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退伍,海軍西沙某水警區即將離隊的幾位女兵一起來到石島,留下珍貴的合影。她們當中有一位藏族姑娘,笑容格外燦爛。姑娘名叫卓嘎,是首位登上西沙永興島的藏族女兵。
拍完合影,姐妹們三三兩兩湊在一起拍照,卓嘎望著「老龍頭」上「祖國萬歲」4個大字出神……此時此刻,她強烈地感受到,「祖國」早已鐫刻在自己的心底。
2015年,高中畢業的卓嘎報名參軍,成為全縣首批加入海軍藍色方陣的藏族姑娘。想到自己即將成為一名「天涯哨兵」,她激動得一晚上沒睡著覺。經過3個月的新兵訓練,卓嘎被分配到永興島。
藍天白雲、碧波蕩漾、鷗鳥翔集……第一次踏上永興島,卓嘎心裡樂開了花。別看「西藏」與「西沙」只有一字之差,可從海拔4000多米的「世界屋脊」來到靠近赤道的天涯孤島,要想真正適應島上生活還真不容易。
氣候的強烈反差,是卓嘎遇到的首個難題。西沙常年高溫、高濕、酷熱難當,胸悶氣躁、頭暈等癥狀一直困擾著她。在第一次3公里武裝越野測試中,卓嘎雙腿像是灌了鉛,好不容易跑到終點,秒錶上「17分40秒」的成績,讓她的心一下子涼了半截。
「我是從高原走來的西沙女兵,決不能給藏族人民丟臉!」卓嘎骨子裡天生就有股不服輸的勁頭。從此,除了連隊日常訓練,她不斷給自己增量加壓:每天早上5點就起床,從3公里到5公里,從「徒手跑」到「全副武裝」,卓嘎始終瞄準一個目標——「爭第一、當標兵」。
由於訓練強度大,卓嘎的右腳腳踝一度出現水腫,痛得連路都走不了。軍醫勸她停止訓練,至少休養一周。卓嘎一聽著急了,豆大的眼淚滾落下來……還沒等卓嘎爭辯,前來陪她治療的班代王海娟一臉嚴肅地說:「聽醫生的話,先養好傷。」
不能跑步,卓嘎就練上肢和腰腹力量,她堅持每天做100個俯卧撐、100個仰卧起坐……憑著一股韌勁兒,卓嘎的體能訓練成績突飛猛進,武裝越野沖在了女兵最前面。
卓嘎性格開朗,和班裡的女兵情同姐妹,戰友們對她更是關心備至。一天午餐時,卓嘎來到食堂,瞅了一眼飯菜就回了宿舍。這一幕恰好被王海娟看到,她主動了解情況才得知,受民族生活習慣的影響,卓嘎每個月的農曆十五當天只吃素……為此,王海娟特意為卓嘎買來了餅乾。入伍至今,每當卓嘎思想有疙瘩,或是生活遇到困難,總會得到身邊戰友的熱心幫助,她漸漸把軍營當成了家,干工作也越來越賣力。
卓嘎始終忘不了第一次執勤的經歷。那天,她拿著電話記錄本向連隊幹部報告上級通知,指導員孫軍龍發現,她在記錄本上寫滿了拼音,便笑著說:「卓嘎,你的漢語水平還有待提高啊……」
「講好普通話是一名話務兵的基本要求,連這都做不到,算什麼合格兵?」卓嘎又跟自己較上了勁,一有時間就纏著戰友學漢語。女兵隊隊長路冰潔從聲母、韻母入手,教她發音;王海娟拿著字帖,一筆一畫教她寫字……如今,卓嘎已經能說一口流利的漢語了,漢字也寫得越來越雋秀。
離隊的日子近了,卓嘎跟幾位即將退伍的戰友錄製了一段視頻,「西沙是我的第二故鄉,戰友是我的親人,我永遠會記住西沙,記住戰友!」
談到今後的打算,卓嘎信心滿懷:「黨的十九大就要勝利召開。阿媽前兩天打電話說,西藏各族群眾對黨的十九大充滿期待,家鄉這兩年變化也非常大。相信有軍營生活的錘鍊,有黨的創新理論的武裝,我一定能幹出一番新的成績!」
上圖:離隊前夕,卓嘎深情撫摸主權碑。羅 超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