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活久見,羊都不吃草改吃小雞了!你可能並不真的了解食草動物……

「反了天了,羊改行吃雞肉了」「羊竟然吃小雞,原來課本上說羊吃草都是騙人的」「羊吃小雞,這個世界很顛覆」……近日,微博上熱傳的一段羊吃小雞的視頻引發了人們的熱議,打破了人們一貫認為的一些常識性的東西,甚至有網友質疑該視頻為借位拍攝。網上傳播的視頻

那麼,草食動物食肉到底是偶然還是出於其本性? 記者採訪了相關領域專家。

羊開葷

可能只是因為它有異食癖

「視頻中出現的羊吃小雞的行為極有可能是因為羊體內缺乏鹽分或某些礦物元素而導致的異食癖。」8月7日,山東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張桂國副教授告訴科技日報記者。

異食癖,顧名思義就是動物出現異嗜現象,這是由於礦物質、維生素及微量元素等的供應不足,導致機體新陳代謝障礙與消化機能紊亂,主要表現為動物長期採食非飼料性(或非食物性)異物。

造成異食癖的原因有很多,首先是動物飼料中缺乏某種物質。在目前集約化養殖背景下,羊或牛等動物都是食用人為配合的飼料,而如果飼料中長期缺乏某種物質,就會導致其出現異食癖,草食動物表現舔欄、吃土、甚至喝尿等不正常現象;其次可能是由於羊或其他動物處於特定的生理周期。張桂國表示,如果羊處於妊娠期,有可能會因為體內大部分營養物質用於胎兒的生長代謝而導致體內缺乏某些元素,出現異食癖。

出現異食癖的牛羊會表現出一些癥狀,比如有些病牛會喝自己或同伴的尿,因為尿液里含有鹽分;類似地,高產蛋雞,常由於體內缺乏鈣、磷元素會啄自己下的雞蛋;病羊會互相啃,吃同伴的羊毛,生產上稱這種現象為「吃羊毛」現象,實際上這是因為某些營養素的缺乏,如含硫氨基酸。

當然,這種只是自然界的單個案例,並不代表普遍規律,羊、牛等草食動物,從消化道結構和消化酶的分泌等生理特點均是消化植物源性飼料為主,而出現的食草動物食肉的現象,大多數原因是因為特定的生理期,或因為圈養動物營養素的缺乏造成的某些病症等,這種「跨界食肉」的現象在科學上有背後合理解釋。

食草動物

也可能偶爾開個葷

我們也許會好奇,食草動物能否食肉,食肉后能否在消化道內進行正常的消化?張桂國也給出了科學的解釋。

動物學上,按照食性將動物劃分為:食肉動物、食草動物和雜食性動物。一般講,食草動物以食用植物為主,食肉動物以食用肉類為主,雜食性動物兼而食之。但是,這種劃分並不是絕對的。「羊是有可能食肉的。草食動物、肉食動物以及雜食動物的區分,並不是完全意義上的不食用其他種類的食物,它只是很少主動去吃。」張桂國說。

「牛、羊、鹿、駱駝在生物學上稱為反芻動物,有四個胃,並且有瘤胃,這種動物一般命名為食草動物」,張桂國說,「十幾年前,全世界還沒有禁止在食草動物中加入動物源性飼料的時候,食草動物的飼料里,也有時會加入以肉渣、內臟和骨頭做成的肉骨粉等原料,作為食草動物的蛋白源,比如聽起來很搞笑的牛吃魚,事實上,以前在奶牛吃的飼料里會加入魚粉,只是魚粉經過脫脂處理。」

不僅食草動物有可能食肉,食肉性動物也可能「食草」。肉食性動物,比如現在養殖的狐狸、貉子等動物,在自然界是食肉的,在人為圈養的環境下,如果配給的飼料中加入植物性飼料(如豆餅),它也會吃,而且並不影響生長。「並不是說狐狸只能吃肉,它只是不會主動去啃草。」張桂國說。

據了解,國外學者最新的動物行為研究發現,如果一隻食草動物無意中殺了一隻弱小的動物,就會對自己有殺死動物的能力印象深刻,並且會吃掉自己的「戰利品」。

關於消化,從消化系統上看,食草動物進化出比食肉動物更適合消化含有大量纖維素的消化道。像牛羊等反芻動物有4個胃,包括含有大量微生物的瘤胃;兔子、馬等動物有發達的盲腸,能夠幫助草食動物更好的分解植物中纖維素、木質素等。但是食草動物也會分泌蛋白酶、脂肪酶,這些蛋白酶或脂肪酶既能分解植物來源的蛋白或脂肪也能分解動物來源的蛋白或脂肪。「動物分泌的蛋白酶、脂肪酶是不區分食物來源於哪裡的,比如蛋白酶,既能消化植物蛋白也能消化動物蛋白,但是不同種類的動物分泌的量不一樣。消化系統上,食肉動物消化蛋白的能力比較強。」張桂國說。

在長期的生物進化中,雖然食草動物佔據了食草的生態位,並且經過演化身體結構也不再適合捕獵,但這也不能完全否認它們具有一定的消化 「葷食」的能力。

註:文中圖片除註明外均來自網路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