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人工智慧時代,談人口危機已經顯得落伍且滑稽

現在一些不遺餘力呼籲放開生育的人口學家和當年那些主張計劃生育的人口學家,本質上並沒有什麼區別。

撰文 | 龍樹

如今,不少人口學家的套路就是,生生生。似乎只有生生不息,才能解決未來的人口問題。

當然,我是主張放開生育限制的,而且舉雙手擁護國家全面放開二孩政策。不過,我只是從權利視角看待此事,也就是說,自由生育是一項天然的權利,本來就不應該限制。實行計劃生育有當時的歷史背景,但長遠來看,取消對生育的限制也是趨勢。

不過,很多人口學家只是把生孩子當成一個功利性的數據。在他們龐大的分析公式中,生孩子關係到勞動力紅利和國家經濟發展,各個年齡階段人口的分佈是必須緊密盯防的對象,然後,進行數據推演,得出人口危機的觀點。

這樣做當然是有價值的研究。但在我看來,現在一些不遺餘力呼籲放開生育的人口學家和當年那些主張計劃生育的人口學家,本質上並沒有什麼區別。

雖然,一幫人主張生生生,另一幫人主張結紮、結紮、結紮,但是,他們看待人口問題的視角都是一樣的,也就是只把人口看成一種不變的數字,以為可以像算術題一樣,通過簡單地加減乘除,就能讓人口最大化地服務於經濟增長的目標。

馬寅初那一代的人口學家主要是受蘇聯計劃經濟的影響,認為解決人口就業主要是靠輕工業,而要發展重工業的話,就會出現輕工業和重工業爭搶資源的問題。所以,人口太多就會成為經濟發展的負擔,應該實行計劃生育。

而現在的人口學家已經擁有市場經濟的知識背景。他們也見證了改革開放以來,勞動力眾多給經濟增長帶來的巨大成就。

改革開放之後,在計劃生育的同時,務實的就業導向和發展導向與計劃經濟時代的重工業優先策略之間,矛盾也不再那麼突出。從當年的蛇口工業園開始,以勞動力價值窪地的優勢,承接了勞動力密集型產業轉移的浪潮。這也促成了經濟騰飛。

▲馬寅初

當代很多人口經濟學家深刻認識到,人口紅利在經濟發展當中的作用,所以,他們也非常擔心人口紅利會隨著時間而消失。

而這一時間點已經到來。近年來,珠三角、長三角等地屢屢出現用工荒,製造業工人工資連年大幅上漲。這背後的直接原因就是,產業工人的數量正在減少,適齡的勞動力人口已經不再像當年那樣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於是,這些年來,他們呼籲國家放開人口政策。而在國家放開二孩政策之後,他們又開始擔心,大城市育齡人口的低生育意願將抵消全面二孩政策。有個別人口學者甚至,主張政府發放補貼等政策,鼓勵人們多生孩子。

如此下去,估計將來不少農村的標語,就會變成「農村要想怎麼富,多生孩子多種樹」了。

人口學家們擔心的人口紅利枯竭以及人口老齡化,也都是現實的問題。更大程度放開生育政策,甚至鼓勵生育,也是一種解決方案。不過,一些人口學家們也過度誇大了人口危機的程度,以及對未來經濟增長的影響。

實際上,不少人口學家只是簡單地把人口當成了數字,而忽視了三十年來勞動生產率的提高、技術進步以及未來人口素質的變化等重要的變數。

打個比方,同樣是30年前20來歲的青年,其文化素質和現在20來歲的年輕人就已經完全不一樣。30年前的青年能夠有高中學歷的已經不多見,而現在的青年則已經普遍接受了高等教育或職業教育。而隨著30年來的技術進步,這兩位青年能夠創造的財富,已經大不相同。

我們再做一組橫向的比較。就拿美國來說,其人口比少很多,但經濟總量仍然排在世界第一位。日本往往是人口學家們眼中的負面典型。日本早就邁入老齡社會,而且,現在的日本年輕人也都不願意生孩子。不過,日本經濟一直還保持在那個水準,日本人民的生活水準也並未下降。

如果,只是把人口當成不變的數字,那麼,日本在經過了「失落的20年」之後,應該從經濟到社會都應該崩潰才是。但日本沒有,原因之一或許就是在於技術進步解決了很多的問題。

▲日本川崎市一年一度的生育節

那麼,未來會怎樣?我們的下一代,會不會供養不起將來老人們的養老金?如果,我們的經濟、技術創新就此停滯不前,那肯定會出現這樣的問題。但是,這樣的可能性幾乎等同於零。

人口素質的提高和技術進步,將會填補人口減少的窟窿。將來製造業招不到工人了,那麼,我們可以用機器人代替。而這一輪人工智慧革命將對很多就業崗位產生替代作用。

目前,最火的討論就是,將來那些崗位將會被人工智慧替代。當然,這些崗位被替代之後,大家也不是沒有事情可以做了。

可以預見的是,在人工智慧時代,勞動力將從重複性較強的崗位,轉向人工智慧不能替代的服務性行業。製造業不再需要那麼多產業工人了,那麼,這些人或許就會轉向養老服務等領域。

當人們已經恐懼被人工智慧替代的時候,一些人口學家的「生生不息」策略顯得有些落伍且滑稽。

本文為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