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節日說|又是一年清明日~~

又是一年清明節。千百年來,華夏兒女選擇了在這一天與先祖進行心靈對話,用一種樸素而虔誠的行動,來表達內心深處的銘記。這個節日,既有著生離死別、慎終追遠的深切情思,又包含了萬物更新、生機勃發的欣慰與感懷。受這種清明節文化的影響,祖國各地都以掃墓祭祖、踏青郊遊作為這天基本的主題,但各地的習俗又不盡相同,各有特點。下面,就讓小皮帶大家到台灣大陸同鄉會文獻資料庫里,領略祖國各地不同的清明節文化吧~~

湖北

在湖北武漢,不管有多忙,清明節這一天,人們都會放下手頭的事務,回老家給先人祭祖,當地俗稱「上墳」。在湖北恩施、咸寧等地,由於受到寒食節禁火影響,人們會在墳墓附近的小樹上或墳地竹竿上懸挂紙錢,叫做「標墓」。祭祀過的墳墓紙幡飄飄,而沒有紙幡的墳頭多是些未祭祀的孤墳了。

福建

福建閩南並不一定只在清明節掃墓。掃墓日期一般有兩種,泉州習俗是在清明節前後幾天,漳州則有部分人士會選在三月初三的上巳節附近掃墓,客家人則通常在春節之後。方式是,清理完墳墓環境后(如雜草、樹木),先祭拜土地神,然後祭拜祖先。祭拜完后在墳墓上,用小石頭壓上「墓紙」,代表已經將墳墓修繕完畢。清明節當天一般是不煮食物,只吃冷的潤餅,這是源於寒食節的習俗。

山東

招遠、即墨、臨朐、臨清等地在清明掃墓時,要在墳上加新土。據說這是為祖先修屋,避免夏天漏雨。威海、棲霞、黃縣等地全族公祭祖墳后,一起吃祭后的饅頭及菜肴,稱為「房食」或「祊社」。魯北地區還保留了南北朝時「鬥雞子」的習俗。濱縣的兒童,在這天以煮熱的雞蛋互頂,誰的雞蛋先破,誰就是輸。齊山、博山等地在清明節煮一鍋小米乾飯讓牛飽餐一頓,稱為「飯牛」。在濟南城鄉,還流傳盪鞦韆的習俗,這天無論男女老幼,均身著新衣參加,極富樂趣。

陝西

興平縣清明,姻親間以紙錢相贈,且互相拜墓。富平縣每戶人家於清明請名山之泉源水,共禮一神。準備牲禮來祭祀,以祈求豐收,稱為「游水」。同州縣清明祭掃后,折柳枝插門;並以紙錢貼於樹榦,據說如此可以防蟲蟻。洛川縣清明蒸饃為食,饃四周作鳥蛇之形的裝飾。據說介子推上綿山時有鳥、蛇保護他,所以以此作為紀念。

台灣

對於海峽對岸的台灣同胞而言,清明節也是一年中很重要的節日,是要放公假的。台灣的清明節既有大陸的風俗習慣,比如回家掃墓;又有自己的特點,比如在掃墓的同時,也要祭拜長期站在一旁守護墓地及祖先安靈的土地公(有一塊小石碑),一方面是慰勞,更有感恩圖報的意思。台灣還有一個特殊習俗,如果在這一年內家中有喜事,掃墓時要整修墳墓,還得準備一個小紅燈(油燈)點在墓前,回家時再帶回家,據說可招來更多的喜氣和吉祥。

清明節,讓兩岸擁有共同祖先的同胞們,以各自不盡相同的方式,一起緬懷我們過去的輝煌歷史與古聖先賢,資料庫中的珍貴文獻資料就是證明。這些文獻資料,記錄的不僅僅是一段歷史,更是一份鄉愁,一份想念,一份落葉歸根的心愿。月是故鄉明,台灣與大陸同宗同源、同祖同根,無論是空間上的距離、亦或是時間的流逝,都無法抹去兩岸人民彼此的思念,及對祖國和平統一的企盼。小皮真心希望,能以台灣大陸同鄉會文獻數據庫為紐帶,連接起兩岸人民的心跳,以資料庫為橋樑,搭建起兩岸交流的通道。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