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現代帳篷的演變和發展 帳篷的往事

自己,對於帳篷。有一種發自內心的喜愛。現在大家每天都在為最新,最好,最輕的帳篷狂歡。我就乾脆拿起一把洛陽鏟。來挖一挖帳篷的往事。國內幾乎沒有這方面餓資料,國外資料雖然豐富很多。但是也是零零散散。需要花很多時間去消化,吸收。這個坑,比較巨大。慢慢填坑。不定時更新。各位如果有什麼想說的或者想補充的,歡迎評論。
美國戶外裝備史,想理清楚簡直是一點都不容易。最開始幾個創始人,頭腦一熱,創造出了後來名震世界的品牌。但是,像美國的任何事情一樣,後期就漸漸的變成了資本的遊戲。創始人出局,品牌被買來買去。 世人對於戶外裝備的歷史,似乎一點也不關心。這方面的書籍,簡直是少之又少。國內查詢文獻也很不方便。現在還看的頭疼中。等回到科羅拉多也許找資料會方便一點。
第一個要說的品牌,就是TNF,The north face . 有人稱為北面,有人稱為北臉。 大家似乎都知道說的是一座山的北面。但是沒人說清楚是哪座山。 其實The north face 最早是一個專業為登山運動而生的公司,在北半球,每座山的北面往往都是最冷的。難度最大的線路。最早的露營和登山愛好者,都是去美國軍隊的surplus 商店買東西。軍用物資往往都是及其重,幾乎使得背包稱為不可能,只能汽車開到營地。當然總有人想改變這個。

這個石頭,就是yosemite公園的half dome,熟悉TNF標誌的人,應該也能夠認出,他們的標誌靈感來源於何處。在60年代,TNF開始不滿足於直接使用軍隊物資來玩戶外,而是開始自己修建。漸漸變成了自己製造裝備。戶外裝備很好玩,但是我暫時只對帳篷特別感興趣。TNF對於帳篷的貢獻最不能忽略的,就是至今仍然在實用的測地線帳篷。這隻改變了歷史的帳篷,最初的名字應該叫做Oval InTentions Tent。誕生地正是伯克利。70年代的瘋狂,看過阿甘正傳的人應該都明白。伯克利是什麼地方,正是最「左」 最自由的大本營。這群嬉皮士,出了嗑藥,搖滾之外,也有很大一部分走向了戶外。這群先鋒,也深遠的改變了戶外裝備。多年以後也有了很多人成為了大佬。 發明測地線帳篷的人,叫做Fuller, 我還沒有研究,這是不是富勒烯那個Fuller, 畢竟測地線帳篷和碳球,簡直太相似。Fuller 好像 first name 叫做貝克漢姆什麼的,於是就被親切的稱為 Bucky,他最早並不是TNF的人。只不過大家都在加州,bucky又有一個朋友和TNF的創始人關係很好。更重要的是,TNF和Bucky 同時意識到,以前的那些帳篷,實在是太操蛋了。又重,又不耐操。bukcy 在給朋友的一封信中寫到,現在正處在帳篷的古典時代 Archaic Period. 這個詞,最經典的是形容希臘進入黃金時代前,那個時代。無疑Bucky 的這個判斷是非常準確的。因為這個時候,在遙遠的斯堪迪維尼亞,有一個退役的士兵,也對當時的帳篷充滿了怨念,內外帳,為什麼不能一起搭建??? 這個士兵名字叫做Bo Hilleberg。

圖中就是最早的Oval Intentions 的帳篷。測地線帳篷,一看就是很堅固。但是堅固的原因在於,複雜的幾何結構,能夠把張力平均的分配到帳篷布上面。但是誕生之初,確是因為嬉皮士感覺這種外形很酷,那麼一定會很堅固。

這個是一張TNF宣傳當年的Oval InTentions的海報。這個列印/掃描的畫質實在是有點渣。不過大家還是能夠看懂上面描述的這個帳篷的優點。抗風,方便紮營,空間大。 第一頂被造出來的Oval Intentions的時間是1975年 10月 6號。當時那幾個人在一個昏暗的小房子里,搞了一點朱古力,冰淇淋,開了一個Party。他們只知道自己造了一個很牛逼的帳篷,但是也許沒有意識到這貨是Game-Changer. 畢竟這隻帳篷,實在是過於具有革命性。當年最流行的帳篷,叫做A字型帳篷/A frame tent 就是長成這樣的。放在今天,也只有玩UL的人,看得起這貨。A字帳,當時要價175美元 Oval InTENTion 要235刀。確實是貴不少。但是性能就天翻地覆了。
說了這麼多這頂傳奇的帳篷,乾脆再補一點數據,OI用的是7001 鋁合金, 最高 130 厘米,重量9斤多。

這個內外帳怎麼看,都不像是特別方便搭建的樣子。
各位按照今天的標準衡量一下。當年的人可是真能背,把這貨當作背包帳篷。感情都是用的外骨架背包嗎?
再多說幾句關於TNF這個公司的事情。60年代創辦,70年代憑藉逆天的O。I。 帳篷攻城略地。同時還發明了最好用的合成材料睡袋。80年代達到高峰,名聲和現金流都是歷史頂峰。90年代開始浪,自己開了一大堆店,又開始造低端產品。把自己的名聲和現金都搞爛了。不得已委身於人,被金主控制。又慢慢開始回到正規,開始盈利。總算是沒有掛掉。 但是這個時候,有美國人開始看不起他們了,覺得他們不是當年那個純粹的戶外公司了。就是想方設法賺大學新生的前。 不過高端產品線還是沒得說

當年的O.I.自然也還在TNF的產品線中,被發揚光大。今天TNF家,所有的測地線帳篷,都被掛上了summit series的牌子。也就是TNF 家最頂尖的東西。trailspace上,大家似乎也都是對這些O.I 的後裔讚不絕口。這些測地線帳篷,成了登山家最可靠的夥伴。很多人經歷過,早上起來,營地里的其他帳篷,全部都塌了。他們一夜睡的什麼都不知道。一大堆,80年代和90年代購買的,用到今天。我看到的唯一兩個損壞原因,居然都是帳篷被熊給撕了。

原版的TNF西風,懷念一下阿悠現在又在哪裡呢?

The North Face到這裡,基本就告一段落了。下次更新Sierra Designs 或者 Hilleberg. 接下來準備填的幾個坑,MSR, Hilleberg, Moss tent, mountain hardwear。

看到這個標誌性的綠色,大家就應該能夠猜到,我今天要填的是哪個坑了。

沒錯,就是被大家稱為帳篷天王,或者帳篷皇帝的Hilleberg. 第一次了解Hilleberg的時候,感覺這家來自北歐的帳篷公司,更像是一個小作坊。 網站的美工簡直沒法看。和MSR相去甚遠。(PS另一個網站做的很爛的是Black diamond) 後來又發現,他們無論是在什麼地方,總是願意標上,Hilleberg the TentMaker。 翻譯過來,就是做帳篷的匠人。一種自豪感和逼格,簡直是油然而生。
Hilleberg 的誕生,某種程度上來說,是一個愛情故事的結晶。在很久很久以前,在遙遠的瑞典,有一位曾經的士兵,如今的戶外愛好者,對於當時所有的帳篷都有一個怨念。為什麼所有的帳篷,都必須先搭建內帳,然後再搭建外賬。Bo 曾經是作為特種兵來培養,他們需要在敵人後方無後援的情況下連續作戰。他們必須在戶外生存下來。每次他們出發都需要帶80斤重的背囊。Bo 說,正是軍隊的訓練,讓他有了真實的戶外經驗。現在回頭來看,Bo 在軍隊所接受的教育,似乎都是在為了他之後,製作帳篷的準備。正是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在瑞典的冰天雪地里,等外賬準備好的時候,內帳都快被雪蓋滿了。 於是這位叫做 Bo Hilleberg 的年輕人,心中有了一個夢想。我一定要設計一種,內外帳能夠一起搭建的帳篷。不過這個夢想,想實現並不太容易。

按照我的理解,Bo Hilleberg最初只是創立了Hilleberg AB 公司,這個公司的專註根本不是在帳篷上。而是森林用品。因為製作一個帳篷畢竟不是那麼簡單。不信大家看看論壇里有幾個人DIY帳篷成功過?但是一次偶然的出行改變了一切,Bo Hilleberg 去 奧地利旅行,遇到了一個叫做Renate的姑娘。然後兩個人就fall in love了。這個不是重點。重點是這個叫做Renate的姑娘,手工藝非常不錯。編織特別在行。 有了 Renate的技術,Bo 也就能夠實現自己做帳篷的人生理想。兩個人也順利成章的結婚了。Renate被冠上了Hilleberg 的姓式, 從此便有了Hilleberg the tentmaker。
萬事俱備,Bo自然就要去解決他當年心裡的怨念。內外帳篷,不能一起搭建。那時候是1971年,不像今天有這麼多配套的帳桿的廠家,DAC不行,還可以去找Easton。Bo自己說,當年的帳桿太操蛋。只有玻璃纖維的。簡直不能忍。於是他只能設計了這貨。這個不需要帳桿的,叫做Keb的帳篷。成了Hilleberg 的開山之做。同時這個也是第一個內外帳一體,不需要分開搭建的帳篷。

在1971年的時候Bo 收到了一塊面料。這個面料是防水的。當他想剪裁的時候,卻發現怎麼也剪不開。這個簡直就是理想的帳篷材料。在1975年,經過他自己的改良,Hilleberg把這種材料推向了市場。取名為kerlon面料。直到今天,這個仍然是世界上最好的帳篷面料。Hilleberg家的面料,說起來,其實也不那麼神秘。就是尼龍上面鍍硅。他們鍍了三層。據Hilleberg 說,這種面料。抗撕扯性能遠遠的超過了其他鍍雜七雜八東西的別人家的面料。Pu這種低檔貨抗撕扯尤其差勁。
有了這種神器的面料加持,Bo終於在1980年,發布了大殺器。Keron隧道帳。發布的時候,這是Hilleberg的旗艦,到今天仍然是Hilleberg的旗艦。更是Bo心中,最好的隧道帳篷。后式幾乎所有的隧道帳篷,都或多或少的與這個有關聯。Nammatj是這貨的減重版,Nallo是再減重。 Keron設計的時候,Bo希望這貨能夠承受最嚴酷的環境,能夠在樹線之上生存,沒有樹木的保護下,直接經受風暴。

這頂帳篷,輕鬆做到了這兩點。簡直堪稱隧道帳篷的典範,經典。那麼是怎麼做到的呢?這裡有一張,結構透視圖,幫助大家理解。

如果有誰能夠對這個結構分析的頭頭是道,那就真是神了。因為Hilleberg的帳篷,結構上往往沒有任何特點。一場簡單單調。完全不像能夠讓你看的頭暈的MSR 或者 REI的結構設計。他們甚至沒有任何用三通結構的帳桿。結構上沒有任何神奇。但是每一個使用Hilleberg的人,卻都對Hilleberg贊口不絕,感到帳篷堅不可摧。原因在於Hilleberg的面料超強的抗撕扯性能和帳桿的強度。兩者結合之後,簡直是威力無窮。細節處的做工也是無比強大。每一個扣件和受力點,做工簡直都是美輪美奐。還有一個有趣的細節。Hilleberg還用著被很多人鄙視的穿桿。只不過他們一個套子裡面,能夠容納兩隻桿。換句話說,你買帳篷的時候,可以多買一套帳桿。兩套一起用,增加強度。
這個時候,就不難看出差別性了。The north face 就像是劍宗。結構大師,神奇的測地線結構,讓帳篷的性能上了前所未有的台階。而Hilleberg 則是氣宗,講究的是內力深厚。質量極高的帳桿與面料結合。讓抗風,抗雪性能都無比強大。 當Hilleberg開始玩測地線結構的時候,TNF提高帳篷質量的時候,效果都是毀天滅地的。Outdoor Gear Lab給 TNFmountain 25 和 Hilleberg Terra 都打了滿分的耐受性。還提到Terra紮營遇到了70 mph風,營地里其他帳篷被團滅,Terra 啥事沒有的事情。
另外一個值得一提的Hilleberg帳篷,就是有著傳奇色彩的Akto。銷量最好的Hilleberg 帳篷。如果給你一根帳桿,讓你設計一個帳篷,你會怎麼做?Hilleberg 給出的答案就是akto ,翻譯過來就是獨行的意思。

akto是Bo 不斷嘗試改進之後的產物,一根帳桿,四個地釘。配合上乃撕扯的帳篷布。Akto 就成了Hilleberg最小的四季帳篷。1995年發布到現在,幾乎沒有什麼改變。這個也符合Hilleberg的哲學,既然沒問題,為什麼要改。Akto的對於現代帳篷的貢獻在於,他開創了一種新的結構。單桿sui da隧道帳。Terra Nova 用cuben 的那個超輕帳篷,自由之魂的enran , 凱樂石的 dragonfly,nordisk這些帳篷都是從akto 這裡借鑒了結構。雖然很多人認為,這種帳篷,空間壓抑,就像是棺材一樣。但是在Akto誕生的年代,露營袋也需要這個重量。這種結構,空間利用率,重量空間比,防風,防雪壓。都堪稱完美。在trailspace上面,看到有人買了akto按耐不住,跑到暴風雪裡去找刺激。更在youtube上看到,akto 在 85mph的風裡。紋絲不動。這種表現,簡直太逆天。
上次我問,國產帳篷到底比Hilleberg差在哪裡?看了今天,我對Hilleberg歷史的講述。大家心裡應該有數了吧。(未完待續)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