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慕尼黑,沉醉在十月啤酒節

德國有句諺語:「慕尼黑一年中有五個季節:春季、夏季、秋季、冬季和啤酒季」。關於啤酒節,用閨蜜的話說就是世界性嘉年華,在我看來放國內會搞成一次成功的招商引資大會。無論如何,那麼多人聚在一起大杯喝酒大口吃肉,也是旅行中令人心動的一刻。各個大棚里都是人,那場面,真是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紅旗招展,人人海~人們伴著音樂唱著歌,跳上桌子一起扭動,一幅群魔亂舞的景象。對著你鏡頭各種擺pose的,拿了你相機主動給你拍了一堆糊照片的,招手要你一起合影的,到處都是HIGH到不行、跟著dj集體大合唱的人們,完全顛覆你對德國人古板、保守的印象。據說,在這場世界聞名的狂歡中要消耗掉600萬公升德國人引以為傲的啤酒和20萬條香腸,想不到我們也貢獻了小小綿薄之力~~

快到啤酒節會場必然塞車,於是挑了一處遠點的路邊停車位停好車步行前往。需要指示牌嗎?不需要。除了路上無處不在的標誌,大部隊的方向也讓我們完全不用導航安安心心跟著走就好。

一路上迎面遇到很多喝得面紅耳赤的市民,暗自疑惑他們是不用上班呢?還是不用上班呢???當然更多的是奔赴會場的吃瓜群眾們。今年因為德國接收了許多難民,慕尼黑是接收最多的幾大城市之一,加之八月才發生了大型爆炸案,所以這次啤酒節(Oktoberfest)安檢算是有史以來最嚴的,不能帶超過一定尺寸的包進入會場區域。我反正不知道尺寸是多大的,但是從放行的類型來看,只能帶個小手包或者是小斜挎包。於是我們又花了5歐,把三個包塞進第四個包存了,扛著相機抱著熊大熊二入場。

十月啤酒節起源於1810年10月12日,在這一天王儲路德維希,也就是後來的巴伐利亞國王路德維希一世迎娶了薩克森希德布格豪森的特蕾西公主,並舉行了盛大的婚禮慶典。這個在當時就被稱為「民族節日」的慶典活動一直持續到10月17日,壓軸節目是在慕尼黑城門外舉行的賽馬比賽。為了榮耀新娘,這片草坪也名為「特蕾西草坪「。

當時為客人提供啤酒的是一些小酒屋,之後它們的數量也急劇遞增。1896年,當地的酒館老闆和釀酒廠首次合作,搭建了第一批啤酒大棚。時至今日,這些啤酒大棚一直保留了其特別之處,即唯有慕尼黑當地的啤酒廠家能在啤酒節上銷售自釀啤酒。不久之後,地道的慕尼黑特色美食也加入進來,得以在此售賣,從而形成了美食一條街。直到今天,來參加啤酒節的遊客們都會沿著這條美食小街,邊走邊嘗,體驗節日和美食帶來的快樂。

啤酒節上分辨遊客和本地人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衣服了。會場里是傳統服飾的天下,這種服裝是巴伐利亞人的必備,聚會生日婚禮慶祝拜仁奪冠等各種場合都會出現。

男士們都穿上了有H形背帶的皮質背帶褲Lederhosen,配上地區特色的襯衫Hemd,通常有傳統的繡花,一整套行頭還包括格子襯衫、毛衣和包裹小腿的襪子。皮褲普通一些就是牛皮、豬皮和羊皮,鹿皮是上上之品,極為難求。

姑娘們的套裝叫做Dirndl,是馬甲連衣裙配上短款泡泡袖襯衫和圍裙的組合。只是圍裙如何打結大有玄機,圍裙在左邊打結,說明這個女生是單身;圍裙在右面打結,表示這位女士的生命中已經有了一個男人了,不是結婚了就是有男朋友了;如果圍裙在中間打結,說明這個女的個人狀況不確定,至少目前是不期待感情的;如果圍裙在身後打結,只有兩種可能:寡婦和服務員。

慕尼黑的啤酒文化源遠流長,和巴伐利亞地區的地理位置、歷史都有關係。這裡海拔高、氣候陰冷,作物品種少,葡萄無法生存,唯有啤酒花開的好。於是清修的修道士將多餘的心思都花在了啤酒釀造技藝上,許多啤酒品牌孕育而生。

啤酒節啤酒由慕尼黑六大實力雄厚、信譽可靠的傳統釀酒廠釀製,它們是Augustiner、Hacker-Pschorr、L?wen(獅子)、Paulaner(普拉納)、Spaten釀酒廠和國立皇家啤酒屋(Hofbraeu),專門為啤酒節生產並現場銷售該啤酒。只有出自這六家釀酒廠的啤酒才允許出現在慕尼黑啤酒節上。位於慕尼黑的州法院於1990年1月17日作出決定:「慕尼黑啤酒節是慕尼黑啤酒的節日」。啤酒節供應的啤酒酒精濃度較一般市面上的啤酒高,多為6%到7%。而其中的細微差別,可能只有真正的懂酒之人才能品嘗出來了。

啤酒節上,總是有人一醉方休。據說,在2013慕尼黑啤酒節上,有800多個醉酒客是「豎著進棚,橫著出棚」。這樣的醉酒客被當地媒體稱之為「酒屍」,設在活動現場的紅十字會救援小組,其重要任務之一就是搶救「酒屍」。誰在啤酒節開幕首日第一個「橫著出棚」,也是媒體爭相報道的熱門話題。

會場里的廁所數量很充足,除了帳篷裡面有,帳篷外面也有很多流動廁所。很多路口的柱子上有一個舉弓的小天使,箭頭上有兩個「O",這個就是指向廁所的標誌。小天使下面還有一行字:Dort kann man,wenn man mu?」,翻譯過來就是「救急之地」。

經典美食之烤魚,好不好吃不重要,氣勢上已經讓人們紛紛駐足拍照。

啤酒節會場的14個大型節日帳篷,是啤酒節的重頭戲。這些帳篷每年建起來又拆掉,在我看來也真是不容易。到了這裡,自然要找個帳篷進去坐下,喝一大杯啤酒,看著人們忘我地群魔亂舞一番,才算是真正體驗過一回啤酒節吧。

每一個啤酒帳篷一般都只提供一個釀酒廠的啤酒,為了突出自己的與眾不同,每個啤酒廠都把自己的那個啤酒棚修建得富有特色而舒適氣派。啤酒棚外部的裝修標新立異,但內部大多都是一個格局,可以坐二十人的長條木桌椅一排排擺開,棚頂裝飾著巨幅的綢緞和編織的花環,有的啤酒棚還設兩層樓,樓上便是"雅座"。各帳篷里都由身穿巴伐利亞民族服裝的女服務員給顧客送酒。

會場中心是被鮮花和燈光裝扮一新的高高的表演舞台,由樂隊演奏民間樂曲。當台上的演員領唱時,台下的觀眾有的跟著唱起來,有的跟著節奏拍著巴掌或敲打著桌面,甚至有人跳上桌面跳起舞來。

如果要問哪個是啤酒節會場上最漂亮的帳篷,那麼無疑是Hacker-Festzelt。帳篷是由獲得過奧斯卡最佳美術指導的Rolf Zehetbauer設計,他是慕尼黑人,飽含深情地將這個城市優美的標誌建築都搬了過來。Himmel der Bayen(巴伐利亞的天空)的條幅飄揚在天空中,撐起一片淺藍色的藍天,漂浮著白雲和星光,周圍還有精美的壁畫,那是兩百年前慕尼黑老城的景象。坐在裡面,真是人在畫中啊。

這一幕還是讓人大開眼界的~

我們選擇了隔壁的Schottenhamel,也是鼎鼎有名。據說在啤酒節開始第一天的12點,慕尼黑市長Dieter Reiter會開啟第一桶啤酒,這也標誌著啤酒節正式開始。早在1867年,該帳篷就經營著,當時僅有50個座位,而今可以容納10000人。由於它對於遊客來講略顯陌生的名字和低調外表,因此成了本地人的最愛之一。

站起來乾杯——站到凳子上乾杯——站到桌子上乾杯,簡直成了固定流程。

助興演奏的樂隊是帳篷內的另一大亮點,他們的演奏才是真正調動氣氛的靈魂。不同的帳篷里演奏曲目、時間也不同,大家會跟著樂隊的演奏唱著歌,站在各自的椅子上扭動身體跳起舞來。最後的高潮,必定是舉起酒杯一飲而盡。

著名的啤酒歌有很多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巴伐利亞的《Ein Prosit》,就是祝酒歌。每隔十到二十分鐘,樂隊演奏一次,不管你當時正在做什麼,聽到這首歌就得高舉手中重量超過2斤(1斤酒、1斤杯子)的酒杯跟著樂隊合唱,唱完后,跟前後左右的人(有的是親朋好友,有的是陌生人)碰杯。不少人還跳上椅子,舉著啤酒杯隨著音樂手舞足蹈。歡快的氣氛很快在大棚中傳遞開,不多時,幾乎整個棚子里的人都站到了長椅上,一邊痛飲一邊歌舞。

售賣火雞帽子的小販,火雞腿還可以一動一動的。

要問在啤酒節上吃的最多的是啥,那絕對不是豬肘,而是烤雞~這種烤雞一般都是一公斤一下的幼雞填塞香料后烤制,半隻起賣。

投入地樂一次,或者就是啤酒節的精神。

對於當地人,啤酒節的要義就是熱鬧和喝醉,認識不認識的人都一起鬧騰。

所以常常突然有幾個人坐到你的座位,或者路上有人跟你不停乾杯,總之就是一群沒太醉但比較醉的人湊在一起,開心一回。

走出帳篷,依舊能感受到熱情如火。

會場上有兩個過車,這是Die Alpina Bahn阿爾卑斯列車,沒有任何列車位置的段落,但是劇烈起伏的軌道,80公里的時速,真是讓人體驗到失重的刺激感覺。除了過車,還有摩天輪、跳樓機、高空鞦韆,適合藝高人膽大的你。

無論喝酒不喝酒,啤酒節都絕不會讓任何人失望,這也給我們的旅途增添了絕對難忘的回憶。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