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大理的若干個「第一」 ,你知道不?

網路圖

大理歷史悠久,是雲南最早文化發祥地之一。風光秀美,文化燦爛,名聞天下。大理,一生不能不去的地方,吸引著無數的人慕名前往。今日,我們不發美圖,也不給你推薦好吃的,咱們一起來看看大理的若干個「第一」。

大理白族自治州若干「第一」

第一次白族有了自己的自治政府

在共產黨領導和關懷下,1956年8月,中共大理地委和大理專署召開了全區各民族代表會議,成立了「大理白族自治州籌備委員會」,負責建州的各項籌備工作。1956年11月22日,大理白族自治州正式宣布成立。這是大理州各族人民的一件大喜事,是大理州歷史進程中一個新的里程碑,是黨和國家民族政策的重大勝利。成立這一天,在自治州首府所在地下關市舉行了有3萬人參加的慶祝盛會。

第一任州長張子齋(白族)

大會向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國務院和毛澤東主席發了致敬電,表達了全州各族兒女最誠摯的心意!

第一次白族作為本民族的統一族稱

在歷史上白族自稱「白」、「白子」、「白尼」,他稱較多。唐宋史籍稱為「白蠻」、「河蠻」,元、明時稱為「白人」或「僰人」。明清以後,漢語稱為「民家」。1956年11月,根據廣大白族人民的意願,正式確定以「白族」作為本民族的統一族稱。

第一次大理區域劃歸

1956年將雲縣、鳳慶二縣劃歸臨滄專區。原屬麗江專區的鶴慶、劍川二縣劃歸大理。

第一次大理州人代會

1956年11月17日,在下關隆重召開了大理白族自治州首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

第一個五年計劃

1956年11月17日,在首屆人代會第一次會議上,聽取和討論了中共大理地委關於《大理地區七年的工作情況和1957年工作意見》的報告,代表們對七年來所取得的成績十分滿意,一致表示,在黨的領導下,力爭完成和超額完成國民經濟建設第一個五年計劃的任務。

第一個大理貿易母公司

雲南解放初期,1950年3月,省派十四軍四十師後勤處副處長張萬夫、及西南服務團雲南支隊的財經大隊張子年、黎乃信和二野軍政大學學員張學智、黃斷谷、曹之鐸、金家文、湯香山、胡克華、周曾余、伍文麓、潘珏坤以及通訊員一人,共一行十三人,攜帶部分自衛武器及人民幣二億元(55年幣制改革后,一元為一分),來到大理專區籌建貿易公司。1950年4月6日,「雲南省貿易總公司大理專區貿易分公司」在下關正式成立開門營業,經營一攬子業務。隨後,機構和業務延伸到大理州各個縣。1985年,「改革開放」后國營和私營商業貿易的發展遍及大街小巷,星羅棋布,猶如天上的星星數不清。第一個大理貿易母公司的功績,為大理經貿發展奠定了基礎。

第一次五個二級批發站成立

1956年成立的「雲南省商業廳下關批發站」(簡稱二級站),同年,又細分為:百貨公司雲南省公司下關批發站;針棉織品公司雲南省公司下關批發站;紡織品公司雲南省公司下關批發站;文化用品公司雲南省公司下關批發站;醫藥公司雲南省公司下關批發站。這五個二級批發站,在計劃經濟時期,划區域負責供應滇西地區的大理白族自治州、迪慶藏族自治州、麗江專區、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保山專區、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等地區市場。貨源由上海、廣州、天津、北京四個中央一級站計劃供給。為滇西邊疆少數民族聚居地區的經濟發展、市場繁榮、邊疆穩定作出了重要貢獻。是黨和政府在政策上優待、關心少數民族的結果。

第一個民族商店

1963年成立「雲南省民族貿易公司大理州商店」,受省民貿公司和州商業局領導。負責大理、劍川、鶴慶、永平、雲龍、巍山、漾濞、洱源八個縣民族商品批發及下關地區民族商品的批零和僑匯特需物資的供應。

第一個州食品公司

1956年,在國營商業細分下延中,州級成立「食品公司雲南省大理分公司」,全州12個縣成立縣公司。

第一個蔬菜公司

1988年2月,大理州人民政府決定組建「大理州蔬菜公司」,儘快把大理州蔬菜形成一個大的產業。改善州內市場供應,開拓州外市場。

第一個五金機械公司

1956年國營商業細分下延,成立大理州五金機械公司,州級有分公司,大理、祥雲、賓川、下關市設縣市公司。

第一次成立飲食服務公司。

1956年,成立「大理州飲食服務公司」。下關、大理、祥雲、彌渡、賓川、洱源、劍川七個縣市成立了縣級公司。

第一次商幹校成立

1981年6月28日,經大理州人民政府批准,建立「大理白族自治州商業幹部學校」。

第一次大理州的生豬派購政策

1956年11月開始正式試點,1957年一季度全面實行。

第一次生物製藥車間建成

1974年,大理州肉聯廠,增建生物製藥車間,利用豬的肝、肚等臟器,生產鈣片、肝B12、克痛靈、多酶片等針劑、片劑20多種,每年創產值30多萬元。

第一批大理州工業生產廠家的建立

1958—1961年,「大躍進」時,建立的工廠有:棉毯廠、繅絲廠、亞麻廠、大理針織廠、下關針織廠、織布廠、下關製藥廠、車線廠、床單廠、毛巾廠、下關造紙廠、州毛紡廠、下關電池廠、鶴慶糖廠紙板車間、雲龍縣錫礦、下關冶鍊廠、鄧川奶粉廠。到了七十年代,省又在大理州建立滇西紡織印染廠、雲南人造纖維廠、大理造紙廠。黨和政府一心一意為人民利益著想,使自治州工業生產大大前進了一步。

第一次初建廠。1971年開始又有大理市塑料廠、大理日用化工廠誕生,主要產品有肥皂、農用薄膜、軟管等。

第一次初建鶴慶北衙鉛礦

始建於1956年擁有採礦、冶鍊、化驗等一套服務設施。

第一批煤礦

1956年以後先後開辦了原鳳儀縣松毛坡、祥雲螞蝗阱、香么所、賓川東庄、永平羊街、鶴慶馬廠、彌渡白雲、劍川等煤礦。解決白族地區人民工業生產和生活用煤。

第一次成立農科所

大理州農科所成立於1958年,設有稻、麥、豆、植物保護、土壤農化等五個專業研究室。

第一座電視台

1977年7月,在大理海拔3100米的者摩山上建成第一座電視差轉檯(后遷團山),1979年7月建成蒼山電視骨幹轉播台。覆蓋滇西六個專州。

第一張《大理簡訊》

1978年10月1日創辦,是州黨委機關刊物。1982年1月1日起,州黨委決定,將《大理簡訊》改為《大理報》,為州黨委機關報。周雙刊。1983年二季度起改為周三刊。1996年10月1日起改為《大理日報》。(註:大理簡訊的前身,初名《躍進報》、《新大理報》,辦辦停停,州政府成立后才連續至今)。

第一本刊物《大理文化》

1979年6月創辦,雙月刊。是大理州唯一公開出版並向國內發行的綜合性民族藝術雜誌。是州文聯的機關刊物。是1983年各省、市、自治區宣傳部向中央宣傳部推薦的全國三十種好期刊之一。

第一部電影《五朵金花》

1958年,西南地區民族文化工作會議在大理召開。文化部副部長夏衍到會主持會議。在此前後,中共中央宣傳部部長陸定一也來到雲南視察。大理白族人民歷史文化民族風情和蒼山洱海的自然景色,給他們留下了美好的印象。他們向中共雲南省委提議:希望組織創作一部以大理為背景的、反映少數民族載歌載舞的、輕鬆愉快的、歌頌社會主義的、喜劇色彩的電影劇本,攝成作為建國十周年獻禮片。於是,在雲南省有關領導的主持下,趙季康、王公浦奉令接受創作任務。從1959年起,《五朵金花》先後輸往54個國家放映,創造了電影在海外發行最多的記錄。

第一次將杜鵑花宣布為大理市市花

1983年5月3日,中共下關市委在《工人俱樂部》主持召開了《下關地區第二個文明禮貌月總結表彰大會》上宣布「杜鵑花」為下關市市花。在會上表彰了紅旗單位20個,各發獎錦旗一面,杜鵑花一盆;先進單位79個,各發獎狀一個,杜鵑花一盆;先進個人144人,各獎杜鵑花一盆;拾到百元以上錢或物交單位的33人,獎金筆一支。1983年10月1日,大理縣與下關市合併為大理市,杜鵑花仍為大理市市花。

第一建築群「三館一堂」

1986年,大理白族自治州成立三十周年前夕,體育館、博物館、圖書館、自治州禮堂三館一堂落成剪綵。州體育館與體育場結為一體,建築面積為11173平方米,能容納18000名觀眾。州博物館,建築面積7665平方米,結構仿大理古代殿宇以及白族民居建築形式,各個展室以三坊一照壁為單位,整個布局又以院落與院落之間的有機相聯而組成一個庭院式建築群。州圖書館,建築面積6015平方米,吸取園林和大理白族民居特點。館中有園,園中有館。內設有480個座席的閱覽樓和80座席的研究室。藏書20萬冊可供讀者借閱。另外,還建有州新大禮堂。這些建築群外型白族建築風格,古老宮殿式,內部則現代設施,名揚中外的大理礎石裝飾鑲面,別具一格。

第一個大理省級經濟開發區

1993年2月18日,大理省級經濟開發區奠基典禮。大理白族自治州以開發區為龍頭帶動全州改革開放經濟發展。中共雲南省委副書記尹俊、省人大副主任楊一堂、副省長李樹基、省政協副主席李謹、省委宣傳部長梁金泉、省婦聯主任趙淑敏、省人大財經委員會主任余佐等領導到會祝賀。【原載《大理文化》】

......

歡迎轉載,轉載時請註明出處

大理網客服熱線:0872—2318960

大理網法律顧問:雲南洪騏律師事務所

法律諮詢熱線:0872-2272088

傳播大理,網聯世界——大理網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