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典韋捨命力保曹操,典滿官職卻成遺憾

在廣為流傳的三國二十四名將中,無論是哪個版本,民國后典韋一直排在了第三位,人稱古之惡來。小編年少時接觸到典韋這個名字的時候,非常好奇。因為三國演義對於趙雲,關羽,張飛等人的層層渲染,導致典韋在三國演義中的星光黯淡了不少。根據很多遊戲的能力值展現,典韋的武力都是名列前茅的,於是更加想要去了解這樣一位人物。

三國演義中曾經有詩讚之曰:「鐵戟雙提八十斤,威風凜凜鎮乾坤。欲將英傑從頭數,惟說當年有典韋。」

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一起看看在三國志中都記載了典韋哪些事情,並且根據典韋的兒子典滿,看看曹家給古之惡來的兒子封了哪些官。

一:為人報仇,無人敢近

典韋,陳留己吾人也。形貌魁梧,旅力過人,有志節任俠。襄邑劉氏與睢陽李永為讎,韋為報之。永故富春長,備衛甚謹。韋乘車載雞酒,偽為候者,門開,懷匕首入殺永,並殺其妻,徐出,取車上刀戟,步去。永居近巿,一巿盡駭。追者數百,莫敢近。行四五里,遇其伴,轉戰得脫。由是為豪傑所識。

典韋,是陳留己吾人。他長得相貌雄偉,還是位臂力過人,有志氣,俠肝義膽的人。早年間襄邑的劉氏和睢陽的李永有所矛盾,典韋曾經和劉氏有舊,於是就打算仗義得幫助劉氏。李永曾經作過富春長,為官的他家中防備非常森然。因為李永家中作案的難度較大,所以他打算在門外偷襲,典韋於是駕著車,車上載著雞酒,偽裝成正在等人的樣子。當李永出家門的時候,典韋用暗藏的匕首殺掉了李永和李永的妻子,為劉氏報仇。完成了行刺以後,典韋慢慢的走向了自己所駕的車,將藏在車裡面的手戟取出,大搖大擺的離開了。各位看官可能要問為什麼沒人追殺呢?我們繼續往下看,因為李永居住在鬧市區,當時的人看到典韋行刺都已經嚇傻了。眾人反應過來以後,追殺的人有數百人,但是看到典韋的長相,行刺李永的手段,和在陽光下手持雙戟逐漸離開的背影,沒有人敢接近典韋。典韋走出去了四五里地,遇到了李永的人,典韋力戰逃脫。因此典韋逐漸被各路豪傑所得知,雖有了名氣,但卻因招惹豪強,殺害官吏而逃亡。

二:軍旅生涯,計步殺敵

初平中,張邈舉義兵,韋為士,屬司馬趙寵。牙門旗長大,人莫能勝,韋一手建之,寵異其才力。后屬夏侯惇,數斬首有功,拜司馬。太祖討呂布於濮陽。布有別屯在濮陽西四五十里,太祖夜襲,比明破之。未及還,會布救兵至,三面掉戰。時布身自搏戰,自旦至日昳數十合,相持急。太祖募陷陳,韋先佔,將應募者數十人,皆重衣兩鎧,棄楯,但持長矛撩戟。時西面又急,韋進當之,賊弓弩亂髮,矢至如雨,韋不視,謂等人曰:"虜來十步,乃白之。"等人曰:"十步矣。"又曰:"五步乃白。"等人懼,疾言"虜至矣"!韋手持十餘戟,大呼起,所抵無不應手倒者。布眾退。會日暮,太祖乃得引去。

在初平年間,張邈大舉義兵,典韋就在被招募的大軍中,他的部隊屬於司馬趙寵(真的就叫這個名字,姓司馬,不是官職司馬)管轄。當時在不對中有一面牙門旗又高又沉,沒有人能夠將其舉起,但是典韋一隻手就將牙門旗舉起,司馬趙寵對他的力氣而感到驚訝,於是慢慢被重視起來。不久后典韋加入了夏侯惇的軍隊,每次隨從征戰,都奮勇殺敵,戰功顯赫,於是被封為了司馬(小編認為應該是軍隊中的別部司馬)。

典韋真正大放光彩的就是在曹操討伐呂布時的戰役。當時曹操攻打呂布所在的城市濮陽,曹操趁呂布不在城中打算偷襲,夜裡進攻,第二天早上成功攻破了。但是呂布的軍隊就屯駐在濮陽城西邊四五十里的地方,曹操攻破城池以後,大軍還未及時調整時,呂布率領援軍到來,雙方在城外共有三面交戰點。呂布也親自參加到了戰爭當中,雙方從清晨一直打到了擦黑兒時分共計十多個回合。曹操軍隊漸漸的撐不下去了,於是曹操開始選召突擊敵陣的精兵,典韋主動的加入了突襲部隊,並且同被招募的有數十個人,他們每人穿著兩件鎧甲,並且將盾牌丟棄,只帶著長矛和飛戟出戰。這時呂布軍隊打算將曹軍完全包圍起來,曹操軍隊越來越需要一個突破口了。典韋和敢死隊們殺向敵陣,呂布軍用弓弩打算將這波敢死隊射殺,但是典韋毫不畏懼,在成功躲掉箭雨的同時也接近了敵軍,因雙方部隊交雜錯亂,於是對方弓箭手停止攻擊,並且步兵向前,打算一舉殲滅典韋的敢死小部隊。敵軍慢慢接近,典韋告訴其他士兵敵軍距離咱們十步再告訴我,於是自己暗暗將飛戟準備好,其他士兵說:「已經十步了」,典韋又說:「五步再告訴我」,其他士兵都很懼怕,就告訴典韋敵軍已經到了,於是典韋突然飛出自己暗暗準備好的飛戟,擲向了地方軍隊,對方應聲倒地,想要圍殲典韋部隊的呂布軍被打了個措手不及,典韋的敢死隊乘勝追擊,雖然沒有造成決定性的突破,但是對局部士氣起到了鼓舞的作用。戰鬥接下來並沒有再持續多長時間,呂布軍隊就主動撤退了,當時已經是日暮時分,曹操也率軍回城了。

三:身先士卒,不拘小節

拜韋都尉,引置左右,將親兵數百人,常繞大帳。韋既壯武,其所將皆選卒,每戰鬥,常先登陷陳。遷為校尉。性忠至謹重,常晝立侍終日,夜宿帳左右,稀歸私寢。好酒食,飲啖兼人,每賜食於前,大飲長歠,左右相屬,數人益乃供,太祖壯之。韋好持大雙戟與長刀等,軍中為之語曰:"帳下壯士有典君,提一雙戟八十斤。"

經過上一場戰爭,曹操可算是通過消耗支撐了下來,典韋曾因其壯舉,於是拜為都尉,自此將其安排在隨身左右,並且授予典韋親兵數百人,典韋的職責也就是帶領那親兵圍繞曹操的營帳做警備。

典韋不止自己武藝高強,他所挑選的將兵也都是精英中的精英,每次參與到戰爭中時,經常身先士卒,在經過一定的戰爭且積累了一定的功績后,被升為了校尉。典韋是一個忠義且性格謹慎的人,經常在曹操帳外整天警戒,而到了深夜,典韋的營帳就設置在曹操寢居地的附近。

典韋在飲食方面,不拘小節。他喜歡大吃大喝,每次所飲的酒和所吃的食物,都會比別人多很多。每次曹操賜給他的食物,都縱情的吃喝,邊上有好多人侍奉典韋的飲食甚至於都忙不過來,曹操看后對典韋大加稱讚。典韋喜歡使用一對巨大的雙戟和長刀等兵器,在軍隊中人們用:「賬下有一位壯士典韋,手提一對八十斤的戟」來描述他。四:將星隕落,忠義流芳太祖征荊州,至宛,張綉迎降。太祖甚悅,延綉及其將帥,置酒高會。太祖行酒,韋持大斧立后,刃徑尺,太祖所至之前,韋輒舉斧目之。竟酒,綉及其將帥莫敢仰視。后十餘日,綉反,襲太祖營,太祖出戰不利,輕騎引去。韋戰於門中,賊不得入。兵遂散從他門併入。時韋校尚有十餘人,皆殊死戰,無不一當十。賊前後至稍多,韋以長戟左右擊之,一叉入,輒十餘矛摧。左右死傷者略盡。韋被數十創,短兵接戰,賊前搏之。韋雙挾兩賊擊殺之,餘賊不敢前。韋復前突賊,殺數人,創重發,瞋目大罵而死。賊乃敢前,取其頭,傳觀之,覆軍就視其軀。太祖退住舞陰,聞韋死,為流涕,募間取其喪,親自臨哭之,遣歸葬襄邑,拜子滿為郎中。車駕每過,常祠以中牢。太祖思韋,拜滿為司馬,引自近。文帝即王位,以滿為都尉,賜爵關內侯。

眾所周知,典韋去世的很早。有人說正是曹操害了他,也有人說是典韋貪酒。那我們根據三國志來詳細了解一下典韋的最後一次出場。

曹操在南征荊州的路上,路過了宛城,張綉此時主動獻城投降,曹操因此非常開心,邀請張綉及其將領擺設酒席,飲酒高歌。曹操在飲酒的同時,典韋就手持大斧站在曹操的身後,他所持大斧的刀刃約有一尺多長(巨斧),每當有人接近曹操或給曹操敬酒的時候,他都舉起斧子目視對方。直到宴會結束以後,張綉及其將領也沒有人敢仰視他。過了十幾天後,張綉叛亂。

在這裡,小編要根據三國志來還原一下為什麼張綉要叛亂。首先,張綉有一個叔叔叫張濟,張濟早些年見就被箭矢射殺。曹操納降張綉以後,納了張濟的妻子為妾,也就是張繡的嬸兒,因此張綉非常記恨曹操。但是下文就和大家熟知的不一樣了,曹操得知張綉對自己記恨以後,想要秘密幹掉張綉,但是曹操的秘謀被張綉發現了,於是張綉才叛亂的。

張綉叛亂,採用的是偷襲曹操營帳的方式,曹操因為有所懈怠,於是被打了個措不及防,倉皇之下急忙逃走,這時候生命是第一位的,獨自找了一匹馬就飛奔而逃。宛城距離曹操最近的軍事營寨較為遙遠,此時最需要的就是時間。那誰能為曹操爭取逃生的時間呢?其實不只是典韋,還有曹操的長子曹昂,侄子曹某(字安民,名不詳)和一眾忠心耿耿的士兵們。典韋主動在曹操離開的門前手持兵器站立,想用自己的肉身來為曹操爭取更多的時間。典韋在門前越戰越勇,曾經一度阻擋了敵軍多次進攻,慢慢導致敵軍不敢冒失向前。看到典韋如此神勇,叛軍頻頻開始從別的門衝出追殺曹操。當時典韋身邊尚有十幾名死士,都冒死殺敵,以一當十,甚是壯觀。叛軍人數越來越多,典韋用長戟左殺右擋,曾經有一次典韋用武器橫劈,有十多把敵軍的長矛被摧毀。不久后,典韋身邊的士兵死傷殆盡,而典韋也身受幾十個創口,依舊與敵軍短兵相接。這時敵軍還想要抓活的,於是派了兩個人想要活捉典韋,但是典韋力大無比,將前來的兩個士兵用雙臂分別夾在了手臂和腰之間,並將士兵殺死,其他的叛軍看到了以後遲遲不敢向前。典韋看到了這種情況,自知無法活著逃脫,且要儘力為曹操爭取更多逃跑的時間,於是他毅然決定向敵軍發起反衝鋒,敵軍甚眾,而典韋卻只有他自己。典韋反衝鋒又殺了數名叛軍,最終創傷複發,瞪著眼睛大罵對方而死。直到典韋戰死後,賊軍才敢上前,割下典韋的首級,將他的首級在各軍傳看,且全軍一起參看了典韋的屍體。

曹操成功逃到了舞陰之時,聽說了典韋已經戰死,於是悲傷欲絕,流下了傷心的眼淚。曹操還派出了間諜將典韋的屍體偷運回來,葬在了襄邑地區,拜典韋的兒子典滿為郎中。曹操的車駕每次路過典韋墓的時候,都會停下祭奠一番。曹操對典韋的思念並沒有因為時間的流逝而淡下去,曹操是不是還會想起那個曾經在自己左右的古之惡來,於是又拜典滿為司馬,並且安排在自己的身邊做事。現在大家都認為是曹操將典滿養於自家中,但根據三國志的「引自近」還真心猜測不出具體情況,如果採用意譯的方法,應該是留在自己身邊辦差了。曹丕稱帝以後,封典滿為都尉,又賜予他關內侯。

五:典滿官位並不高

小編最近除了複習三國志以外,還在拜讀劉太祥先生所著的《漢代政治文明》一書。小編(全網統一名稱:只聊三國)不才,對於典韋的兒子典滿三次晉封的官職有自己的一絲絲看法。小編想要探究一下典滿逐次陞官到底有多大。

首先我們設定一個前提,典滿的官職是越升越大的。清楚了這個前提后咱們繼續往下看。

典滿第一次被封為的是郎中,據小編分析肯定不是皇帝身邊的問詢機構人員。而這個郎中很有可能是曹操當時官職屬下的郎中,從屬於中央長官的一個管理陪從,侍衛,問詢機構的成員之一,郎中在秦漢時期還有一個專門的職位就是侍衛。綜上所述,典滿被封的郎中應該還是他爹的老本行,不知是性質不同還是許褚上位,對於典滿並沒有過多記載。

第二次被封為了司馬,這個司馬當然不是朝廷中位極人臣之一的司馬,也不是漢朝大將軍下屬的軍司馬。而此處應該是軍職的司馬,根據陳壽老先生的一貫作風,此處的司馬專有名詞為別部司馬。別部司馬顧名思義,就是一定範圍內的領軍將官,相當於東吳孫策稱侯后帳下陳武的官職大小一樣,按照三國演義來說就是一位部將。而這位部將可大可小,依據具體情況而定。其實官職也並不大。

典滿最後一次受封為都尉,這個也是軍事官職,原先主要任務是在太守之下,輔助太守管理軍事相關。但是都尉在東漢時的地位直線下滑,他的職能逐漸被太守吞併,在魏晉時期達到歷史最低點。如果套用九品中正的官職作為參考,都尉的位置應該是五品(東漢)到七品(晉)之間,地位逐漸下降,官職逐漸虛化。

而典滿被賜予的關內侯也是很有文章的,戰國時期秦國商鞅變法確立了二十等爵制度,漢承秦制,爵位傳統也傳承了下來。而關內侯,是二十等爵制度中第十九等級,其實是正數第二大的爵位。這個爵位一般享有的待遇是,有稱號,沒有實際的封國,依據戰功會賜予一部分的食邑,可以根據食邑戶數來收取一定的租稅之權。但在魏晉時期,關內侯逐漸形成虛封的習慣,基本上就是有名無實了。西漢時曾有衛青和蘇武受封關內侯,而曹魏封蔣濟,典滿(曹丕登基初),鍾會(曹髦登基初)等人為關內侯,雖然鍾會大名鼎鼎,但是封侯時間卻在他立功之前。再相對比回著名的衛青和蘇武等人,小編只想表達關內侯的職位重要性隨著漢朝政治制度的不斷完善和時間的流逝,逐漸並不「值錢」了。

典韋一生忠心護主,為曹操寧可捨棄自己的生命,實乃一英雄也。後人亦有詩讚之曰:「守護中軍帳,英雄獨典韋。聞風皆膽裂,望影總魂飛。 猿臂持雙戟,彪軀掛鐵衣。淯河鏖戰死,千古顯神機。」

而典韋的兒子典滿官職一直居於閑職且晉陞較慢,可能是因為並無功勞,也許是因為許褚的上位所帶來的影響,興許是為了持續將其保護於殿堂,或者是時間真的讓典韋的星光黯淡了一些吧。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