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王鳳梅:法律服務行業如何在知識經濟時代建立細分品牌?|律新社·品牌談

律新社CEO | 王鳳梅

剛剛過去的一周很忙碌,參加了好幾個圈內外的活動,還聽了一個14天的知識經濟實戰營的線上培訓課程,都是關於知識分享、數據、品牌和成長,信息量有些大,跟法律服務行業品牌建設相關的很多,值得分類梳理一下。

為什麼要關注知識經濟?這是服務升級的一個重要變現途徑。

隨著技術和經濟發展,社會結構和社會文化升級,會湧現更多細分服務行業,專業技能提供者的構成比例也會越來越大,知識蓬勃發展,通過互聯網和支付平台的支持,知識付費就成為其中的一個場景。

法律服務作為標準的知識諮詢服務,一定要抓住這樣一個新風口。比線上服務變現更重要的是,建立品牌。

+

在這次筆記俠組織的線上培訓中,有很多有趣的乾貨,先講兩個我印象深刻的小細節:

一個是知識分子創始人 ceo 紀中展老師在分享中提到知識社群運營的唯一原則:知識產品化、產品服務化、服務平台化、平台眾籌化。

他們出品的「科學隊長」(給兒童講科普知識)的知識付費欄目俘獲了上千名媽媽用戶,他在分享中談到了版權問題,談到了如何請律師解決。

作為一個「網路大v」是如何請律師的呢?他說,他們融資后第一筆錢就是付給律師,他們知道《財新》的版權保護做得很好,於是按圖索驥去找到了這位律師,後來果然這位律師處理事情很專業,因此建議做知識經濟的人士最好找一位好律師。

我估計很多律師聽到這樣的推廣都很欣慰,這廣告做得真好,因為全國很多知識圈頭部創業者都會知道這位律師,這是非常精準的介紹。而且這個話題也提到了一個細分領域的法律服務機遇,就是網路知識經濟的版權市場。

舉這個案例,我主要是想說明,細分領域以及標籤屬性對律師多麼重要

另一個小故事是香港第一自媒體人spenser分享的,他有60萬的冬粉,坦言靠寫作改變了職場人生,2-3年裡,他作為一位金融小白領收入從10萬翻到了1000萬,因為他有幾次成功的賣寫作課經歷,有4000多人同時買他的單價699元的課程,一次數百萬元的收入湧入讓他自己都驚呆了,這也成為知識付費領域的黑天鵝事件。

我前不久在浦東碰到他時,帥氣自信的他說要用賣課的錢在浦東買千萬房子。他自己一個特別深的感觸是,一定要建立個人品牌,一定要持續建立品牌,一定要相信品牌的力量

我認為spenser的經驗最適合法律服務行業的人員學習,他其實反覆交流了品牌的複利作用,會讓你的人和你的產品有光環,更重要的是有信任!

這兩個小故事,都可以幫我們認知法律服務行業如何在這波知識經濟浪潮中建立品牌,獲得用戶。

知識付費的浪潮目前剛剛起蓬頭,隨著得到、分答帶動了第一波付費問答,千聊、小密圈、小鵝通等這些知識付費工具興起,越來越多的知識人群(媒體、出版、培訓)最先嗅到了其中的價值和味道。

知識付費當前的產品形態有全年專欄、小專欄、講座課程、線上營、付費社區等。在其它領域,這些成功的案例很多,比如吳曉波,已經16萬付費音頻訂閱用戶,每人198元,非常火爆。比如十點讀書的林少,超過4000萬的營收靠做好爆款的付費內容。

在法律服務領域,這樣的付費模式也已經開始嘗試,很多法律人通過千聊、知乎live等來進行專業分享,並收取一定的費用。但是由於法律專業的特殊性,很難形成爆款課程。

但是,也有很多探索者已經在往前沖,比如一些做股權的律師,一些做營銷培訓的律師,一些做技術分享的律師。有人憑藉線上課程持續不斷推廣,單個客戶收費已過百萬。

法律服務屬於典型的專業知識服務領域,但是法律知識不能直接面對用戶,因為太專業了,用戶很難理解。再者,用戶本身的需求千差萬別,直接的知識服務很難滿足用戶的需要,必須通過當面的諮詢式服務,給出個性化的解決樣本,因此線下的服務依然是重頭。

那麼法律服務行業人士要不要抓住這波知識經濟浪潮?

我認為,任何跟知識相關的專業行業都應該抓住這個趨勢,其實這更是一次品牌的風口。

首先,知識經濟浪潮來臨,會通過越來越多的行業培訓,讓人們形成對知識付費的意識和習慣,這對律師行業而言,確實是一次良好的市場教育。

律師行業長期被免費諮詢的先入為主的印象所困擾,現在付費諮詢已經被逐漸被認定為市場規則,對未來的業務成交有好處。別看現在開設在線付費諮詢似乎無人問津,等你出名了,這就會變成複利效應。

其次,這次知識經濟浪潮的興起,無疑與新技術相關,這也是大數據的未來趨勢之一,因此法律服務行業也要抓住數據趨勢,在移動端、網站等數據搜索平台中心建立自己的數據基地,形成自己的數據品牌。

現在有很多技術工具平台,有一些做得很有特色,我下次可以專門推薦一些。

第三,圍繞細分的服務市場需求,建立自己的標籤化品牌。找准自己的細分領域,讓自己的特徵更鮮明,專業服務領域的能力的辨別未來的互聯網上將越來越容易。

很多法律服務機構已經重視到這個問題,我注意到不僅律師個人開始把專業縮減到3個以內,甚至一些勇敢的機構和組織大膽地喊出:我只做一個專業。

我看過很多律師在做公眾號,自己也做直播,這都是積累品牌的好方法,但是很多人經常覺得困惑,小名氣有了,但是轉化率很低,覺得得不償失。

其實,這當中也是有方法和技巧的,就像現在律所內部講究案件流程、分工合作的道理一樣,品牌的運營和管理也是需要流程和分工的,自己做品牌、做案件、做客戶、做管理肯定是搞不定的。

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人去做,委託第三方委託運營和管理是必然趨勢。而且數據的來源不僅有自有數據持續曝光,還要有充分的第三方數據。

事實上,這個趨勢越來越明顯。

6月22日,我去參加華政的互聯網法律服務平台啟動儀式,美團點評集團副總裁丁志雄現場就說,可以把律師平台接到美團的平台里,打好標籤,接受用戶的點評,生活服務越來越需要有標籤功能的律師信息。(詳情點擊 剛剛,我使用了大華政「互聯網+大數據」平台,有點兒意思哦~

6月23日,我去上海財大參加法律職業人才培養論壇上,也聽到很多專家學者談到,要培養細分行業的專業法律服務人才,市場缺口很大。上海外國語大學法學院院長張海斌談到,隨著「一帶一路」涉外法律服務需求擴大,涉及沿線64個國家的法律學習,其中又有2488個語種……因此,懂語言懂法律又懂文化的跨界人才非常搶手,但是目前沒有。(詳情點擊 上海財經大學第十四屆「法律職業發展論壇」順利召開

6月,無訟學院推出了認知升級系列課程,其中蔣勇律師特意提到了,律師執業發展中,一定要學會專業品牌的建設過程,要學會運用技術手段、數據手段提升自己的專業形象……

所有的市場信號,都向我們論證了一個問題,法律服務市場的細分化品牌建設正是大勢所趨。換句話,你即使抗拒,其他人也會照樣做。

上周還和協同共享的創始人葉曙彬先生一起探討了如何為公司的專業服務人員,財務法務提供專業諮詢服務之道,十年來,他一直在協同各類專業知識為需要者服務,(詳情點擊 對500強法務財務人員的極致服務是怎樣的?跨界總裁、協同共享創始人葉曙彬:做百科全書式創新共享平台 | 律新社大咖來了

還有很多趨勢信息,今天不用長文表達了,以後就陸陸續續用隨筆的方式跟大家交流吧。另外,我們也將推出一些線下交流沙龍,歡迎大家參加。

為了方便大家參與,本周起我們辦公室搬到了五洲國際大廈(肇嘉浜路807號2302室,靠近高安路),專門設立了法律服務行業品牌研發團隊,有很多新產品新服務即將推出,歡迎大家經常來串門,一起探討品牌之道。

如果你喜歡探討知識經濟時代的品牌成長,請在律新社後台留言,寫下你關注問題,我們每問必答,並將邀請你參加我們的線上線下活動。另外,也歡迎添加我個人的微信wangfengmei79以及小密圈(新學來的工具),我們將集合一批法律服務行業品牌建設專業人士一起分享品牌之道。

本文系原創,轉載請聯繫授權。

請戳「閱讀原文」加入

王鳳梅的主題圈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