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閩南和台灣,每逢中元節——這個俗稱「七月半」「鬼節」的傳統節日,人們會舉行各種普度活動,超度那些被稱為「好兄弟」的孤魂野鬼。
農曆七月不辦喜慶事
在閩南地區,中元節是一年中僅次於春節和元宵節的一個隆重熱鬧的民俗節日。閩南人忌諱將中元節稱作「鬼節」,不少地方習稱中元節為「七月半」,這也是避說「鬼節」的例證。各鄉村的中元節不盡相同,大多由上輩人擇定日子,儘管過節日期不同,但統稱「中元節」或「普度」。普度是混合佛教、道教之說形成的,是佛教盂蘭盆會的別稱,又是道教中元節的變形。
俗傳閻王爺每年農曆七月初一「開鬼門關」,將地獄中的無主鬼魂放出來享用陽間的致祭,並帶回在地獄生活所需的金錢與用品。農曆七月三十是「關鬼門」之日,各家各戶習慣做「尾中元」送走鬼魂。至此,普度月劃上句號。
當地人在農曆七月不婚嫁、不祝壽、不喬遷、不入佛堂進香、不辦各種喜慶之事,甚至大人不讓小孩子在夜間出門。
中元活動注入新內容
每年中元節,從夜幕降臨到翌日凌晨,家家戶戶在自家門口擺上供桌,像陳列商品一樣,擺上事先備好的雞鴨魚肉、瓜果蔬菜、煙茶酒類、米面粿品等,幾乎都是食物類,上插五彩紙旗,頗似商品展銷會。《漳州市志》中記載:「漳、泉先民稱和自己一起渡台而病死、冤死的絕嗣無祀移民叫『好兄弟』『普度公』。七月普祭孤魂野鬼、無祀厲神,在民間素來極為重視。……設孤棚,各戶送雞鴨魚肉水果到廟助普,孤棚頂豎一大柱,柱上挂彩金,眾人聽號令上孤棚搶彩金,謂之『搶孤』。」
中元節「搶孤」民俗在閩南一些地方仍很盛行,通常在寬闊的地面豎起6根12米長的杉木柱,下端埋入土裡1米深,謂之孤棚柱。柱子頂端用厚木板連接,鋪成24平方米的平台,約有5層樓高,稱作孤棚頂,上面有琳琅滿目的祭品。搶孤活動開始時,報名參賽者通過徒手攀爬、「疊羅漢」等方式,順著孤棚柱徒手攀爬到孤棚頂,取得獎金、祭品與順風旗,過程驚險刺激,首先奪得順風旗者為優勝。優勝者獲得獎品和獎金,祭品則讓棚下圍觀者分享,俗信大人小孩吃了保平安。
2010年11月,「閩南搶孤習俗」入選福建漳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與閩南一脈相承的台灣宜蘭、屏東等地搶孤習俗也已成為知名的民俗文化觀光品牌,吸引八方遊客,盛況空前。
台灣中元隆重熱鬧
台灣普度分為私普和公普。
私普是指各行各業自行協調一天,聚集普度;民間在自家門口擺設祭品進行祭祀,則稱為家普。台灣早期中元節的私普,各地均會以村莊或鄉鎮為單位,輪流舉行普度,把七月的每一天都排得滿滿的。
公普是地方寺廟舉行法會,聘請僧侶或道士作法施放焰口、普度孤魂野鬼。公普為地方上規模最大、最為重要的普度,所謂公普即為各村落都要在同一天以同一個寺廟為中心舉行祭典,著名的「基隆中元祭」就是屬於這種。舉行這種公普大祭,大都由廟來主辦,這也就是後來大家稱「廟普」為公普的原因。
台灣中元節的民俗活動除了「搶孤」,還有「放水燈」。節日晚上,人們以紙糊成船形燈,上插「普度旗」,書寫「慶贊中元」「廣施盂蘭」等語詞及施主姓名,以蠟油點火施放於水邊,傳說水燈漂得愈快愈遠,施放者愈得庇佑,當年運氣愈好。台灣宜蘭放水燈還形成水燈節,有近200年的歷史。水燈節期間,有城隍爺出巡、千人點燈祈福、繞境祈福巡城、蓮花燈、水燈施放、歌仔戲及民俗表演等活動,多彩而熱鬧。
孤魂野鬼都是「好兄弟」
台灣中元節無論私普還是公普,都將祭祀孤魂野鬼稱為「拜好兄弟」。為何稱「好兄弟」?這與台灣的歷史和地理有關。
台灣四面環海,古代從閩南等地區多有移民渡海來台開墾,面對惡劣、陌生的艱苦生存環境,人們形容「十去六死三留一回頭」。渡海頭一關要過驚濤駭浪的台灣海峽,如果能夠平安順利到達台灣開墾,又要遭受原住民番人的突襲抵抗。此外,還有瘴癘疾病蔓延、毒蛇猛獸出沒,到處都是死亡的威脅。俗語說「過番剩一半,過台灣無底看」,指的是古時候遠涉重洋到異國他邦做生意,起碼有一半的人可以生還,可是到台灣去的卻很少能夠返回。據台灣史學家連橫在《台灣通史》中說:「台灣為島上荒島,有一個不雅人名稱『埋冤』,為人最早移徙到台開墾的,多是福建漳州、泉州人,他們入台之初,每每不能適應當地氣候,或被土人殺害(當時有獵頭風俗),不能生還,所以稱之『埋冤』,後來,才諧其聲易為台灣。」
漁民出海作業時,有時會隨漁網撈到人的骨骸,對此漁民們不論他們是男是女都稱為「好兄弟」(亦稱「海兄弟」),一定要把他們撈上船帶回陸地,安葬於專門存放骨骸的「瓮公」「瓮媽」「萬福公」「萬福宮」。「瓮公」專門存放無主的男性死者,「瓮媽」專門存放無主的女性死者,「萬福公」「萬福宮」則不分男女。歷史上,以漁為主的沿海地區為「好兄弟」建造許許多多小廟宇,以經年不絕的香火供奉著一個個盛滿無主屍骨的「金斗瓮」(瓷器)。當「金斗瓮」多得小廟容納不下時,由民間慈善組織集中封存於專門營建的地窯。每年中元節,沿海人都自發到一些無主的「好兄弟」墓地進行祭拜。
往事悠悠,節俗濃濃。儘管「中元普度」的民俗活動夾雜著些許迷信色彩,但是中元祭典體現出來的濃郁的歷史傳統、文化內涵及民俗意義卻是不可忽視的。它所呈現的悲天憫人的愛心及緬懷墾荒先輩的情懷,讓我們看到傳統中華文化的傳承,這也是七月中元祭真正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