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書評:晚清到民國的歷史曲折

《馬勇講史》系列,馬勇,新星出版社

文/張弘

自司馬遷以來,「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遂成史家夢想,前不久剛從社科院榮休的馬勇自不例外。晚清之變乃周秦之變后歷史最關鍵的轉折點,馬勇窮三十多年之功,希望做出自己的解釋。最近出版的「晚清四書」,就是他努力的成果。

上世紀80年代,馬勇從安徽大學考入復旦讀研究所,師從朱維錚先生攻古代史,畢業后,卻因分房子的現實問題進入了社科院近代史所,由此進入晚清史研究。其「晚清四書」包含《覺醒》《維新》《國變》《革命》,敘述了1894至1911年間的重大歷史事件,包括甲午中日戰爭、馬關條約簽訂、戊戌維新、義和團運動、八國聯軍侵華,以及辛亥革命,記錄了清王朝由覺醒而自救、自救失敗直至傾覆的全過程。中間涉及諸多重要歷史人物,如慈禧、光緒、李鴻章、康有為、袁世凱、孫中山等等。這四本書以前曾零星出版,但此番合在一起卻比較完整,馬勇為讀者重新認識和思考這些歷史事件和人物提供了新的思路,而四本書的序言又讓讀者了解了馬勇的學術路徑。

《覺醒》開篇就說,「從大歷史觀點看,中日近代以來的不愉快,均來自西方文明東來所引起的世界格局變化,源自東亞傳統秩序解體。」在現代化的衝擊之下,清廷進退失據,窮於應付,由朝鮮危機導致了甲午慘敗,清政府與日本簽訂了屈辱的《馬關條約》。但馬勇對於歷史一直持有「溫情之敬意」,對於歷史人物,多有同情之理解。例如,作為大清裱糊匠的李鴻章,《覺醒》將其置於彼時彼地的歷史情境,揭示其甲午海戰之前避戰的原因,戰敗之後談判時的苦楚和艱難。

按照《馬關條約》,清政府賠償日本2億兩銀子,並割讓遼東半島、台灣及澎湖列島。恭親王奕訢在彌留之際對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說,翁同龢不僅一味誇張,力主開戰,一錯再錯,以致十數年之教育、數千萬之海軍覆於一旦,不得已割地求和,將國家從甲午戰前的發展坦途引領到現在如此危險境地,德據膠澳,俄租旅大,英索威海、九龍,法貰廣州灣,此後相互效尤,不知何所底止?所有這些,實際上都是翁同龢誤導之過。至於翁同龢的個人人品,恭親王奕訢從根本上瞧不起,他告訴光緒帝和慈禧太后,此人「居心叵測,並及怙權」,如果不對他進行防制,將來一旦他與康有為等人聯手,必將禍及大清王朝。

受此刺激,清政府開始變革。陰差陽錯,張之洞錯過了主持戊戌改革的機會。由康有為主導的維新,不過百日即告夭折。對此,馬勇在《維新》一書引用了嚴復的觀點。嚴復對英國君憲體制有著深刻理解,他始終認為,不能超越歷史階段,從君主體制直接進入共和體制。他不僅嚴厲批評孫中山,而且將康有為、梁啟超視為攪亂天下、導致清亡的罪魁禍首。無論是在資歷、才能、政治經驗、人脈等方面,還是在可以獲得支持方面,張之洞均絕非康有為所能比擬。不難想見,如果由張之洞主持改革,晚清史必然會是另一種走向。遺憾的是,這種可能沒有成為現實。

由於西方諸國的霸道行徑,導致了民族主義的興起。從朝廷官員到普通民眾,均有排外心理。正是在這樣的心態下,義和團在山東起源,所到之處廣泛吸納成員,到處焚燒教堂、殺死教民、拆毀鐵路,並打出了「扶清滅洋」的旗號。在清廷一幫鷹派官員如兵部尚書、協辦大學士剛毅,端王載漪,大學士徐桐等人的暗中支持下,義和團迅速壯大並且向北京蔓延。列強擔心駐北京公使館人員的安全,在天津大沽口迅速集結軍隊。慈禧誤信了洋人要求她「歸政」(即交出權力)的情報,愚蠢地向英、美、法、德、意、日、俄、西、比、荷、奧十一國同時宣戰,並招撫義和團與清軍一起抵禦八國聯軍。在南方,盛宣懷、劉坤一、張之洞、袁世凱等人團結起來,與外國公使達成協議,實現東南互保。義和團進京之後燒殺搶掠,對教民極其殘忍,連嬰兒也不放過,而攻打外國公使館卻一籌莫展,幾次進攻均被一擊即潰。最終,八國聯軍佔領北京,慈禧倉皇西逃。此時,慈禧不得不起用鴿派官員榮祿等人收拾殘局,在其後簽訂的《辛丑條約》中規定,懲辦罪犯。經此一役,清廷的戰爭賠償白銀達4.5億兩,北京至海道駐紮外國軍隊。不僅如此,1900年7月,俄國借口鎮壓暴民,派出20萬軍隊強佔東北,這導致列強紛紛提出租借和劃分勢力範圍。馬勇在《國變》中披露,由於稍後銀價持續下跌,列強要求清廷以金代銀支持賠款,清政府被迫屈服。僅此一項,實際賠付給列強的賠款遠遠大於《辛丑條約》的數額。

與列強的戰爭一敗再敗,慈禧意識到必須進行真正的政治體制改革了,這成為《革命》一書的主題。但是,政改意味著權力的重新分配,將打破既有的利益格局。這樣的自我改革,無疑需要巨大的勇氣,以及壯士斷腕的犧牲。作為既得利益集團,滿清貴族希望分得最大的蛋糕,在改革后的政治格局中繼續保持優勢。而立憲派則希望從國家利益出發,發憤圖強。與此同時,軍事強人袁世凱對權力虎視眈眈,而孫中山和革命黨人則以推翻清廷的統治為己任。由於清廷及滿族親貴一再貽誤改革良機,終於導致辛亥革命爆發。在其後的南北談判中,清廷的強硬派不願讓步,最終導致立憲派也拋棄了清廷。最終,立憲派扶持孫中山為臨時大總統,中華民國由此誕生。

儘管如此,辛亥革命使用和平手段讓清廷退位,兩千多年來首次實現了權力的和平交接,這體現了人的大智慧,並不失為人類文明的重要遺產。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