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四分之一上市公司買理財!另一類脫實向虛?

文/付兵濤

近期,媒體似乎開始對上市公司購買理財產品進行密集地口誅筆伐。

數據顯示:「截至7月31,今年以來已有近830家上市公司參與購買理財產品,累計購買理財產品數量5861只,累計購買規模約5442億元。參與上市公司數量、購買理財產品數量、購買理財產品規模較去年同期分別增長約35%11%37%。購買理財產品上市公司佔比高達25%,即四分之一上市公司將資金用來購買理財產品。」

對此,認為資金脫實向虛者有之,認為資金空轉者有之,認為推高實體經濟融資成本者有之,總之是批判者眾,支持者寡。

上市公司買理財真的就這麼恐怖?必須要對其進行大加躂伐?可能未必!

第一,買理財就代表企業資金沒有進入實體經濟?未必!

社科院報告顯示,29萬億元的銀行理財產品資金,有超過70%投向了實體經濟。上市公司購買的理財產品絕大多數都是期限較短、風險較低、流動性較強的銀行理財,在公司資產負債表中,這與銀行存款一樣都屬於短期流動性資產中的貨幣資金。此外,銀行存款、庫存現金等也屬於貨幣資金。企業出於流動性管理、預備支付等各種原因,都必須保持一定的貨幣資金。例如,2016年報數據看,2941家非金融類上市公司持有的貨幣資金超過1個億,有1628家非金融類上市公司持有的貨幣資金超過5個億,有226家非金融類上市公司持有的貨幣資金超過50億,有97家非金融類上市公司持有的貨幣資金超過100億,有15家非金融類上市公司持有的貨幣資金超過500億,有6家非金融類上市公司持有的貨幣資金超過1000億。我們能夠說這些企業、這些貨幣資金都沒有進入實體經濟?堅守實體經濟的典範----格力電器2016年末持有貨幣資金956億元!而媒體披露的購買理財金額最高的新湖中寶購買的理財不過182億元。

第二,不買理財就意味著企業資金進入了實體經濟?未必!

有些企業雖然並沒有購買理財,或者說購買的理財金額比較小,但不代表其資金就進入了實體經濟。例如,有些公司放著自己的主業不進行擴大再生產或者技術改造升級,而是把大量資金用於投資各類與主營業務無關的金融企業,難道算是進入了實體經濟?更不用說還有些企業把資金用於投資各類金融衍生品進行投資炒作。

實際上,一些企業通過IPO、增發或者發債融資用於項目投資,但項目投資往往都是分期、分批進行的,投資資金也是分期、分批支付出去的,因此這些企業的賬戶上難免就會有一部分資金滯留,至於企業是簡單的把這些以存款的形式存在銀行,或者是用於購買國債、銀行理財等流動性較強的低風險金融產品,甚至是以庫存現金的方式放在公司的保險柜里,本身只是企業現金管理的理念、方式和能力的不同而已。

更重要的,很多上市公司持有大量貨幣資金,不代表這些企業是一拔不拔、不願分紅的鐵公雞,也不代表這些企業是惡意圈錢、粗暴套利的投機者,而是要麼與企業所處的行業特性有關(如大型建築類企業),要麼是企業在未雨綢繆、儲糧過冬,要麼是企業在積蓄力量、伺機而動,要麼是企業利潤豐厚、現金流充沛。例如,美國蘋果公司最新季報顯示,其手握526億美元的美國國債(相當於美元現金等價物),是美國的第23大債主。我們難道能說蘋果公司脫實向虛?

有人把企業理財產品類比於企業版餘額寶。姑且不討論這種類比的科學性,難道有人會認為購買餘額寶的廣大居民們都是在脫實向虛?

最後,難道持有貨幣資金的上市公司都不屬於實體經濟?

這些資金能夠待在非金融類上市公司的賬上,難道不是本身就說明資金已經進入了實體經濟!(文/付兵濤)

-推薦閱讀-

誰在加槓桿?

我的「御用」裁縫

負債越高、收入越高

從「鷹飛倒仰」到「北京結」

不作死、不會死:茅台的盛世危言

某省經濟數據:造假能否專業點?

金融脫虛誰之罪:黃市長與黃委員的隔空對話

-打個賞吧,熬夜爬格子不容易-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