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怎樣做一枚負責任的吃貨? | 推薦

圖:全海燕

導語:如果要做一枚對勞動者、對環境、對自己負責的吃貨,我們應該關注什麼、實踐什麼?社會發展機構「社區夥伴」本期推出的《比鄰泥土香》討論了社區經濟和深度生態學,歡迎感興趣的朋友關注~

本期《比鄰泥土香》封面

《比鄰泥土香》已是第九期了,古人以「九」為極數,因而說「九九歸一」。熟悉的讀者應該知道,《比鄰》起初多與夥伴們交流「社區支持農業」的經驗,其後隨著夥伴們的探索越來越豐富多樣,《比鄰》也展示了很多不同的故事:有關市集和手藝丶有關青年人的生活選擇與成長丶有關城鄉信任……有時候也不禁感嘆,為了一口又好吃又可靠的飯,折騰出這麼多事,這坑有點深。這一期,又可以讀到有關生產和分享健康食物的故事,回眸一瞥,似曾相識,但與出發之初相比,多了同伴,多了更多被撐開或被看見的空間。

這期專題關於「社區經濟」,為什麼會有這樣一個專題出來呢?話說與「社區支持農業」還有點關係。「社區支持農業」發展數年,逐漸為媒體甚至大眾所關注,而夥伴們卻從起初的滿心興奮行至有些困惑,簡單來說就是生態食材「好是好,但有點貴」。夥伴們通過種種努力,呈現食物背後所聯結的農人生活丶土地健康丶勞動價值等等,讓尚算有些經濟能力的人們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接受這看似更高的定價,但對於更加基層的人們來說還是有些遙不可及。在一個有關可持續社區生活的工作坊中,來自香港的Dora分享了一群街坊的探索,他們通過躬身耕種丶社區廚房丶食物加工丶勞動交換等實踐,在收入不高的情況下也能讓自己和家人過上更健康的生活,這一案例啟發了很多參加者發現「基層人士可以從有機生產中獲益」。

那一次工作坊本來也是想探討社區經濟的,但我們發現「經濟」這個詞彷彿已被定義得死死的,談來談去好像都離不開成本丶規模丶市場丶消費等等。反而談到「我們想過什麼樣的生活」丶「什麼是幸福生活」的時候,我們看到了有很多方式可以滿足生活需要,甚至可以讓生活更加有趣;抑或發現拋棄某些需要,生活更加自在;以及來自於不同人群甚至是其他生靈的那些不被重視的需要,被我們重新看見。這些看似與經濟無關,因為不一定涉及金錢,但又離不開經濟,因為經濟的起點和指向就是我們的生活本身。從專題分享的那些發生在雲南布朗村寨丶北京打工社區丶香港民間團體和日本共生社區的故事可以看到,人在創造生活的過程中,沒有與社群分離,未曾遺忘與自然的契約,由是,人的身心都得到安放,萬物也各得其所。但是,在現實日常生活中,為何市場競爭丶利潤分配這些會被當成是經濟元素,而禮(守序丶團結)丶賧(自製丶奉獻)卻被排斥在經濟活動之外呢?經濟強調創造價值,當重估價值的主體和內涵時,或許也會啟發我們重新思考經濟與生活的關係。如周思中在《主流邊緣考》中所說,「如是,世界不只是多了某種稱為『社區經濟』的東西,而是『經濟』本身,其目的及功能,需要重新想像及思考。」

圖:全海燕

「見·遠」談的是深度生態學,組稿的過程也是我們重新認識自我丶梳理學習的過程。在討論怎麼呈現這個主題時,同事們分享了自己的故事。利奧波德在《沙鄉年鑒》中提及,因看見那束野狼眼中的綠色火焰而深感震撼,從而改變了自己的生命道路,有同事分享她對利奧波德這深深的看見和改變非常難忘。另有同事通過練習太極而更多地感知自己的身體,找到與大自然相通的法門。還有同事有段時間沉迷於閱讀種種環保生態丶生命覺知的書籍,在一次冥想中彷彿看到了自己置身於浩大無際的蓋婭生命大網。不知讀者是否有過類似的生命經驗?在前行中不自覺一次次回望,原來是某一剎那令自己許下了諾言。「做公益」的人常常被認為是在「為他人著想」,也被加諸種種如犧牲丶吃苦的光環或壓力,但可能很多人走上這條路是出於自我探索,好奇自己是誰,好奇自己與萬事萬物丶過去未來的聯繫。如此,很多人就自知或不自知地遇上了「生態我」,一個與其他人丶其他生命深深相連的自我,有著令人著迷的深度和廣度。深度生態學反對人類中心主義,卻又說「你看輕了自己」,無限深意在其中。

本期《比鄰泥土香》封底

深度經驗帶來深度追問,而後有深度承擔。

自我實現的過程也就成了一個愛的過程,愛江山也愛自己。在「行動者」和「解·讀」專欄中,夥伴們分享的思考丶行走與生活,體現著這沉甸甸丶活潑潑的愛。我們一直很喜愛這些故事。為了這些故事的書寫和傳播,以及讀者可能的會心一笑,我們滿懷喜悅和感恩,一期又一期,做這本雜誌。

關注微信公號「比鄰泥土香」,獲取雜誌全文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