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蘋果中國投資路線圖:三番入局新能源,投資滴滴回報頗豐

[摘要] 今年第二季度,蘋果公司的大中華區營收為80.04億美元,同比下滑10%,這是蘋果在市場連續第六個季度出現下滑。

時代周報記者 陸一夫 發自廣州

活著還是死去,這是莎士比亞筆下哈姆雷特王子的經典獨白。如今這一對白放在蘋果公司身上,也同樣適合。今年第二季度,蘋果公司的大中華區營收為80.04億美元,同比下滑10%,這是蘋果在市場連續第六個季度出現下滑。

儘管是蘋果的第二大市場,但蘋果在相當長一段時間裡只是把當作是iPhone的生產和銷售地,並沒有更考究地圍繞這些規模巨大的iPhone用戶展開布局—據市調機構Newzoo的研究報道顯示,截至今年7月,共有2.2億位iPhone用戶,數量全球第一。

在國內以流量思維主導下的投資風格里,蘋果稱得上是一股清流。當騰訊、阿里、百度和京東在O2O或者共享經濟上攻城略地時,蘋果堅守自身的邊界,不選擇盲目多元化,造就了如今富可敵國的現金儲備。在最新的財報中,蘋果的現金儲備已經高達2612億美元,相當於特斯拉和波音公司的市值之和。

復盤過去五年裡蘋果的投資和併購,管理層明顯加快了併購節奏。首先是蘋果在 2013- 2015 年間收購的企業數量,超過了2013 年之前 16 年所收購的企業總數。與此同時,若果扣除掉收購 Beats 30 億美元,蘋果每筆收購的平均價格還不到 3000 萬美元。

然而蘋果的布局大多圍繞iPhone和iOS平台進行,從圖像、流媒體音樂、地圖技術到移動處理器、攝像頭和指紋感測器等都成為蘋果的獵物,卻沒有真正形成一個具有向心力的生態系統—儘管iOS與安卓共同構成了移動互聯網的基礎設施,但其對流量和內容的分發能力正受到嚴峻的挑戰,例如微信推出移動支付和小程序后,iOS已經感受到明顯的威脅。

因此當蘋果宣布向滴滴進行10億美元的戰略投資時,外界曾一度以為蘋果將改變其併購策略,動用其龐大的現金儲備為自己的生態帝國構築護城河。然而,蘋果依舊持保守態度,不管是人工智慧、物聯網和雲計算等領域,與蘋果同一梯隊的科技巨頭競爭異常激烈之際,蘋果卻置之身外,冷眼旁觀。

具體到市場,蘋果的投資集中在新能源上,因而錯過了一波移動互聯網的紅利。艾媒諮詢CEO張毅分析稱,基於外資身份,蘋果在移動支付、雲計算等領域上面臨著更嚴格的監管,這註定其在過市場不可能取得像騰訊、阿里這樣的成績。

「但是在全世界全球範圍內,蘋果也沒有在雲計算等領域上交出亮麗的成績單,相反微軟、亞馬遜等科技企業卻取得領先優勢,這跟蘋果所處的位置是非常相關的。」張毅告訴時代周報記者,與喬布斯時代相比,蘋果公司CEO庫克更多的是繼承喬布斯的遺產,但市場的形勢在快速變化,尤其是最近兩三年裡,如果蘋果沒有出現特別大的變化,將很可能被其他企業趕超。

密集布局新能源

根據Fellow Plus統計的數據顯示,近年來蘋果投資和併購最多的領域分別是系統應用、音頻、地圖、視頻和硬體,其中地圖技術主要是為蘋果的造車計劃做準備。

而入華八周年時間裡,蘋果在內地投資最多的項目不是互聯網公司,而是新能源。

2015年4月,蘋果宣布與中環股份的子公司四川晟天新能源發展有限公司合資成立「阿壩州紅原環聚生態能源有限公司」和「阿壩州若爾蓋環聚生態能源有限公司」,這是蘋果首次與新能源公司結緣。公開資料顯示,上述兩間公司的項目分別位於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紅原縣和若爾蓋縣,每年將產生高達8000萬千瓦時的清潔能源,大致相當於6.1萬個家庭的供電量。

隨後同年11月18日,中環股份發布公告稱,公司子公司中環能源與蘋果公司、SunPower及其子公司一起合作,在內蒙古設立三家中外合作經營企業,合作經營在內蒙古武川、蘇尼特、賽罕三個新能源光伏電站項目。

而去年12月7日,蘋果再次聯手金鳳科技,就風電項目開展合作。金鳳科技發布公告稱,除了轉讓旗下四家子公司各30%的股權外,還將尋求與蘋果的生產合作夥伴共同推動綠色電力的直供銷售。

事實上,蘋果最初進入新能源領域的目的是推動綠色能源,解決自身的用電問題,但去年6月份開始,蘋果正式成立蘋果能源公司,未來可能會進入新能源買賣。外界猜測,由於 在歐美市場,傳統的綠色電力採購一般通過直接購買電量獲得,因此蘋果能源公司可能將負責能源的買賣結算,包括蘋果自家的可再生能源出售,以及公共電網的供電結算。

基於蘋果在廣泛布局新能源項目,外界猜測蘋果甚至已經將其汽車業務同樣落地。據第一財經報道,蘋果正在與國內的一家動力電池生產商秘密研發汽車動力電池,證實蘋果汽車項目不僅僅是軟體,還有硬體。報道稱,這家名為寧德時代的新能源公司與蘋果關係密切,前者的母公司是蘋果消費類電子產品全球最大的電池供應商。

針對上述報道內容,蘋果公司並沒有正面回應時代周報記者的採訪請求,不過蘋果在去年10月宣布放棄自己造車,轉向與傳統汽車公司合作,自己則專註於無人駕駛技術系統的研發。

在創新業務上落後

在智能手機銷量增長放緩甚至是市場份額被國產手機瓜分的時候,蘋果的下一個盈利增長點將更多地來源於內容服務方面的收入,但當庫克意識到這一點的時候,蘋果恐怕已難以與的互聯網公司抗衡—長期專註在自我的邊界里,讓蘋果錯失了市場的諸多機會。

除了新能源外,目前蘋果唯一投資過的企業就只有滴滴。去年5月13日,滴滴出行宣布最新一輪融資進展,其中蘋果以10億美元參與本輪投資,這是當時滴滴獲得的單筆最大投資,也是蘋果首次投資互聯網公司。

蘋果的這一次出手,某種程度上加速了網約車雙雄大戰的終結。當時滴滴和Uber激戰正酣,前者日完成訂單突破1100萬擁有超過8成以上的網約車市場份額,後者通過來自全球投資者的彈藥拚命追趕滴滴的步伐。

但蘋果公司的入局,推動了滴滴和Uber的合併。這筆投資僅三個月後,滴滴和Uber就宣布正式合併,蘋果作為戰略投資者也分享到滴滴估值上升的紅利—其時滴滴的估值約合為250億-260億美元,如今這一數字已經飆升至500億美元。

對於這一筆戰略投資,外界猜測蘋果是希望通過與滴滴的合作來達到無人駕駛和汽車項目的目的。不過,實際上蘋果與滴滴之間一直無任何進一步合作的消息,甚至目前滴滴仍未接入Apple pay。

而騰訊和阿里則對滴滴異常重視,主要原因在於滴滴作為一個巨大的流量和支付入口,對微信支付和支付寶有著非常重要的戰略意義。相比之下,蘋果推出的Apple pay在國內幾乎沒有產生相應的影響力—在美國,已有超過36%的商家支持Apple Pay,這一數字超過PayPal的34%,Apple Pay躍居第一大移動支付服務機構;但在國內,Apple Pay的市場份額不足1%,微信支付和支付寶聯手壟斷90%以上的支付份額。

除了受制於硬體成本和二維碼支付的普及度外,Apple Pay在缺乏支付場景是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從2013年興起了O2O熱潮,再到今年掀起巨大泡沫的共享經濟,只有存在支付入口價值的項目無一不隱現著BAT的身影。而蘋果的投資策略更注重吸納前沿技術和人才團隊,其目的並不是直接推高公司營收或利潤,這導致Apple Pay在市場舉步維艱。

除了移動支付,蘋果的雲計算服務也是姍姍來遲,雖然iCloud在國內市場頗受歡迎,但由於長距離的數據傳輸所導致的存儲延遲和不穩定性,直至今年7月蘋果才宣布在貴州斥資10億美元建設數據中心。

但艾媒諮詢CEO張毅並不看好蘋果的雲計算髮展,尤其是在市場上,雲計算業務需要獲得IDC牌照,AWS雲計算入華也僵持了兩年時間之久才解決了牌照問題,更何況國內雲計算廠商的競爭比想象中激烈得多。根據國際研究機構IDC最新發布的市場調研數據,去年阿里雲在IaaS市場的份額已達到40.67%,超過第二至第十位市場追隨者的規模總和,在市場已經佔據相對優勢地位。

「在全世界全球市場上,蘋果也沒有在雲計算等領域上交出亮麗的成績單,相反微軟、亞馬遜等科技企業卻取得領先優勢,這跟蘋果所處的位置是非常相關的。」張毅告訴時代周報記者,如果近兩三年裡蘋果沒有出現特重大創新,將很可能被其他企業趕超。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