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天才的春藥:心流體驗

dragonlady在之前的文章「聽說,最酷的女孩兒都練拳擊」中提到:拳擊對注意力的要求很高,所以會比瑜伽等更靜態的運動更容易達到運動員的春藥「忘我境界」,更容易達到傳說中的flow心流體驗。後台就有小夥伴回復想要了解更多關於flow的內容,dragonlady剛好看到小夥伴劍秋寫了一篇,很有意思,介紹給大家:

今天就說一個這兩年比較時髦的概念:Flow,中文翻譯成「心流」

In positive psychology, flow, also known as the zone, is the mental state of operation in which a person performing an activity is fully immersed in a feeling of energized focus, full involvement, and enjoyment in the process of the activity. In essence, flow is characterized by complete absorption in what one does.

在積極心理學領域,心流是指一種精神狀態,在這種狀態下,人們完全沉浸在當下的工作中,全神貫注、全情投入、並且非常享受,是一種極其美妙體驗。

在這種狀態下,你連自身都顯得非常遙遠,完全感知不到時間流逝,時間彷彿靜止,每一個動作、想法都行雲流水的發生、發展,自己的能力被發揮到極致。

這種狀態想必大家或多或少都體驗過:

初高中考試的時候,特別容易進入flow的狀態,尤其是當試題難度和你能力相匹配的時候,做完最後一題,正好下課鈴響,覺得時間過得非常快。

程序員們應該更有體會,在編程、找bug、追求代碼簡潔的過程中,經常一頭扎進去就廢寢忘食。

看NBA的時候,經常會看到某些球員突然進入狀態,怎麼投怎麼有(喬丹、麥迪、庫里等等),媒體經常說:being in the zone,或者手熱得發燙,指的就是flow了。

一些手工藝從業者,比如說制琴師、調音師,在工作狀態中常常一絲不苟。

即興表演者,比如說爵士樂手,進入狀態后處於忘我的狀態,一切看起來毫不費力。

有些演員在表演的時候一旦進入狀態,常常帶來絕妙的、不可重複的表演,利奧納多在《被解救的姜戈》裡面有一幕,一巴掌拍碎了一個玻璃杯,鮮血直流,這是真實的受傷,導演沒喊停,表演沒有停,跟他搭戲的女演員滿頭都是他的血,演完后縫了很多針。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或多或少也有過這樣的奇妙體驗:今天狀態特別好,今天來狀態了,有靈感了等等,其實指的就是進入了flow的狀態。

在藝術創作領域,比如說作曲、畫畫、寫作、雕刻之類的,很多人是不惜用極端方法來尋找這種滿足感(gratification)和愉悅感(enjoyment),比如說吸毒、用致幻葯等等,可見flow是一種多麼美好的體驗。

所以,學術的講,flow的狀態可以總結成以下六條:

  • Intense and focused concentration on the present moment

    對當前正在做的事情上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全神貫注

  • Merging of action and awareness

    知行合一,你的每個動作和感知都完全同步。

  • A loss of reflective self-consciousness

    進入無我的狀態。

  • A sense of personal control or agency over the situation or activity

    對手頭任務充滿自信

  • A distortion of temporal experience, one's subjective experience of time is altered

    時空扭曲,你體驗的時間比實際時間要慢很多,甚至覺得時間已靜止。

  • Experience of the activity as intrinsically rewarding, also referred to as autotelic experience

    幸福感、滿足感爆棚。

要注意,心流(flow)體驗更多是一種回頭想才意識到的一種狀態,因為處於心流中心的時候是沒有情緒(興奮,高興,快感,開心等)、沒有意識的,是投入而忘我,無我的,彷彿時間都是靜止的,所有的幸福感和滿足感都是在事後回憶時才會跑出來。

如何進入心流的狀態?

心流flow這個概念最早是心理學家米哈里·齊克森·米哈里 (Mihaly Csikszentmihalyi)提出來的,老爺子是烏克蘭人,現在在美國Claremont大學任教。

一看這名字就很異域風情

基於flow心流的理念,他為積極心理學這門學科做出了不少貢獻,其實仔細想,如果時時刻刻都能進入心流的狀態,那不就是相當於找到了幸福的通路嗎?

事實上,確實如次,老爺子還寫了一本書,叫《幸福的真意》,大家感興趣可以買來看看。

問題是:flow心流體驗,是說進就能進的嗎?

顯然不是嘛,世間的任何幸福,從來都不會如此廉價嘛。。。

要想進入心流,有兩個關鍵因素:事情的難易程度,以及你自己的能力。

用個圖來表示:

橫坐標代表能力,縱坐標代表事情的難度:

  • 事情很難,能力很差:感到焦慮。

  • 事情很容易,能力很強:感到放鬆。

  • 事情很容易,能力也很差:完全無感。

  • ……

每個對應的狀態大概是這樣的:

所以,只有在事情對你來說很難、充滿挑戰,並且你的能力也很強的時候,你才有可能進入flow的心流體驗。

總結一下,可以得出7個條件:

  • Knowing what to do 有目標。

  • Knowing how to do it 有方法。

  • Knowing how well you are doing 有自知之明。

  • Knowing where to go 有方向。

  • High perceived challenges 有挑戰

  • High perceived skills 有能力

  • Freedom from distractions 心無旁騖

所以,flow也沒那麼簡單,對擁有以下性格特徵的人來說,可能心流體驗的機會會多一些:

1、 Curiosity(好奇心):你首先得有個做什麼事情的目標對吧?而好奇心是個很大的性格優點,你首先對某件事情好奇,才會去研究琢磨它。

不要小看這個性格特徵,很多人在成長的過程中,好奇心已經消失殆盡了,如果連做個什麼事情的目標都沒有,談何flow?

2、 Persistence(毅力):如果好奇心勾起了你對某件事情的興趣,自然還不夠,持之以恆更重要,比如說很多人有「學英語」的目標,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我一直想學鋼琴,最後也半途而廢了。

3、 Low self-centeredness(不自以為是):老實講,這個挺難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認知體系和是非觀,並且都會偏向認為自己是對的,而別人都是錯的,這就導致我們認知世界只能局限在某個單一的角度和維度。

糾正自己的認知偏差向來是非常困難的,這可能是一生的修行。

4、a high rate of performing activities for intrinsic reasons only(優秀的內在動力):很多事情的驅動力都是來自外在的,領導安排了,截止時間到了啊等等,而那些完全靠自我內在的驅動力做的事情,才彌足珍貴。

歸納起來這些特徵,叫做autotelic性格,autotelic是兩個希臘文auto(自己)和telos(目標)合成的,大概意思就是有主觀能動性,做事的動力不是來自外在,而是來自於內心。

是不是所有的flow心流體驗都是積極的?

自然也不是。

我就說個我自己的故事好了:

2004年的時候,我玩過ubisoft遊戲公司出的《波斯王子》,印象非常好,2007年,他們發行了一款全新的遊戲《刺客信條》,當時迫不及待的想玩,但是苦於對電腦要求太高,一直耿耿於懷,上個月,由這款遊戲改編的電影上映了,這倒是提醒了我,現在的電腦跑個10年前的遊戲應該妥妥的吧,於是就下載了《刺客信條》的遊戲。

最後通關后再回過神來,體驗非常糟糕,簡直就是傳說中的網癮少年,淪為一個廢物。

所以並不是所有的心流體驗都是正面積極的,打遊戲、看電影、看電視劇帶來的心流體驗基本是沒什麼用的,每天跑步50米也是減不了肥的。

關鍵的區別在於,你是在舒適區flow,還是在學習區flow?

舒適區有「愉悅」(pleasure),而學習區有「滿足」(gratification)和「享受」(enjoyment);舒適區讓人變得平庸,而學習區讓人精進。

但是學習區讓人不舒服,本能的都喜歡在舒適區舒舒服服的呆著,所以,世間有很多愁苦,都是閑出來的,這種閑,不是無事可做,而是沒有跳出舒適圈的勇氣,以各種借口推諉,裝作時運不濟,裝作為愛所困,裝作自己原本可以偉大隻是諸事阻隔,獲得虛假的滿足與安慰。

好了,你上次flow是什麼時候?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