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中國可持續發展遙感監測報告》發布—— 看清我國資源環境「家底」

原標題:《可持續發展遙感監測報告》發布—— 看清資源環境「家底」

「十二五」時期以來,大氣質量趨好還是趨壞?15年間,地表水體有何變化?20多年間,土地利用狀況發生了怎樣的改變?科學院近日發布《可持續發展遙感監測報告(2016)》,針對土地、植被、大氣、地表水等領域,通過遙感信息提取等研究,科學客觀地呈現了資源環境現狀及其變化。

《可持續發展遙感監測報告(2016)》對2010年至2015年間PM2.5濃度進行監測發現,「十二五」期間京津冀地區的平均PM2.5濃度為86.15微克/立方米,其空間分佈呈現南高北低態勢,南部的邯鄲、邢台、石家莊、衡水與東部的天津、唐山、滄州以及中部的廊坊,PM2.5污染最為嚴重。

氣:整體情況有所好轉

2010年至2015年,二氧化氮濃度高值區範圍有所縮小,京津冀、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等均有不同程度降低;2010年至2013年,PM2.5濃度處於平穩狀態,2014年至2015年顯著降低。

「你那兒的霾是什麼口味的?」「北京的醇厚、河北的粗糲、上海的小資、廣州的清新……」當霧霾頻頻來襲,網友自製版《舌尖上的霧霾》憑藉犀利的台詞,迅速走紅。

現實印證了網友們的調侃。「京津冀平原西北被群山環抱,西側是太行山山脈,北側是燕山山脈,東臨渤海灣,地形條件相對閉塞。」《報告》編委、中科院遙感與數字地球研究所研究員陳良富分析,特殊的地形和風向使大氣擴散能力不足,本地污染物不易擴散,外部污染物易滯留堆積。

作為北方經濟規模最大的地區,京津冀地區不僅PM2.5濃度高,二氧化氮濃度亦偏高。根據《報告》,二氧化氮濃度高值區主要分佈在京津冀、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河南北部、山東西部和新疆烏魯木齊等地也存在不同程度的高值區。

「二氧化氮濃度的高低,與當地的機動車數量、煤炭消耗等工業活動強度、氣象條件、本地地形等因素密切相關,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當地的工業排放量。」通過長期觀測,陳良富發現,二氧化氮排放濃度呈現明顯的季節特徵,冬季由於取暖等因素導致能源使用量加大,形成二氧化氮的全年峰值,更增大了灰霾重污染的防控難度。

不過,大氣污染情況正在好轉。《報告》顯示,2010年至2015年,二氧化氮濃度高值區範圍有所縮小,京津冀、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等均有不同程度降低。PM2.5濃度方面,2010年至2013年,PM2.5濃度處於平穩狀態,2014年至2015年顯著降低。

「大部分地區二氧化氮濃度的降低以及2014年之後PM2.5濃度顯著降低,有力證明了近年來大氣污染防治政策的施行是有效的。」陳良富表示。

水:西部偏藍東部偏綠

對面積大於50平方千米的湖泊、水庫等大型地表水體進行的監測結果表明,175個水體顏色多樣,以藍色和綠色為主,即以清潔類和較清潔類為主。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不可或缺的要素。遙感技術不僅能大範圍監測從內陸到海洋多種形態的水體,還可以及時捕捉到水體在地球系統中不斷循環的各種動態平衡狀態。

通過遙感感測器獲得水體顏色光譜,繼而推演水體質量,《報告》對面積大於50平方千米的湖泊、水庫等大型地表水體進行監測,結果表明,175個水體顏色多樣,以藍色和綠色為主,即以清潔類和較清潔類為主。

《報告》編委、中科院遙感與數字地球研究所副研究員申茜介紹,水體劃分為21個不同的顏色級別,級別越高水質越差,「大型地表水體空間分佈不均,水體顏色空間分佈也很不均勻,整體來看,西部水體偏藍,東部水體偏綠偏黃」。

各地水體顏色緣何千差萬別?申茜解釋,地勢高、自然條件惡劣,使青藏高原湖泊受人類活動因素影響較小,多數湖泊屬於清潔水體。而東部平原湖區水系發達,經濟發展較快,河川徑流和湖水攪動等因素導致了東部平原湖區多數為較渾濁水體。東北山地與平原湖區湖水淺、面積小,礦化度高,地勢低洼排水不暢,再加上人為因素,造成湖泊渾濁程度偏高。

《報告》還通報了濕地變化情況。長時間序列衛星影像監測結果表明,2000年至2015年間,濕地總面積凈減少約3萬平方千米,減少約5.36%;各濕地類型按面積從大到小依次為水田、永久性沼澤、永久性水體、洪泛濕地和季節性沼澤,其中季節性沼澤和水田在過去15年間呈現連續減少的趨勢。

「濕地具有涵養水源、凈化水質、調節氣候等多種重要的生態服務功能和價值,與森林、海洋並稱為全球三大生態系統。隨著經濟發展和人類活動的不斷加劇,全國範圍內許多濕地發生了明顯的退化甚至消失,由此引發了一系列生態和環境問題,但整體來看,濕地面積減少的速率在變小。」申茜稱。

土:優質耕地陸續減少

至2010年,的耕地面積依然比上世紀80年代還要多,但優質耕地面積明顯減少。

土地變化的總體情況如何?《報告》給出的答案是:至2010年,的耕地面積依然比上世紀80年代還要多,但優質耕地面積明顯減少。

《報告》顯示,2010年土地利用面積從大到小依次為:草地、林地、未利用土地、耕地、水域和城鄉工礦居民用地。在遙感監測的20多年裡,土地中有26萬多平方公里改變了原有利用屬性,占遙感監測土地總面積的2.80%。其中,耕地變化最顯著,其動態變化面積高於所有其他土地類型,呈現先增后減的階段性趨勢。

「2000年耕地面積達到最大,2010年達到21.36億畝,依然多於20世紀80年代,其主要原因是全國新開發的耕地面積在增加。」《報告》副主編、中科院遙感與數字地球研究所研究員張增祥有些擔憂的是,目前質量較好的傳統耕地、良田在減少,尤其是新增城鄉工礦居民用地,近六成來自耕地。

《報告》同時指出,2001年至2014年,植被生長季始期整體呈現提前的趨勢、生長季末期呈現延長的趨勢。其中,四川盆地、長江中下游平原、華北平原、山東半島、東北平原及青藏高原整體呈現出明顯延長趨勢,每年平均延長1.5天;秦巴山地、南方沿海地區植被生長季起始期整體呈現出明顯縮短趨勢,每年平均縮短1天及以上。

遙感監測分析還表明,當代新的人口格局開始於20世紀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新的格局特徵表現為,「胡煥庸線」東部人口密度由整體的相對均勻轉向,目前越來越集聚於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地區等發達地區的不均勻分佈。

1935年,胡煥庸先生劃出了一條人口密度分界線——胡煥庸線,這條線起點為黑龍江省黑河市,終點為雲南省騰衝。當時該線東南方36%的國土居住著96%的人口。「『胡煥庸線』穿越400毫升至800毫升降水量等值線,與農牧交錯帶基本平行,當前人口東密西疏的格局是歷史發展過程中不斷演化形成的,人口密度突變分界線也是不斷變化的。」《報告》主編、中科院遙感與數字地球研究所研究員顧行發說。

在顧行發看來,人口密度突變分界線在不同時期與當時的經濟、社會、技術以及自然條件綜合因素相關,在「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京津冀一體化」等發展戰略與舉措推動下,人口分布將是區域聚集,面狀均衡不再存在。特別是伴隨著新型城鎮化及城市群的發展,雖然「胡煥庸線」東部人口比例仍然佔有絕對優勢,但是「胡煥庸線」西部人口佔全國比例不僅明顯上升,而且一些城市群也會出現聚點式的人口高密度區。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