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大唐榮耀!唐朝的黑科技到底有多厲害

提起唐朝,一直以來都是中華民族引以為傲的一個朝代。它是歷史上最輝煌的一個王朝,國力強盛、疆域遼闊、經濟繁榮、文化燦爛,各種發明層出不窮,有的甚至流傳幾千年,影響到現在。那麼,唐朝的黑科技到底有多厲害呢?黑君今天就跟大家一起漲姿勢。

雕版印刷術

所謂雕版印刷術,具體是指印書的時候,先用一把刷子蘸了墨,在雕好的板上刷一下,接著,用白紙覆在板上,另外拿一把乾淨的刷子在紙背上輕輕刷一下,把紙拿下來,一頁書就印好了。一頁一頁印好以後,裝訂成冊,一本書也就印刷成功了。

雕版印刷術究竟是什麼時候發明的?由於年代久遠,現在很難考證。長期以來,中外學者對這個問題爭論不休,說法達幾十種之多。但多數學者認為創始於唐朝,並在唐朝中後期開始普遍使用。1900年在甘肅敦煌發現的一卷首尾完整的《金剛經》(如上圖),這是現存有明確年月記載的最早的印刷品,卷末印有「咸通九年四月十五日」字樣。說明了這件印刷品是唐懿宗咸通九年即公元868年。令人痛心的是,這部珍貴的雕版印刷品於1907年已被英國人斯坦因盜走,現在還存在英國倫敦不列顛博物館里。

唐代有部著作中談到,高僧玄奘於公元629—645年間訪問印度,回國后,曾「以回鋒紙印普賢像,施於四方,每歲五馱無餘」。由此可見,雕版印刷術的發明可以追溯到貞觀(公元627—649年)年間。隨著雕版印刷的發明,印刷業在唐代後期迅速興起。宋代雖然發明了活字印刷術,但普遍使用的仍然是雕版印刷術。歐洲人自己造紙是12世紀的事,使用雕版印刷要到14世紀末和15世紀初才出現,比晚了好幾個世紀。

火藥

火藥是古代的四大發明之一,又被稱為黑火藥。是在適當的外界能量作用下,自身能進行迅速而有規律的燃燒,同時生成大量高溫燃氣的物質。在軍事上主要用作槍彈、炮彈的發射葯和火箭、導彈的推進劑及其他驅動裝置的能源,是彈藥的重要組成部分。

火藥的研究始於古代煉丹術。是最早發明火藥的國家,隋代時,誕生了硝石、硫磺和木炭三元體系火藥。唐朝中期的書籍里已經有了製成火藥的配方。黑色火藥在晚唐(9世紀末)時候正式出現。從目前的史料來看,最早使用火藥武器是唐天祐元年(公元904年)。當時,地方割據勢力在互相攻伐中,曾使用飛火攻城。飛火就是在箭桿上綁一個火藥團,點燃引信后射出去(如上圖)。

火藥兵器的出現,揭開了兵器發展史上的新篇章,人們從使用冷兵器邁向使用火器的階段,預示著軍事史上的一系列變革。在將火藥應用於軍事鬥爭的實踐活動中,走在世界的最前列。現代火藥起源1771年,比歐洲出現火藥武器早了幾百年。

曲轅犁

有過農村生活經驗的小夥伴應該對圖中的農具不陌生吧?它叫曲轅犁。最早記載曲轅犁的文獻是唐代陸龜蒙《耒耜經》。在其書中詳細記載了曲轅犁的外形和結構,如下文:耒耜者,古聖人之作也……經曰:「耒耜,農書之言也,民之習通謂之犁。冶金而為之者,曰犁鑱,曰犁璧。斫木而為之者,曰犁底,曰壓鑱,曰策額,曰犁箭,曰犁轅,曰犁梢,曰犁評,曰犁建,曰犁槃。

曲轅犁在農業發展史上有著劃時代的意義。與前代的直轅犁相比,增加了策額、壓鑱、犁評,從而在耕作時可以調節入地的深淺,曲轅代替直轅,使犁轅縮短,減輕犁身重量,轉動方便;犁轅由直變曲,降低了犁的受力點,既減輕了農夫的體力消耗,又大大節省了畜力。曲轅犁的出現標誌著傳統步犁的基本定型。

筒車

又稱水轉筒車。一種以水流作動力,取水灌田的農用工具。唐朝人陳廷章在《水輪賦》曰:「水能利物,輪乃曲成。升降滿農夫之用,低徊隨匠氏之程。始崩騰以電散,俄宛轉以風生。雖破浪於川湄,善行無跡;既斡流於波面,終夜有聲。」

高轉筒車是筒車的一種,屬於提水機械。所謂高轉筒車是指其提水高度較一般筒車加大,必須藉助湍急的河水衝動。這種筒車的適用範圍是水很低而岸很高,以人力或畜力為動力,外形如龍骨車,其運水部件如井車。最早出現在晚唐,用於灌溉水稻。

唐朝水轉筒車已傳到日本。829年,日本的太政府符專門談及應作水車事,說:「傳聞唐國之風,渠堰不便之處,多構水車。無水之地,以斯不失其利。此間之民,素無此備,動若焦損。宜下仰民間,作備件器,以為農業之資。其以手轉、以足踏、服牛回等,備隨便宜。」筒車巧妙地運用了水力,節省了勞動力,是古人的智慧結晶。

僧一行

黑君要介紹的這個僧一行是個特別了不得的唐朝僧人,他精通佛學、曆法、數學和天文,是世界上最早準確測量子午線長度的人。在數學上他發明了不等間距二次內插法公式,還與人製造出了測定天體球面坐標的儀器:渾天銅儀。簡直就是個通才啊,黑君佩服的五體投地。下面黑君逐個簡要介紹下僧一行的這些創造性成果:

①測量子午線長度

子午線也稱經線,和緯線一樣是人類為度量方便而假設出來的輔助線,定義為地球表面連接南北兩極的大圓線上的半圓弧。任兩根經線的長度相等,相交於南北兩極點。每一根經線都有其相對應的數值,稱為經度,指示東西位置。唐開元十二年(公元724年),在僧一行的倡議和領導下,開展了一次大規模的天文測量活動。測量內容包括春分、夏至、秋分、冬至的正午時八尺之竿的日影長度、北極高度和晝夜的長短等。測量點多達十三處。北起鐵勒(今內蒙北),南達林邑(今越南中部)。重點測量了滑州(今河南滑縣)、浚儀(今開封)、扶溝和上蔡這四個地點的北極高度和日影長度,還測量了這四個地點之間的距離。結果雖不十分精確,但是世界上首次大規模進行測量子午線工作。國外最早測量子午線的是阿拉伯天文學家阿爾·花剌子模等人。他們於公元814年在美索不達米亞進行了測量子午線的工作,比晚了近九十年。

②不等間距二次內插法公式(水印處為:FNPV2=-20

內插法,一般是指數學上的直線內插,利用等比關係,是用一組已知的未知函數的自變數的值和與它對應的函數值來求一種未知函數其它值的近似計算方法。古代早就發明了內插法,當時稱為招差術,如公元前1世紀左右的《九章算術》中的「盈不足術」即相當於一次差內插(線性內插);隋朝作《皇極曆》的劉焯發明了二次差內插(拋物線內插);唐朝作《太衍歷》的僧一行又發明了不等間距的二次差內插法;元朝作《授時歷》的郭守敬進一步發明了三次差內插法。在劉焯1000年後,郭守敬400年後,英國牛頓才提出內插法的一般公式。

③渾天銅儀

渾天銅儀是在漢代張衡的渾天儀的基礎上改制而成,其精密度與靈活度大大超過了渾天儀。它利用水力運轉,每晝夜自轉一周,上列星宿,與天相吻合。另有兩個木人,一個每刻擊鼓,一個每辰敲鐘,均能按時自動。這是世界上最早的計時裝置。一行重新測定了150多顆恆星的位置,發現了恆星移動的現象,是世界上第一個發現恆星運動的人。1982年,國際天文組織將月球劃分幾個區域,命名其中一個為"一行"區域,以紀念一行對世界天文學的貢獻。

孫思邈

提到唐朝醫學,不能不提藥王孫思邈。他是京兆華原人(今陝西省銅川市)人,活了102歲(也有說活了141歲),是乃至世界歷史上著名的醫學家和藥物學家。他對醫學的貢獻體現在「二十四個第一」,黑君在這裡僅舉幾個為例:他是第一個倡導建立婦科兒科的人;第一個麻風病專家;第一個提出復方治病;第一個提出防重於治的醫療思想。值得一提的是,孫思邈也是第一個完整論述醫德的人,認為「人命至重,有貴千金,一方濟之,德逾於此」以及「大醫精誠」。隋唐兩代帝王屢次請他做官,他都固辭不受,而是回到民間,雲遊四海救死扶傷。臨終時遺囑「薄葬,不藏明器,祭去牲牢」。其人格令後人敬佩,為這位偉大的古代醫學家點贊!

選一個你喜歡的關鍵詞回復

機器人 | iPhone | 遊戲

以下是神奇的黑科技傳送門:

長按,識別圖中二維碼,來找黑君

我們都愛黑科技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