塑及藝術的理解。

我 們 如 何 重 新 認 識 藝 術 大 師 的 價 值 ?

作為代理眾多著名藝術家藝術資產及基金會的畫廊,豪瑟沃斯畫廊在推廣過世藝術家上,有著自己的思考,畫廊副總裁馬克·佩約特(Marc Payot)對雅昌藝術網說到:「針對過世藝術家,我們要做的是可以為他們的全球市場成長帶來多大的貢獻,以及在展覽上我們能做到多大的不同等。」

除了確保展覽的不同,來自考爾德基金會負責人的意見是:「持續不斷地挖掘藝術家新的價值,並將這些價值不斷地通過展覽傳遞出去。比起知道一位藝術大師,如何讓人更深刻、更強烈地去理解這位藝術大師是我們所關注的。所以我們總是與新的策展人、美術館合作,碰撞出新的觀念,新的項目。就在『亞歷山大·考爾德 / 大衛·史密斯』對話展舉辦的同時,考爾德還同時在全球的其他地方有5場重要的展覽,一場在丹佛,兩場在紐約,以及另外兩場在法國。」

大衛·史密斯藝術資產負責人表示同意:「每天,當你面對藝術家這些作品時,在這個全新的世界里,需要去思考如何將這些作品進行重組,給這個全新的時代帶來全新的東西。同時,要將藝術家的作品帶去一個全新的語境中,如何篩選作品,如何呈現展覽等,對我們藝術資產而言都是挑戰。大衛·史密斯從未去過做展覽,如果他的作品進入,那將會是一個全新的語境。」

除了展覽,如何在當下時代重新喚起藝術大師藝術創作新價值?馬克·佩約特提到邀請年輕一代的批評家,寫作者來就過世藝術大師的作品發表觀點的重要性,「這可以吸引更年輕的人來閱讀其的作品,發現作品中新的內容。」

▲豪瑟沃斯畫廊2017年巴塞爾博覽會現場

© Courtesy of Hauser & Wirth

通過這些展覽上的推陳出新,或直接作用於過世藝術大師的市場,當展覽相關的作品出現在各個重要的博覽會,以及拍賣市場中,將會產生相應市場效應,就像過億的菲利普·加斯頓;或重新帶來人們有關藝術大師價值的思考,甚至他們所倡導的藝術理念在當下全新語境中的延伸拓展,讓人們可以更深刻、強烈地去理解這位藝術大師。

據悉,巴塞爾著名的貝耶勒基金會(Fondation Beyeler)將於2018年巴塞爾藝術展期間 ,舉辦阿爾貝托·賈科梅蒂(Alberto Giacometti)與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大展。這兩位20世紀藝術大師同樣受到超現實主義的深刻影響,在抽象主義佔據主流的時代,兩位藝術家均偏愛相對具象的風格。無疑,屆時這場大展將會是一場令人無比興奮的視覺盛宴。

作者:羅書銀 / 來源:雅昌藝術網

世界很大,藝術很美。南方文交所藝術品交易中心,讓藝術與互聯網聯姻,打造「互聯網+金融+藝術」跨界創新平台,首創基於資金、結算、鑒定、倉儲「四分離制度」的藝術品交易模式,可反覆交易,可提貨收藏。在這裡,品位生活,發現藝術和藝術品投資的魅力。每一個家庭,都應該擁有一件藝術品!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