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老父親的軍裝照背後,都有一段感人故事……

來源軍網

父愛如山,高大而巍峨,給我勇於攀登的力量;

父愛如天,粗獷而深遠,給我無所畏懼的堅強;

父愛如河,細長而綿延,給我挑戰未來的智慧。

普通的父愛已是如此偉大、深邃,那軍人父親的父愛,又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身穿軍裝的父親,是如何教會我們成長,那一身的軍人氣質又是如何激勵著我們?

父親節來臨之際,軍網記者搜集了一組老父親的軍裝照,一起去看看這些照片背後有哪些動人心弦的故事……

父親郭邦位:是人民軍隊給了我生命

我的父親叫郭邦位,這張照片拍攝於20世紀50年代初,也是父親出生以來拍攝的第一張照片。照片上的父親頭戴「八一」軍徽,胸佩「人民解放軍」胸章。

父親很喜歡這張照片,因為他說,是人民軍隊給了我生命。

父親出生於1930年,是原陸軍某師戰士、石油工程第1師戰士。

17歲那年,父親被國民黨軍當壯丁抓走。壯丁們饑寒交迫、飽受體罰,境遇非常凄慘。在一個深夜,一百多名壯丁決定集體逃跑,但是很快又被抓了回來。為了懲罰他們,國民黨軍決定將這些逃跑的壯丁活埋處理。

第二天,這支國民黨部隊卻被解放軍戰士全部殲滅。一名地下黨帶著戰士們趕到活埋坑。挖開后,在一具具屍體中,發現了唯一的倖存者——父親。

再後來,父親也成為了一名光榮的解放軍戰士。父親跟隨部隊走南闖北,從遙遠的新疆邊陲,到白洋淀畔的華北油田……直到去世前,父親也沒回過幾次老家。但他從未抱怨,而是一直感恩。他常說:「比起那天夜裡死去的壯丁們,我已經很幸福了。不論是當兵扛槍,還是投身石油建設,只要孩子們不要再受我們當年的罪,那一切都是值得的。」

父親劉善義:年過半百每日必看書

這是當年父親當排長時,利用休息時間刻苦學習的照片。

父親叫劉善義,一生摯愛讀書。參加戰友聚會時,當年和他一起摸爬滾打的兄弟說:「老劉,你給我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就是愛看書啊,酷愛!」

那一年,和父親同一批入伍的29個同鄉弟兄,在離家奔赴部隊時大都扛了一大包東西。別人是土特產,父親卻是一大包書。

為了能上軍校,父親把所有業餘時間都用在了讀書學習上。抽屜里放的是書,床頭櫃里摞的是書。業餘活動時,他躲在角落裡埋頭看書;戰友鼾聲如雷時,他悶在被窩裡打著手電筒看書。付出總有收穫,父親在參軍的第二年考上了軍校。

畢業工作后,父親又把少的可憐的業餘時間也都花在了看書學習上,最終拿到了當時還屬「稀缺」的大學部學歷。

如今,父親已年過半百;依然能做到三十年如一日,每日必讀書學習。

在我心中,他更是一本值得我用一生去學習、去品讀的書。

父親邱漢民:一旗一槍成為畢生信仰

圖片上最右邊的列兵,就是我的父親邱漢民。

1985年12月,在寂寥無人的張家口戈壁灘上,身為列兵的父親送走了老班代,從此正式成為了一名守衛哨位的護旗兵。從此,一面紅旗、一桿鋼槍、一身軍裝成為了父親畢生的堅守和信仰!

30多年前的那場告別,父親永生難忘。

「班代,你真的要走嗎?我......」

「漢民,咱當兵的咋能婆婆媽媽,我相信你,我走以後這兒就交給你和老王了,他是老同志,你平時多學著點,得空我就回來看你們。」

狂風、暴雪、黃沙;紅旗、軍裝、鋼槍......

這一幕,父親在夢裡見了無數次,可當夢境真正成為現實,他告訴自己:哪怕就剩一個人也要堅持到最後。

這支隊伍常年駐紮在戈壁盡頭的哨所,一個哨台、一排平房、四個老兵、一個新兵、一條狗是他們的全部。這裡遠離人煙、通訊不暢,連家書也要依靠不定期送後勤補給的糧車捎上。可儘管如此,升旗、降旗卻始終是他們每天必乾的工作。老班代曾無數次說過的「有軍人的地方就有旗,有哨台的地方就得站好崗」這句話,父親記了一輩子,也堅持了一輩子。

30多年後,父親用青春與熱血捍衛著的鋼槍,已傳到了我的手上。接過那柄鋼槍,我不僅站上了閱兵場,還走向了俄羅斯紅場。作為一名新時期的儀仗兵,我一定牢記父親的囑託,護衛著八一軍旗,走向世界走向未來!

父親伍森恆:穿著新軍裝,新膠鞋進縣城

照片上的主人公是我父親伍森恆。父親1978年入伍,這是他入伍第二年在湖北省廣水魁星樓前的留影,其實當時父親是想記錄他的新軍裝和新膠鞋……

父親是一名文學愛好者。在當工程兵期間,雖然施工環境非常艱苦,需要睡工棚,民房走廊,甚至兵乓球台,但這些鮮活的經歷無疑豐富了父親創作的靈感。

一次夜間掘洞作業。炸藥爆破后、等待排煙期間,戰士們走出石洞,依靠著樹木就睡著了。在月色下,竟是鼾聲一片。父親和一位同鄉戰友觸景生情,填詩一首:風打鼾,呼呼地睡,月打盹,眼皮兒垂。戰士頭枕安全帽,閉上眼,歇一會兒。莫道工地人安歇,坑道里,風機催著硝煙飛。莫道戰士已入睡,瞧他們,懷裡的鎬鍬手中的錘。

這首小詩在原《戰鬥報》刊發。發表后,父親代表單位去廣水縣城領取報紙。進城前,排長拿出一雙全新的膠鞋交到父親手裡。父親就這樣穿著新軍裝、新膠鞋在廣水魁星樓前留下了這張記錄自己青澀年華的照片。

他經常含著淚眼說,很多戰士都是入伍進山、退伍出山,甚至來不及穿軍裝進一趟縣城。我也慢慢能夠理解,那次進城,父親為啥要花光一個月的津貼,為戰友們帶回點心、毛巾、鞋子……

父親葉昌金:您的藍色盔甲我來繼承

這張照片是我們一家的全家福。父親名叫葉昌金,是一名優秀的空軍運輸機飛行員。

前幾天,他剛辦完退休手續。在安全飛行四十多年、近兩萬小時后,他還是不得不與他摯愛的飛行事業告別。

從小受父親的耳濡目染,長大后我也來到部隊,成為了一名質量控制技師。經過幾個工作單位的輾轉,最終我幸運地與父親服役在同一部隊,為父親每一次起落保駕護航。

對於工作,父親不僅對自己嚴格,對身為軍人的我同樣苛刻。常規性的體能訓練,他會帶著我加練;飛行保障結束,他總是與我一起探討本場飛行中可能會出現的問題;業務處理不恰當時,他得知后定會對我提出嚴厲的批評……

父親告別飛行生涯的那天,他雖竭力「掩飾」著內心的煎熬與掙扎,但從他一絲不苟卻有些微微顫抖地整理飛行服的動作中,我真切地感受到那份流淌在骨子裡的飛行「信仰」。

我的愛,伴著您起飛;您的愛,伴著我成長。作為您的女兒,惟願穿著這身藍色盔甲,陪伴您走過那更長更久的歲月......

父親張家存:軍人使命大於天

我的父親叫張家存,這張照片是1978年父親轉業前拍的,也是父親最後一件軍裝照,離開部隊,有不舍,有牽挂,帶走的是部隊記憶,帶不走的是軍人氣概。

父親1959年入伍,因為文筆不錯,表現優異,很快成長為一名政工幹部。

在上個世紀六十年代,因為工作原因,父親幾乎跑遍祖國大江南北,他清楚的記得一個數據,"想當年,我可是去過22個省市自治區。"可我們都知道,這背後的辛苦……

小時候,聽的最多的就是父親又在哪個地方出差。有一次,為了核實一份檔案資料,他和戰友先後在中部地區輾轉了四五個月,又到西部南疆地區尋找半月有餘,最終找到知情人士,才完成任務。

而這半年,父親的腳步從未停歇,60年代的新疆吃住條件都比較艱苦,交通不便,通訊不暢,飲食不習慣,可是軍人使命大於天,不完成任務絕不罷休。

時光飛逝,如今,看著父親佝僂的背影,雖然身披戎衣高大挺拔的身影不再,可那份堅韌剛強,赤膽忠心的軍人品質卻深深影響著我們。

父親馬越舟:父親愛花,我們愛他

這是我的父親馬越舟。他外表剛強粗獷,但內心柔軟細膩,尤其特別愛花。父親是一名軍事記者,更是我和妹妹的好爸爸。

爸爸愛好攝影,鏡頭裡紀錄著都是我和妹妹成長的點滴片段,和我們一起曬太陽,在大自然中奔跑,逛書店,看電影,一起吃大餐……無數美好幸福的瞬間都定格一張張照片里。

爸爸不僅愛給我們拍照,也愛送我們禮物。我上國中的時候,他送了我一本成長影集。妹妹過生日的時候,他把妹妹從三歲到六歲的畫作製成一個畫冊送給她。還記得爸爸住院期間,我們給爸爸製作賀卡,為爸爸唱歌講笑話,告別的時候都會獻上大大的擁抱和甜甜的吻……

在告別日當天,看著像高山一樣偉岸的爸爸靜靜的躺在那裡,我和妹妹都特別特別難過;但懂事的妹妹還是找了幾朵鮮花遞到媽媽手裡:「爸爸愛花,把這個放在爸爸的墓碑前吧……」

一周年祭日上,我們為爸爸獻上精心準備的小雛菊。我想,以後每年這個時間,這裡都會有一束鮮花。因為,爸爸愛花,我們愛他……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