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中國農業迎來大變革時代

河南君源有機農場新鄭基地, 千餘個迷你蔬菜棚錯落有致(3 月7 日攝)李博攝

文/《瞭望》新聞周刊記者 孫志平 李鈞德 張興軍

結構調整讓高標準糧田變身優質麥基地、科技「神器」解放勞動力實現種地節本增效、產業融合升級后農產品附加值大為提高……

近一個時期,在傳統農業典型大省河南,《瞭望》新聞周刊記者多地蹲點紮根調研發現,持續推進的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正從上而下引發一場「鏈式反應」,農業發展在經營理念、種植方式、產業融合等多個層面都呈現出諸多「拐點」特徵,傳遞和釋放出全新變革的積極信號。

同時,基層農業管理者和相關專家也表示,農業「拐點」時代也是轉型關鍵期。隨著外部環境和內在動力不斷發生變化,很多領域會出現積極的正向調整,有的地方也可能出現反常異化。相關部門對此要高度警惕。尤其在耕地紅線、糧食安全等重大問題上要保持底線思維,對已經出現的不良苗頭應及時糾偏。

結構調整形成「共振效應」

「同樣一塊地,同樣是種小麥,去年和今年就不同。」站在地頭,河南浚縣偉一種植專業合作社的負責人周偉起告訴《瞭望》新聞周刊記者,合作社一共流轉土地3000多畝,主要生產的是種子糧。然而近年來普通麥賣難,作為上游的種子生產也隨之調整了結構。目前,該合作社推廣的小麥品種已經變成了優質強筋的「新麥26」。

從2012年起,浚縣先後整合數億元涉農資金,建成了全省最大的30萬畝高標準糧田示範方。浚縣農業局農藝師胡振方介紹說,偉一合作社從追高產到求優質的轉變,恰是全省農業結構調整的縮影。「示範方建設初期流行說法叫『高產創建』,現在提倡的是『優質高產高效,綠色生態安全』。『變身』的背後,其實是農業發展經營理念的升級。」

據了解,按照以點帶面、穩步推進的方式,目前包括浚縣在內,河南8個試點縣共建立成方連片的強筋、弱筋小麥基地230萬畝。由此帶動全省優質專用麥發展到800萬畝。按照規劃,這一數字到2018年將超過1800萬畝。

河南省委農辦主任申延平向《瞭望》新聞周刊記者表示,「當前全省農業正處轉型發展的關鍵期,普通麥變優質麥就是為破解相關矛盾做出的調整之一。」目前,河南農業的上述結構調整,已在官方頂層設計、基層農民意願以及市場行情反饋三個層面引發「共振效應」:不久前舉行的產銷對接會上,8個試點縣的優質小麥未收先售,現場被多家糧食加工企業提前搶購一空。

「科學種田」實現節本增效

受前期雨水過多、持續低溫影響,豫南部分麥區遭遇條鏽病。《瞭望》新聞周刊記者在信陽市平橋區等地採訪時,正值植保無人機在麥田裡噴葯作業。提供服務的信陽銀來航空器材有限公司總經理駱永海介紹,每架無人機可一次性攜帶藥物30斤,平均每天作業五六百畝,相當於60人的工作量。在農業部門的指導下,全區僅5天時間就完成統防統治2萬畝。

與此同時,遠在豫北鶴壁市淇濱區的種糧大戶唐全合正通過手機開展田間管理:點開名為「星陸雙基」的手機客戶端,田間苗情、溫度濕度、病蟲害情況等實時信息一目了然。「以前種地隨大溜、憑感覺,現在靠這套氣象衛星監控系統,啥時澆水、如何防病操作起來更精準、更科學了。而且農藥化肥用量下去了,產量卻上來了。合作社流轉加託管土地有上萬畝,『新武器』能讓每畝地平均多掙100元。」

河南省農業廳副廳長魏蒙關告訴《瞭望》新聞周刊記者,截至「十二五」末,河南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56.6%。「面對勞動力緊缺、資源環境約束趨緊的挑戰,在土地流轉加速的基礎上,科學種田和綠色高效的生產方式,將為未來農業節本增效、可持續發展不斷打開新空間。」

三產融合助力「土裡刨金」

隔著透明的參觀走廊,顆顆紅棗在流水線上滾動,隨後被按照大小、色澤等不同性狀進行分選、加工——這是《瞭望》新聞周刊記者在位於河南新鄭市的「好想你」棗業股份有限公司看到的一幕。作為國內行業龍頭,多年來該公司圍繞紅棗持續開展深加工。在2011年成功上市,市值已超百億元。

公司負責人石聚領介紹,「剛開始是簡單清洗、包裝后賣原棗;後來把紅棗、核桃等木本糧相結合,開發出健康休閑零食;再後來打破紅棗的初始形態生產可以熬粥的紅棗粉,探索開展主食化;最新的是提取紅棗酵素製作養生飲料。隨著不斷推陳出新,產品毛利率比初期提高了20個百分點。」

除了縱向延長產業鏈,一些農業新業態的興起,橫向的一二三產融合之勢也格外引人注目。

在新鄭市薛店鎮,空中航拍可見,1500多個迷你蔬菜棚鱗次櫛比,蔚為壯觀。河南君源有機農場新鄭基地負責人趙麗靜為《瞭望》新聞周刊記者介紹,每個大棚30平方米,年承包費3980元。會員租賃后可通過線上發布指令,由農場工人負責日常管理。其間也可帶著孩子過來體驗種植和採摘,最後收穫的有機蔬菜全部歸會員所有。「私家農場自推出后就大受歡迎,漲價后依然供不應求。正是集生產種植、農事體驗於一體的產業融合,創造了『土裡刨金』的效應。」

採訪中,河南大學中原發展研究院院長耿明齋表示,當前河南農業在經營理念、種植方式乃至產業融合等不同層面發生的積極變化,正日益呈現出鮮明的「拐點」特徵。各地各級政府應抓住機會因勢利導,力促農業發展方式轉變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持續向深入推進。

舌尖消費驅動田頭生產

在河南虞城縣一家公司門前,滿載翠綠薺菜的農用車輛排成長隊。來自利民鎮的農戶楊民告訴《瞭望》新聞周刊記者,幾年前承包了100多畝地種糧食,後來發現市場上薺菜比較賺錢,就摸索著把小麥、玉米一年兩種改為小麥、甜玉米、薺菜一年三種。「今年價格漲到了一斤兩塊錢。除去成本投入,僅一季薺菜就凈賺60多萬元。附近像我這樣的大戶還有不少。」

在楊民們依靠種薺菜鼓起錢袋子的現象背後,隱藏著一個少有人知的細節。鄭州思念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王鵬為《瞭望》新聞周刊記者介紹,早在2011年之前,薺菜在河南還只是一種野生鮮菜。隨著思念等速凍食品企業推出的薺菜水餃倍受市場歡迎,由此帶動薺菜規模化種植,僅商丘市就發展出上萬畝基地。

薺菜之外,由舌尖消費倒逼田頭生產,進而帶動農民增收的案例,在一些大宗農產品上也有體現。基於為速凍食品業提供生產湯圓所需的優質糯米粉,年銷售收入超7億元。申延平指出,食品加工是河南第一大產業,目前全省規模以上企業的營業收入已突破2萬億元。發揮這些行業龍頭靠近市場的優勢,推動農業生產從生產導向轉向需求導向,意義重大。

王鵬也認為,通常人們的關注點都在如何把田頭種植的東西「端」到餐桌,往往忽略了餐桌消費對田頭生產的逆向調節。「把『種啥吃啥』變成『吃啥種啥』,正是農產品加工企業可以大有作為的地方,也是農業供給側改革的應有之義。」

接軌國際倒逼提質增效

在河南西峽縣丁河鎮木寨村,58歲的張國合正在採摘的香菇,很快將出現在萬里之外美國超市的貨架上。數據顯示,西峽香菇總產量和綜合效益分別突破20萬噸、60億元。2016年,全縣香菇出口逆勢增長,遠銷美國、韓國、日本等國家和地區。出口貨值6.6億美元,繼續保持全國香菇出口第一縣的地位。

該縣食用菌辦公室主任陳東旭向《瞭望》新聞周刊記者介紹,基地化種植、工廠化生產、種植流程接軌國際標準,是西峽香菇能跨出國門、走向海外的「密碼」。目前全縣農民純收入的60%都來自香菇產業。

農產品之外,河南農業的資本和技術也在嘗試走出去。作為一家老牌國營農場,位於周口市的黃泛區農場近年來搶抓「一帶一路」機遇,先後將小麥種到了塔吉克,將奶牛養到了烏克蘭。目前黃泛區農場在塔吉克投資已達2億元,業務涉及小麥、玉米、棉花種植和育種,建起了中亞地區最大的棉花加工廠。

數據顯示,「十二五」期間河南農產品出口總額65.7億美元,年均增長17.6%,農產品出口基地發展呈現區域化、集群化、標準化特點。目前該省在中亞、東南亞、歐洲等地設立農業種植、養殖及深加工企業55家,投資總額70多億美元,資產總額約90億美元,年營業收入130億美元。

「『走出去』不但有利於破解結構性過剩、產品競爭力弱等問題,還能全方位提質增效,化解國內農業保護政策逼近『黃箱』天花板的壓力,堪稱是更高層面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申延平說。

轉型陷阱需要警惕糾偏

目前,河南農業多層次、多領域都出現了積極變化。不過,《瞭望》新聞周刊記者在調研中也發現,「拐點」時代也隱藏著一些轉型誤區或陷阱,已顯露的苗頭性趨勢亟待重視。

首先,局地「賣糧難」致季節性撂荒抬頭。在地處豫南的羅山縣、光山縣等地,雖是小麥拔節期,但透過航拍鏡頭只能看到零星麥田和油菜,大量「兩熟」田成了「一熟」田,麥季撂荒現象嚴重。當地農民給《瞭望》新聞周刊記者算賬,按照0.9元/斤的市價,扣除農資等投入成本,風調雨順年景每畝小麥也只能收益兩三百元。

其次,盲目跟風調結構,大戶身背巨債。自2009年起,信陽市平橋區農民劉勇開始流轉承包土地。幾年前看到種高粱掙錢,便通過民間借貸方式投入巨資調整結構,同時流轉土地增加到了8000多畝。未曾想高粱收穫后突然沒了銷路,以前掙的錢都搭進去不說,至今仍負債300多萬元。

「單純種糧食比較效益低,改種別的風險大,弄不好就背一身債。」劉勇說,「這兩年,身邊像我這樣的種糧大戶不少,有的甚至毀約棄耕了。」

其三,部分特色小鎮呈現「房地產化」苗頭。在豫中一些農業龍頭較為集中的地方,《瞭望》新聞周刊記者現場看到,有加工企業在自有原料基地上建起數十套木屋別墅,裡面裝修一新。相關負責人表示,作為特色田園小鎮的一部分,結合農家樂和果蔬採摘,這些房屋將用於旅遊出租。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