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新書 | 金錢與抗日戰爭

基本信息

出版社: 人民文學出版社; 第1版 (2017年1月1日)

外文書名: Money and Counter-Japanese War

平裝: 399頁

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7020110444, 9787020110445

內容簡介

經濟戰是抗日戰爭中極為重要的一幕,但它的來龍去脈卻被烽火硝煙和隆隆炮聲所掩蓋。金融史專家戴建兵著的《金錢與抗日戰爭》講述了抗戰時期中日雙方的貨幣、貨幣戰及貨幣運動的故事,並試圖總結出一些戰時貨幣運動的規律,並為看清有關金融、貨幣領域的一些問題提供參考。

作者簡介

戴建兵,1963年生,河北省唐山人,河北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主要從事近現代貨幣金融史、抗日戰爭史、金融學的研究,在《社會科學》等雜誌發表論文多篇,另有多篇文章被《新華文摘》《社會科學文摘》全文轉載,出版《金錢與戰爭一抗戰時期的貨幣》等專著多部。

目錄

序言
第一章 破碎的方圓
第一節 灑向人間都是怨
向皇帝告錢的御狀
散向天下都是錢
人人皆可發行貨幣
第二節 經濟眼看日本
為錢而舞的軍刀
從大清金庫得到的法寶
經濟與軍刀
第三節 用「錢」修築的橋頭堡
一家叫橫濱正金的銀行
台灣錢的曰本情結
所謂「朝鮮銀行」
中外合資、中日合資
第四節 幣制建設的歷程
先補一下民國課本的課
怎麼辦?難死了!
廢除銀錠使用銀元
組建的「美聯儲」
第二章 法幣改革
第一節 山雨欲來風滿樓
美國人總是要為白銀做點什麼
華爾街蝴蝶帶給的風暴
第二節 毅然變計
怎麼辦?
頭腦方案
第三節 一石激起千層浪
引爆世界
憤怒的日本瘋了
在貨幣上爭奪華北
在兩個雞蛋上跳舞
妥協
第四節 未雨綢繆
凝心聚氣
事後諸葛亮
第三章 日元的侵略史
第一節 偽滿對東北貨幣的統一
接收東北張家遺產
內部整合
大發行
明搶
第二節 從偽察南到偽蒙疆銀行
從察南
到蒙疆
兩場鬧劇
第三節 偽聯合準備銀行和華北幣制一元化
沒南運的白銀終於發揮了作用
華北貨幣一元化
加入結香的紙幣
第四節 姍姍來遲的偽中央儲備銀行
更加複雜的南方
麻煩的軍用票
用了個好名的偽銀行
惡鬥
真假猴王
關於偽銀行的通信
第四章 鑄起我們「錢」的長城
第一節 法幣的集中統一發行
撞擊、反射
集中管理、統一發行
第二節 外衛與內固的省地方銀行貨幣
法幣的前衛圈
後方金融圈
第三節 失控的國民黨游擊區貨幣
忠義救國軍們
一斤青菜,一斤紙幣
第四節 陝甘寧邊區的貨幣發行
從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國家銀行西北分行到光華商店
從陝甘寧邊區銀行券到陝甘寧邊區商業貿易公司流通券
第五節 聯銀券的剋星
唯一被國民政府批准設立的八路軍銀行
從「上當」票到最大的根據地銀行
北海和魯西
第六節 大江南北的抗幣
東進,東進!我們是鐵的新四軍!
八省健兒匯成一道抗日的鐵流
在華南
第五章 夫戰,廟算多者勝
第一節 日軍的如意算盤
異族統治史
分而治之
連環計
第二節 國民政府的對策
不惜一切穩定幣值
嚴禁偽鈔
經濟戰策略的轉變
熊貓和伸出援助之手
第三節 根據地的謀略
毛澤東談貨幣
鄧小平的貨幣實踐
在鬥爭中求團結
彼可取而代之
第六章 中日貨幣戰
第一節 貨幣陣地戰
攻方之法
守方之策
打回老家去!
第二節 法幣外匯戰
48小時50萬英鎊告罄
從自由換匯到審核制
法幣成為對內貨幣
拉住英美的法幣
第三節 金銀爭奪戰
一年運到日本35億多日元的黃金
收金
「黃金風潮案」
第四節 真假鈔票戰
《偽幣製造者》
山本憲三
落後的優勢
蔣介石的深謀遠慮
戴笠的運作
票子太新,被發現了
物資爭奪戰
第七章敵乎?友乎?
第一節 國民政府對根據地貨幣的態度
准許
查禁
第二節 根據地貨幣對法幣的態度
聯繫
鬥爭
第八章 錢能通神
第一節 貨幣與政治
綏靖的錢
挑戰的錢
你和國家發生經濟關係的媒介
戰鬥的錢
第二節 戰爭支配下的貨幣經濟
鄉村能否戰勝城市?
挖肉補瘡,壯士斷腕
負重累累,眾皆呼難
因糧於「敵」
戰爭和通貨膨脹是雙胞胎
軍事支出占第一位
本來就是「以戰養戰」
理各不同
第三節 戰爭的三件寶
仗你打得起嗎?
內行看門道
非現實西方經濟學
第四節 孔子對天壇,五百當一元
腐敗加通貨膨脹最容易讓政權失去民心·
什麼可以抵消通貨膨脹的惡性影響?
第九章 明日黃花
第一節 戰後貨幣的整理
偽滿幣的收回
蘇聯紅軍票問題-
偽蒙疆銀行券的接收
偽聯合準備銀行券的收回
偽中央儲備銀行券的清理
台灣幣制的整理
文人國事
香港遺事
第二節 用人子孫的錢打人
難以算清的債
日本法寶
轉法輪
神仙跳
2487億?1972年?
第三節 中法在越南的貨幣戰
軍隊在越南受降
這是一張國際牌
另類的貨幣戰
「法國在越南投下原子彈」
曲終人散,人走茶涼
尾聲
戰爭賠償、日本右翼勢力的經濟基礎和對華經濟援助
4000萬和6000億美元
6638億日元的對外戰爭賠償
40兆億日元的對內「撫恤」
日本的對華援助
參考書目

序言

經濟戰是抗日戰爭中極為重要的一幕,但它的來龍去脈卻被烽火硝煙和隆隆炮聲所掩蓋。那時候,日本侵略者提出要「以戰養戰」「自活主義」;蔣介石提出「三分軍事、七分經濟」;毛澤東則發憤苦研經濟學,撰寫了長達十餘萬字的《經濟問題與財政問題》等等,隱藏在這些現象背後的真理在於,經濟是軍事的支柱。
西方有句俗語:戰爭需要的第一是錢,第二是錢,第三還是錢!
貨幣是近代經濟的血液,商品賴其流通,人民依其生活,而國家政府憑藉貨幣與民眾發生經濟聯繫。貨幣戰是經濟戰的最高表現形式。抗日戰爭中,交戰雙方無不為此而運籌帷幄、浴血廝殺。這條戰線很隱蔽,但卻更為殘酷。深入研究抗戰時期的貨幣和貨幣戰,必將有助於我們對抗日戰爭全貌的深刻了解。


抗日戰爭時期,人民用自己的血肉和金錢支撐了抗戰,支持著世界反法西斯的鬥爭,為此,全民族忍受了通貨膨脹等一系列巨大的經濟苦難。這種苦難,在經歷過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國家中,可以說是獨一無二的。


發動戰爭的國家都知道戰爭是雙刃劍,被侵略的國家視戰爭為災難;而殖民主義者卻視戰爭為吉祥。近代亞洲,來自的戰爭賠款,在日本近現代社會發展中起到了重大作用。甲午戰後的《馬關條約》,清政府向日本賠償3.5億兩白銀,摺合英鎊38082884鎊5先令6便士半。日本正是依靠這些資金,才在本土各地建立了新的國小,國民素質由此提高;同時,在貨幣制度上日本得以實現金本位,一下與世界主流貨幣體系同步,迅速步入現代化國家的行列。
「取之無道」——即通過戰爭繁榮自己,是日本近代崛起的一個重要方式。更為可悲的是,的賠款培養了日本的貪婪,崛起后的日本需要殖民地、需要更多的錢和市場。相應地,人民就承受了1931年的「九一八事變」和1937年的「七七事變」。多年的戰爭苦難,面臨的是鋪天蓋地而來的掠奪、搜刮,而日軍的軍用票和偽銀行鈔票就是其中最重要的工具。


侵華戰爭時期,日本除在華中、華南發行了大量的軍用票,直接搶掠的資財、物資外,還先後在扶持設立了諸多偽銀行,如偽滿洲中央銀行、偽蒙疆銀行、偽聯合準備銀行、偽中央儲備銀行等,這些偽銀行一方面大發偽幣,變相搜刮。同時還操縱、控制了一批發鈔的金融機構,如偽冀東銀行、偽華興商業銀行、偽河北銀錢局、偽河北省銀行、偽山東民生銀行、偽江蘇財政廳、偽廈門勸業銀行等等。通過這些金融機構,日本對的掠奪、對經濟的破壞達到了令人髮指的程度。


尤其使人氣憤的是,日本在即將失敗和宣布投降后的一段時間裡,為轉嫁戰敗后的處罰和部署遺害,日軍仍操縱佔領區偽銀行大發紙幣,遺害。本來1945年7月日本投降前偽滿洲中央銀行發行偽幣已達嚇人的80餘億元,但到11月13日國民政府派人接收該行時,其貨幣發行額竟擴張到了136億元的天文數字。三個月幾乎又增發了一半,可以想象這些貨幣對東北市場和人民生活的衝擊以及對日後國家政府收回這些紙幣的壓力。日本投降后,台灣銀行券8月底發行額為16.5億元,一個月後竟增至22.85億元,10月末再增至28.98億元,較日本投降前增加了兩倍多,較「七七事變」前增加了38倍。這最後的掠奪,給留下了難以醫治的經濟頑症。最直接的後果就是為日後國民政府的通貨膨脹打下了伏筆。


時至今日,日本仍然有人不承認其發動了侵略戰爭、掠奪了,甚至還辯稱是為了幫助從西方殖民主義者手中解放出來,實現「大東亞共榮圈」的繁榮。其實只要看一看日本在抗日戰爭期間所進行的瘋狂的經濟戰,就足以揭穿這些謊言。


抗日戰爭中,中華民族有兩種性質不同的貨幣在與日偽貨幣對陣廝殺,一是國民政府發行的法幣;一是共產黨人在各個敵後根據地發行的根據地貨幣。


抗戰中,法幣的作用是不能低估的。對日偽貨幣而言,抗戰初期的法幣是人民奮起抵抗侵略、與敵進行殊死搏鬥的經濟戰、貨幣戰的主力。法幣在國統區擔負著振興後方經濟的使命,是加強大後方建設、支持政府財政的重要經濟武器,是大後方戰時經濟統治的重要工具。國民政府能在大後方建立西南、西北金融網,限制地方紙幣發行,使大後方經濟達到與戰爭需要的高度統一、集中,與法幣的作用是分不開的。與此同時法幣還承擔著支撐前方抗戰的使命,不僅要保持匯率,外聯英美經濟;還要內控省地方銀行紙幣,在法幣外沿與敵偽貨幣對陣,甚至天天在市場與其廝殺,在比價上拼刺刀。


雖然法幣在「皖南事變」后,特別是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后,日益加強了對根據地貨幣的限制,並成為對根據地進行經濟控制、封鎖的工具,但我們絕不可因此低估法幣在抗戰初期對根據地貨幣體系建立的支撐作用。法幣在抗戰初期是成功的。它的失敗,是抗戰勝利后國民政府錯誤的貨幣整理政策及繼續戰時經濟特有的通貨膨脹所致。


共產黨在根據地發行的貨幣在抗日戰爭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是法幣的盟友,是淪陷區法幣的護衛神。尤其是在1941年以後,根據地貨幣逐漸獨自承擔起在敵後抗擊敵偽貨幣、發展根據地經濟的任務。它是中日經濟戰中極為重要的利器,是插入敵偽心臟的鋼刀,使得日本人不能在淪陷區經濟上為所欲為,在市場上也是磕磕絆絆。


抗戰中的貨幣戰,在黃金、白銀、紙幣等方N都有充分展示,同時在外匯、物資、物價及人民生活等諸多方面也都有表現。當然,在與日本侵略者的貨幣戰中,金融界既取得了偉大的成績,也得到了許多教訓。值得一提的是,早在發動侵華戰爭之前,日軍就組織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大搞「異民族統治史」之類的研究,對歷史上少數民族統治漢族時每一個村莊居住幾個少數民族都搞得一清二楚。在對貨幣的研究方面,日本也煞費苦心。抗戰前和抗戰期間,日本陸續出版了大量有關貨幣的調查和研究專著,這也是國民政府在中日貨幣戰中屢屢被動的原因之一。


經濟鬥爭和軍事鬥爭、政治鬥爭不同,它的複雜性是后兩者難以企及的,但三者關係又十分密切:一方面經濟鬥爭如極強的暗流,衝擊、影響、決定著政治、軍事鬥爭的成敗;另一方面政治和軍事鬥爭又極有力地反作用於經濟鬥爭。


本書想講一講抗戰時期中日雙方的貨幣、貨幣戰及貨幣運動的故事,並試圖總結出一些戰時貨幣運動的規律,並為看清有關金融、貨幣領域的一些問題提供參考。但限於學力,金沙並俱,切望方家斧削,以求達治史之目的。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