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南海耍橫頻添亂,暴露特朗普致命弱點

美軍驅逐艦巡弋南海(資料圖)

與朝鮮嘴仗持續之際,美國又在南海彰顯存在感。據美國官員透露,8月10日,美軍「麥凱恩」號導彈驅逐艦在南沙群島美濟礁鄰近海域進行了「航行自由行動」。對此,外交部和國防部深夜回應。事態引發高度關注。

分析稱,對比歐巴馬政府時期,川普政府上台後,美國軍艦擅入南海海域頻率驟增。美方相關表態,也像川普本人的性格一樣充滿不確定因素,這同美國整個亞太戰略密切相關。

眼下,美國亞太戰略正處於調整期,其總體外交戰略也是如此。陰晴不定的美國政府四處出擊,恰恰暴露了其當前的致命弱點。

美軍南海動作升級

根據媒體報道所做的不完全統計,此次擅闖美濟礁是川普執政以來美軍第五次所謂「航行自由行動」。

在此之前, 5月24日,美軍「杜威」號導彈驅逐艦擅自進入美濟礁12海里之內;6月8日,美軍兩架B-1B「槍騎兵」戰略轟炸機飛越東海和南海上空;7月2日,美軍「斯坦塞姆」號導彈驅逐艦進入西沙中建島12海里;7月6日,美國再次派兩架B-1B「槍騎兵」戰略轟炸機飛越南海執行「飛越自由行動」。

除了軍艦擅入海域,美國還不時夥同盟友對施壓。日前,—東盟外長會通過《南海行為準則》框架文件,輿論普遍認為,這對推動與東盟關係發展以及維護南海地區乃至整個亞太地區的和平穩定來說,都是好事。

而就在這時,美國、日本和澳大利亞外長發表聯合聲明,強烈反對在南海和東海的「單方面(海洋)行動」。

對此,菲律賓的表態讓美國尷尬不已。菲律賓外長卡耶塔諾表示,南海的和平穩定最為重要,菲律賓不希望南海再起爭端。「我們尊重其他國家的立場,但菲律賓是個主權獨立國家,沒人可以告訴我們要做什麼。菲律賓將自己決定,怎樣做才對國家利益有好處。」卡耶塔諾說。

在菲律賓這個傳統意義上的盟友那裡遇挫,美國只好換地兒求安慰。五角大樓消息稱,美國國防部長馬蒂斯和越南國防部長吳春歷於華盛頓舉行了會晤,商定發展海軍合作,包括組織美國海軍航母2018年訪問越南港口。這將是1975年越南戰爭結束后美國航母首次訪問越南。

8月8日,美國國防部長馬蒂斯(左)與到訪的越南國防部長吳春歷(右)舉行會談

早在5月份越南總理阮春福訪問白宮之際,川普就已提出航母訪越的想法,當時還一度被越南媒體大篇幅報道。路透社評論稱,兩個當年拼得你死我活的對手,如今卻愈走愈近,美軍航空母艦訪越,除象徵美越兩國外交增溫,恐怕也是美國有意對南海議題再次表態。

無所適從的川普政府

美國布萊特巴特新聞網標題為《川普挑戰南海主張的五角大樓計劃》的獨家報道稱,川普政府已經批准五角大樓關於常態化開展「航行自由行動」挑戰所謂「在南海過度海洋主張」的年度計劃。

從數量上看,川普政府對華執行「航行自由行動」的頻率大大提高。但是,這並不僅僅是次數多少和頻率的問題,更反映了中美之間地緣戰略博弈的延續和川普南海政策的新變化。

觀察人士指出,與南海政策變化相關的是美國亞太總體戰略,眼下,美國亞太戰略並未成型,川普政府在各種莽撞的「試錯」中彰顯存在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內外交困」的無奈和焦躁,不乏借「對外逞強」轉移民眾注意力的成分。

和就職時相比,川普銳氣受挫明顯。「通俄門」由「模糊遠焦」切換成「特寫鏡頭」;重大立法統統鎩羽而歸;執政能力飽受質疑;美國的大國關係、地區和全球戰略進入震蕩期、觀望期、調適期。

總體上,原本看衰川普的美國民眾更加看衰;而原本抱有期待者中,尤其是共和黨國會議員中,感到沮喪和懷疑的人數則在增加。

鬱悶的川普(圖片來自東方IC)

據悉,由於政府人員更替問題,美國國務院目前人心惶惶。批評人士稱,外交官、分析家以及其他官員短缺,使得美國外交任務縮水、美國在國際事務上的努力遭到弱化。

據美媒報道,日前,國務卿蒂勒森接受了白宮的一項削減預算建議,將要把國務院以及國際開發署預算削減近三分之一,從549億減少至376億。

國務院很多職位都被建議砍掉,包括網路安全協調員,以及一個對國際戰爭犯罪進行調查的辦公室。甚至蒂勒森辦公室都已經動刀了,他只任命了一位副國務卿,而其前任約翰•克里有6位副國務卿。

國務院一位資深官員稱,士氣直線下降,很多外交官以及一些負責外交事務的人員在私人部門都能獲得更高的薪酬,成批離開了。

「情況不明了,很多事情不好辦,不知道誰應該做決定,如何做……缺少對話、沒有信任,」他說,「即便這些空缺在明年被填上,那之後仍然需要很長時間來彼此建立關係,這種關係是外交工作所必須的。」

一位在國務院供職7年並於今年1月份辭職的官員提出疑問,「每天人心惶惶,工作任務能完成嗎?」

不得人心的亞太穩定計劃

有關「亞太穩定計劃」將替代「亞太再平衡」的討論仍在持續。2017年1月中旬川普政府就任前,共和黨建制派代表人物、參議院軍事委員會主席麥凱恩提出了一份題為《重建美國權力》的報告,要求新一屆美國政府在2018-2022財年大幅增加軍事預算,每年撥出15億美元,五年共計75億美元,作為「亞太穩定計劃」的專項經費。

「亞太穩定計劃」專註于軍事力量的效能提升,具有「小而精」的特點。麥凱恩的發言人沃克表示,「亞太穩定計劃」旨在使美國在這一地區的存在「更加前沿,更加靈活,更具彈性,更有震懾力」。

美國太平洋司令部司令哈里斯稱,太平洋司令部需要「亞太穩定計劃」,為實現其既定戰略提供足夠的燃料、彈藥、基礎設施,並讓潛艇、飛機等裝備保持在能夠有效利用的狀態。

哈里斯表示,「亞太穩定計劃」可使美國的「地區夥伴更安心,並向潛在的對手發出強烈信號,展示我們對這一地區的堅定承諾。」然而,事實如何呢?

「亞太穩定計劃」提出數月來,在美國的地區盟友中引起的注意有限。部分或因為「亞太穩定計劃」仍然處在醞釀階段,尚未由川普作為一項正式的政策提出;但也有理由設想,單純強調美國一方軍事存在的「亞太穩定計劃」,在當前形勢下吸引力已經大不如前。

美國太平洋司令部司令哈里斯(圖片來自視覺)

分析稱,川普上台後,「美國優先」取代了「共同利益」,「安全上配合美國」不再能夠保證「從美國獲得經濟收益」。而當「美國夥伴」的身份不再重要時,重新思考定位自己的整體利益所在,便成為再自然不過的一項舉動。

如《外交政策》雜誌所言,如果美國不能夠儘快在亞洲提出一項規模類似《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的經濟計劃,「無論國會批准用多少億美元加強美國在亞洲的軍事力量,美國還是會被迅速擠出這一地區的中心地帶」。

在亞太地區大多數國家看來,的崛起與其說是威脅,不如說是寶貴的機遇。在這種情況下,單方面加強軍事力量,反而會惡化地區的安全,招致其他國家的疑慮。

另外,在美國經濟復甦乏力,國內政黨競爭極化的大背景下,雖然川普政府和國會在增加國防預算方面能達成共識,但美軍的更新換代和能力建設花費巨大,長期而言僅僅軍費增支難以滿足需要。

目前,以馬蒂斯為代表的國防部高層,正著手進行國防部體制改革。改革的重點在於改革人事和國防採辦制度,減少冗費。所謂的「亞太穩定計劃」難免受到掣肘。

有學者總結稱,川普自就職以來在外交上動作頻頻,向外界展現了一個從驚世的「川普現象」轉變為「川普難題」或「川普麻煩」的現實。川普時代的美國正發生自冷戰結束以來最為深遠的變化,然而,在川普宏大的國家利益論背後,是空洞的政策框架。

自上台至今,川普始終沒有提出清晰的全球戰略或區域戰略,甚至沒有發表一篇完整的外交政策演說。「不確定性」成了外界觀察川普時代美國內政外交的一個主要感受,這一特性是川普上台的原因之一,也是其致命弱點之一。

8月7日,川普執政滿兩百天,他當天早上連發9條推特羅列成績,強調自己的執政基礎「更大更強」。眾議院民主黨領袖佩洛西則說:「川普先生的頭兩百天,除了破碎的競選承諾和失敗的領導地位,啥都沒有。」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