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中國金融》|歐美銀行業去槓桿路徑(節選)

導讀:銀行的槓桿情況主要可由資本充足率和槓桿率兩個指標反映,從這兩個指標看,銀行業去槓桿有增資本和減資產兩大類舉措

作者|周瓊韓軍偉「周瓊系郵政儲蓄銀行戰略發展部總經理;韓軍偉單位為郵政儲蓄銀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文章|《金融》2017年第11期

2015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三去一降一補」。「去槓桿」的研究開始集中於企業,近期金融業「去槓桿」成為焦點。根據BIS和人民銀行數據粗略計算,2016年第三季度金融機構貸款和債券投資約佔非金融部門總債務的72%。非金融部門的去槓桿,最終會表現為銀行的去槓桿。改革開放以來,銀行業資產規模一直處於擴張之中,還沒有經歷過真正去槓桿的時期。而隨經濟周期變化,國外銀行已經歷過去槓桿的痛苦歷程。在國外關於銀行業去槓桿的研究基礎上,筆者主要以Bloomberg中有詳細數據的歐洲27家銀行和美國24家銀行為樣本,分析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后歐美銀行業去槓桿的主要路徑及相關啟示。

歐美銀行業去槓桿的主要路徑

銀行的槓桿情況主要可由資本充足率和槓桿率兩個指標反映。資本充足率是銀行的資本與風險加權資產之間的比率。槓桿率是銀行一級資本凈額與調整后的表內外資產餘額的比率。從這兩個指標看,銀行業去槓桿有增資本和減資產(資產總額或風險資產)兩大類舉措。

  • 政府注資和低息貸款

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發生后,為了保護金融系統的穩定性,降低系統性金融風險,歐美國家普遍採用政府注資方式來增加大型銀行的資本。美國政府通過投資優先股的方式向花旗集團、美國銀行、富國銀行、摩根大通等9家銀行累計注資1684億美元,幫助銀行提高資本和解決流動性問題。國會授權美國財政部7000億美元資金用於資產擔保和購買問題資產。歐洲央行主要通過長期再融資操作(LTRO),以低利率貸款的方式向歐洲的銀行提供長期限貸款,2007~2012年累計達1.56萬億歐元。歐洲各國政府對問題銀行也展開救助,如英國將蘇格蘭皇家銀行、蘇格蘭哈里法克斯銀行、布拉德福德-賓利銀行國有化,德國將德普發銀行國有化,比利時將德克夏銀行國有化。

  • 發行新股和降低股息支付率

外源性增加資本的方式是發行新股。從金融危機開始到2014年初,歐元區銀行發行了2350億歐元的股本。內源性增加資本的方式是利潤轉增資本金。通過降低股息支付率來提高留存收益可能不受股東歡迎,卻是銀行需要提高資本時不得不採取的做法。國際金融危機以後,歐美銀行業ROA和ROE降幅較大,普遍採用降低股息支付的方式增資本。2005~2007年,歐洲27家銀行的平均股息支付率為38.2%,到2010~2012年降至29%,2014~2016年更是降到了14.3%。美國24家銀行的平均股息支付率也由2005~2007年的44.7%降至2010~2012年的16.4%,2014~2016年隨經營狀況改善回升至26.8%。

  • 調整表內資產結構和縮表

從資產端來看,歐美銀行業主要通過降低風險資產比重、調整貸款增速、出售非核心業務等路徑,調整資產結構甚至降低資產規模來去槓桿。2012年與2008年相比,美國24家銀行資產規模增長了11.5%,交易性金融資產僅增長了0.7%,而現金資產增長了74.8%。歐洲銀行業衍生品資產、交易資產等非核心業務損失嚴重,出售非核心資產成為歐洲銀行削減成本、降低槓桿率的重要手段。2012年與2008年相比,歐洲27家銀行總資產僅增長0.5%,交易性金融資產則下降了34%。現金資產增長則高達175.6%。此外,為了削減開支,提高盈利能力,歐美銀行業還關閉或者出售部分海外業務。

貸款方面,2009~2012年,歐洲銀行業主要通過提高利率、抵押品標準及非利息費用等方式,放緩貸款增速來去槓桿,歐洲27家銀行總貸款年均增速僅為0.6%,遠低於危機前2007年的15%。從2013年開始,歐洲銀行業開始通過降低公司貸款、「縮表」去槓桿,公司貸款佔比的下降,也體現了歐洲經濟深陷困境。與歐洲不同,美國銀行業通過持續地調整貸款結構去槓桿。從2010年開始,公司貸款佔總貸款的比重持續上升,個人貸款佔比則持續下降,與BIS統計的美國住戶和企業部門槓桿率變化一致。

  • 加強影子銀行監管

歐美的影子銀行和銀行密不可分,如美國銀行業2012年末AUM規模為表內資產規模的97.6%,即表內外規模基本相當,歐洲前十家最大的貨幣市場基金管理公司中九家發起者是商業銀行。歐美銀行業表內去槓桿的同時,也縮減了影子銀行資產規模或放慢其增速。美國通過立法強化了對影子銀行的監管,既推動影子銀行持續去槓桿,又不限制影子銀行的發展。自2008年開始,美國影子銀行的規模持續下降,直到2014年,規模才超過2007年25萬億美元的危機前峰值。歐洲議會提出,歐盟應平衡影子銀行的利益與風險,以確保影子銀行在對實體經濟帶來的有利影響不被削弱的同時降低系統性風險。直到2013年9月,歐盟才制訂了「影子銀行監管路線圖」,將銀行強制性資本規則適用範圍擴大至更多金融機構。危機后歐元區影子銀行的資產規模變化比較平穩,除2008年和2011年下降外,總體在波動中略有上升,發揮了影子銀行對經濟復甦的推動作用。

歐美銀行業去槓桿的效果

  • 降低銀行業系統性風險

通過政府注資、增加留存收益、調整表內外資產等路徑,歐美銀行業去槓桿效果明顯,降低了系統性風險,整體穩健性得到提升。一是槓桿率明顯提高。金融危機以後,歐美銀行業去槓桿效果明顯。到2015年,歐洲27家銀行的槓桿率為4.8%,較2008年的2.7%提高了2.1%;美國銀行業槓桿率為9.3%,較2008年的7.2%提高了2.1%。二是資本充足率得到提升。到2010年,美國24家銀行的平均資本充足率已由2007年的11.22%提高至15.6%,歐洲27家銀行的平均資本充足率由2007年的11.3%提高至15.2%。但從去槓桿后的經營表現來看,歐美銀行業的表現差異較大:美國銀行業資產規模、盈利能力快速恢復;而歐洲銀行業仍未走出困境。由於出售資產、放慢貸款以及戰略調整,部分銀行資產規模出現下降。歐洲27家銀行中,13家銀行2016年的總資產低於2008年。其中,蘇格蘭皇家銀行2016年總資產僅為2008年的37%,荷蘭國際集團和瑞銀集團2016年的資產規模不足2008年的65%。在美國24家銀行中,僅有花旗集團等4家銀行2016年的資產規模低於2008年。

  • 降低全社會債務風險,提升債務效率

通過銀行業去槓桿,在銀行業穩定性得到提升的情況下,可以降低全社會債務風險,提高債務效率。從圖3中可以看出,在銀行業槓桿率得到有效提升后,低債務增速也能帶來良好的經濟增長效應。但值得指出的是,雖然對銀行來說補充資本是必要的,但歐洲銀行業在2012年以前以增資本為主的去槓桿方式效果不足,2013年後以「縮表」為主要路徑的去槓桿方式,進一步降低了全社會債務風險,債務效率得到提升。因此,銀行業去槓桿,對於降低全社會債務風險和經濟的穩定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全文可點擊文末「閱讀原文」購買《金融》當期印刷版進行瀏覽』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