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潮白河對岸的「燕郊人」:生活之上 進退之間

原標題:潮白河對岸的「燕郊人」:生活之上 進退之間

央視網消息:雖已立秋,但仍然燥熱。

稀疏綠蔭點綴的街道上,大卡車、三輪車、拖拉機,以及掛著各地牌照的小轎車跑的歡快。夏威夷、納丹堡、首爾甜城等各種聽起來高端大氣上檔次的「國際范兒」小區,在周邊低矮棚房的簇擁下流露出一副藏不住的傲嬌模樣兒。除了豪雨過後燕順路上的積水和早高峰收費站的擁堵,一切看起來似乎生機勃勃充滿活力。

這裡是燕郊,與首都北京隔潮白河相望的河北燕郊。

近幾年外來人口的大量湧入,讓這個小鎮在拆除與新建的轟鳴聲中驚喜而慌張地成長。

從一個村到一座「城」

今年50歲的李師傅,開著一輛不算新的計程車穿梭在燕郊的大小街道。「以前開貨車跑長途,年紀大了,就不想跑了。」嘿嘿一笑,寬闊厚實的背身略顯憨厚。他喜歡聽廣播,來興緻的時候還會哼上個小曲兒,開朗樂觀的性格讓坐在車上的人一點兒也不會覺得氣氛沉悶。

作為土生土長的燕郊人,在他的記憶里,小時候「這裡就是一個農村」。除了沿102國道邊大約500米長的街道兩側有一家供銷社和幾家賣化肥農藥及農機器材的門臉外,周邊全是大片莊稼地和村舍。「那個時候的潮白河兩側還是大片的防風林,在雨水豐沛的季節,河水總會漫過河堤,流到路面。」如今,潮白河大橋底下,斷流的河底只剩下綠得發黑的淤泥和各種橫七豎八倒插在淤泥上的建築垃圾。夏季,一簇簇瘋長的野草覆蓋在上面,茂密而繁盛。

2010年,燕郊升級為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在這場城市功能定位后的改革大潮中,房地產率先扛起了發展的大旗。在以北京為核心的首都一小時生活圈中,燕郊以地緣優勢成為人們選擇雙城生活的重要區域。

隨著城市擴建,李師傅所在的小庄營村漸漸成了城中村。2008年,村裡的田地被全部徵用,家裡的四畝地一次性領到了30年的青苗補償費共6萬元。如今整個村子里的人,雖是農村戶口,卻無地可種。一些人做起了小生意,一些人靠拉三輪車補貼家用,也有一些條件好的,在自家院子里蓋起了小洋樓用來出租。

一家老小八口人,一百多平米的平房帶小院兒住的倒也舒心自在。然而當拆遷的口風一次次吹來時,李師傅還是有些擔心了。2016年燕郊房價瘋長的時候,他用了大半輩子的積蓄慌慌張張買了一套小兩居,雖然感覺有點「虧」,但也算是圓了「安身立命」的心思。

然而,對於這個住在「城裡」的「農村人」來說,房子能夠給予的安全感還遠遠不夠。沒有社保一直是他的一塊心病。「等以後老的動不了了,只能指望著兒子賞口飯吃咯。」話雖這麼說,但李師傅也沒閑著。一天十幾個小時的勞作,早已習以為常。扣除每月上交的近四千塊錢的份子錢,每天至少得跑夠兩百公里才能保證日常開銷。

「計程車6塊錢的起步價和北京比起來實在便宜,而且北京的計程車司機都是給上保險的。」儘管燕郊並不屬於北京,但他總是會下意識地和北京做個比較。

雨後燕郊(圖片來源網路)

從幾萬人到百萬人,如今李師傅把曾經的「農村」稱為「移民」小城。

人越來越多,路越來越堵。然而,擁堵是每個城市發展進程中不可避免的問題。隨著首都功能的疏解,燕郊有望承載更多產業轉移與升級。「有人的地方,才會有發展」,這一點,李師傅似乎看的比較清楚,也沒有太多抱怨。

與天安門直線距離30多公里,大約半個小時的車程便可抵達國貿CBD。燕郊的區位優勢甚至超越了北京行政區內的平谷、延慶等遠郊區縣。不管是燕郊徐尹路通往北京的跨河大橋,還是北京平谷通往燕郊的捷運線,這個小鎮與北京的距離變得越來越近。每天幾十萬上班族早出晚歸往返於一河之隔的北京,這裡不僅成為一部分人通往北京的中轉站,也成為一部分人離開北京的棲息地。

到來也好,離開也罷,這裡的一切總能與北京扯上千絲萬縷的關係。

一個 「假北京人」的告別

北京國貿橋下,黑黑瘦瘦的常勝被擠在鐵圍欄隔開的迂迴曲折的浩大隊伍中,排隊等待去往燕郊的814路公車進站。他看起來有些疲倦,不說話的時候,會靜靜閉上眼睛幾秒鐘,青色鬍渣從臉上密密麻麻冒出來,37歲的年紀略顯滄桑。

雖說叫「常勝」,然而生活並非如他的名字一般,常常以勝利者的姿態出現。小時候村裡來的道士算卦說他的名字克親。十幾歲那年,給他取名的舅舅因病去世,道士的話似乎一語成讖,這讓他多少有些埋怨這個看起來挺美的名字。職高畢業后,他在建築工地推過推車,打過混凝土,也在街邊賣過牙刷,修過複印機,再後來管過庫房也做過賬本。一次意外,玻璃直接插進了他的胸腔,巴掌大的一塊皮膚和肉都沒了。在他的記憶中,最苦的日子是曾在工地上整整吃了一個月的白米飯蒸土豆。飯菜沒有油水,如廁困難,豆大的汗珠隨著眼淚一滴滴往下掉。「那種感覺就像被全世界拋棄了一樣。」觸及往事,常勝怔了一下,回憶卷土而來。

「常勝」這個名字的美好寓意並未給他的生活帶來什麼改變,畢竟現實和願望相差甚遠,光靠運氣和想象是不行的。

2008年「奧運熱」讓北京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萬千寵愛。至此,房價一路高歌猛進,讓無房戶心碎,讓有房戶緊張。當很多人發現連房租都開始上漲的時候,才意識到該買個房子住了。然而,此時的房價已經不是靠一個月幾千塊錢的工資所能企及的了。

常勝就是那麼多人中的一個。退而求其次,他選擇先去與北京一河之隔的燕郊溜達一圈看看。這一溜達,便定下了第一套屬於他自己的房子。一平米四千多,首付總共不到十萬塊,有過財務工作經驗的他顯然很有一套自己的演算法。緊接著,2014年國家強調實現京津冀協同發展,打造新的首都經濟圈,看準發展潛力的他又借錢在河北大廠、永清、燕郊和唐山相繼購置了四套房。因為便宜,他出手果斷,沒有一絲猶豫。如今,隨著政策調控,房價雖有所下跌,但是他手裡五套房子的市價早已翻了好幾倍。

常勝(左)跟朋友在一起(圖片由本人提供)

然而,常勝似乎極不願意被人稱為炒房客或者投機者,因為在他看來,自己只是買了還並沒有賣出去,所謂的獲利也只是別人口中的一個數字而已。

自從安家在燕郊后,往返4個小時的上班路讓他感覺格外疲憊,上車補覺已成了習慣。堵車嚴重的時候,他會放棄回家,在辦公室的沙發上湊合一晚。「外地車牌進京不僅限號、限時段,而且還限路段,再加上過路費和油費,又是一筆開支。」精打細算過日子的他,一邊說著一邊低頭刷著體育新聞,手機屏幕上陳舊的裂痕絲毫沒有影響他閱讀的興趣。

在結束長達半年的工作交接后,常勝終於從工作了12年的單位離職。今天是他走的最後一程從單位的回家路。

離開北京,他心意已決。

受困於雙重身份的常勝,常說自己是個住在燕郊的「假北京人」。除了一分不差交了12年個稅,什麼也沒留下,也什麼都沒帶走。「房子一平米十萬,實在想不通。」他皺了一下眉頭,咂了咂舌。對於北京,常勝似乎沒有太多留戀和不舍,高的離譜的房價足以讓他望而卻步。唯一「難忘」的回憶是地下室的潮濕和蟑螂,還有20多次的搬家經歷。彼時的家對他而言,也不過就是一個小小三輪車就可以裝下的一床被褥。而如今,妻子賢惠,兒女成雙,這一輩子再也不用為住在哪裡發愁了。「很知足了。」他眯著的眼睛笑成了一條縫。

北京什麼都沒有給他,然而他所擁有的皆因北京而來。在整個國家城市化進程中,競爭無時無刻無處不在,財富的重新分配和定義在一次又一次的改革和人口流動中變為現實。

在燕郊和北京的這條雙向道上,若不順風而來,必將逆風而去。與常勝不同的是,住在燕郊的朱燕,即使騎著電動車跨省上班,也依然對北京抱有無限美好嚮往。

跨越潮白河

早上五點二十,盛夏季節天已經大亮。

摁掉鬧鐘,起床做好飯,叫醒兩個熟睡的兒子后,朱燕靜靜端視著鏡子里的自己。去年剛做的雙眼皮看起來還比較滿意。刻意眨巴了幾下眼睛,細密柔軟的睫毛向上翹起,如同月牙一般的雙眼皮忽隱忽現。淡淡的塗了一層口紅,她抿嘴對著鏡子認真地扮了一個笑臉,白皙的皮膚看不出歲月的痕迹。安頓好兩個孩子,六點半,她準時坐上了從燕郊去往北京的公車,如果路上不堵車,八點之前肯定能坐在辦公桌前,或許還有時間去泡一杯咖啡來醒醒神。

今年34歲的朱燕,是北京一家公司的建築材料質量檢測員。在此之前,她曾是一家電子工廠流水線上的普通打工妹。2009年,那時全國還在計劃生育當中。因為意外懷上二胎,她被迫辭掉了工作。用她的話說就是,人閑著,遲早會廢了。因而,在她的性格里,只有不斷的「折騰」才能感受到活著是一個動詞,而不是一個名詞。

工作中的朱燕(圖片由本人提供)

這個女人身上似乎從來就不缺膽量。丟了工作以後,她便開始折騰起自己的小生意,買了個二手三輪車,進了一批均價二十塊錢左右的廉價衣服,早上六點準時出現在早市附近的路口。挺著微微隆起的肚子,一副老闆娘的架勢。她的小生意就這樣開張了。

然而,她很快發現,光靠賣衣服是不能保證穩定收入的。隨後她又果斷進了一批水果和鴨脖。那個時候在工廠上班的丈夫一個月也就兩三千塊錢的收入,而她一個月就可以掙到五六千。「當時鳳梨進價是一塊錢一個,一轉手就可以賣到四塊錢」她記得很清楚。

早上六點出攤,晚上十一點收攤,早出晚歸風吹日晒的辛苦是不言而喻的。直到孩子出生的前一天,她還在擺攤。「那個時候,擋雨擋風擋太陽就靠一把遮陽傘。」如今回想起來,她只是哈哈一笑,像在講述關於別人的故事一樣。

「知足」是朱燕提及最多的詞。她相信命運,卻又不甘於命運。「要是前怕狼后怕虎,那就什麼都幹不了。」她說。

生完二胎后,朱燕進了現在的單位,一個月1500塊錢。在父母看來,她終於端上了「鐵飯碗」。雖然錢少,但是沒有以前那麼辛苦了。「清閑」對於一個月工資只夠付房租的人來說是一種巨大的恐慌。閑不住的她利用下班時間從家政公司找了兩份鐘點工的工作。每天進出高檔小區,做完家政工作后再回到簡陋的出租屋,巨大的落差感讓她對家的渴望愈加強烈。這樣的生活持續了兩年多。「買房還是租房」這個問題她也考慮了兩年多。

父母和愛人的反對,讓她一度有些猶豫。幾十萬對於一個農村家庭來說不是小數目。愛人勸她「鄉下的姑娘不要總想著飛上枝頭當鳳凰」,然而她偏偏就不信這個邪,骨子裡的倔強再次爆發。2012年,在她的堅持下,買房落戶定居燕郊,朱燕終於如願以償有了屬於自己的家。30年的貸款和微薄的收入形成強烈對比,讓她一度失眠。「人總要嘗試一下,才知道到底行不行。」她不緊不慢地說,目光流轉意味深長。

從燕郊往北京的方向去,白廟檢查站不遠處的路邊豎著醒目的牌子 :前方五百米,首都交警為您指路。即使有閃爍的紅色警示牌提示:減速慢行,但從潮白河到檢查站這短短的兩公里路上還是會經常發生車輛刮蹭事故。

焦急,成了早高峰的普遍情緒。

堵車嚴重的時候,朱燕會選擇騎一個半小時的電動車跨過潮白河大橋,從高速路直奔單位。她說,生活起起落落才有盼頭,一個人有什麼樣的能力,就過什麼樣的日子。從最初月薪一千多到現在一萬多,北京給了她付出的相應回報。從破舊的出租屋到寬敞明亮的兩室一廳,燕郊給了她安居的小巢。如今,原本30年的房貸也已經快提前還完了。空閑的時候她會去做個美容,回來時順手買一捧鮮花。她把日子漸漸過成了想象中的樣子。能不能當「鳳凰」,她沒有想過,她只知道,要用力往上飛才能離自己的夢想越來越近。

一座收費站,劃清了北京與外地。一條潮白河,卻未必能隔得開理想和現實。對於朱燕而言,此岸在用心生活,彼岸在用力生存,儘管路途奔波,但卻甘之如飴。

關於未來,朱燕笑了笑說:「想在北京安個家」。(文/孫曉媛)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