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古代蹴鞠時踢的球長啥樣?

臨淄甚富而實

其民無不吹竿

鼓瑟

蹋鞠者

-----《史記·蘇秦列傳》

你知道宋朝人在蹴鞠運動中所踢的球,是用什麼做出來的嗎?

可能許多朋友會說,宋朝人踢的應該是實心的球吧,比如木球什麼的,還有人會說,宋人踢的應該是藤球,電視劇里就是這麼演的。

太祖蹴鞠圖

其實,蹴鞠所用的球,是皮球。而且,是空心充氣的皮球!空心充氣的皮球!空心充氣的皮球!(不好意思,重要的話要說三遍)宋人自己說了,「蹴鞠以皮為之,中實以物,蹴蹋為戲樂也,亦謂為毬焉。今所作牛彘胞,納氣而張之,則喜跳躍。」那這種充氣的皮球做出來之後,又是什麼樣子的呢?

八瓣球是唐朝人玩的球,用八片外皮縫合而成,還不夠渾圓。

宋朝人玩的足球,是十二瓣球:用十二瓣硝過的軟牛皮來縫合的,「香皮十二,方形地而圓象天。香胞一套,子母合氣歸其中」,「熟硝黃革,實料輕裁,密砌縫成,不露線角」,「碎湊十分圓」。幾何學告訴我們,十二個五邊形正好可以構成一個球形體,這樣縫製出來的皮鞠便非常圓了。宋畫可以提供佐證,《太祖蹴鞠圖》畫出的足球,形狀就跟現代足球差不多。

那麼宋人又是如何給足球充氣的呢?說來你可能不信,用小型鼓風機,宋人稱之「打揎」。讓我直接引用宋人的原話吧:「打揎者,添氣也。事雖易,而實難,不可太堅,堅則健色(即皮鞠)浮急,蹴之損力;不可太寬,寬則健色虛泛,蹴之不起;須用九分著氣,乃為適中。」所以,千萬千萬不要再被電視劇誤導了,還以為宋朝蹴鞠踢的什麼實心球或是藤球。

蹴鞠的玩法,跟現在的足球運動又有什麼異同呢?古人蹴球,有兩種玩法,一種是「白打」,不設球門,兩個球隊分別派出同樣數目的球員(從一人到十人均可),在場中輪流表演,以頭、肩、背、膝、腳等身體部位頂球(絕對不允許用手),做出各種高難度動作,而球不落地。由裁判分別打分,以技高一籌者勝。顯然,「白打」強調的是技巧性與觀賞性,有點類似於花樣足球。另一種玩法是「築球」,更強調對抗性。球場中間會豎起一個大球門,高約三丈,寬約一丈,以彩帶結網,只留出一個尺許見方的網眼,叫做「風流眼」。比賽雙方分別派出十二人(或者十六人),分著不同顏色的球衣(如北宋的「皇家足球隊」,左軍著紅錦襖,右軍著青錦衣),立於球門兩邊,組成「左右軍」對壘。

左軍與右軍均設「球頭」「蹺球」「正挾」「頭挾」「左竿網」「右竿網」「散立」等角色,就如現代足球比賽中也有前鋒、前腰、后腰、後衛、守門員等分工。每個球員按照自己的角色,站立於不同的位置,承擔不同的任務。每場比賽還設有「都部署校正」「社司」,即正副裁判員。

比賽開始,左右軍以抽籤的方式決定哪一方先發球。不管哪方先發球,球都由「球頭」開出,傳給「蹺球」,然後按規則在「正挾」「頭挾」「左竿網」「右竿網」「散立」之間傳球,傳球過程中,手不準觸球,球不得落地,最後又傳回「球頭」,由「球頭」射門,即將球射過「風流眼」。如果球觸網彈回,只要不落地,本隊球員可以將球接住,繼續傳球、射門。

球射過「風流眼」,對方接球,也是按規定的傳球路線完成傳球,再傳給「球頭」射門。直到球落地為一籌,以進球多寡定勝負。雙方事前會商定一場賽事比賽若干籌。比賽結束后,雙方球員互相作揖,以示禮儀。得勝一方,可獲得銀碗、錦鍛。而輸掉一方的「球頭」,則要接受懲罰:用白粉抹面,並接受鞭打。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