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月薪5萬的人都經歷過什麼?

為了方便起見,人們習慣用數字概括不同的生活狀態,比如:《月薪5千穿搭指南》、《月薪2萬餐廳指南》。如果你生活在北上廣這些競爭壓力較大的城市,會發現這類流行的指南所覆蓋的人群,大多對自己的薪資並不滿意。

很多年輕人在新世相後台焦慮地留言,描述自己不夠理想的生活:「日子過得辛苦,賺錢不夠多,我的未來會好嗎?」其中大部分人下意識地認為,更好的未來,意味著更多的錢。

為此我們採訪了五位月薪接近或超過5萬的人(聽起來這是個夠理想的數字)。看看曾經跟你差不多的人,經歷了什麼達到這個目標。在這之後,他們又過著什麼樣的生活。

這樣你才能把理想中「未來」具體化。如果你想追求這樣的生活,他們提供了一些經驗。也展示了一些你要付出的代價,你願意嗎?

月薪5萬的人都經歷過什麼

作者:正在月薪5萬的人

「面試回程的飛機上,見到前夫帶著他的小女友。我從玻璃窗看到自己,終於變成自己喜歡的人。」

@鳳梨妹 |22歲,年薪5萬;32歲, 年薪40萬

22歲—28歲

剛開始一個人在蘇州,交了房租就不夠吃飯,煩躁每天被家人花樣催婚;煩躁在銀行做初級的dirty work;煩躁為什麼隔壁姑娘哪哪兒都比不上自己,結果人家天天秀恩愛自己還單身。

後來被我媽用逼+騙的方式弄回了家,從頭開始。用了五年,從小白,到橫跨幾條產品線的資深員工;酒量也和鞋跟高度一起,從0到了一直喝/恨天高。交了個男朋友,奔著結婚去,買了房,終於可以搬出父母家。

花了全部積蓄學英語,每天回家背單詞到深夜。第二年,終於拿到外資銀行offer。

29歲—30歲

從國企進入外企,文化和環境大換水。我總結了一些快速融入新群體的方式:「假裝」融入小群體,我進外資銀行一個半月就可以按照他們中英夾雜的方式說話,交報告一定要說「paper 已經submit了」。

聊天時不經意說出這些詞,沒太多經驗的獵頭會「wow,好專業」。其實都是套路。雖然很作,但可以快速融入環境、同事和客戶群體之中。

被獵頭挖到另一家外資銀行,升職加薪,但感覺人在慢慢廢掉。身邊的人,能離開傳統行業的人都已離開,留下來的似乎一輩子不會離開。那時想,我會不會滿頭白髮65歲了還提著包像現在這樣每天見客戶?會不會見的客人都已經是我兒子輩了?這樣混日子的生活反而壓力很大,因為看不到未來。

升職的那個月丈夫出軌,於是離婚了。

31歲之後

看多了混日子式的生活,反而刺激我去學了更多東西。我害怕被這個時代淘汰,人不能沉淪。沉下去就再也起不來。

我決定離開傳統行業,去互聯網金融。一個人坐飛機到陌生的城市,經歷了4個小時包括價值觀和專業的三輪面試。回程飛機上碰到前夫帶著他的小女朋友。

那個瞬間,我從玻璃看到自己:精神的短髮,不討好任何人的微笑,標準的職業著裝,覺得一定可以拿到offer的自信。我終於變成了自己喜歡的人。

如今我離開了生活了三十年的城市,房,車都留在了家鄉,帶著行李一個人到這個陌生的城市,租房,騎共享腳踏車上下班。

至於發愁,大概就是我多久才能瘦回28歲時的體重。

一開始總是意氣風發,像偶像劇女主角,想每天穿著漂亮的衣服踩著高跟鞋,努力生活,工作愛情都完美。以前覺得有錢才能讓人看得起,後來發現,重要的是要自己看得起自己。

永遠都不要放棄對自己的要求,特別是在最困難時。

「工作的邊際效應就像吃包子,第1個、第2個最爽,第10個就飽了,第11個就吃不下去了」

@衣腦撕 |21歲,月薪7000;29歲,年薪45w+

21歲—26歲

剛開始做特稿記者,兩年有一半時間在出差,接觸各種災難、醜聞、熱點、隱秘和經濟方式,為選題和稿子發愁。26歲管財經日報頭版,守夜要到凌晨兩三點。

結束后大腦還在興奮狀態,睡不著,因為不太鍛煉身體也變差。以樂趣來參照,這個工作的邊際效應越來越差。就像你吃包子,吃了第一個、第二個時最爽,吃到第十個就很飽了,第十一個你就吃不下去了。這時我決定去創業公司。

用現實成本衡量,當時我管著30人的團隊,有很確定的上升空間,有錢的話應該很快能在北京買房買車。但換到上海創業就不能買,收入也沒增加,有點期權但公司不上市未必能退出,還比原來忙好幾倍。這樣會覺得,為什麼把自己弄這麼累?

但用「機會成本」來看,留在原處,可能失去的是體驗經濟社會最重要趨勢的時間。把這些時間給一個初創公司,能得到全新的工作和管理技能。擁有的機會增量完全不一樣。

26歲以後

創業的難度比我預估得大得多,但一個事情沒做好的成本公司承擔,對我來講是很好的經驗。

焦慮感與興趣相關。如果你對做的事感興趣,焦慮感通過持續不斷的做來化解。你會失敗,也會成功,會得到負面反饋,也會得到正面的,它可以平衡。但如果事情本身你就很猶豫,「我到底感不感興趣」,我不知道那種情況如何排解焦慮。

發愁?每天都有。比如,「吃什麼哇外賣都點過了」,「為什麼這個同事反覆掉坑呢」,「為什麼CEO不做決定呢」,或者,喝一瓶啤酒就迷茫了。其實沒什麼時間迷茫,和缺時間深度思考,有時是一回事兒。

我重視經濟學中的「機會成本」,衡量一個事,不是看現在付出多少錢或時間,而是如果拿這個時間去做另外一件事,最好的情況是什麼樣。

能緊緊抓住興趣很重要,這是殺掉焦慮感最重要的方式。每個人都有天然的好奇心,保持這種好奇心、緊追自己的興趣,很可能找到走出迷茫的路徑。

找到自己很重要,哪怕用10次否定答案為代價。

@高姍姍| 23歲,月薪5000;30歲,年薪百萬

23歲—27歲

我出生於體育世家,23歲當體育記者。剛工作時特別想表現,老想著拿很多乾貨,嘗試新寫法,最後總被編輯斃稿。一開始不甘心,直到有次跟讀者討論才明白,不是領導為難新人,確實從讀者角度無法接受我所謂個性化的東西。

新人,學習規矩很重要。對我來說,規矩就是報社的流程、思維方式、習慣等等。每個人都是你的老師,別去想什麼對和錯,你還不具備判斷能力。

工作一年後轉崗到雜誌做編輯,經常坐夜班。我非常抵觸坐班,每天都很焦慮,坐不住,總想跑出去看看。最終還是再次回到一線做記者。找到自己很重要,哪怕用10次否定答案為代價,也要發現自己的價值和短板。

27歲之後

27歲,完全沒有新媒體背景的我,調職網站。之前積累的經驗回到0,甚至成為負。

為了生存,就是天天學習、天天與互聯網圈的人在一起。有任何局、論壇、活動我都去,最多的一天就見了10個人,不斷跟他們混熟。哪怕他們說話我聽不懂,我也要去聽,記下來回去查。

無論哪個階段,如何加速成長都是最大的問題。世界發展太快了,一天甚至一小時不進步、不成長,都可能被甩下。但實際上你很難做到這個速度的成長,所以肯定會迷茫發愁,有壓力。

我是那種少了壓力也活不了的人,對我來說這是常態。「人挪活」在我身上表現得淋漓盡致。

一定要非常具體弄清楚自己想要什麼,錢?理想?喜歡這個老版?還是簡單的一個背書?找弄清楚最吸引你的因素,而不是籠統地覺得「這個行業好」或者「團隊感覺好做著挺開心」就來了。不知道自己具體想要什麼時,特別容易迷失。

「剛來北京時我覺得一切都被自己踩在腳下,2年後,我坐在下班的計程車里哭

@ZTian| 23歲,月薪2700;27歲,月薪2W+

23歲—25歲

剛到北京時,我就像個初見天地的年輕人一樣輕狂,向大學女友展示我可能創出一片天地的地方,覺得一切都被踩在腳下了(我們公司業界算是no.1)。結果異地戀分手,工資養不活自己,第一天就加班到凌晨四點。第一個項目結束就過年了,那是我第一次知道春運會發生在我身上。

工作的第二年,帶新人多了,工資漲了,內心膨脹起來。不會刻意控制自己的情緒,有點「放飛自我」,經常遲到、發脾氣。說得的最多的句子就是「怎麼會這麼丑,看我怎麼弄的」。

自己一步步走來付出了很多,覺得新人也該如此。跟同事合作不耐煩,久而久之同事之間也開始疏遠。發現自己是個心理巨嬰,需要被關注、被重視,我開始沉默寡言,不再膨脹輕狂。那感覺就像一個人在舞台上蹦噠了好久,才發現你就是一耍猴的。

25歲以後

25歲,行業寒冬,我每天自學到晚上十點,看著分院從90多人變成40人不到,戰壕里就剩我是資歷最老的兵了。

來了個大項目,我帶著四個新人幾乎天天睡公司,終於過了第一次彙報。然而卻在向大老闆彙報時,被他在公司一半人的面前指著我的鼻子質疑我,尷尬到比癌還厲害。

那天我早早下班,在計程車上,沒有意識到眼淚止不住地流,一點聲音表情都沒有。回家后,我用了一個禮拜試著找回自己的銳氣。發現沒了,已經鈍掉了。我對人溫和,細聲細語,接受了被人合併的事實,重新做起了以前的工作。

很快我又說服自己,買了十幾本專業書,學著規劃項目體系,爭取新機會。去年終於坐穩項目負責人。但還差一件事,就是讓大boss重新認可我。

我做了太多應該做的事,到目前卻從來沒做一件自己想做的事。這是我目前換來這份收入的方式。

收入高低不代表一個人是否成功,也不代表一個人會生活得很好。回頭來看,我的努力似乎都在獲得別人的認可和滿意,雖然不想承認,但也許這是我的動力。

剛開始還會崩潰到哭,完了發現有功夫崩潰不如趕緊干活」

@秋秋姐 |22 歲年薪 6 萬,32 歲年薪 80 萬

22歲—29歲

22歲剛工作時被客戶罵哭。25歲仍覺得自己是螺絲釘,隨時可能被替代。連續加班,沒精力增長見識。未來到底在哪?

26歲是加薪最多的一年,工資升了30%。除了春節休息四天,每天上班,忙到各級老闆都說:「你明天休息一天吧」。沒人逼,就是不做心裡不踏實。結果好,就感覺一切都值。

焦慮得睡不著時,早上6點出門跑六七公里,興奮一上午,中午睡30分鐘。電話會議和研發對喊也挺減壓,還有抽煙(大霧)。剛開始還會崩潰到哭,但崩潰完了發現這堆事還是你的,指標還是你扛,有功夫崩潰不如趕緊幹活。

一年後我當經理,再沒退路。以前覺得天塌了經理頂著,現在自己成了那個高個子。我開始學習財務、HR,和整個經營層面的知識,有了全局觀,更成熟。

有次半夜被叫到公司加班,第二天見客戶。午夜啊,什麼支撐都找不到,但是沒辦法啊,第二天要見人啊,必須交活。自己現查資料,最後睡在了公司。

掙錢多,花錢的時間少,只能在電商買包包。有時看著自己的包包,感覺這就是我的生活,很無奈。同時,失戀了,談了兩年的男友覺得我變了,不愛他只愛錢了。

29歲之後

29歲,爸爸病危下了幾次,我卻不能陪在身邊。那時開始懷疑,是不是已經沒了最基本的生活和人性?

我開始試著放棄,主動減薪降職到現在這個城市。犧牲了職位和收入,換來周末可以回家看父母。個人生活多了,但仍從沒過上理想中「早起一杯咖啡,工作8個小時,晚上約三五好友喝一台」的日子。

還是常常想撤退,找更輕鬆的工作,結婚生子,但我不擅長做家庭主婦。如今不再為職業迷茫,但生活呢?到底要怎麼平衡,沒想好。

大多數時候,我沒意識到做了選擇。以為是個普通日子,其實改變了人生路徑。不管是勤勞,跳槽還是運氣,人都要擁抱變化,持續學習。

回過頭想,被客戶罵哭,是還沒適應職場,專業技能不足以讓人「看得起」,就多學專業。覺得螺絲釘,是面太窄,於是開車改成坐捷運,在捷運上看書。

20歲覺得這是個看臉的世界,幹得好不如嫁得好。現在相信是人就要多學習,自己才是安全感最可靠的來源。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